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并非“硬通货”

来源 :钱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digy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2009年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判断,一度形成集中的两方观点:“悲观派”多由市场操盘者们组成,他们以实际成交数据和理性分析为依据,指出金融风暴下的中国艺术市场“寒冬”已经降临,今年的前景不容乐观;“乐观派”强调中国相对独立的经济环境和仍然继续增长的GDP,预言中国艺术市场将会趁势高歌猛进。但随着越来越多市场交易“下滑数据”的不断披露,目前“乐观派”们的声音已明显减弱。
  如果我们还在纠缠艺术市场今年的“点位”将会如何升降,似乎已经没有太多意义,不如换一个角度,在如今这个扑朔迷离的时间段,暂时停下脚步,重新思考一些更靠近艺术本身的问题。今天请到的专家是中央美院人文学院客座教授龚继遂。
  问:您的观点应该是更倾向于“悲观派”吧?
  答:毫无疑问,现在的金融危机对中国艺术市场有强烈的冲击,大家的日子都很难过,这是毫无疑问的,毋庸讳言的。
  问:当代艺术市场板块尤其如此吧?
  答:在现代艺术中,尤其是以前卫艺术为价值核心的当代艺术,话语权在学术上是被西方主导的。在市场的定价机制上,也是被西方主导的,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我反复地说投资、市场跟美术判断永远有滞后性,体制内和体制外永远有滞后性,政府和民间之间永远有滞后性。这个滞后性是作为专业人存在的理由,就是政府给市场一些机会,给所谓有前瞻眼光的人一个机会。
  问:很多人都认为艺术品是投资市场上的“硬通货”,比股票,房产更保值?
  答:其实艺术品不是硬通货,艺术品的套现很难,因为它们不能随时兑换。也有人会说:那些今天被我们确定了学术地位或者它的市场地位已经确定了的作品,它永远就是天下第一了,其实也不是这样的。在“沙龙时代”的时候,被法国皇家所认可的官方艺术家,他的价值比刚刚兴起的印象派画家要高很多,而百年之后,这类沙龙画家,在香港有人花两三干元钱就能买到,如今俄罗斯也有类似情况出现。长时间来看,艺术品的价格是变化的。
  问:2009年中国艺术市场的总体走势如何?
  答:最近15年以来,艺术品投资和收藏已经作为资金运作的一个模式,它的增值不管被舆论和从业人员如何放大,它已经是一个深入热心的概念了,它和房地产、股票一样是一个投资的板块,而且是财富阶层、个体人士和企业收藏、资产配置的一种手段。艺术品作为一种资产形式——金融状态下的资产形式,它的功能已经被确立下来了。
  
  西方买家救市中国当代艺术
  
  如今国内的拍卖场上,时不时就传出东南亚、俄罗斯等买家“抄底”中国当代艺术的各种内幕消息,处在危机漩涡中心的当代艺术市场,目前似乎也急需这一类消息的鼓舞,重塑信心。其实,能为中国当代艺术继续“买单”的主力藏家仍属于美国和欧洲。
  金融风暴后的第一场中国艺术品秋拍全部落下帷幕了,核心关键词只有一个:“半价”——成交额、成交率双双萎缩,有些甚至惨不忍睹。尤其是建立在西方价值评判标准之上的当代艺术板块,更是成为重灾区。业内观点普遍认为:由西方买家们炒起来的这个市场,今天仍然需要第二波西方买家们来救市。
  萨奇是艺术市场的巴菲特?
  2008年10月12日,位于伦敦切尔西约克公爵的萨奇画廊开幕,开幕展以中国当代艺术为主题,名为“革命在继续(TheRevolution Continues)——来自中国的新艺术”。在这个展览上,展出了包括曾梵志、张晓刚、方力钧、岳敏君、王广义、俸正杰、吴山专等在内的24名中国当代知名艺术家的数十件作品。参展作品一方面来自画廊老板萨奇从拍卖市场上举拍竞得的作品,如张晓刚的《血缘》等,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作品来自萨奇画廊从英国国内购买的作品,如张远等人的作品。
  据圈内人士介绍,萨奇画廊从2006年开始就在筹备这次展览,准备期长达两年之久,展览中的作品也几乎都是萨奇本人的收藏。展览展出后,在全球收藏界引起了比较强烈的反响,如英国《金融时报》上所言,这个展览“是英国目前最为震撼的中国当代艺术展”。
  作为国际重要藏家领军人物之一的查尔斯·萨奇,其实已经是第二次高调介入中国当代艺术了。2007年10月13日晚,英国著名拍卖行菲利普斯联合纽约藏家霍华德·法伯推出“中国先锋·法伯收藏”专场,这个专场的45件拍品几乎涉及了所有中国当红的艺术家。最终结果是40件作品顺利成交,总成交额达到了2000万美元。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由这次拍卖引出的两位新晋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大藏家,萨奇就是其中一位。在这场事关中国当代艺术信心、前景的拍卖会上,萨奇以80.4万英镑竞得张晓刚的《血缘》。并且据悉,这笔资金还是来自其在同期拍卖中出售的德国当代绘画藏品所得。
  其实,早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中就已经开始弥漫“国际买家集体抛盘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消息,菲利普斯拍卖行那次集中抛售中国当代艺术的专场,更是一时成为中国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中国当代艺术的价格是否已经达到高峰?泡沫是否即将破裂?这些疑云笼罩着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界。再加上已被证实的尤伦斯夫妇也在香港等地抛售中国当代艺术藏品,其中不乏刘野的《沉船》、毛焰的《托马斯肖像之五》等市场的紧俏货,更是让这团疑云更加浓重。
  所幸的是,萨奇及时站了出来,似乎给整个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参与者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中国市场“内需”不足
  如果我们梳理一下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发展的进程,就会更加明白萨奇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意义了,尤其在整个行业信心的建立方面尤其如此。举一个不太恰当的类比:萨奇在中国人心中的重要性,就像美国人依赖巴菲特一样。
  回首上世纪80年代初前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中的第一批重量级买家应该首推西方人,其中以瑞士人乌利-希克和比利时人尤伦斯为典型代表。他们绝大部分的购买与画廊、拍卖无关(当时中国也几乎没有这样的机构),基本上都是直接从艺术家手中买进,甚至带有帮艺术家脱贫致富的慈善意味——这样的买进行为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
  新千年后,尤其是2004年之后,以拍卖为主导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开始逐渐启动,最终引爆点发生在2006年3月份的纽约苏富比春拍,张晓刚的作品被拍到将近100万美元,从此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进入了其疯狂、天价频出的牛市行情。直到2008年10月份开始的秋拍,这一轮牛市行情宣告正式结束。而这一时期的“第一批”西方买家们,要不已经成为“收藏家”,将自己当年在中国购买的艺术品收藏入库:要不成为“炒家”,趁着前两年牛市行情时都纷纷“抛货”变现了;要不然就在中国投资开办非盈利的艺术机构
  在如今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又在急需第二批西方买家们的粉墨登场,继续拉动我们脆弱的当代艺术品“出口”。他们之中的代表之—就是英国人萨奇。
  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藏家跨地域的 收藏对于整个艺术品的轮转有很大的好处。我们不能忽略萨奇关注中国当代而给中国当代艺术带来的积极影响,但是也不能因为他创造的神话及现在所处的地位,而把这种影响力和辐射力无限放大。由于受地域、历史、文化、社会、宗教等众多因素的制约,某个地域的艺术还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对于中国当代艺术而言,自然也不例外。至少不能把中国当代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依赖于某些海外藏家的喜好。就像中国整体经济的走势一样。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稳健发展的原动力,长期来看依然还得依靠拉动我们自己的“内需”。
  
  专业收藏的五项法则
  
  要想成为一个艺术品收藏家需要什么条件?百万资产?美术史专业的学历?无可挑剔的品味……但事实上,优秀的收藏家来自各个经济阶层,他们中有一些是训练有素的艺术学者,而更多的则是自学成才的艺术爱好者,这些伟大的收藏家凭借他们的藏品名扬天下,他们之所以伟大并不在于他们收藏的作品的数量或者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他们在选择艺术品、并把这些艺术品重新组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时所表现的创意,这种创意与艺术家相比毫不逊色。
  
  1 忠实于自己的品位
  这是一切优秀的收藏家共有的特质,这意味着收藏家敢于承认喜欢某种类型的艺术品,不管别人怎么想,也不管目前的潮流是什么。如果忽略了个人的爱好,那么收藏就会随大流,人人固步自封,收藏室变得像杂货铺,这样的收藏变得重复而且枯燥乏味。
  
  2 整体的观念
  收藏新手购买一件作品通常是因为他们喜欢。但是有了一定经验的收藏家的购买动机也许会变得更加有意识,更加复杂,更有目的性。他不仅仅因为喜欢这件作品而购买,而且因为这件作品填补了他的收藏结构中的一个空白。在优秀的收藏家那里,没有哪一件作品是随意买回来的。
  
  3 不断学习
  一个成功的收藏家总是不断进行学习。除了阅读相关的书籍之外,他们也尽量抓住每一个机会与不同的专家进行讨论,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有用的信息。
  他们不断地与艺术市场中的行家交往,通过他们可以知道谁在出售他们的所需要的藏品,在哪里可以找到他们所需要的藏品。尽可能多参观画廊,在画廊的邮件列表中留下联系方式,这样收藏家可以被邀请参加展览的开幕式和特殊活动。参观当地的美术馆和非赢利的艺术机构。尽可能参加国内的艺术博览会。
  
  4 整理藏品档案
  假如两件作品同时进入拍卖会,它们在尺寸、品质、保存状况和创作的日期和其他细节上几乎完全相同,第一幅的图录仅仅标明了作者和作品的题目;而另一幅的图录上注明:这幅作品创作的背景、地点、创作时间、展览经历、评论家是如何评价这件作品的、某著名的艺术品收藏家曾以多少钱从哪里购买,之后又以多少钱转卖出去等等详细的信息。
  假如你觉得这两件作品对你有同样的吸引力,你会买哪一件?你认为哪一幅的价格会更高?毫无疑问是第二件,它们之间的价格差距就像纯种狗和杂种狗之间的价格差距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藏品的档案记录的重要性。
  
  5 重视藏品的继承问题
  很多收藏家对藏品的继承问题采取回避态度,因此常常出现收藏家费尽心力收藏的艺术品没有得到很好的照看,甚至导致无数的收藏品被贱卖、送人、甚至当垃圾一样扔掉。
  无论收藏规模是大还是小,收藏家都应该整理一份完整的藏品清单,并指示那些将继承他的艺术收藏的继承者,其中包括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继承的程序、作品的价格和与作品相关的所有资料、收藏品的处置方式等。因此当艺术品买回来放在家里之后,收藏的过程远远没有结束,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收藏家要做出长远的考虑,毕竟,收藏也是艺术史的一部分。(《收藏参考》供稿)
其他文献
2008年12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就《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公开征求意见。  公告指出,为建立规范的税费体制和完善的价格机制,促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结构调整,公平负担,依法筹措交通基础设施维护和建设资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有关部门拟订《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并按照国务院要求,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方案包括改
期刊
生活需要搭伴儿过日子,你和生命中最重要的另一半或许在文化品味上非常默契;或许,你们拥有互相欣赏的价值观;或者,你们在游戏、时尚或者居家生活上有说不完的共同语言。但你们的理则风格是否也互相匹配呢?做出家庭理财决策的时候是否常常觉得心有灵犀?请你和你的他的/她各自独立做完以下测试,就能知道答案了。  请仔细阅读以下描述,看每个描述跟你的习惯是否相吻合,并按照你的选择跳到相应的题目直到完成测试。
期刊
仅仅用3年时间,她便由曾经初来乍到的“北漂”,发展成为活跃在京城各类展览中的青年油画家;更由曾经班里的“差等生”,发展到今天被业界定义为中国当代艺术界中“80后”画家的领军人物;她的绘画作品更被藏家们定格为一支艺术品投资潜力股。如此的蜕变,这便是“80后”女画家伊慧的杰作!  一位评论家更对其做出如下评价:这个看上去身材娇小的女子,却有着拿破仑一样的勃勃雄心、索罗斯一般的头脑和手腕。在当下的市场条
期刊
目前,能够进入这个圈子的人,一般都与某项运动有着密切关系,要么是某项运动的爱好者,要么就是专业从事过某项运动。他们通过国家认证的《体育经纪人资格》审批,他们了解传媒、熟悉体育营销,当然更拥有主管体育方面的政府系统人脉资源。  当驰骋在NBA赛场上的“小巨人”姚明,名气一路飙升,站在姚明背后帮助其打理“钱途”的“姚之队”浮出水面;当李宁用他那握过吊环的双手,转而开辟中国体育用品市场,更因其奥运点火身
期刊
在这个浓情暖意的二月,为爱人精心挑选一款礼物必不可少。万千搜罗中,我们精心打点“私橱”,期待这些充满创意、独具品质的礼物,帮您尽享这个二月的温情浪漫!
期刊
前不久听一个朋友说,他有了一笔钱,别人建议他如此投资:购买黄金,然后以黄金作抵押,向银行贷款80%,再买一批黄金……如此循环操作,就拥有了一大笔黄金,当然。同时他也就有了一大笔债务,这就是所谓的金融杠杆。接下来他面临两种可能:黄金涨价,他就赚一大笔;黄金降价,他就赔一大笔。  据说美国的金融风暴,是因为人性贪婪,导致非理性投资,利用金融杠杆,放大了风险,造成泡沫。问题是,华尔街真存在所谓“非理性投
期刊
把握行业是选股关键    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相互之间都有着密切关联,整体经济发展形势总是或多或少的会影响到各个行业的繁荣或者衰退,如果要在A股的将近1600只股票中,掏钱买进一只股票,你肯定会眼花缭乱。但是作为准投资者的你,该作如何选择?每天随时都在发生这些事情:国家政策调控,行业格局发生变化,公司的壁垒被冲破后受到竞争对手的虎视眈眈等等。这些对股价都会有所影响,你该如何把握市场行情呢?我们还是来看
期刊
莲山春早。位于深圳市中心区北端的莲花山以山势如莲得名,在忙碌喧嚣的商业气息里闹中取静,可谓附近数十家私募基金的福祉。循青草路,拾阶而上,二十分钟的脚程就能登上山顶,瞻仰自2002年11月就伫立于此的邓小平铜像,铸造者独具匠心,将“改革开放的步子迈得再大些”暗含在铜像姿势里,一尊行走的智者雕塑,循着他坚定和煦的目光俯瞰。中心区的写字楼密密麻麻排列,比邻的几幢大厦竞隐匿着数十家私募基金,在“总设计师”
期刊
为何闯入这一族群?    有人可能会说。只有那些自身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差的人,成为现实生活中的“剩女”、“剩男”,才会加入“泡婚族”之列,其实未必。在各类婚恋网注册会员中,我们发现名花无主的“情剩儿”大有人在。据世纪佳缘CEO龚海燕介绍说,“在世纪佳缘网站上就有着很多面容姣好、工作体面、收入颇丰、学历较高的人错过了择偶的黄金季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有时候也就一错再错了。而这些人,由
期刊
消费者购买铅笔,不是有人鼓励说“铅多消费铅笔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而是他们真真切切用以写字。那么多人投入到生产一支小小铅笔的工艺流程,不是有什么“号令群雄”的倚天剑、屠龙刀,而是市场需求的信息激励了他们。    香港特区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偕同政府官员到街市吃云吞面,是时虽有圣诞、新年在即,然在今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冲击之下,经济萎靡,失业率攀升,市场消费能力疲弱。唐司长带头消费的良苦用心昭然若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