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风和水更轻柔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872007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轻抚着水,轻抚着风》


  这一天还是来了。每一年我们都翘首等候着诺贝尔文学奖的结果,然后猜阿摩司·奥兹(Amos Oz,1939-2018)会不会获奖。二○一八年,诺贝尔文学奖暂不颁发,而奥兹也于岁末因病辞世。十二月二十八日,范尼亚·奥兹-萨尔兹伯格在推特上宣布:
  我亲爱的父亲,阿摩司·奥兹,一个完美的家庭男人、作家,热爱和平和温和路线的人,在与癌症进行了短暂的抗争之后,今天安详地辞世。他身边环绕着爱他的人,直到临终,他也一直知道他们都在他身边。希望他的优秀遗产继续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几个月前,我刚刚翻译完奥兹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写就的小说《轻抚着水,轻抚着风》。这本书不長,只有八万多字。它并不是传统的叙事小说。全书有四十七个小章节,平均每一节也就是两千来字,从地域上来说,是在波兰和以色列之间来回转换;从人物上来说,主要是在男主人公波马兰兹和女主人公斯特法之间转换,有些章节也分给了其他一些次要人物;从时间上来说,则是在二战前的欧洲和二战后的以色列之间转换。到故事结尾时,刚刚从二战中幸存下来,走在以色列的街头再也不必担心受到路人嘲笑和捉弄的犹太人,又在“应许之地”迎接新的战争。
  这么短的小说,令人惊奇的是它能在较短的篇幅中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比较生动而准确地传达了各种情绪和感情。二是用寥寥数语刻画出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平时代人们对知识的狂热、执着的追求;“公主”斯特法对普通钟表匠的儿子的真挚爱情;周围男人们对斯特法的爱慕;政客们的残忍和冷酷;以色列基布兹那群单纯而又认真的人们,从书记到他怪异的儿子,到他两个忠心耿耿的“情妇”,甚至连波马兰兹教授的科学补习班的孩子们,都无不生动、细腻,令人对他们的命运产生深切的关注和同情。
  我读过长篇累牍的历史巨著,那些巨著讲述二战中犹太人的悲惨遭遇,以及战后他们流离失所、无处为家的经历。然而,历史和政治学关注的是大画面,是政治家们如何运筹帷幄、军人们如何奋勇征战的经过,至于卷入这场战争的主体—交战双方各国的居民大抵都是以集体的形象出现。而文学,则和电影一样,能够把群体个人化,用单独个人的形象和经历来讲故事,于是,它令我们与历史和历史人物更加亲近,就像我们一伸手,就能够轻抚到有点自闭症的波马兰兹—他会躲开,因为他有洁癖和强迫症,一切必须干干净净、井井有条;我们也能够轻抚斯特法,尽管她个性坚强,能够将几百位强悍男儿指挥得团团转,心中却只真心爱一个人,那个柔弱、自闭、有数学天赋的钟表匠的儿子。他们从纳粹大屠杀中死里逃生,然而应许之地并不是梦想中的天堂,迎接他们的仍是连绵不断的战火和冲突。
  奥兹用他的笔轻抚这些人。再也不要伤害这些破碎的心灵,他们已经承受了太多太多。
  像波马兰兹一样,很多从纳粹大屠杀中幸存的犹太人,并不喜欢谈及自己死里逃生的经过,大约承受了太多的苦难,他们不想再重复一次,哪怕是在语言上。苦难中有太多的残酷和屈辱,因为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被剥夺了人的尊严。

二、母亲和儿子:《爱与黑暗的故事》


  二○○五年,奥兹写了回忆录《爱与黑暗的故事》(A Tale of Love and Darkness)。少年奥兹亲历现代以色列国家的诞生,聆听母亲讲述她的故乡旧事,目睹她遭受着抑郁症的折磨。
  奥兹的母亲也叫范尼亚,她生于罗夫诺(Rovno),当时是在波兰境内,今名里夫尼,属乌克兰。受到锡安主义的影响,范尼亚童年的梦想就是来到圣地以色列,那个流着牛奶和蜜的地方,然后让沙漠开满鲜花。她和家人离开欧洲以后,德国人、立陶宛人和波兰人在她和姐妹们曾经野营的山谷开战,在两天之内,杀掉了两万三千犹太人,杀死了她认识的几乎每一个人。
  二○一五年,娜塔莉·波特曼将这部回忆录拍成电影。她坚持这部电影一定要用希伯来语来拍摄。
  电影中年幼的阿摩司跟着叔叔到一个阿拉伯上层人士家里做客,在后花园中,阿摩司和一个阿拉伯小女孩对话说:“这个国家的地方足够两个民族来居住。我们只需要学会在和平和互相尊重中和睦共处。”
  看着电影,过了几分钟,我的希伯来语慢慢回来,借助英文字幕,我能够跟上比较简单的对话。
  阿摩司成年以后,将自己的姓从克劳斯纳(Klausner)改为奥兹(Oz,希伯来语,意为力量),有了自己的女儿以后,又给她取名为范尼亚,以纪念自己的母亲。犹太人传统,可以用长辈的名字为自己的孩子命名,但只能用已经过世的长辈的名字。
  童年阿摩司和阿拉伯小女孩纯真友好的对话中也时时暗含危机和冲突,短暂的温馨,后来却又带来了误解、伤害和敌意。我们已经知道了小男孩的生平故事,也知道了这两个民族后来的命运,看起来只有沉重,没有悬念。
  电影的后半部更为个人,提醒观众,写这本书的阿摩司·奥兹是在回忆自己的童年和母亲,而不是在写政论……画面依旧沉郁晦暗,母亲生病的细节更加令人揪心。电影使用了很多时空闪回的蒙太奇,老态龙钟的晚年阿摩司,年幼的天真敏感的小阿摩司,和被疾病、忧伤折磨的年轻母亲交互穿插,原小说的旁白,加上电影的音像语言,同时叙述着家国和个人的悲剧,更加令人痛彻肺腑。深爱你的母亲为什么会选择离开你,有谁能够回答这样的问题。
  阿摩司·奥兹的文字在字里行间弥漫着浓郁的忧伤和沉重,总是让我想起那个十二岁便失去母亲的男孩子。有一些创伤是无法恢复的。

三、范尼亚·奥兹


  奥兹从来没有访问过母亲出生的地方。二○一四年,他的女儿范尼亚前往里夫尼,访问了她的祖母成长的地方,并且将她的旅行拍成了纪录片,向父亲和其他观众展示了与她同名的祖母曾经生活过、后来逃离的地方。
  奥兹的女儿范尼亚是我在牛津时的希伯来语老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她丈夫埃利·萨尔兹伯格在牛津做访问学者,她在写论文,于是一边陪读一边给我们上课挣钱。范尼亚其实跟我算大半个同行,不过她偏理论,钻研的是德国政治哲学,我偏实录,选了以色列政治和外交史。   彼时我刚刚出国,从前的英语也就够考考托福、GRE,真上课时非常吃力。加上我还硬着头皮开始翻译我导师诺亚·卢卡斯的《以色列现代史》,花在学希伯来语上的时间并不多,只记得每天早上上课时有些惭愧,要么作业没有做完,要么单词没有记住,总之,我上的范尼亚的希伯来语课,在我这个一向高分低能的学生的学习生涯里,算是少见的松懈。
  范尼亚依牛津的传统,也请学生到她家里吃饭。她的公寓在牛津另一头,我们都没有车,倒了两次车才到达。吃的什么东西我也不记得,总之是比不得中国人请客的丰盛。我的希伯来语学得一般,倒是在她家从一位英国同学那里学了一个英语谚语:开往中国的慢班客船(slow boat to China),说的就是我们来她家的路程。
  她丈夫埃利温文尔雅,看着比她年轻至少五岁。后来知道她从小随父亲阿摩司·奥兹住在基布兹,就怀疑是不是基布兹的生活使她显得更苍老一些。
  埃利和范尼亚都是世俗主义者,世俗到什么程度?他们结婚,为了避开拉比的干预,还专门跑到临近的塞浦路斯结婚。以色列是移民国家,为了方便移民前来以色列居住,他们也承认在国外结成的世俗婚姻。

四、父亲和女儿:《犹太人和话语》


  阿摩司·奥兹的小说,写的是个人、家庭中最隐秘最脆弱的故事,虽然这些故事,发生在欧洲和中东最激烈动荡的时期,不可避免地带入了世界历史的大场面,但这里的政治只是背景,是隐含在他的叙述中的。但他并不回避政治,他的一生中,一直坚持着明确的政治立场。
  奥兹写了很多非虚构文字,其中一本——《犹太人和话语》(Jews and Words)是和范尼亚一起合作的。范尼亚是政治史学家,这本书就是文学家父亲和史学家女儿就犹太思想和理论进行的深刻对话。这本书中的叙述方式既有叙事,又有学术研究,既有对话,也有争论,他们谈及的话题,涉猎犹太教中最源远流长的姓名、格言、争议、文本和妙语背后的故事,他们认为,正是这些话语,构成了每一代犹太人之间的纽带。他们认为,犹太人的延续性,甚至犹太人的独特性,并非来自重要的地点、纪念碑、英雄人物或者仪式,而是来自书面语言,以及一代代人之间的争论。我离开犹太研究已有时日,再读这本书,想起从前在教室和图书馆读过的经典,再读到讲述个中三昧的种种趣闻,不禁时时莞尔。
  《犹太人和话语》一书的封面设计是一张饱经风霜的厚实的旧沙发和一张较小较新、颜色也稍浅的沙发,中间摆着的大约是一本犹太经典,显然是象征着这一对促膝而坐、倾心交谈的父女。
  几个月前,翻译完这本书以后,我给范尼亚发了一封邮件。我告诉她,其实,作为译者,我从翻译中得到的收获最大,即使是通过英文转译,我也能够感覺到作者的激情、痛苦和对书中人物的热爱。蛮荒的景色、严酷的天气、惨烈的历史,都构成了我们目睹这群人生活的恶劣环境。奥兹用那么少的文字,描写出了那么多的人物,从主角到龙套,都承受着生命的重负和悲剧,然而,他们在严苛的命运之前,仍然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热忱和爱。
  今天,收到了范尼亚的来信。她认为我对奥兹著作的评价非常准确。她说,奥兹去世之前几个月,她一直在忙着看护他。他去世以后,她根本没有预料到会有这么多朋友甚至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表达出如此深切的哀悼:“我的家人,朋友,还有阿摩司的众多读者,都默默地下定决心,一定要让我父亲的火炬继续熊熊燃烧,他的文字和话语,将会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随信附上我在我父亲葬礼上致的悼词,并附上一张他的手抚摸他的书的照片—我特别珍爱这张照片。”
其他文献
巴尔加斯·略萨曾写过一部题为《叙事人》的长篇小说,讲的是一个说故事的人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个秘鲁白人,在离开都市前往秘鲁亚马孙雨林地区的旅行中接触了当地的原住民,由此迷恋上了他们的文化,竟至于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城市生活,加入了亚马孙土著人的部落,在他们的生活中担任“叙事人”这一神秘要职—他游走在雨林的各个角落,为散居各处的族人讲述古老传说,而这个在现代化进程的威胁下濒临灭绝的部族,在某种程度上就靠着叙
期刊
我是一个三脚猫,所谓略知皮毛不甚精深的三脚猫。我有意绕过具体技艺“精深”的陷阱,从斜视的第三个眼睛旁观,我力图排除技艺类别的外衣,摸索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技艺的具体,是脱离局部的起点和根本,斜眼的“业余”角度,是衔接离异的偏颇和跨界综合的必需。跨越思维逻辑的进退自然,是客观角度的不得不,因为我对局部的个性和宏观的共性一视同仁,三脚猫是不同角度的深入浅出,是主观客观的自由和没有具体的直接具体。  插
期刊
清季以迄民国的海外中餐馆,可以说是广东人的强项甚至专项。巴黎的中餐馆业,虽非广东人始创,然而也要等到广东人进来才弄得出声响,立得起标杆。后来者提及或忆及的有代表性的两家—中华楼和万花楼—到后来皆成粤人的产业。王奇生《留法十五年鳞爪》说:“在巴黎方面,有十数家商店,有两家大饭店,装饰华丽,一名‘万花楼’,一名‘中华饭店’,前者是广东人开的,后者是福建人开的。”(《宇宙旬刊》,1935年第11期)这说
期刊
译林出版社的这册《创造乡村音乐》,隶属于向来评价不错的丛书“凤凰文库·艺术与社会系列”。这本貌似有着通识格式的书,初一看不怎么起眼。它由美国人理查德·A. 彼得森撰写,卢文超翻译。乡村音乐的概念既然已经耳熟能详,不需要过多解释了,那么其副标题 “本真性之制造”(Fabricating Authenticity)听起来为何又有些晦涩呢?  其实不晦涩的—假如你知道了更多关于美国乡村音乐的真实故事。凡
期刊
对拥有“国际化”和“资本主义”前史的上海展开文化钩沉,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一大文化热潮。李欧梵先生《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一书适逢其时。这本著作试图从旧画报和老电影中找回上海的往日风姿,已成为人们理解现代上海时一道绕不过去的门槛。因此,它也给后来者带来了挑战:在面对画报、广告、女明星等同类题材之时,我们如何还能讲出新意?在李欧梵的“重绘”之后,是否还有“再度重绘”上
期刊
杜诗是古典诗歌中的大水深流,言丰意远,花繁枝遒,诸体兼工,也引起了无数后来者赏读的趣味,以其所得深浅而言人人殊,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注释者。那些诗歌注释者,是一群贪婪的资深读者,欲聆诗人之謦欬,欲观其坐卧起居、饮酒啸歌,徜徉其所在之场域中。除了各自的社会身份,注释者通过注释被铭记,被纠合在《杜甫全集校注》(萧涤非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下文所引文字除注明外,皆出此书)一书中,或自言自语,或隔
期刊
瓦格纳是继贝多芬之后,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其影响力历久弥新。不说别的,在一个城市(拜罗伊特)的一座剧院(瓦格纳节日剧院),每年夏天的音乐节只上演一位作曲家的作品,来自世界各地的乐迷前去朝圣,如此殊荣,从古至今的音乐史上,唯瓦格纳一人耳。  瓦格纳一生共创作了十三部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是四联剧。他的中后期作品被称为乐剧,但总体上仍属于歌剧的范畴),一般上演后十部—从《漂泊的荷兰人》到《帕西法尔》
期刊
人生充满各种不确定性,人生之路坦途之少泥泞之多,恐怕是我们共同的感受。人生的勇气就在于我们能在泥泞中坚定地前行;人生的智慧就体现为我们能够走出人生的一摊又一摊泥泞。而杜威的价值哲学就给了我们如此的勇气与智慧。  价值问题是哲学最古老的问题之一。但是,价值哲学的创立却是十九世纪中叶的事情。就其本质而言,价值哲学不是哲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也不是哲学史上的一个哲学流派,而是一种新的哲学理念、哲学立场。我们
期刊
在他六十二岁生日的前一天,即一八五一年九月十四日,詹姆斯·费尼莫尔·库珀(J. F. Cooper)去世。半年以后,美国文艺界筹划了一场追思会,哀悼这位当时首屈一指的美国小说家。追思会由著名作家华盛顿·欧文主持,政治家丹尼尔·韦伯斯特到会发表演讲,诗人威廉·布莱恩特致辞,高度赞扬库珀的文学成就。其他未能与会的美国文化名人也纷纷表示敬意。爱默生为库珀雕像捐款,麦尔维尔在信中称赞库珀小说具有“震撼人心
期刊
一  从北京飞回温哥华的航班上,我被这些年欧美流行的老年爱情喜剧片所吸引。意大利/法国合拍的《爱在记忆消逝前》(The Leisure Seeker,2017),法国的《五十岁的春天》(Aurore,又译I Got Life,2005),有四位老戏骨飙戏的《读书会》(Book Club,2008),再加上二○○八年大票房歌舞喜剧《妈妈咪呀》的续篇《再次出发》(Mama Mia 2: Here W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