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苔藓样组织反应的特征是表皮基底细胞损伤,表现为细胞死亡和(或)空泡化改变.这种表皮细胞死亡常累及单个基底细胞,细胞皱缩,胞浆嗜伊红,常含有一个或多个核碎片.在电镜下这些皱缩的细胞(Civatte小体)显示原位坏死(apoptosis)的特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苔藓样组织反应的特征是表皮基底细胞损伤,表现为细胞死亡和(或)空泡化改变.这种表皮细胞死亡常累及单个基底细胞,细胞皱缩,胞浆嗜伊红,常含有一个或多个核碎片.在电镜下这些皱缩的细胞(Civatte小体)显示原位坏死(apoptosis)的特征.
其他文献
作者报告一例用MTX控制银屑病的患者,同时应用炎爽痛(Azopropazone)引起骨髓细胞减少。炎爽痛是一种非甾体抗炎剂,日益广泛地应用于痛风和其他关节炎病。
皮肤癌在白色人种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过度暴露阳光是基底细胞癌(BCC'S)、鳞状细胞癌(SCC'S)、也可能是某些恶性黑素瘤的主要病因。紫外光谱中致癌作用最强的部分是紫外光-B(UV-B)波段。紫外光(UVL)致癌作用是一复杂的过程,尚未完全明了,至少涉及两个机制:1.UVL对表皮细胞肿瘤起着促进作用。2.UVL损伤机体对变性表皮细胞的免疫应答功能。
不少人观察到麻风病损有自然消退的情况,加之对于“未定类”麻风的演变,长期以来还有争论,作者乃对诊断为未定类和结核样型麻风病例发生自然消退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在非洲耶古苏(Yakusu)地方的班图族45,035人口中,作者观察8年时间内共有2749例自愈麻风。
动物试验证实油剂博莱霉素(oil bleomy cin)混悬液肿瘤内注射后,局部浓度高,维持时间比水剂博莱霉素长.此后博莱霉素油剂用于局部治疗皮肤肿瘤证明有良好疗效.一例70岁男性患者,在眉间长一疣状肿瘤,半年后肿瘤扩大,盖住整个眉间部,最后压迫右眼睑.检查时发现于眉间有一个53cm大小、圆的、菜花样的肿瘤,其表面大部糜烂,中央附有灰黄色痂,损害边缘硬.鼻受压后鼻孔变窄,肿瘤易出血,但局部淋巴结不
本文报道一例年仅2岁的儿童干燥综合征(SS)。患儿,2岁,女,黑人。13个月时患肺炎,随后多次患上呼吸道感染,其中一次伴高热惊厥。21个月时由于第2次惊厥发作而住院。体检发现有鼻咽炎。2岁时因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和高丙球蛋白血症转来本院。患儿呈慢性病容,体温高达39.4℃,唇干,嘴角皲裂,腮腺肿大。呼吸急促、全肺均可闻及干罗音和细湿罗音。肝轻度肿大。心脏、神经和运动系统检查无异常。
异位性湿疹患者的皮肤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寄生率很高,Leyden等发现不仅从90%以上的慢性湿疹性病变中,而且也可以约70%的无病变的皮肤上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嗜中性白细胞趋化性的受损,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易粘附于异位性素质的角化上皮细胞可能是皮肤寄生率高的原因。
本文报道两例女性患者,于接受乳房癌切除术及放疗后发生硬化萎缩性苔藓(LSA),皮损均发生于受照射部位。例1,54岁,5年前右侧乳房因高分化乳腺管癌行部分切除术。右侧乳房和右腋放疗,两年后右乳房处和左乳房内侧出现硬的、象牙白色的丘疹和斑块,有毛细血管扩张,伴有萎缩、起皱,某些丘疹上有毛囊栓。临床、病理均符合LSA。例2,59岁,9年前切除右侧乳房浸润性乳腺管癌,两个月后接受放疗,8年后右胸照射部位上
自1929年Montpellier等报告第1例以来,作者收集到文献中已报告者37例。本文报告一例男性,49岁,因肾病综合征而应用皮质类固醇(1mg/kg/d),经3个月治疗后出现关节痛(膝、髋、右肘、右踝),二膝关节积液,穿刺为粘液性,细菌培养(-),未作真菌培养。
作者用局部8-MOP加UVA治疗斑秃22例,男7例,女15例,年龄平均35岁(10~70岁);患病时间平均4.5年(2月~50年)均为大范幽秃发(18例脱发范围超过50%或全秃)或治疗抵抗者。用0.1%8-MOP乙醇溶液涂于斑秃处,45分钟后,用UVA照射。开始每周2次,当75%治疗区的毛发生长良好后,逐渐减少治疗次数。UVA的开始照射量为每次1/4J/cm2,如能耐受则每次增加1/4~1/2Jc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流行已引起很大关注,并已知道它和免疫缺陷、条件致病菌感染和Kaposi肉瘤有关联。但许多病人在最初表现为轻微的、无关痛痒的皮肤病。作者对172名同性恋男性的皮肤病发病情况作了研究,其中包括9名AIDS病人,15名持续性全身淋巴结病(PGL)病人和4名对AIDS病有高度危险的同性恋者,并与144名无症状同性恋者作了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