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sh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知识的入门。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新编初中历史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体会。
  一、讲究开头,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 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如我在认真分析七年历史教材中的一课《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通过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和结合当前形势的特点后认为:这一课首先要告诉学生如何做人的道理以及应做怎样的人。所以讲这一课时,我这样开头:“同学们,你们一定 听过或读过许多历史故事,看谁能讲出秦始皇、曹操、秦桧、刘胡兰分别是什么时期的人物?他们是怎样的人 ?”这一问题的提出,顿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不少学生七嘴八舌在议论。我先后叫了几个学生来回答,但他 们的答案都不够准确。这时,我先指出以上人物分别属于那个时期。这样的开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讲好插图,引发兴趣
  新编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多,直观性强,形象生动。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对引发学生兴 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经过教师讲解,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知识 。如《大变革的时代》中的《商鞅舌战图》。为起到这个作用,我在讲课时,让学生看《商鞅舌战图》的同时向学生讲解:“图中就是当时商鞅舌战大臣的情景。中间席地而坐的是秦孝公。商鞅,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正在跟反变法的大臣辨论。你看他手拿竹简,引经 据典,振振有词。他说:只要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方便,就不必效法古代。他响亮地喊出了“治世不一道,便 国不法古”的变法口号。坐在他对面的是两个保守派大臣甘龙和杜贽,被商鞅驳得张口结舌,坐不安席。这一 场历史性大辩论,最后由秦孝公作决定:他说:“商鞅说得对,就按商鞅说的去办”。在讲述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全被吸引往了,达到了引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三、巧设疑问,以疑激趣
  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 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 就会产生一种快感。这种快感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我在讲授七年级上册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第一目 “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时,我先提问:“同学们都知道,纸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哪个同学能够说出首先发明纸的国家和时间?”当学生作出“中国”和“西汉 前期”的正确答案后,我又提出第二个问题:“有谁知道我国在纸发明以前用什么作书写材料?”有同学回答 “龟甲、竹木简或帛”后,我简要向学生介绍在纸张发明前我国书写材料的变革:殷商-主要是龟甲和兽骨, 也有铜器和玉石器;西周-主要是铜器;春秋-竹木简盛行,并开始用帛书写;东汉-竹木简和帛仍是重要的 书写材料。继而我又提出第三个问题:“与纸相比,竹木简和帛的缺点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竹木简太笨 重,帛的价格昂贵”后,我指导学生看彩图“汉代木简,”指出这就是汉代以前的书。看到这种用绳子串木简做成的书,引发了学生很大的兴趣,这时我又加上一句话:“要是你们的书包里的学习材料还是木简的话 ,该有多少木简?会有多重?”学生听后,情不自禁地议论纷纷,都感到纸的发明太伟大了。这样既激发了兴趣 ,又掌握了知识,也更好地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的伟大意义。
  四、创设情境,以情求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情感教育 ,即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环境,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 受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是很重要的。如在讲七年级上册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时,我告诉学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为了联络大月氏,东西夹 击匈奴。在讲到张骞带着100多人刚走出汉朝边境,就被匈奴兵抓住时,学生为张骞的安危担忧;当听到匈 奴人想让张骞投降,把他拘留了十几年,而张骞始终保持汉节,忠于祖国时,学生被张骞临危不惧,忠心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继而听到张骞终于找到悔会逃出时,学生又为之欢欣鼓舞;当再次得知张骞历尽千难万险,从大月氏返回汉朝的途中又被匈奴人捉住并扣留一年时,学生又一次为张骞的命运担忧;当知道张骞好不容易在经受13年的磨难之后,终于和另一个人回到了长安时,学生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对这个故事具体情节的生动描述,不但使学生产生了极大兴趣,尤如身临其境,为张骞的命运时忧时喜,同时又加深了对张骞 这个历史人物的了解,深深地被张骞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
其他文献
“后进生”是相对而言,通常是指那些在品行或学习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每个班集体中都有各方面相对落后的学生,这一部分学生容易被大集体所遗忘,久而久之会使他们失去自信心,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影响个方面的发展。因此,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工作中既棘手又特别重要的环节,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与“后进生”工作息息相关。班主任不能冷漠、歧视、放弃“后进生”,应亲近、关爱他们,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与他们进行长
期刊
2007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可以说是异彩纷呈,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已不复存在,命题作文,话题作文“重出江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两套题都是材料作文,这应该对各省市今后的独立命题具有非常明显的导向作用。  为什么上世纪90年代很流行的材料作文重新浮出水面呢?这是因为连续考查多年的话题作文已经暴露出了很大的弊端。首先,话题作文几乎不存在审题问题,导致学生思维能力下降。其
期刊
【摘要】 常言说得好:教学有方、教无定方。依据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法来进行有地放矢的教育是因材施教,这样可以使学生扬长避短,发挥长处,从而获得最好的发展,令他们终生受益。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这个词我有了一个新的理解,其中的“材”字可以理解成两个层面的意思:其一、“材”指个体资质;其二、“材”指教材内容。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教法。  【关键词】 因材施教;有地放矢;教法    常言说得好:
期刊
德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课堂教学的灵魂是育人,抓住课堂,才抓住了“全员德育”的精髓,才抓准了学校德育的命脉,才找到了学校德育回家的路。要抓好课堂德育,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个德育主阵地,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课堂教学应以育人为首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就必须具备如下的学生观:学生是资源主体,是未开发的富矿,是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和个别差异的活生生的人。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中没有
期刊
作为一个班主任,特别是新手,接到一个新的班级,面对着一群兴高采烈、叽叽喳喳的新面孔,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家庭情况、学生的性格特点等等都还不够了解的情况下,如何让班级尽快地进入状态,迅速踏上正常的轨道,就成了摆在自己面前的一个难题。为此,我做过一些探索,虽然算不上什么经验,但是我认为对于新手上路,还是会有一些启发的,在这里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第一、平心安排位第一次排位至关重要,班主任一定怀着一颗平常的
期刊
汉字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主要载体,具有严整、大方、秀气、瑰丽等特点。写好汉字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事情。但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成了人们办公、交往和联系的重要工具,因此,用手写字越来越被人们看淡,导致现在学生汉字写得让国人汗颜。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担负起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的重任,在教学中,应该下大力气抓好学生的写字基本功,让每一个孩子都写一手漂亮字。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呢
期刊
小学作文教学必须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必须着眼于未来人才素质的培养,必须着眼于学生作文的“最近发展区”。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中大胆创新,有目的进行一些寓有创造性的作文训练,有目的的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这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未来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要。那么,怎样改革作文教学,培养小学生想象能力呢?我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具体做法是:  一、铺设情景,指导想象  
期刊
在当前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信息社会里,书报杂志已经成为信息生产、贮存、传递、交流的一种主要手段,成为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媒介。阅读能力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一、阅读的作用  1、积累知识。书报杂志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是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前人和别人智慧的结晶。书是最好的老师。通过阅读,可以涉及到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当今时代,新兴科学、边缘学科不断涌现
期刊
中学写作教学处于困境的深层原因在于学生写作话语权的丧失,缺少对文字的深刻感受力以及教学中缺少有效的操作策略。还学生以话语权,使作文具备个性化的生命能从根本上解决写作的原动力问题。通过立体式阅读,即让阅读主体的精神状态与情感指向处于与文字对话状态,使学生获得对文字的深刻的感受能力是保证写作质量的重要前提。对语言思维过程、语言运用规律的“深度模仿”,是教学中相对可操作的策略。应该说到目前为止,作文新课
期刊
一、推荐杂志,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从一个人笔底流淌出来的文字往往就是他心灵的独白。曾有学生在《我的愿望》中写“因为我个子不高,所以面对高个子同学的欺负就只能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要是我能长高那该有多好,这样我就可以和他们斗一斗”,还有的学生希望自己有上百万的金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们的作文不可谓不真实,但如果任其发展必然会出现思想的滑坡,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