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自己会生病,在国人最担忧的五大病症中,癌病居首,心脏病、颈椎病、抑郁症和“三高”分列第二至五位。担心生病怎么办?共筑大健康梦想,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公民才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扩大用药保障范围。在全国推进医保信息联网,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完善大病保险制度,提高保障水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用了近400字的篇幅来描绘“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施工图”;同时,这也是“健康中国”连续三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在去年8月份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健康有着丰富的内涵,实现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需要树立大卫生、大健康观念,站在全局的、长远的、整体的角度审视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加快轉变健康领域发展方式,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多部门参与和协调一致的有效机制,横向发力,共同守卫健康红线。
建设“健康中国”,共建共享无疑是其基本路径。去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目前,除了中央层面在有条不紊地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以外,河北、四川、上海、天津、山东等全国多个省市已经制定相关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的措施。
共筑大健康梦想,关乎每个人的福祉,同样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公民才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据“2017中国生命小康指数”调查显示,认为自己非常健康或比较健康的受访者合计为36.8%;30.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正处于亚健康状态;20.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身体一般;8.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大病没有,却小毛病不断;4.0%的受访者直言自己的身体状况非常糟糕。
那么,究竟是什么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呢?“2017中国生命小康指数”调查结果显示,21.4%的受访者认为生活习惯是最大因素,18.5%的受访者认为是自身性格,16.5%的受访者将之归因于工作压力,12.3%的受访者认为是“环境污染”,10.7%的受访者认为是“不爱运动”,另外选择“先天遗传”和“自身体质”的受访者占比相同,均为10.3%。
2/3受访者正处于或接近“过劳”
2017年3月,《小康》杂志社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进行了“2017中国生命小康指数”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统计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17中国生命小康指数”为84.1分,比上一年度提高2.8分。
“中国生命小康指数”诞生于2005年,主要从居民健康满意度、居民健康水平、居民健康保障和措施等三个方面来衡量。其中,居民健康水平指标包括平均预期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被称为居民健康的“三大指标”;居民健康保障和措施指标包括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等。
在本年度的调查中,居民健康水平指数得分最高,为92.8分,比上一年度提高了1.2分。随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医疗卫生事业长足发展, 居民健康水平指标持续向好。据最新的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34岁,比2010年提高1.51岁;孕产妇死亡率由2010年的30.0/10万下降到2015年的20.1/10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由2010年的13.1‰和16.4‰下降到8.1‰和10.7‰,并且这种趋势仍在继续保持。
居民健康保障和措施指数得分为83.6分,比上一年度提高了3.6分。据3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4839万人,比上年增加8257万人。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9.3万个,其中医院2.9万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1.3万个,民营医院1.6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3.1万个,其中乡镇卫生院3.7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5万个,门诊部(所)21.7万个,村卫生室64.2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9万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84个,卫生监督所(中心)3138个。卫生技术人员844万人,比上年增加43.2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747万张,比上年增加45.5万张。全年总诊疗人次78.0亿人次,出院人数2.2亿人。
另外,“2017中国生命小康指数”三大细分指标中,居民健康满意度进步最大,提高了4.2分,达到72.9分。
不过,虽然“中国生命小康指数”三大细分指数得分均有所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国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毫无顾虑。调查显示,明确表示自己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受访者占比高达30.6%,比上一年度提高了12.8个百分点。12.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正处在“过劳”状态,53.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接近“过劳”,二者合计约占受访者的三分之二;仅有2.2%的受访者明确表示自己身体没有任何不健康的征兆。调查结果显示,睡眠质量差、颈椎病、情绪波动大、视物模糊视力减退、脱发、性欲减退、脂肪肝、肥胖、高血脂、便秘成为国人健康的十大困扰。
国人最担忧的五大疾病 癌症再居榜首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自己会生病,“2017中国生命小康指数”调查显示,国人目前最担心自己得的病症依然是癌症。 癌症,人人谈之色变。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第一癌症大国,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70.59/10万,死亡率为163.83/10万。其中,最让人忧心的是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居全国恶性肿瘤首位,每年约有59.1万人死于肺癌。
“肺癌!”2016年10月,家住河北邢台的张兰自医生口中得知这一结论,顿感晴天霹雳。张兰,女,55岁,企业会计,即将于今年5月份退休的她在年前进行了一次体检,在做胸部CT检查时,医生发现她的左肺下叶有不规则肿块影,建议做进一步检查。随后,CT增强检查、病理切片……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会诊后,张兰被确诊为肺癌2期,即中早期,比较幸运的是病变位置位于肺部末端,按照医生的说法这个位置现在的状态比较适宜手术切除。
“我不吸烟,雾霾天还必戴口罩,怎么会得肺癌?”虽然经过手术,张兰目前的身体已经恢复得相当不错,但这个疑问始终压在她的心上。
其实,这不只是张兰一个人的疑问。在很多人心中,肺癌一般都是“老烟枪”的“专利”,而如今,不仅是肺癌患者出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而且吸烟人数较少的女性群体发病率也在迅速攀升。据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男性的吸烟率为52.1%,女性只有2.7%。而这一年,中国男性肺癌的发病率是50.9/10万人年,中国女性肺癌的发病率也高达22.4/10万人年。
“肺癌主要发病原因目前已经比较明确的就是吸烟。”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副主任、中山大学肺癌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力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是经过英国5万人50年临床实验研究最后证实的结论。
由于中国女性吸烟比例较低,多位医学专家分析,二手烟和炒菜油烟可能是导致女性肺癌的主要因素。
另外,雾霾、汽车尾气等空气污染因素与肺癌有着怎样的关系,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据“2017中国小康生命指数”调查显示,近八成的受访者担心雾霾天气影响自己的健康。
张力表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太多循证医学证据证实这些因素必然会导致肺癌。
肺癌难以预防,因此早发现早治疗便显得尤为重要,据了解,目前人们验出肺癌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呼吸科门诊,二是体检。长期吸烟,长期在污染环境工作,以及家族中有恶性肿瘤病史的人均属于肺癌高危人群。张力建议,高危人群肺癌筛查年龄要提前,尤其是长期吸烟人群50岁开始便要考虑进行肺癌筛查。“早期发现就意味着这些病人能够彻底根治,而我们目前所有的晚期肺癌病人的治疗,虽然说有很多新的进展,但是彻底治好的机会还是比较小,大部分病人只能做到延长寿命。”
刘平也属于肺癌的高危人群之一。目前研究表明,肺癌虽然不具有遗传性,但却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据刘平介绍,他的爷爷和二叔都是肺癌患者,他的父亲先前也曾查出了肺癌,但是因为发现及时,已经经过手术治愈。
不过,对于年仅30岁的他而言,肺癌目前尚属于潜在威胁,颈椎病才是实实在在的痛苦根源。“怎么待着都不行,生疼生疼。”
颈椎病是目前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也在逐年提升,有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颈椎病发病率已超过20%,即五个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颈椎病。这一点在“2017中国生命小康指数”调查中亦有所体现,在国人最担忧的五大病症中,除了居首位的癌症,其余四位依次为心脏病、颈椎病、抑郁症和“三高”。其中颈椎病的表现较为突出,从上一年度的第八位一跃升至第三位。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朱宏伟在近日参加健康电视节目时对颈椎病做了详细介绍,目前,我国颈椎病患者主要还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比约为48%,20-30岁的青年人次之,占比约为25%,其次才是30-40岁的中青年,以及1-20岁的青少年,分别占比15%和12%。“总体来看,颈椎病得病概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但有一个趋势需要特别注意,中年人甚至青年人颈椎病得病概率在增加。”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颈椎病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病’。”朱宏伟表示,颈椎病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长时间低头、枕头过高或过低、坐姿不正确、高跟鞋鞋跟过高等生活习惯经过长时间积累,比较容易导致颈椎病。
虽然疼,但刘平却并未前往医院就医,原因在于,在他看来,没必要去医院,加强运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或者通过按摩等方式便可缓解疼痛。
“目前,治疗颈椎病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保守治法,如利用颈椎牵引器,进行牵引理疗,缓解轻度颈椎病。如果三个月保守治疗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则要考虑另一种治疗方法——微创手术。”朱宏伟表示,手术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整个手術仅需30-40分钟,创口非常小,仅有5毫米左右,不需要住院,不影响正常生活。”
守护健康:管好情绪,粉碎谣言
张兰最近添了一个新爱好——搜集漫画。确切地说是搜集熊顿的漫画。原来,一次偶然的机会,通过一位病友介绍,张兰看了一部老电影《滚蛋吧!肿瘤君》,从而有了与漫画师熊顿的第一次“神交”。
“我不知道电影多大程度上还原了真实本身,但这不重要。熊顿这姑娘太了不起了。她的乐观、她的坚强已经深深地感动了我。”从电影到漫画,从新闻报道到微博记录,张兰开始极尽所能地搜集着关于熊顿的一切。
“我真的开始相信,乐观是一种很大很大的能量。”记者依旧清晰地记着在张兰被推进手术室前的那一幕,悲伤、彷徨、脆弱爬满了她强忍着泪水的双眼。然而,出人意料,时隔4个多月,当记者再次见到她时,她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已焕然一新。 张兰告诉记者,得了癌症,一是吓死的,二是愁死的,三是病急乱投医治死的,四才是病死的。早在接受治疗初期,医生、亲友就在不断地帮她调整心态。“身体生病没关系,最可怕的是精神垮了,那就真的无药可救了。”
积极乐观,直面癌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通过大量阅读,与人交流,自我反思,张兰总结了三点心得:第一,认清自己的情绪,接纳自己的情绪。“面对癌症,恐惧肯定会有。但是,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压抑这种感受,而是要学会正视它,接受它。只有如此,我们才有机会掌握它,不被它所左右。”
第二,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张兰以自己为例向记者做了详细说明,“我恐惧,我生气,为什么呢?因为我害怕死亡,害怕治不好病。为了克服这种心态,我的爱人、儿子,我们大家一起看了很多专业资料,学习了很多关于肺癌的知识。发现,我目前的状态并不是非常糟糕,只要积极配合治疗,高高兴兴再活10年也没什么大问题。”
第三,学会纾解自己的情绪。“该哭哭,该笑笑,宣泄出来会更好。”在张兰看来,对于情绪的管理,一定不能靠压抑,靠忍耐。
“当然,宣泄情绪有个大原则,不能损人利己。”张兰补充道。
健康,按照联合国卫生组织下的定义,只有身体与心理都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而据“2017中国生命小康指数”调查结果显示,18.6%的受访者对自己目前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太满意,1.0%的受访者表示“非常不满意”,分别比上一年度提高了12.8个百分点和0.6个百分点。睡眠紊乱、急躁易怒、情绪低落更是长期盘踞“国人十大亚健康表现排行榜”之列。并且有超八成的受访者表示在出现长时间不爱说话、情绪波动大、悲观烦躁等心理问题时,不会主动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曾有人预言,21世纪,人类最大的杀手不是癌症,而是心理问题。学会管理情绪,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补上的一课。
“死,只是一个结果,怎么活着,才是最重要的。”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张兰多次提及《滚蛋吧!肿瘤君》中的这句经典台词,她说,“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自己能像熊顿那样乐观、向上,战胜病魔,重获健康。”
“2017中国生命小康指数”调查截止之时,正值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当天,各类辟谣健康谣言的新闻铺天盖地。
“麦苗汁可以治癌”“有人感染了H7N9禽流感,鸡肉鸡蛋都不能吃了!”……家住北京海淀的韩芳反映,平时在朋友圈里经常看到一些“健康谣言”,并且大部分谣言中都与“癌症”有关,“他们通常会借助一些伪专家或伪专业机构之口说服大众,尤其是养生保健类谣言特别受父母这辈人的喜爱。”
朋友圈、互联网是健康谣言的主战场,据“2017中国生命小康指数”调查显示,仅不足三成的受访者会通过电视、报纸、专业文献等相对正规的渠道获取健康知识和信息。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谣言养生文章满天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公共的、权威的、标准的健康信息发布渠道。”健康谣言经久不衰的问题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大学医学病毒研究所所长杨占秋的高度关注,在参加全国两会时,他郑重地向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提交了一份建议建设国家健康馆,加强健康知识教育的提案。
“建立国家健康馆正当其时。”杨占秋建议,从国家到省、市设置各级健康馆,“健康馆展出的内容可以动态管理,针对热点、误区权威发布,让谣言不攻自破,让市民当自己的养生医生。”
权威发布无疑是粉碎健康谣言的利器,但在其中充当主力军的显然不是健康馆,而是广大的专业医生。打破健康谣言最好的办法是加强“医民互动”,3月11日,人民卫生出版社与中國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联合举办了“‘约健康’:求真辨伪约健康”主题科普活动,并隆重推出了《谣言背后的健康真相》一书。
常言说,谣言止于智者。健康谣言有其存在的土壤,即面对疾病和生命威胁,人们内心深处的恐惧、紧张与不安。并且时代发展至今,这种恐惧、紧张与不安从未因为外部空间、时间距离的便利而减少。
如何成为智者,韩芳尚未找到答案,在她看来,目前较为可行的方案或许只有一个——督促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互联网、朋友圈监管,让家人朋友少上当。
(感谢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吕庆喆提供的支持)
“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扩大用药保障范围。在全国推进医保信息联网,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完善大病保险制度,提高保障水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用了近400字的篇幅来描绘“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施工图”;同时,这也是“健康中国”连续三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在去年8月份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健康有着丰富的内涵,实现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需要树立大卫生、大健康观念,站在全局的、长远的、整体的角度审视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加快轉变健康领域发展方式,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多部门参与和协调一致的有效机制,横向发力,共同守卫健康红线。
建设“健康中国”,共建共享无疑是其基本路径。去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目前,除了中央层面在有条不紊地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以外,河北、四川、上海、天津、山东等全国多个省市已经制定相关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的措施。
共筑大健康梦想,关乎每个人的福祉,同样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公民才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据“2017中国生命小康指数”调查显示,认为自己非常健康或比较健康的受访者合计为36.8%;30.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正处于亚健康状态;20.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身体一般;8.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大病没有,却小毛病不断;4.0%的受访者直言自己的身体状况非常糟糕。
那么,究竟是什么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呢?“2017中国生命小康指数”调查结果显示,21.4%的受访者认为生活习惯是最大因素,18.5%的受访者认为是自身性格,16.5%的受访者将之归因于工作压力,12.3%的受访者认为是“环境污染”,10.7%的受访者认为是“不爱运动”,另外选择“先天遗传”和“自身体质”的受访者占比相同,均为10.3%。
2/3受访者正处于或接近“过劳”
2017年3月,《小康》杂志社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进行了“2017中国生命小康指数”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统计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17中国生命小康指数”为84.1分,比上一年度提高2.8分。
“中国生命小康指数”诞生于2005年,主要从居民健康满意度、居民健康水平、居民健康保障和措施等三个方面来衡量。其中,居民健康水平指标包括平均预期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被称为居民健康的“三大指标”;居民健康保障和措施指标包括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等。
在本年度的调查中,居民健康水平指数得分最高,为92.8分,比上一年度提高了1.2分。随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医疗卫生事业长足发展, 居民健康水平指标持续向好。据最新的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34岁,比2010年提高1.51岁;孕产妇死亡率由2010年的30.0/10万下降到2015年的20.1/10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由2010年的13.1‰和16.4‰下降到8.1‰和10.7‰,并且这种趋势仍在继续保持。
居民健康保障和措施指数得分为83.6分,比上一年度提高了3.6分。据3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4839万人,比上年增加8257万人。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9.3万个,其中医院2.9万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1.3万个,民营医院1.6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3.1万个,其中乡镇卫生院3.7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5万个,门诊部(所)21.7万个,村卫生室64.2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9万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84个,卫生监督所(中心)3138个。卫生技术人员844万人,比上年增加43.2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747万张,比上年增加45.5万张。全年总诊疗人次78.0亿人次,出院人数2.2亿人。
另外,“2017中国生命小康指数”三大细分指标中,居民健康满意度进步最大,提高了4.2分,达到72.9分。
不过,虽然“中国生命小康指数”三大细分指数得分均有所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国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毫无顾虑。调查显示,明确表示自己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受访者占比高达30.6%,比上一年度提高了12.8个百分点。12.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正处在“过劳”状态,53.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接近“过劳”,二者合计约占受访者的三分之二;仅有2.2%的受访者明确表示自己身体没有任何不健康的征兆。调查结果显示,睡眠质量差、颈椎病、情绪波动大、视物模糊视力减退、脱发、性欲减退、脂肪肝、肥胖、高血脂、便秘成为国人健康的十大困扰。
国人最担忧的五大疾病 癌症再居榜首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自己会生病,“2017中国生命小康指数”调查显示,国人目前最担心自己得的病症依然是癌症。 癌症,人人谈之色变。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第一癌症大国,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70.59/10万,死亡率为163.83/10万。其中,最让人忧心的是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居全国恶性肿瘤首位,每年约有59.1万人死于肺癌。
“肺癌!”2016年10月,家住河北邢台的张兰自医生口中得知这一结论,顿感晴天霹雳。张兰,女,55岁,企业会计,即将于今年5月份退休的她在年前进行了一次体检,在做胸部CT检查时,医生发现她的左肺下叶有不规则肿块影,建议做进一步检查。随后,CT增强检查、病理切片……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会诊后,张兰被确诊为肺癌2期,即中早期,比较幸运的是病变位置位于肺部末端,按照医生的说法这个位置现在的状态比较适宜手术切除。
“我不吸烟,雾霾天还必戴口罩,怎么会得肺癌?”虽然经过手术,张兰目前的身体已经恢复得相当不错,但这个疑问始终压在她的心上。
其实,这不只是张兰一个人的疑问。在很多人心中,肺癌一般都是“老烟枪”的“专利”,而如今,不仅是肺癌患者出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而且吸烟人数较少的女性群体发病率也在迅速攀升。据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男性的吸烟率为52.1%,女性只有2.7%。而这一年,中国男性肺癌的发病率是50.9/10万人年,中国女性肺癌的发病率也高达22.4/10万人年。
“肺癌主要发病原因目前已经比较明确的就是吸烟。”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副主任、中山大学肺癌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力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是经过英国5万人50年临床实验研究最后证实的结论。
由于中国女性吸烟比例较低,多位医学专家分析,二手烟和炒菜油烟可能是导致女性肺癌的主要因素。
另外,雾霾、汽车尾气等空气污染因素与肺癌有着怎样的关系,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据“2017中国小康生命指数”调查显示,近八成的受访者担心雾霾天气影响自己的健康。
张力表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太多循证医学证据证实这些因素必然会导致肺癌。
肺癌难以预防,因此早发现早治疗便显得尤为重要,据了解,目前人们验出肺癌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呼吸科门诊,二是体检。长期吸烟,长期在污染环境工作,以及家族中有恶性肿瘤病史的人均属于肺癌高危人群。张力建议,高危人群肺癌筛查年龄要提前,尤其是长期吸烟人群50岁开始便要考虑进行肺癌筛查。“早期发现就意味着这些病人能够彻底根治,而我们目前所有的晚期肺癌病人的治疗,虽然说有很多新的进展,但是彻底治好的机会还是比较小,大部分病人只能做到延长寿命。”
刘平也属于肺癌的高危人群之一。目前研究表明,肺癌虽然不具有遗传性,但却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据刘平介绍,他的爷爷和二叔都是肺癌患者,他的父亲先前也曾查出了肺癌,但是因为发现及时,已经经过手术治愈。
不过,对于年仅30岁的他而言,肺癌目前尚属于潜在威胁,颈椎病才是实实在在的痛苦根源。“怎么待着都不行,生疼生疼。”
颈椎病是目前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也在逐年提升,有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颈椎病发病率已超过20%,即五个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颈椎病。这一点在“2017中国生命小康指数”调查中亦有所体现,在国人最担忧的五大病症中,除了居首位的癌症,其余四位依次为心脏病、颈椎病、抑郁症和“三高”。其中颈椎病的表现较为突出,从上一年度的第八位一跃升至第三位。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朱宏伟在近日参加健康电视节目时对颈椎病做了详细介绍,目前,我国颈椎病患者主要还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比约为48%,20-30岁的青年人次之,占比约为25%,其次才是30-40岁的中青年,以及1-20岁的青少年,分别占比15%和12%。“总体来看,颈椎病得病概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但有一个趋势需要特别注意,中年人甚至青年人颈椎病得病概率在增加。”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颈椎病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病’。”朱宏伟表示,颈椎病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长时间低头、枕头过高或过低、坐姿不正确、高跟鞋鞋跟过高等生活习惯经过长时间积累,比较容易导致颈椎病。
虽然疼,但刘平却并未前往医院就医,原因在于,在他看来,没必要去医院,加强运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或者通过按摩等方式便可缓解疼痛。
“目前,治疗颈椎病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保守治法,如利用颈椎牵引器,进行牵引理疗,缓解轻度颈椎病。如果三个月保守治疗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则要考虑另一种治疗方法——微创手术。”朱宏伟表示,手术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整个手術仅需30-40分钟,创口非常小,仅有5毫米左右,不需要住院,不影响正常生活。”
守护健康:管好情绪,粉碎谣言
张兰最近添了一个新爱好——搜集漫画。确切地说是搜集熊顿的漫画。原来,一次偶然的机会,通过一位病友介绍,张兰看了一部老电影《滚蛋吧!肿瘤君》,从而有了与漫画师熊顿的第一次“神交”。
“我不知道电影多大程度上还原了真实本身,但这不重要。熊顿这姑娘太了不起了。她的乐观、她的坚强已经深深地感动了我。”从电影到漫画,从新闻报道到微博记录,张兰开始极尽所能地搜集着关于熊顿的一切。
“我真的开始相信,乐观是一种很大很大的能量。”记者依旧清晰地记着在张兰被推进手术室前的那一幕,悲伤、彷徨、脆弱爬满了她强忍着泪水的双眼。然而,出人意料,时隔4个多月,当记者再次见到她时,她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已焕然一新。 张兰告诉记者,得了癌症,一是吓死的,二是愁死的,三是病急乱投医治死的,四才是病死的。早在接受治疗初期,医生、亲友就在不断地帮她调整心态。“身体生病没关系,最可怕的是精神垮了,那就真的无药可救了。”
积极乐观,直面癌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通过大量阅读,与人交流,自我反思,张兰总结了三点心得:第一,认清自己的情绪,接纳自己的情绪。“面对癌症,恐惧肯定会有。但是,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压抑这种感受,而是要学会正视它,接受它。只有如此,我们才有机会掌握它,不被它所左右。”
第二,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张兰以自己为例向记者做了详细说明,“我恐惧,我生气,为什么呢?因为我害怕死亡,害怕治不好病。为了克服这种心态,我的爱人、儿子,我们大家一起看了很多专业资料,学习了很多关于肺癌的知识。发现,我目前的状态并不是非常糟糕,只要积极配合治疗,高高兴兴再活10年也没什么大问题。”
第三,学会纾解自己的情绪。“该哭哭,该笑笑,宣泄出来会更好。”在张兰看来,对于情绪的管理,一定不能靠压抑,靠忍耐。
“当然,宣泄情绪有个大原则,不能损人利己。”张兰补充道。
健康,按照联合国卫生组织下的定义,只有身体与心理都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而据“2017中国生命小康指数”调查结果显示,18.6%的受访者对自己目前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太满意,1.0%的受访者表示“非常不满意”,分别比上一年度提高了12.8个百分点和0.6个百分点。睡眠紊乱、急躁易怒、情绪低落更是长期盘踞“国人十大亚健康表现排行榜”之列。并且有超八成的受访者表示在出现长时间不爱说话、情绪波动大、悲观烦躁等心理问题时,不会主动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曾有人预言,21世纪,人类最大的杀手不是癌症,而是心理问题。学会管理情绪,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补上的一课。
“死,只是一个结果,怎么活着,才是最重要的。”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张兰多次提及《滚蛋吧!肿瘤君》中的这句经典台词,她说,“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自己能像熊顿那样乐观、向上,战胜病魔,重获健康。”
“2017中国生命小康指数”调查截止之时,正值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当天,各类辟谣健康谣言的新闻铺天盖地。
“麦苗汁可以治癌”“有人感染了H7N9禽流感,鸡肉鸡蛋都不能吃了!”……家住北京海淀的韩芳反映,平时在朋友圈里经常看到一些“健康谣言”,并且大部分谣言中都与“癌症”有关,“他们通常会借助一些伪专家或伪专业机构之口说服大众,尤其是养生保健类谣言特别受父母这辈人的喜爱。”
朋友圈、互联网是健康谣言的主战场,据“2017中国生命小康指数”调查显示,仅不足三成的受访者会通过电视、报纸、专业文献等相对正规的渠道获取健康知识和信息。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谣言养生文章满天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公共的、权威的、标准的健康信息发布渠道。”健康谣言经久不衰的问题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大学医学病毒研究所所长杨占秋的高度关注,在参加全国两会时,他郑重地向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提交了一份建议建设国家健康馆,加强健康知识教育的提案。
“建立国家健康馆正当其时。”杨占秋建议,从国家到省、市设置各级健康馆,“健康馆展出的内容可以动态管理,针对热点、误区权威发布,让谣言不攻自破,让市民当自己的养生医生。”
权威发布无疑是粉碎健康谣言的利器,但在其中充当主力军的显然不是健康馆,而是广大的专业医生。打破健康谣言最好的办法是加强“医民互动”,3月11日,人民卫生出版社与中國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联合举办了“‘约健康’:求真辨伪约健康”主题科普活动,并隆重推出了《谣言背后的健康真相》一书。
常言说,谣言止于智者。健康谣言有其存在的土壤,即面对疾病和生命威胁,人们内心深处的恐惧、紧张与不安。并且时代发展至今,这种恐惧、紧张与不安从未因为外部空间、时间距离的便利而减少。
如何成为智者,韩芳尚未找到答案,在她看来,目前较为可行的方案或许只有一个——督促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互联网、朋友圈监管,让家人朋友少上当。
(感谢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吕庆喆提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