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凉喜欢上小梨的时候,小梨是哥们冬斯的朋友。不过没多久,冬斯就和小梨分手了,阿凉很快就开始追求小梨了。冬斯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说,你会后悔的。为什么要后悔呢?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才不后悔呢!阿凉想。
在阿凉的眼里,小梨是个快乐的天使,她伶牙俐齿,有着说不完的话,她甚至会说三国种语言。刚开始的时候,有人隐隐对阿凉说,小梨是个有问題的女生。阿凉是怎么也不会相信的。那些相亲相爱的日子,多么地甜蜜呀。
凌子是阿凉最好的朋友,俩人一块儿长大。一块儿念书,又都在这所大学上不同系。一天,凌子找到阿凉,悲伤地说,她怀孕了,可是男友却不要她了。于是,阿凉像个哥哥一样带着她去做了手术。回来后,阿凉把这事给小梨说了。阿凉再三叮嘱小梨,不要把这件事情说出去,别人会看不起凌子的。小梨说,我怎么会说出去呢?我不会让她再受到一点伤害了。然而,只是一周的时间,凌子怀孕堕胎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校园,而且各种离奇的版本都有,甚至还有的说她是被某大款包养的代孕妈妈,可惜怀上了是个女孩,大款逼她去做了手术。
凌子哭着跑来质问阿凉,怎么可以把好友最难堪的隐私抖露出去。阿凉说,我没有啊,这么一说的同时就想到了小梨。阿凉询问小梨,小梨开始怎么也不承认,一会儿就全招了。小梨说,其实我也知道不应该说,可是,可是我就是忍不住,好像有个魔鬼在操纵着我。后来凌子敌不过流言蜚语的压力,退学了。阿凉内疚极了,不过他没有怨小梨,他太爱她了。
大三的时候,阿凉去做了一个小小的手术,是很多男孩子做过的手术。没想到,小梨很快就将这件事情给“传播”了出去。一时间,阿凉成了校园里的公众人物,很多男生想他打听有关这个手术的细枝末叶,并十分佩服阿凉有这么大的勇气说出自己的隐私。这一次,阿凉生气了,他狠狠责备了小梨。
从那以后,阿凉有些事情就不再告诉小梨了,当然这不会影响两人的感情发展。发现小梨的异常,是那天阿凉替她去交手机花费。阿凉惊讶地看到,马路对面,小梨正和一个陌生的男子说话,而那个男子显然是不认识她的,脸上尽显漠然神情。阿凉走了过去,那个男子看了他一眼,然后说,我根本就不认识她,却偏偏拉着我说话。
小梨低着头说,阿凉,对不起,我就是想找个人好好说话,我知道,自己太爱倾诉,所以不找你说了,怕一不小心说了你的隐私伤害了你……
小梨的诉说:
我是一个好倾诉的女孩,从小就是。只要一有时间我就缠着别人聊天,说我家里的事,说我的成长,说我亲戚家的事。为了让大家喜欢我的倾诉。我还四下收集奇闻逸事,然后再绘声绘色的讲给她们听。
曾经,冬斯就是因为我的倾诉成狂,离我而去:我不想失去阿凉,所以,我找到了一个最“安全”的倾诉方式,和陌生人聊天。同时,我还有频繁打声讯电话的习惯,仿佛心中的千言万语如果不倾吐出来会将我压抑死掉……
心理医生的分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好倾诉的人通常有3种心理动机:①人与人的交往中存在一个“里”和“外”,“本我”与“非我”的区分,喋喋不休、过多谈论自己生活的隐私表明这个人“自己”与“他人”间的界限模糊;②孩童没有自己的个人领地,没有为自己的内在世界搭建起完整的篱笆,没有形成“私人”概念,不知道什么是只属于自己,不知道什么是“隐私”,在区分现实与幻想、客观与虚幻方面存在很大的苦难;③因为自卑,想通过倾诉给他人留下深刻印象,获得某一方面的自信。
通过深度挖掘,对于小梨而言,她的心理演变是这样的:父母过于严厉的教育让她在孩童时期失去了形成“私人”的概念,没有自己的个人领地;一旦离开这种被父母既定的环境,她就想到了改变,因为在区分“本我”和“非我”上模糊,使她发觉通过倾诉(特别是隐私)能挽回别人的注意。被别人注意,就是一种自我虚幻的自信。因为注意只是暂时的。所以她只有通过不断的倾诉获得自我的自信。
半年后,在心理医生的治疗下,小梨心灵轻松了,健康了,她的爱情也成熟了。
在阿凉的眼里,小梨是个快乐的天使,她伶牙俐齿,有着说不完的话,她甚至会说三国种语言。刚开始的时候,有人隐隐对阿凉说,小梨是个有问題的女生。阿凉是怎么也不会相信的。那些相亲相爱的日子,多么地甜蜜呀。
凌子是阿凉最好的朋友,俩人一块儿长大。一块儿念书,又都在这所大学上不同系。一天,凌子找到阿凉,悲伤地说,她怀孕了,可是男友却不要她了。于是,阿凉像个哥哥一样带着她去做了手术。回来后,阿凉把这事给小梨说了。阿凉再三叮嘱小梨,不要把这件事情说出去,别人会看不起凌子的。小梨说,我怎么会说出去呢?我不会让她再受到一点伤害了。然而,只是一周的时间,凌子怀孕堕胎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校园,而且各种离奇的版本都有,甚至还有的说她是被某大款包养的代孕妈妈,可惜怀上了是个女孩,大款逼她去做了手术。
凌子哭着跑来质问阿凉,怎么可以把好友最难堪的隐私抖露出去。阿凉说,我没有啊,这么一说的同时就想到了小梨。阿凉询问小梨,小梨开始怎么也不承认,一会儿就全招了。小梨说,其实我也知道不应该说,可是,可是我就是忍不住,好像有个魔鬼在操纵着我。后来凌子敌不过流言蜚语的压力,退学了。阿凉内疚极了,不过他没有怨小梨,他太爱她了。
大三的时候,阿凉去做了一个小小的手术,是很多男孩子做过的手术。没想到,小梨很快就将这件事情给“传播”了出去。一时间,阿凉成了校园里的公众人物,很多男生想他打听有关这个手术的细枝末叶,并十分佩服阿凉有这么大的勇气说出自己的隐私。这一次,阿凉生气了,他狠狠责备了小梨。
从那以后,阿凉有些事情就不再告诉小梨了,当然这不会影响两人的感情发展。发现小梨的异常,是那天阿凉替她去交手机花费。阿凉惊讶地看到,马路对面,小梨正和一个陌生的男子说话,而那个男子显然是不认识她的,脸上尽显漠然神情。阿凉走了过去,那个男子看了他一眼,然后说,我根本就不认识她,却偏偏拉着我说话。
小梨低着头说,阿凉,对不起,我就是想找个人好好说话,我知道,自己太爱倾诉,所以不找你说了,怕一不小心说了你的隐私伤害了你……
小梨的诉说:
我是一个好倾诉的女孩,从小就是。只要一有时间我就缠着别人聊天,说我家里的事,说我的成长,说我亲戚家的事。为了让大家喜欢我的倾诉。我还四下收集奇闻逸事,然后再绘声绘色的讲给她们听。
曾经,冬斯就是因为我的倾诉成狂,离我而去:我不想失去阿凉,所以,我找到了一个最“安全”的倾诉方式,和陌生人聊天。同时,我还有频繁打声讯电话的习惯,仿佛心中的千言万语如果不倾吐出来会将我压抑死掉……
心理医生的分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好倾诉的人通常有3种心理动机:①人与人的交往中存在一个“里”和“外”,“本我”与“非我”的区分,喋喋不休、过多谈论自己生活的隐私表明这个人“自己”与“他人”间的界限模糊;②孩童没有自己的个人领地,没有为自己的内在世界搭建起完整的篱笆,没有形成“私人”概念,不知道什么是只属于自己,不知道什么是“隐私”,在区分现实与幻想、客观与虚幻方面存在很大的苦难;③因为自卑,想通过倾诉给他人留下深刻印象,获得某一方面的自信。
通过深度挖掘,对于小梨而言,她的心理演变是这样的:父母过于严厉的教育让她在孩童时期失去了形成“私人”的概念,没有自己的个人领地;一旦离开这种被父母既定的环境,她就想到了改变,因为在区分“本我”和“非我”上模糊,使她发觉通过倾诉(特别是隐私)能挽回别人的注意。被别人注意,就是一种自我虚幻的自信。因为注意只是暂时的。所以她只有通过不断的倾诉获得自我的自信。
半年后,在心理医生的治疗下,小梨心灵轻松了,健康了,她的爱情也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