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构建和谐德育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yan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卷帙浩繁的儒家经典,到现代教育理论,都在阐述如何做人的道理。强调人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可是近年来,在部分学生中却出现了骄傲自满、自命不凡、唯我独尊、争强好胜却又经不起失败考验等现象。这已引起学生家长、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认为,要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正确认识和构建和谐德育。
  所谓和谐德育,指的是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具体说来,就是通过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有序的教学过程以及优化教育教学环境等措施,使学校教育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其各要素之问协同作用,产生教育合力,从而促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全面而和谐地发展。其主要功能在于发挥德育的灵魂统帅作用,促进学生的身体与心灵、智力与德性、知识与能力、理性与审美的和谐发展。
  笔者认为,构建和谐德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三个平等是构建和谐德育的基础。一是师生平等。老师要改变理念,破除“师道尊严”的思想,与学生打成一片。教师面对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当做学生,揣摩学生的心理,减少教育盲点,缩短师生距离,达到师生平等。二是亲子平等。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其作用不言而喻。作为家长,应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平时,要理解体谅孩子,与孩子沟通并经常交流,不可以长辈的姿态压制孩子,要学会以理服人,学会尊重孩子。三是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平等。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并通过种种措施使之落到实处。
  平易近人的态度是构建和谐德育的保证。教师对学生多一点爱心与赏识,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敞开心扉。同时,教师要克服教育中的急功近利思想,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对学生不苛刻、不急躁、不求之过切,从而最终达到师生和谐。
  渊博的学识与丰富的实践是构建和谐德育的根基。实践证明,一个各方面都不能让学生佩服的教师,要想达到教育目的,那是徒劳的。在新课程改革的舞台上,为了适应角色的需要,教师需要重新建构自己的能力结构,提高人际交往的技能,学会倾听、交谈、沟通与合作,要不断完善自己,全方位发展。
  宜人的人文环境是构建和谐德育的必要条件。良好的环境氛围,会使人的情感活动变得愈加活跃。若在此时接受情感教育往往事半功倍。“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培养学生的美好心灵,首先要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与此同时,校园周边环境的熏陶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总之,教育无小事,处处总关乎学生的成长,从小事做起,意义重大。
  
  浅谈数学活动中发展性教育的构建  闫红玲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而数学实践活动的设置。正为发展性教学的实施提供了一个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更要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确立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索的思想,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发展性教学是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及教学模式。
  发展性教学是以激发学生情感为基础,通过丰富多彩的主体参与来进行的发展性学习。它让每个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为他们提供创造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本人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中逐步总结出一种“主体参与,体验发展”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展开过程是这样的:
  第一,师生民主协商确定活动的内容、主题,明确数学活动课的目的及意义。主题来自学生的现实生活,内容可以由师生讨论发现,也可以由学生之间讨论确定,主要是有关数学应用性的活动内容。
  第二,具体安排组织活动教师集中进行活动动员,安排布置活动时间、范围,提供活动的相关资料和工具,指导学生制订活动计划。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制订计划并开展活动,包括自主确定具体内容、安排活动实施进程、选择活动形式等。
  第三,实施活动。活动的实施,要以学生自主实践为主,具体方式可采取个人、结伴、小组、集体活动等形式。有些活动可以采取师生(或学生与家长)合作的方式进行,但教师仅仅作为整个活动的参与者与启发的引导者。
  第四,对活动进行评价。要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以及学生互相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注重感受与体验、展现与表达、交流与评价;评价要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为目的,提倡鼓励、肯定、积极的发展性评价;在评价中让学生体会得与失,体验成功的喜悦。总结经验教训。
  第五。拓展活动结果。进一步思考、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数学活动,以激发学生探索体验,使活动进一步向纵深拓展,提升活动的水平,进而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数学活动中发展性教学的设计与实施,除了要面对全体学生,设计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外,还应该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内容更具实践性、探索性,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大的兴趣、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真正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数学,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在活动中体验知识的再创造过程。
其他文献
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思维发展的中介.具体表现为:①语言文字训练是使语文思维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必要条件.
在研究NaBr-NaBrO3-NaCl-CH3OH四元体系在10-50℃时的共饱和度和NaBrO3-Na-Cl-H2O三元体系在10-90℃时的共饱和度的基础上,以空气吹出碱法吸收制溴碱吸收液为原料,首先利用NaBr与NaBrO3和NaCl在甲醇中的溶解特性,将NaBr与NaBrO3和NaCl分离,制得符合中国药典(90版)标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语文教学的效果及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多么重要。  挖掘课本中的美育因素,激发学生情感。现在的语文课本是一个琳琅满目的世界,每篇课文都蕴含着美,几乎涉及美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如写自然美的《望庐山瀑布》,写艺术美的《米洛斯的维纳斯》,写社会美的《我有一个梦想》,写人性美的《
通过对铝酸钙的微细化处理,可使铝酸钙的粒径控制在0.4-1μm,从而使它用于塑料阻燃时,制品强度有明显改善。
8月30日,一项以科技手段提醒政务信息备忘的系统在淳安县国土资源局开通运行。此系统的开通运行,对提高该局的办事效率,促进依法行政,树立国土形象都将起到积极作用。由于国土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语文工作者提倡并实践着更为灵活的教学方法,树立起“大语文”的教学观。在阅读教学中,不是局限于单纯的语文知识的灌输和语文技能的训练,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阅读,品味美文。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和爱好。著名学者郭启宏曾介绍读书四法:一日“信马由缰法”。有兴趣就读,无兴趣就歇,轻松自在,没有任何思想负担;二日“蜻蜒点水法”,不求甚解,随意浏览。三日“改弦易辙法”,一本书读来无味,马上换书
通过对现行燃烧室的综合比较和热耗分布的分析,提出了燃料适应性强的节能型沸腾燃烧室。本文并介绍了该燃烧室的主要设计思路和应用方法。
介绍以盐酸浸取骨料而得到酸浸液为原料,经中和并加以净化制得食品级磷酸氢钙的方法及操作要点。
文章介绍了鼓泡法生产饲料级五水硫酸铜的工艺与生产实践,产品质量达到GB8249-87标准,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现代化学工业、石油化工等部门的迅速发展,广泛使用各种催化剂已势在必行。就非均相催化剂而言,化肥催化剂就达数万吨,而这些催化剂又多数属于过渡金属附载型催化剂,载体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