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句的答句语用类型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语用的角度出发,疑问句的答句类型多种多样,除最常见的“回疑”类型之外,还有“回拒”“回避”“无力”“转移”“敷衍”等十种语用类型,它们在会话中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自身特有的功能。
  关键词:疑问句 答句 语用 类型
  
  一、本文研究的语用范围
  
  “语用”简言之就是“语言的用法问题”。研究语句的用法总是离不开三个方面:一是语句的使用者(说话人和听话人);二是使用语句的环境,如说话的场合、对话双方或有上下文等;三是语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产生的言外之意。本文对答句所作的语用分类侧重点在第三个方面,即答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字面意思之外的意思是什么?分别是什么样的言语行为?起着什么样的功能?例如“我不知道”这句话,在不同的场合可能分别具有无力回答、不予合作、拒绝回答、逃避问题或敷衍了事等不同的言语含义。当然,这种具体环境之下的“言外之意”和研究语用的前两个方面——语句的使用者和语句的具体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二、答句语用意义分类
  
  王建平《对问句的几种应对方式》(1987)中曾将针对疑问句的应对方式分为正面回答、回绝、回避、回驳、回问五种。这种分类是从语用角度划分的,它揭示了答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字面意思之外的含义,也让我们看到不同的答句分别是怎样的言语行为,具有何种语用功能。但是,通过对语料的考察和分析,我们发现,王建平的划分并不能概括所有的答句语用类型,如:
  (1)繁漪:四凤,你预备上哪儿去?
   鲁四凤:(嗫嚅)我……我……(《雷雨》)
  (2)鲁四凤:(沉下脸),我又有什么事?
  鲁贵:你瞧瞧,又急了。真快成小姐了,耍脾气倒是刮刮叫啊。(《雷雨》)
  (3)小刘麻子:谁封你做了天师?
   小唐铁嘴:呆两天你就知道了。(《茶馆》)
  以上三例中的答句,(1)表示无法回答;(2)是对提问者发问态度的一种评价;(3)则转移了回答的时间。它们都不在王建平所列五种类型之中,因此,答句语用意义的类型有进一步讨论的空间。本文从答句语用意义的角度出发,将答句分为十一大类,并逐一对其进行举例说明。
  (一)回疑
  “回疑”指答句是对问句做出的正面回答,可以是直接回答,也可以是间接回答。如:
  (4)王学仁:怎么啦?
   小孙:出,出了事故。(《青年突击队》)
  (5)焦氏:你知道?
  花金子:我又不是傻子。(言外之意“我当然知道”)(《原野》)
  (二)回拒
  “回拒”指答句是一种拒绝回答的言语行为,答话人可能有能力回答,可能无能力回答,但根本的原因是答话人不愿意做出回答,即答句是一种不合作的言语行为。如:
  (6)甲:你又来看裤子?
  乙:我没必要告诉你我来干什么了。(《顽主》)
  “回拒”常常会用一些表示拒绝回答的习惯形式表达,他们在拒绝的力度上有着强弱之分,如:不知道、这是秘密、不能告诉你、你别管、你不用管、你管不着、你管呢、少废话、你没有权利问、无可奉告等等。
  (三)回避
  “回避”也是一种不合作的言语行为,但与“回拒”不同的是,答话人往往出于某种原因,不便当面直接拒绝,而是做出与问句无关的回答来逃避提问者的发问。如:
  (7)明师傅:六爷,那两桌家伙怎样了?我等钱用!
   方六:明师傅,您挑一张画吧!(《茶馆》)
  例(7)中明师傅因为等钱用把自己心爱的做满汉全席的“家伙”托方六卖了,但方六却想不了了之,因此方六拿手上的画儿做挡箭牌,以此来逃避明师傅的追问。
  (四)无力
  所谓“无力”,即“无能力”,是指答话人无法回答提问者所提出的问题,也没有采取任何积极的措施(如转移等)去应对提问的言语行为。无力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直接表明自己的无力,最常见的就是“不知道”“不清楚”“不好说”“不晓得”,等等。还有一种是用任指的的方法表明自己的无力,最常见的是“谁知道!”如:
  (8)仇虎:魂叫得回来吗?
   花金子:谁知道。(《原野》)
  有时也会指向很虚无的事物来表示自己的无力,如“鬼知道”“天知道”等。最后一种是说不出话来,即由于无法说出而造成的不完整的答句,在语用上也属于“无力”。如例(1)。
  (五)转移
  “转移”是答话人愿意合作,但由于自身能力有限,或因为谈话时间、地点不合适等原因而转移答话对象、时间、地点等的言语行为。如:
  (9)弟:(拉姊向前,看老太婆)姐姐,你告诉我,这屋子是怎么回事?这些疯子干什么?
  姊:(惧怕地)不,你问她,(指老妇人)她知道。(《雷雨》)
  (10)小刘麻子:谁封你做了天师?
  小唐铁嘴:呆两天你就知道了。(《茶馆》)
  (11)甲:成绩出来了吗?
  乙:换个地方说话。(作者收录)
  在这三个例子中,答话人分别转移了答话对象、回答时间和回答地点。
  (六)敷衍
  “敷衍”和“转移”有些相似,也是出于答话人能力有限,或此时此地不便说、不想说等原因,从而以貌似合作的答句搪塞过去。但是,与“转移”不同的是,“敷衍”是一种貌似合作的言语行为,实际上答话人并不合作。如:
  (12)甲:能帮我改改这篇文章吗?
  乙:现在忙,一会儿再说。(作者收录)
  如果乙愿意帮甲改,只是现在真的忙,那么这个答句的语用意义就是转移(时间);如果乙并不想帮忙,正好以现在忙为借口搪塞过去,那么这个答句的语用意义就是“敷衍”。
  (七)回驳
  “回驳”是答话人对疑问预设进行反驳的言语行为,结果往往是使问句失去了意义,因此,尽管答话人没有针对疑问焦点给予回答,提问者一般也不会再发出同样的问题。如:
  (13)马师傅:哦,梁师傅在这儿呢?姜二怎么了?
  梁师傅:你应该知道,叫他多掺碎铁的是你!(《春华秋实》)
  (八)回评
  “回评”是指答话人不针对疑问焦点作答,而是针对问句作出评论的言语行为。如以:
  (13)鲁四凤:(沉下脸),我又有什么事?
   鲁 贵:你瞧瞧,又急了。真快成小姐了,耍脾气倒是刮刮叫啊。(《雷雨》)
  (九)制止
  “制止”是答话人用言语制止提问者发问的言语行为。我们不去考虑答话人是否愿意回答或是否有能力回答,问题的关键在于由于环境等因素,此时此刻,提问者的发问行为是不合适的,因此,答话人用言语制止提问者说话。如:
  (14)周萍:(谛听)这是谁?
  鲁四凤:你别作声!(《雷雨》)
  “制止”看上去和“回拒”似有相似之处,似乎都是不让提问者再问,但二者其实并不相同,原因在于它们语义指向的不同:“制止”在语义上指向的是提问者发问的行为本身,意思是“别说话”;“回拒”在语义上指向的或是问话人发问的权利,或是答话者回答的权利,如:
  (15)繁漪:萍,你刚才同四凤说的什么?
  周萍:你没有权利问。(《雷雨》)
  (十)认同
  “认同”指答句是对问句疑问预设的肯定。如:
  (16)玛丽:(你们参加龙舟大赛的)为什么没有女的呢?(预设:龙州大赛没有女生参加。)
  王峰:还真是!咱们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这么多年,还都是男子比赛。(《中级汉语口语(2)》)
  (十一)回问
  “回问”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回声问”,它不能独立做答句,也不用回答,只是用疑问的语气表示某种惊讶、质疑,或许是为了赢得思考的时间。这种回问类型常常只是简单地重复答句中的某个词语或整个答句。如:
  (17)甲:你用它看女人?
   乙:女人?不是女人,她是我未婚妻(王志《回声问》)
  鉴于本例句的不独立性,这类答句不算在本文的“回问”语用类型中,本文所说的“回问”类型是兼有回疑和发问双重功能的答句,这种“回问”往往需要给予回答。如:
  (18) 甲:需要点儿什么啊,姑娘?
   乙:这种裙子有S号的吗?
   甲:没有,最小也是M号。(作者收录)
  
  三、结语
  
  以上是我们从答句语用意义出发对答句所作的分类。在这十一种类型中,“回疑”是最常见的答句语用类型,但我们也要看到,在“回疑”之外,还有其它十种语用类型,它们虽然在数量和使用频率上不占优势,但在会话中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自身特有的功能。也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人们的问答系统才变得丰富多彩。
  注:本文为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疑问句问答研究,项目号是52WM03。
  
  参考文献:
  [1]陆俭明,沈阳. 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王建平. 对问句的几种应对方式[J].逻辑与语言学习,1987,(5).
  [3]朱晓亚. 现代汉语句模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王志. 回声问[J].中国语文,1990,(2).
  (马静,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周静,重庆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对虎杖(Polygorum cuspidatun Sieb.et Zucc.)的营养器官进行了形态解剖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地上茎与地下茎的芽形态不同,地上茎芽无鳞片叶包被,地下茎的芽有鳞片叶包被,细胞内淀粉及簇
阐述了以动态链接库方式实现SystemView定制模块的步骤与方法,用VC++6.0实现了一个限幅器模块.仿真表明:输出结果与理论相符,从而证明了该实现方法的正确性与可靠性.
目的:探讨NBCS冷冻保存的有效期限.方法:随机按3批/年抽样保存期限分别为3~9年的NBCS共21批,培养SP2/0-Ag14细胞绘制细胞的生长曲线,并求得细胞的最大增殖浓度和倍增时间.结果:检测的NBC
针对电气化铁路的特点,基于FPGA技术并利用Spartan3系列中的XC3S1500芯片设计并实现了铁路高速列车互联网络DS-CDMA直接序列扩频无线传输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最高数据率可
摘 要:《马氏文通》引进西方语法分析方法,对我国古代语法现象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归纳出很多语法规则,首次构建了汉语语法体系,是我国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语法书。  关键词:马建忠 《马氏文通》 语法成就    清末马建忠撰写的《马氏文通》共十卷,前六卷出版于1898年,后四卷翌年出版,是中国人写的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系统的语法书,它引进了西方的语法分析方法,改变了汉语语法研究的格局。  一、《马氏文通
给出了具有固定线和的(0,1)-矩阵的最大跳跃数的一个上界和一个下界,证实了Brualdi的猜想,如果k/n,(n mod k)/k,则M(n,k)〈2n-1-〔n/k〕。
采用2个电流反馈放大器、2个电容和4个电阻,设计一种基于电流反馈放大器(Current Feedback Amplifter。简称CFA)的正弦振荡电路。分析了振荡器起振条件和振荡频率,电路结构简单.理
生物化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于其内容复杂抽象、概念深奥难懂、知识点多且难记,使得教与学都有一定的困难.作为医学院校生物化学任课教师,我们根据学校性
应马来西亚教育机构的邀请并全款资助,2009年9月22日至29目,现代语文杂志社主编单承彬、执行主编桑哲赴马来西亚就儒学传播、华语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学术交流。
前言  “嘛”一直被看成是一个非典型语气词,对它的阐述仅散见于一些汉语词典和语法著作,而且说明均略嫌粗疏。相关的专题论文更是为数甚少,看法也基本一致,并未有更深更新的研究。本文拟通过对“嘛”的语法功能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和丰富我们对它的认识。  《北京话初探》(胡明扬)从功能的角度把语气词分为三类:表情语气,表态语气和表意语气。表情语气指由周围的事物或对方的说话内容引起的某种感情,如赞叹、惊讶、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