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方高校产学研结合办学是促进地方高校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科技创新和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社会服务的最好途径,本文就地方高校产学研结合的作用和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以资对地方高校产学研结合的深入推进发挥一定作用。
关键词:地方高校产学研结合作用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c)-0243-01
1 地方高校产学研结合的作用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国内外的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充分证明,产学研结合是实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必然选择。对于地方高校而言,产学研结合的作用充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产学研结合有助于实现高校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推进自身可持续发展。高校是传递科学技术的场所,具有较好的信息资料和实验设备,具有一支既能从事教学,又能从事科学研究,并能承担国家科研项目的师资队伍,同时,高等学校机构内系科专业和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学术争鸣和科研氛围也比较浓厚,再加上教学和科研可以相互促进,因此,十分有利于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高校能够利用自身的智力和科技优势,切实解决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和企业在发展之后又会回报高校,这样就很好地实现了高校和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
第二,产学研合作教育有助于地方高校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产学研合作教育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通过校企合作,综合利用校内和校外两种资源,将社会、生产和科研紧密结合起来,使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从实践情况来看,我校通过 “万州模式”校企合作培养的大学毕业生整体素质要高于非实验班学生。为了印证这一点,我们特意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对襄阳市部分企业进行了一个小规模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发现我校经过校企联合培养的毕业生适应能力比未经过培训的学生要强,到工作单位后能很快进入状态。他们在上岗之后一般都能较好地投入岗位工作,面对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能够独立解决。在团体合作方面,人际关系也比较融洽。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了企业和学校在培养上的各自优势,缩短了学生毕业后到工作单位的适应期。
第三,产学研结合能够让高校的科研与市场的结合更加紧密。高校的科研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科研选题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所以,高校的科研工作除了考虑促进教学工作外,应着重考虑如何积极进入市场,创办科技产业实体,运用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促进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发展,让科研成果和技术开发成果尽快进入市场,变为科技商品。因此,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企业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科学技术繁荣必由之路。[1]
最后,产学研结合有助于地方高校实现科学定位,明确社会服务面向,实实在在解决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难题。地方高校作为办在地方的大学,在办学上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地的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所以,通过产学研合作为地方企业发展解决一些切实可行的技术难题,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最好途径,通过这种合作,也可以为自身获得许多有价值的科研选题,并在实践中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为进一步申报国家级科研奖励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地方高校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探讨
地方高校通过实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通过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在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上,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模式。
2.1 合作开展研究课题,促进技术创新
学校与企业可以联合申报市级、省级的各种科学研究课题,并在研究中取得实质性成果;双方合作完成技术研发、产品开发或技术推广等。在合作中,合作企业应当为产学研合作项目提供一定的经费保障。
2.2 联合建立开发的基地,提高科研创新的能力
合作建立研发中心或工程技术中心。襄阳市的一些企业已在我校已经建立部分研究机构和研究院,襄樊学院的横向课题研究从2008年左右开始起步,校企合作和研发基地的建设改善了学校的科研环境,为科研人员深入企业一线进行研究提供了条件,亦有利于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目前已创建襄樊学院软件工程研究所、襄樊朗智科技有限公司、新型微(纳)传感器件研究所、形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几个研发基地,为我校下一步建立大学科技园创造了良好条件。
2.3 建设大学科技园
大学科技园模式,把高校推向经济发展的中心,使高校不仅成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文化的阵地,而且成为了哺育知识型企业的场所、高科技产业的孵化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辐射源,可以作为地方高校产学研结合的一种典型模式加以推广。可以把大学科技园建设成为产学研多功能基地,完善大学科技园孵化功能和服务体系,提高大学科技园孵化能力和服务水平,服务地方科技创新事业。
2.4 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地方高校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办好地方高校的一种必然选择。襄樊学院与福建闽海人才服务中心、回天胶业公司、中铁十一局建安公司、襄樊王胖子建筑公司、上海宇昂化工科技公司等优秀企业,实施了“人才定向培养与就业工程”,设立企业奖学金165万元。截止到2011年年底,我校已经有“万州模式”、“天舜模式”、“农产品加工模式”等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
第一,万州模式。2008年7月,襄樊学院与襄阳万州电器集团正式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的学生毕业后,按照校企订单培养的协议,通过定向培养企业测评者将被直接录用为正式员工(不另设试用或实习期),直接从事技术岗位工作。首批20名襄樊学院物电系自动化06级学生被列入“校企联合培养万洲人才计划”。
第二,天舜模式。由天舜集團在我校设立“天舜定向培养与就业奖学金”,通过实施“订单式培养”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作为天舜集团的人才培养基地,双方共同从大学二年级本科学生中选择20名优秀学生作为定向培养的学生,参与为期两年的“校企联合培养天舜人才计划”。参与该计划的学生,除完成大学本科正常教学计划之外,还需完成双方根据天舜集团未来专业技术岗位工作需要而设置的培训课程的学习。学生毕业后,通过企业测评者将被天舜集团直接录用为正式员工,并在企业工作不低于五年时间。
除了以上企业,陆续有其它企业已经在我校建立了校企合作试点机构,为学校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我校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效,它一方面为企业发展储备了人才,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学校与企业两者做到了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产学研结合办学,也为地方高校服务地方提供了新途径、新思路,有利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勒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33.
关键词:地方高校产学研结合作用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c)-0243-01
1 地方高校产学研结合的作用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国内外的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充分证明,产学研结合是实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必然选择。对于地方高校而言,产学研结合的作用充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产学研结合有助于实现高校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推进自身可持续发展。高校是传递科学技术的场所,具有较好的信息资料和实验设备,具有一支既能从事教学,又能从事科学研究,并能承担国家科研项目的师资队伍,同时,高等学校机构内系科专业和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学术争鸣和科研氛围也比较浓厚,再加上教学和科研可以相互促进,因此,十分有利于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高校能够利用自身的智力和科技优势,切实解决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和企业在发展之后又会回报高校,这样就很好地实现了高校和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
第二,产学研合作教育有助于地方高校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产学研合作教育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通过校企合作,综合利用校内和校外两种资源,将社会、生产和科研紧密结合起来,使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从实践情况来看,我校通过 “万州模式”校企合作培养的大学毕业生整体素质要高于非实验班学生。为了印证这一点,我们特意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对襄阳市部分企业进行了一个小规模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发现我校经过校企联合培养的毕业生适应能力比未经过培训的学生要强,到工作单位后能很快进入状态。他们在上岗之后一般都能较好地投入岗位工作,面对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能够独立解决。在团体合作方面,人际关系也比较融洽。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了企业和学校在培养上的各自优势,缩短了学生毕业后到工作单位的适应期。
第三,产学研结合能够让高校的科研与市场的结合更加紧密。高校的科研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科研选题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所以,高校的科研工作除了考虑促进教学工作外,应着重考虑如何积极进入市场,创办科技产业实体,运用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促进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发展,让科研成果和技术开发成果尽快进入市场,变为科技商品。因此,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企业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科学技术繁荣必由之路。[1]
最后,产学研结合有助于地方高校实现科学定位,明确社会服务面向,实实在在解决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难题。地方高校作为办在地方的大学,在办学上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地的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所以,通过产学研合作为地方企业发展解决一些切实可行的技术难题,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最好途径,通过这种合作,也可以为自身获得许多有价值的科研选题,并在实践中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为进一步申报国家级科研奖励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地方高校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探讨
地方高校通过实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通过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在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上,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模式。
2.1 合作开展研究课题,促进技术创新
学校与企业可以联合申报市级、省级的各种科学研究课题,并在研究中取得实质性成果;双方合作完成技术研发、产品开发或技术推广等。在合作中,合作企业应当为产学研合作项目提供一定的经费保障。
2.2 联合建立开发的基地,提高科研创新的能力
合作建立研发中心或工程技术中心。襄阳市的一些企业已在我校已经建立部分研究机构和研究院,襄樊学院的横向课题研究从2008年左右开始起步,校企合作和研发基地的建设改善了学校的科研环境,为科研人员深入企业一线进行研究提供了条件,亦有利于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目前已创建襄樊学院软件工程研究所、襄樊朗智科技有限公司、新型微(纳)传感器件研究所、形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几个研发基地,为我校下一步建立大学科技园创造了良好条件。
2.3 建设大学科技园
大学科技园模式,把高校推向经济发展的中心,使高校不仅成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文化的阵地,而且成为了哺育知识型企业的场所、高科技产业的孵化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辐射源,可以作为地方高校产学研结合的一种典型模式加以推广。可以把大学科技园建设成为产学研多功能基地,完善大学科技园孵化功能和服务体系,提高大学科技园孵化能力和服务水平,服务地方科技创新事业。
2.4 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地方高校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办好地方高校的一种必然选择。襄樊学院与福建闽海人才服务中心、回天胶业公司、中铁十一局建安公司、襄樊王胖子建筑公司、上海宇昂化工科技公司等优秀企业,实施了“人才定向培养与就业工程”,设立企业奖学金165万元。截止到2011年年底,我校已经有“万州模式”、“天舜模式”、“农产品加工模式”等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
第一,万州模式。2008年7月,襄樊学院与襄阳万州电器集团正式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的学生毕业后,按照校企订单培养的协议,通过定向培养企业测评者将被直接录用为正式员工(不另设试用或实习期),直接从事技术岗位工作。首批20名襄樊学院物电系自动化06级学生被列入“校企联合培养万洲人才计划”。
第二,天舜模式。由天舜集團在我校设立“天舜定向培养与就业奖学金”,通过实施“订单式培养”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作为天舜集团的人才培养基地,双方共同从大学二年级本科学生中选择20名优秀学生作为定向培养的学生,参与为期两年的“校企联合培养天舜人才计划”。参与该计划的学生,除完成大学本科正常教学计划之外,还需完成双方根据天舜集团未来专业技术岗位工作需要而设置的培训课程的学习。学生毕业后,通过企业测评者将被天舜集团直接录用为正式员工,并在企业工作不低于五年时间。
除了以上企业,陆续有其它企业已经在我校建立了校企合作试点机构,为学校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我校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效,它一方面为企业发展储备了人才,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学校与企业两者做到了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产学研结合办学,也为地方高校服务地方提供了新途径、新思路,有利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勒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