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红利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
人口红利理论是国外学者提出的研究非稳态人口转变过程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人口经济理论。在人口转变过程中,由于出生率下降速度和老龄化速度不同步,出生率下降速度快于人口老龄化速度,从而形成了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年龄结构,即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少儿抚养负担和老年抚养负担比较低,使得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人口生产性强、储蓄率高,这就形成了十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
在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究竟如何作用于经济增长,也即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之间究竟是通过什么样的传导机制进行,国内学者从三个角度进行了探讨:
第一,基于人口红利期提供丰富劳动力视角。人口红利的显著标志是劳动力数量和比例的显著性提高,人口红利带来的庞大劳动力数量作用于经济增长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劳动力规模和分工,劳动力比例和规模增大会带来总产出的增加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二是劳动力参与,劳动参与率随人口年龄结构的年轻而递增,高劳动参与率会促进储蓄率和投资率的提高,从而加速经济发展;三是劳动力质量,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增加经济产出。
第二,基于人口红利提高储蓄率或投资率的视角。从经验研究来看,在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的情况下,人口生产性强,抚养负担轻,导致更多的产出转化为储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第三,基于人口红利促进公共投资的视角。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会影响到公共投资的规模和方向。如果少儿抚养负担重,国民收入中用于子女养护、教育等的公共投资会增加,如果老年赡养负担重,国民收入中用于非生产性消费支出会增加。如果被抚养人口负担不重,那么公共投资会倾向于生产性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当然人口红利只是经济增长的潜在机遇,这种机遇能否被获取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策环境,本文基于人口红利期提供丰富劳动力视角,分析湖北省人口红利特点,研究人口红利对湖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为充分利用湖北省人口红利的有利时期,大力发展经济提供对策。
湖北省人口红利特点
1、湖北省老龄人口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对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见表1),可以发现,十年间,由于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湖北省0—14岁少儿人口比重有较大幅度下降,由2000年的22.87%下降到2010年的13.91%,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较快,上升了6.18%,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略有增加,十年间增加了2.78%。根据国际通用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指标数值(见表2),湖北省65岁及以上人口数比重已超过了7%的老年型人口类型标准,人口年龄结构已属老年型。由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湖北省65岁及以上人口数高于全国8.87%的平均水平,达到9.09%,湖北省的老龄化程度较全国平均水平高。(见表1、表2)
2、湖北省人口红利水平较高
“人口红利”水平一般用人口的抚养比来衡量。按照人口学家的划分,小于15岁和大于64岁的人口被视为需要抚养的“依赖人口”,而15岁和64岁之间的人口则被视为劳动人口。0—14岁人口数与劳动人口数之比称为少儿抚养比,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与劳动人口数之比称为老年抚养比,依赖人口数与劳动人口数之比称为总抚养比。如果总抚养比小于50%,就意味着社会进入人口红利期,更进一步地,有学者还对人口红利划分了类型,见表3。
分析湖北省人口红利水平(见表4),可以发现,2000年湖北省总抚养比为41.29%,到2010年,总抚养比下降到29.86%,按照表2—3的人口红利类型划分标准,属于人口暴利类型,说明湖北省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2010年湖北省的总抚养比小于同期全国的总抚养比,说明湖北省的红利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主要是因为十年间,湖北省的少儿抚养比由2000年的32.22%下降到2010年的18.06%,超过全国少儿抚养比的下降幅度,从而使湖北省的总抚养比由2000年低于全国1.57个百分点到2010年低于全国4.32个百分点。
3、湖北省人口红利利用效率大幅上升
人口红利能否最大化利用关系到地区经济发展能否最大化受益于人口红利,本文通过计算人口红利利用率(就业人口数∕劳动年龄人口数,为简便起见,劳动年龄人口中未剔除正在接受教育的劳动年龄人口)来分析人口红利利用水平。从表5可以看出,2000年湖北省人口红利利用效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两者相差21.39%;但到2010年,人口红利利用效率提高迅速,达到70.27%,但仍然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差5.5%。(见表5)
人口红利对湖北省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为了分析湖北省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选择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对湖北省劳动力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影响和作用进行分析和测度。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具体形式为:Y=AL€%ZK€%[
将两边取对数,建立如下模型:
lnY=lnA+€%ZlnL+€%[LNk+€%e0
其中,Y代表国民经济总产出,用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A为全要素生产率参数;L为劳动力投入,用从业人员数表示;K为资本投入,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表示;€%Z为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为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为模型的随机误差项。
(1)数据说明
本文分析所用的数据包括扣除价格因素影响的不变价GDP(Y)、从业人员数(L)、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用以代替资本投入K),样本区间为2000—2010年。
(2)估计与检验
利用湖北省相关数据,利用SPSS软件对模型采用OLS法进行回归估计,得到如下的模型:
lnY=7.471+0.7111lnL+0.304lnK
计算结果表明,调整的判定系数R2=0.971,说明回归的拟合度较高;回归方程P值=0,说明方程总体的线性关系显著,模型中的各系数的参数估计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水平0.1的t检验。以上指标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模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可以用此模型进行经济增长与资本、劳动力之间关系的分析,能够反映人口红利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3)结论分析
从上述模型中可以看出,2000年—2010年湖北省的劳动投入产出弹性系数为0.7111,表明每增加1%的劳动力投入将会导致经济增长0.7111%,说明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有一定影响。资本投入产出弹性系数为0.304,即每增加1%的资本投入将导致经济增长0.304%,说明资本投入量因素对湖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较低。
主要结论及建议
在人口红利理论基础上,本文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湖北省人口红利特点,通过建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研究劳动力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我们的研究结论是:
1、湖北省少儿抚养负担和老年抚养负担都较低,目前正处于人口暴利期,红利水平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这对于湖北省的经济发展是一个极有利的条件。2010年65岁及以上人口数所占比重为9.09%,说明湖北省处于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红利并存阶段,将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一系列问题。
2、湖北省人口红利水平虽高,但红利利用水平却不及全国平均水平,大量的劳动力资源没有充分利用。
3、湖北省近十年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于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每投入一个单位劳动力,可带来0.7111个单位的产出增加,而每投入一个单位的资本,只带来0.304个单位的产出增加。
总之,湖北省人口红利是存在的,人口红利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湖北省的经济发展,但人口红利只是人口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它终将会消失,而且人口红利也不会自动地导致经济的快速增长,必须与适宜的政策、体制相联系。因此,我们认为,要利用湖北省的人口红利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促进充分就业。人口红利只是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机遇,而充分就业是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从前面分析可知,湖北省人口红利利用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在湖北省劳动适龄人口中还有大量人员没有就业,如果能提高就业率,势必会更利于湖北省经济的发展。
第二,努力提高劳动力素质。由于历史和国情的原因,我国走的是一条依靠农业积累和廉价劳动力推动的工业化道路。短期看,劳动力的低成本可以支持经济的发展,但长期看,劳动力的低成本必然是低劳动力素质和低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反映,而且低成本劳动力的创造力也相对较低,这无疑将阻碍经济的发展。湖北省要想在未来获取更多的人口红利,需提高劳动力成本,而提高劳动力素质是提高劳动力成本的前提,大力发展教育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湖北省拥有大量的大专院校,可以利用其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技能培训和文化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使湖北省的人口红利效应最大化。
第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我国只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人口转变过程,使我国提前进入人口红利阶段。从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看,发达国家通常是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高时,经济已达到较高水平,而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尚不发达时,就要承担庞大的老年人群各方面需求,“未富先老”是我国老龄化的最大特点。湖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其老年系数为9.09%,已经超过7%的人口老龄化标准,这意味着湖北省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因此,加快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迫在眉睫。当然,一定时期内老龄人口比重增加并不意味着人口红利结束,相反,由于老人储蓄倾向高,反而可以提高储蓄率,而储蓄率的提高是有助于经济发展的,但是它的实现是有前提的,就是建立有效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储蓄的资金效率,也可以抵御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问题。
总之,人口红利对于湖北省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必须积极应对,抓住有利时机,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挖掘人口红利的巨大效应,实现湖北省经济的更快发展。
(作者单位:湖北经济学院)
人口红利理论是国外学者提出的研究非稳态人口转变过程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人口经济理论。在人口转变过程中,由于出生率下降速度和老龄化速度不同步,出生率下降速度快于人口老龄化速度,从而形成了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年龄结构,即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少儿抚养负担和老年抚养负担比较低,使得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人口生产性强、储蓄率高,这就形成了十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
在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究竟如何作用于经济增长,也即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之间究竟是通过什么样的传导机制进行,国内学者从三个角度进行了探讨:
第一,基于人口红利期提供丰富劳动力视角。人口红利的显著标志是劳动力数量和比例的显著性提高,人口红利带来的庞大劳动力数量作用于经济增长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劳动力规模和分工,劳动力比例和规模增大会带来总产出的增加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二是劳动力参与,劳动参与率随人口年龄结构的年轻而递增,高劳动参与率会促进储蓄率和投资率的提高,从而加速经济发展;三是劳动力质量,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增加经济产出。
第二,基于人口红利提高储蓄率或投资率的视角。从经验研究来看,在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的情况下,人口生产性强,抚养负担轻,导致更多的产出转化为储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第三,基于人口红利促进公共投资的视角。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会影响到公共投资的规模和方向。如果少儿抚养负担重,国民收入中用于子女养护、教育等的公共投资会增加,如果老年赡养负担重,国民收入中用于非生产性消费支出会增加。如果被抚养人口负担不重,那么公共投资会倾向于生产性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当然人口红利只是经济增长的潜在机遇,这种机遇能否被获取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策环境,本文基于人口红利期提供丰富劳动力视角,分析湖北省人口红利特点,研究人口红利对湖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为充分利用湖北省人口红利的有利时期,大力发展经济提供对策。
湖北省人口红利特点
1、湖北省老龄人口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对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见表1),可以发现,十年间,由于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湖北省0—14岁少儿人口比重有较大幅度下降,由2000年的22.87%下降到2010年的13.91%,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较快,上升了6.18%,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略有增加,十年间增加了2.78%。根据国际通用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指标数值(见表2),湖北省65岁及以上人口数比重已超过了7%的老年型人口类型标准,人口年龄结构已属老年型。由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湖北省65岁及以上人口数高于全国8.87%的平均水平,达到9.09%,湖北省的老龄化程度较全国平均水平高。(见表1、表2)
2、湖北省人口红利水平较高
“人口红利”水平一般用人口的抚养比来衡量。按照人口学家的划分,小于15岁和大于64岁的人口被视为需要抚养的“依赖人口”,而15岁和64岁之间的人口则被视为劳动人口。0—14岁人口数与劳动人口数之比称为少儿抚养比,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与劳动人口数之比称为老年抚养比,依赖人口数与劳动人口数之比称为总抚养比。如果总抚养比小于50%,就意味着社会进入人口红利期,更进一步地,有学者还对人口红利划分了类型,见表3。
分析湖北省人口红利水平(见表4),可以发现,2000年湖北省总抚养比为41.29%,到2010年,总抚养比下降到29.86%,按照表2—3的人口红利类型划分标准,属于人口暴利类型,说明湖北省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2010年湖北省的总抚养比小于同期全国的总抚养比,说明湖北省的红利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主要是因为十年间,湖北省的少儿抚养比由2000年的32.22%下降到2010年的18.06%,超过全国少儿抚养比的下降幅度,从而使湖北省的总抚养比由2000年低于全国1.57个百分点到2010年低于全国4.32个百分点。
3、湖北省人口红利利用效率大幅上升
人口红利能否最大化利用关系到地区经济发展能否最大化受益于人口红利,本文通过计算人口红利利用率(就业人口数∕劳动年龄人口数,为简便起见,劳动年龄人口中未剔除正在接受教育的劳动年龄人口)来分析人口红利利用水平。从表5可以看出,2000年湖北省人口红利利用效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两者相差21.39%;但到2010年,人口红利利用效率提高迅速,达到70.27%,但仍然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差5.5%。(见表5)
人口红利对湖北省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为了分析湖北省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选择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对湖北省劳动力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影响和作用进行分析和测度。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具体形式为:Y=AL€%ZK€%[
将两边取对数,建立如下模型:
lnY=lnA+€%ZlnL+€%[LNk+€%e0
其中,Y代表国民经济总产出,用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A为全要素生产率参数;L为劳动力投入,用从业人员数表示;K为资本投入,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表示;€%Z为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为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为模型的随机误差项。
(1)数据说明
本文分析所用的数据包括扣除价格因素影响的不变价GDP(Y)、从业人员数(L)、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用以代替资本投入K),样本区间为2000—2010年。
(2)估计与检验
利用湖北省相关数据,利用SPSS软件对模型采用OLS法进行回归估计,得到如下的模型:
lnY=7.471+0.7111lnL+0.304lnK
计算结果表明,调整的判定系数R2=0.971,说明回归的拟合度较高;回归方程P值=0,说明方程总体的线性关系显著,模型中的各系数的参数估计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水平0.1的t检验。以上指标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模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可以用此模型进行经济增长与资本、劳动力之间关系的分析,能够反映人口红利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3)结论分析
从上述模型中可以看出,2000年—2010年湖北省的劳动投入产出弹性系数为0.7111,表明每增加1%的劳动力投入将会导致经济增长0.7111%,说明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有一定影响。资本投入产出弹性系数为0.304,即每增加1%的资本投入将导致经济增长0.304%,说明资本投入量因素对湖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较低。
主要结论及建议
在人口红利理论基础上,本文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湖北省人口红利特点,通过建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研究劳动力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我们的研究结论是:
1、湖北省少儿抚养负担和老年抚养负担都较低,目前正处于人口暴利期,红利水平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这对于湖北省的经济发展是一个极有利的条件。2010年65岁及以上人口数所占比重为9.09%,说明湖北省处于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红利并存阶段,将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一系列问题。
2、湖北省人口红利水平虽高,但红利利用水平却不及全国平均水平,大量的劳动力资源没有充分利用。
3、湖北省近十年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于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每投入一个单位劳动力,可带来0.7111个单位的产出增加,而每投入一个单位的资本,只带来0.304个单位的产出增加。
总之,湖北省人口红利是存在的,人口红利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湖北省的经济发展,但人口红利只是人口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它终将会消失,而且人口红利也不会自动地导致经济的快速增长,必须与适宜的政策、体制相联系。因此,我们认为,要利用湖北省的人口红利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促进充分就业。人口红利只是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机遇,而充分就业是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从前面分析可知,湖北省人口红利利用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在湖北省劳动适龄人口中还有大量人员没有就业,如果能提高就业率,势必会更利于湖北省经济的发展。
第二,努力提高劳动力素质。由于历史和国情的原因,我国走的是一条依靠农业积累和廉价劳动力推动的工业化道路。短期看,劳动力的低成本可以支持经济的发展,但长期看,劳动力的低成本必然是低劳动力素质和低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反映,而且低成本劳动力的创造力也相对较低,这无疑将阻碍经济的发展。湖北省要想在未来获取更多的人口红利,需提高劳动力成本,而提高劳动力素质是提高劳动力成本的前提,大力发展教育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湖北省拥有大量的大专院校,可以利用其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技能培训和文化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使湖北省的人口红利效应最大化。
第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我国只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人口转变过程,使我国提前进入人口红利阶段。从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看,发达国家通常是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高时,经济已达到较高水平,而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尚不发达时,就要承担庞大的老年人群各方面需求,“未富先老”是我国老龄化的最大特点。湖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其老年系数为9.09%,已经超过7%的人口老龄化标准,这意味着湖北省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因此,加快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迫在眉睫。当然,一定时期内老龄人口比重增加并不意味着人口红利结束,相反,由于老人储蓄倾向高,反而可以提高储蓄率,而储蓄率的提高是有助于经济发展的,但是它的实现是有前提的,就是建立有效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储蓄的资金效率,也可以抵御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问题。
总之,人口红利对于湖北省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必须积极应对,抓住有利时机,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挖掘人口红利的巨大效应,实现湖北省经济的更快发展。
(作者单位:湖北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