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通庄稼汉到十佳科技工作者

来源 :科技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MrF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福良是大兴区礼贤镇东安村的村主任,是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中一颗闪亮的科技之星,在2009年2月12日举行的北京农村工作会上,作为农村科技协调员的他被授予“京郊农村发展十佳科技工作者”的荣誉称号,对于他这样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来说,是莫大的鼓舞,也是对农村科技协调员建设工作的极大肯定。现在科技星火已成为燎原之势,全市有7000余名协调员在各自的领域内兢兢业业地工作着。他们是忙碌于农业生产一线的科技工作者,是带领京郊农民致富的领头羊。正是他们的存在,让北京的新农村建设更有生命和活力。
  张福良是众多优秀农村科技协调员的缩影,从2005-2008年,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自己的路,一条依靠科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不得不为之而感叹的是。这样一个朴实的庄稼汉,似乎从未因自己的成功而沾沾自喜,而是将更多的心思用在了对新技术、新成果的追求之中。他有欢乐,也有苦恼,有感动,也有辛酸,这些喜怒哀乐融会成了这个朴实无华、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
  
  从茄子嫁接开始蹒跚学步
  
  张福良一直对新品种新技术都很感兴趣,这也就为他未来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2005年,张福良已经是村里的科技示范户了,正值北京市农科院蔬菜中心在大兴礼贤镇做茄子新品种试验,他有了与新品种新技术第一次亲密接触的机会。因为品种试验有很大风险,别的农户都不愿意搞。可他不怕,他觉得没有风险哪有效益,没有新的品种,老百姓就永远富不起来。没想到那一年,试验果真没有成功,让张福良赔了不少钱。对于试验的失败,他心里也很着急,可想到以前墨守陈规的。平平淡淡”,他下定决心要一直坚持走下去。在后来的试验中,蔬菜中心采用了嫁接茄苗的方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嫁接后的茄苗能够不死秧,育出的茄苗长得壮。张福良的“坚持”获得了回报,就此他靠嫁接茄子开辟出了自己的天地。
  
  带动农户一起奔小康
  
  虽然育出了好的茄苗,可周围的农户并不信服,为了让农户看得见摸得着,张福良率先在自己的大棚里种起了茄子。
  张福良清楚地知道光靠自己单打独斗永远也富不起来,还是要带动周围的人一起干才会有规模、有效益。提到这些,张福良说:“一开始确实很难,但是难也要做,我只能挨家挨户上家里找他们去。”2006年11月,张福良筹资建造了一个200平方米的育苗温室,就带着12个农户搞起了茄子嫁接栽培。考虑到一家一户育苗不但麻烦,而且时间长,风险大,他决定为大伙儿免费育苗,投入资金近万元,这些嫁接茄苗成活率都在90%以上。
  村民张书成说:“他不仅手把手教我们嫁接技术,而且还及时提供嫁接好的茄苗,我家6亩嫁接茄子挣了5万多元,平均每亩收入比过去多了2000元。”这样张福良就从最开始他自己种植的6亩嫁接茄子,发展到50多亩。
  
  当上了村主任村里地里两头忙
  
  渐渐地,张福良成为了村里的名人,嫁接茄子在村里已经无人不晓。
  2007年,东安村进行村委会换届选举,经过一轮的海选。张福良和另一名候选人成为了最终角逐村委会主任的人选。通过村民的投票,张福良成为了东安村新的村主任,这是村民们对于一个农村科技协调员的信任。
  走马上任的张福良一方面要处理好村内事务,另一方面又要抽时间做嫁接茄子的育苗工作,两头都忙个不停。张福良自己也说,让他当村主任,是村民对他的信任,也有助于他搞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可是在时间上两件事还是会有矛盾,有时真有种“痛并快乐着”的滋味。当上村主任就免不了要学习、开会,所以有时候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他就需要向镇长请假。最近张福良刚刚从山东寿光学习种植技术回来,就马上要处理村里修田间道路的事。被占用田地的老百姓不同意修路,张福良就和村委会的其他成员一起想办法,挨家挨户地做工作。
  自从他当上村主任以后,村里好多以前不种菜的农户也跟着一起搞起了嫁接茄子,规模从50多亩发展到了现在的1000亩。
  
  自己掏腰包不断学习充电
  
  张福良从来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够学习新技术的机会。他充分利用农村科技服务港这个科技平台,在第一时间接触到了许多先进技术和成果。他还花了2000多元买了数码照相机,以便于及时记录各种信息。每次学习参观他都不错过,没有车他就打车去,为了这些他也花了不少钱。
  张福良去山东寿光已经三次了,每次都能学到很多不同的新东西。平时话不多的他,提到这些总是有说不完的话,“我们每次去都不是走马观花地看,而是踏踏实实跟当地师傅学,一开始人家也不愿意教,但去的次数多了,又交了些学费,人家才肯把技术教给我们。我们也不是盲目的学,是要取长补短把自己的蔬菜种植搞好。”随即,他还拿出时刻装在包里的照相机向我们展示他发现的新品种新技术。也许正是他对科技的强烈追求使得他未来的路会越走越好。
  
  种苗供不应求谋求新的发展
  
  短短3年的时间,茄子嫁接栽培已经从一开始张福良自己种的6亩逐渐发展到1000亩,平均每亩茄子的收入超过8000元,比不嫁接茄子每亩多收入2000多元。
  现在大兴区的好多菜农都认准了张福良的嫁接茄苗,还经常问他有没有别的蔬菜品种。2008年7月他尝试繁育了20万株的柿子椒,西红柿苗,没想到没有多长时间就被大伙买走了。所以,他觉得要满足整个大兴区菜农的需求,势必要增加新品种、扩大繁育规模,搞工厂化育苗,同时自己还要种植,形成展示基地,让老百姓能看得见摸得着。现在他就着手在寻找新的育苗基地,扩大规模。他还想推广一些新技术、新成果,诸如“膜下暗灌技术月下施肥技术、缓释农药”等他都能脱口而出。
  
  生活中点点滴滴成为前行动力
  
  身兼数职的张福良,家里的事根本顾不上,全靠他爱人一个人操持,育苗过程中关键的嫁接,也是他爱人带着二三十个工人在做。工人们对张福良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他们把张福良对这些嫁接茄苗的爱心、细心、真心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因为他们知道张福良对嫁接茄苗付出了太多太多。因此,这份荣誉背后有着亲人和朋友对他无尽的关怀与支持。
  现在张福良成了“名人”,压力也随之而来。他自己也经常说这几年他的压力都比较大,老想把事情做好,特别是不能把苗做坏了,不能丢协调员的脸,因为他背负的是荣誉和责任,有这么多农民等着要这些苗。这份责任,荣誉正是推动他前行的动力和支撑。
  另外,说起张福良获得京郊农村发展十佳科技工作者的称号,还有些有趣的小故事。由于上台领奖需要他穿正装,没办法,张福良找人帮他参谋,买了一套西装,一条领带,一双皮鞋。他还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平时穿几十块的衣服就行了,长这么大也没系过领带,就连结婚都没有,领带我也不会打,系上就不敢动。”
  张福良就是这样一个朴实得可爱的农村科技协调员,他有韧劲,有拼劲、有想法、有追求,厚积薄发,相信在他的带领下,会有更多的协调拼劲、有想法、有追求,厚积薄发,相信在他的带领下,会有更多的协调员和他一样,插上科技的翅膀,在新农村建设的天空中翱翔。
其他文献
珊瑚虫版QQ侵权案一审判决已经过去4个多月,但珊瑚虫版QQ对生活的影响还在继续,一审被判侵权还存在诸多争议。Pconline网站调查显示,有8.5成的网友认为珊瑚虫版QQ不应被取缔。  根据腾讯的资料显示,在2007年第三季度,腾讯QQ的同时在线人数突破3000万,总用户数已经覆盖了我国网民的近90%。但其体积臃肿、广告多、插件多等种种问题也越来越让用户不满。早在几年前,众多的以珊瑚虫版为代表的第
期刊
我国是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的国家,辽阔的海域,星罗棋布的江河湖泊,为众多水生野生动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繁衍的自然条件。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目前水生野生动物濒危物种数量不断增加。中华鲟、白豚、胭脂鱼、大鲵这些物种都是世界珍稀动物资源,更是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科研和文化价值,因此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意义深远。  1998年,北京市水生野生动物救治中心(简称中心)在
期刊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在北京地区形成了非正规垃圾填埋场1011座,垃圾积存量8000万吨,占地2万亩,存在对地下水和大气的污染隐患,亟待治理。2006年以来,北京市科委与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先后两次立项,共同投入376万元启动了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治理技术的研究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利用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完成了27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环境整治。用5~7年的时间全部完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治理。届时
期刊
2009年3月12日,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市朝阳区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就高安屯餐厨垃圾处理厂项目进行签约,建设高安屯餐厨垃圾处理厂,设计规模为日处理餐厨垃圾400吨。该厂将采用的餐厨垃圾处理技术为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BGB资源循环系统。  该技术选取天然复合微生物菌种,以餐厨垃圾,过期食品、罚没肉品、果蔬残渣等有机废弃物为培养基,在高温下经6-10小时微生物好氧发酵后,将
期刊
天气渐渐回暖。由金融危机蔓延所引发的经济衰退,依然在寒流中打转。  不管怎样,这个世界不能“冷场”。只要车辆在奔驰,机器在轰响,就会有能源问题需要我们去面对,有环境污染需要我们去关注,有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我们去考量。  能源和环境跟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这是为了我们国家和社会健康发展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全球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期“名家讲坛”《利用“今日阳光”是能源发展的必由之路》,中
期刊
2008年3月29日,根据北京市副市长牛有成关于“开发生产功能、发展籽种产业”的指示精神和北京市科委关于在京郊建立10个“万亩籽种产业基地”的计划安排,北京凯达恒业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凯达公司)承建的北京首家“万亩豆类籽种基地”启动暨签约仪式在凯达公司的豆类产业园举行。春去冬来,10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万亩豆类籽种基地的发展状况如何?是否探索出一条发展籽种产业的新路子呢?日前,记者就相关问题采
期刊
本刊讯近日,昌平区咨询产业集聚实验区政策发布会在新大都饭店召开。会上,昌平区相关负责人向与会的记者介绍了昌平区发展咨询产业的优势、计划、对入驻企业的优惠政策、发展前景以及预期目标。  借助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昌平东小口地区开展综合改革试点调研的契机,昌平区人民政府适时提出了在东小口发展咨询产业的计划。2007年8月,区政府成立昌平区咨询产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正式开始了咨询产业的发展实验。  
期刊
无害化:填埋的学问    垃圾卫生填埋是垃圾无害化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想办法投入巨资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无论是东京、伦敦还是纽约,都迫切要解决垃圾污染和围城问题。北京也不例外,从1992年开始,这座城市开始兴建大规模垃圾卫生填埋场和其它处理设施。截至到目前,北京市共有23座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  记者:目前北京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中各种处理方法的比例是怎么样的?  
期刊
邢彦峰高级农艺师,平谷果业发展的领军人。他在担任区果品办公室主任、北京市农村科技协调员的17年里,紧紧依靠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乡镇、区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带领全区15万果农硬是将一个区域经济的“副业”变成了平谷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和生态产业。  记者:作为果品办公室主任,每年最忙是什么时候?  邢彦峰:在每年4~6月份的果品质量重点月期间,每到这个时候就得和果办的技术人员不分白昼与黑夜地穿梭于
期刊
2008:高科技含量的奥运年    NO,1科技救援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天灾”给人类带来的损失触目惊心,人类虽然目前还不能控制“天灾”,但是在巨大灾难之后,一系列高新技术却能帮助人们挽回更多的宝贵生命。科技救灾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灾后重建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  震后,在地面救援迅速启动的同时,一支“太空救援队”——导航、通信,气象,资源等四大类十余颗卫星挺身而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