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什么是劳动教育?传统的劳动教育一般是指进行体力劳动,但劳动教育并不简单等同于体力劳作,其背后蕴含的劳动技能、劳动态度、劳动情感教育往往更为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劳动教育的内容、途径、功能都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有别于传统的劳动。现在的劳动教育观念,除了体力劳动之外,还在于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思想和理念,力求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引导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在劳动中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自理能力。
【关键词】综合实践;劳动教育;新颖主题;设计制作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 2020) 30-0137-02
一、利用新颖主题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
在过往的教学中发现,现在的学生由于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劳动意识淡薄,动手能力差。让他们直接动手制作,却发现没几个真正动手,即使动手,那也可能随便做一下,敷衍了事,并未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那如何改变呢?这就需要在主题确定的时候下功夫,利用新颖的主题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
新颖的主题要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既不能太简单,但也不能太复杂。比如制作蛋糕、马蹄糕、生物园内种时令蔬菜、采摘荔枝龙眼等。在我的教学中,我选择衍纸作为设计制作的主题,是因为衍纸作品色彩艳丽,夺人眼球,卷法简单,表达能力强,适合中学生设计制作。因为学生对衍纸作品了解较少,我下载了一些衍纸作品给学生看,让他们一边看一边思考这些是什么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有什么特点?这些漂亮的衍纸作品一出现在屏幕上,马上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回答问题时很积极。我不直接给出答案,只告诉他们这些叫作衍纸,然后引导他们去搜索相关资料,之后进行讨论,得出相关问题,最后确定每个小组的主题。例如:衍纸的发展现状,衍纸的制作技巧。从搜索资料到讨论,再到提出相关问题,最后得出主题,都是学生亲自动手去搜集资料的,学生对衍纸的了解逐步加深,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他们想动手去进行衍纸作品的制作。
二、设计制作,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
确定主题后,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工合作,组长根据每个组员的特点分配任务。前期的资料搜集完成了,衍纸材料也准備好了,我就让学生试着去制作。刚开始我没有教学生怎样做,也不讲用什么工具,而是让他们自己小组围在一起进行制作。在制作过程中,一些学生一手拿窄窄的衍纸条,一手拿着卷纸笔,无从下手;一些动手能力强且之前也上网看过制作视频的学生,则能拿起纸笔做得有模有样;一些观望的学生看见了,就马上边看边学。在相互的带动下,一时间每个学生都兴致勃勃地开始制作。在学生制作的过程我也没闲着,到每个小组观看。时而询问他们怎样制作,时而引导学生之间互问互答,让他们慢慢探索,不急于求成。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对卷法和工具的运用逐渐熟练,做得越来越好。衍纸初学容易,但制作出一幅精致漂亮的作品则需要有一定的耐性、细心和努力,所以当经过全组的努力,成功做出第一幅作品的时候,他们都非常兴奋、开心和充满成就感。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对于缺少劳动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劳动体验,而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制作的劳动过程中学会了团结协作,学会了与人交往。从教学实践中,学生学会正确享受自己劳动的成果和乐趣,在自己的劳动情境中真实地体会到创造的乐趣、劳动的光荣和团结协作的力量。
三、成果交流与评价,让学生学会珍惜劳动成果,相互尊重
作品完成后,我让学生进行成果交流,学生自评和互评。作品是学生亲自动手完成的,因此对每一小组的展示,学生都能够根据制作过程说出自己的评价。因为每个学生都参与了制作,学生能从自身制作的心得去认真、客观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成果交流与评价让学生之间既能够体会到劳动中的辛苦和快乐,也能够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成果交流与评价也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养,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生命的价值和力量。
综上所述,在综合实践课中进行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积极的劳动态度、良好的劳动习惯和丰富的劳动体验,培育学生的劳动能力、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感受劳动的乐趣、劳动的光荣,使学生认同劳动、关注劳动、参与劳动,促进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M].广州:广州出版社,2019.
(责编张欣)
【关键词】综合实践;劳动教育;新颖主题;设计制作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 2020) 30-0137-02
一、利用新颖主题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
在过往的教学中发现,现在的学生由于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劳动意识淡薄,动手能力差。让他们直接动手制作,却发现没几个真正动手,即使动手,那也可能随便做一下,敷衍了事,并未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那如何改变呢?这就需要在主题确定的时候下功夫,利用新颖的主题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
新颖的主题要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既不能太简单,但也不能太复杂。比如制作蛋糕、马蹄糕、生物园内种时令蔬菜、采摘荔枝龙眼等。在我的教学中,我选择衍纸作为设计制作的主题,是因为衍纸作品色彩艳丽,夺人眼球,卷法简单,表达能力强,适合中学生设计制作。因为学生对衍纸作品了解较少,我下载了一些衍纸作品给学生看,让他们一边看一边思考这些是什么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有什么特点?这些漂亮的衍纸作品一出现在屏幕上,马上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回答问题时很积极。我不直接给出答案,只告诉他们这些叫作衍纸,然后引导他们去搜索相关资料,之后进行讨论,得出相关问题,最后确定每个小组的主题。例如:衍纸的发展现状,衍纸的制作技巧。从搜索资料到讨论,再到提出相关问题,最后得出主题,都是学生亲自动手去搜集资料的,学生对衍纸的了解逐步加深,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他们想动手去进行衍纸作品的制作。
二、设计制作,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
确定主题后,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工合作,组长根据每个组员的特点分配任务。前期的资料搜集完成了,衍纸材料也准備好了,我就让学生试着去制作。刚开始我没有教学生怎样做,也不讲用什么工具,而是让他们自己小组围在一起进行制作。在制作过程中,一些学生一手拿窄窄的衍纸条,一手拿着卷纸笔,无从下手;一些动手能力强且之前也上网看过制作视频的学生,则能拿起纸笔做得有模有样;一些观望的学生看见了,就马上边看边学。在相互的带动下,一时间每个学生都兴致勃勃地开始制作。在学生制作的过程我也没闲着,到每个小组观看。时而询问他们怎样制作,时而引导学生之间互问互答,让他们慢慢探索,不急于求成。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对卷法和工具的运用逐渐熟练,做得越来越好。衍纸初学容易,但制作出一幅精致漂亮的作品则需要有一定的耐性、细心和努力,所以当经过全组的努力,成功做出第一幅作品的时候,他们都非常兴奋、开心和充满成就感。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对于缺少劳动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劳动体验,而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制作的劳动过程中学会了团结协作,学会了与人交往。从教学实践中,学生学会正确享受自己劳动的成果和乐趣,在自己的劳动情境中真实地体会到创造的乐趣、劳动的光荣和团结协作的力量。
三、成果交流与评价,让学生学会珍惜劳动成果,相互尊重
作品完成后,我让学生进行成果交流,学生自评和互评。作品是学生亲自动手完成的,因此对每一小组的展示,学生都能够根据制作过程说出自己的评价。因为每个学生都参与了制作,学生能从自身制作的心得去认真、客观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成果交流与评价让学生之间既能够体会到劳动中的辛苦和快乐,也能够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成果交流与评价也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养,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生命的价值和力量。
综上所述,在综合实践课中进行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积极的劳动态度、良好的劳动习惯和丰富的劳动体验,培育学生的劳动能力、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感受劳动的乐趣、劳动的光荣,使学生认同劳动、关注劳动、参与劳动,促进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M].广州:广州出版社,2019.
(责编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