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课堂 走向生活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1976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课程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无比的吸引力,科学世界的纷繁奥秘让学生产生着无穷的向往,教师在面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更加开放、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而且在进行科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更加需要注重科学精神、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科学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积极拓展学生的科学知识视野,突破原有的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限制,积极引领学生大胆地走出课堂,走入学生的实际生活,真正的做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在拓展教学方面加强与学生实际生活、社会热点问题以及社会发展趋势等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性、探究性,让学生在科学课程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小学科学;拓展教学;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实施建议
  拓展教学是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小学科学拓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本着更加开放和更加自主的教学观念,以更为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来带动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热情的增长。
  小学课程指标明确指出科学课程教学践行“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的重要性,通过科学拓展课程的教学来带动学生科学探究精神以及科学素养等方面的提高。因此在面对小学科学拓展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大胆地走出课堂,走入学生的实际生活,走入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让学生的科学知识习得过程更具实践性,以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社会热点问题来指引学生科学探究的方向,为学生成长为一名更合格的社会人才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不仅如此,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不仅需要有效地传授学生课程范围之内的科学知识,而且更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科学探究能力。因为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知识内容是学生未来初高中阶段地理、化学、物理、生物等学科的基础,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拓展性教学,并且让拓展性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联系得更难为紧密,可以说是对于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的一种可靠性的保证。
  一、科学教育要从生活做起,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欲望
  科学知识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这是教师开展科学拓展教学的有利基礎。但是作为教师而言不能够无止境地消耗这一基础,而是要不断地利用并且开发这一基础性,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拓展教学中积极地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够从自己的生活中开始。
  著名的科学家富兰克林在童年时代就对科学知识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而这个时候他的父亲不仅没有对富兰克林在生活中的种种好奇心给予打击,反而是加以鼓励并利用,鼓励富兰克林在自己的童年生活中大胆地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索。最终富兰克林的成就促进了当代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那就是首先要对学生的科学好奇心给予保护并开发,其次是要积极地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科学探索。
  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科学教育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开始,首先说学生对于科学知识有着很强的好奇心,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很多科学课程的知识内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都有着一定的感性认识,这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对此充分利用并不断地发掘势必会让学生的科学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真实而且高效。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将学生的科学探究欲望调动起来,让学生自主地找到科学拓展学习的方向性。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这部分知识与学生初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其中涉及的一些结构力学的知识也是学生未来高等教育阶段工学学科的知识基础。同时这部分知识内容也是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异常紧密的部分。
  笔者在这部分教学的过程中引入了重力和支持力等方面的拓展性知识内容,引入这些内容是为了让学生明白产生弯曲和对抗弯曲的核心因素。而且此时笔者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有关弯曲的生活实例。很多学生都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桥梁,确实桥梁是生活中对于弯曲这一概念体现得最为明显的生活实例。由于笔者拓展性传授了产生弯曲的原因,学生明白一座桥梁在两个支点中间会产生弯曲。而抵抗弯曲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必要的位置增加支点以抵抗重力产生的向下的拉力。
  随后笔者又问学生,如果增加支点的可能性不存在怎么办,也就是说一座桥梁在两个支点之间不能够再加一个桥墩来支撑桥面,那样如何保证桥面不弯曲。在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笔者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走出课堂,去所熟悉的生活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在听到笔者的这个提示之后,很多学生都开始进行思考,这时候笔者也积极地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来进行讨论。很多学生都有着悉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在经过简单的讨论之后很多学生都得出吊桥或者是拱桥的结论。
  而笔者这个时候首先讲解了拱形的力量,为学生画出了拱形的内部受力图,学生虽然暂时还没有学初中阶段的物理,对于受力图看的不是很明白,但是由于笔者之前对于弯曲因素重力的讲解,学生懂得抵抗重力是解决弯曲的关键,而且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作为思维的逆向推导,学生还是对于拱形结构独特的抵抗弯曲的性能产生了很深的印象。
  笔者在这次拓展教学中,完全利用的就是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以学生生活中对于科学知识的感性认识来逆向地推导其原理和过程,让学生能够由对于科学知识的感性认识上升为一种理性的理解,从而让学生的科学知识获取过程更加真实和高效。
  二、精心设计拓展活动,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
  众所周知,任何一门知识都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出现,小学科学课程知识内容的选定是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等等方面而决定,但是这些知识内容的前后都有着很多的延伸知识,而且很多延伸知识都与课程内的这些知识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面对这些知识内容的教学时,笔者就要充分地做好拓展教学工作,让学生的科学知识更成体系,也对这部分科学知识里内容的理解更为深刻。   在这方面教师要积极地设计拓展教学活动,在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开发方面做出努力。同样坚持走出课堂、走向生活的教育理念,在既有课程知识内容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尽量利用学生既有的生活经验来辅助拓展教学活动的实施。
  例如,在学习《机械与工具》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这部分知识内容涉及了机械原理学和力学方面的很多知识,由于基础知识的欠缺,很多知识内容教师并不能够从理论基础的角度来进行教学。但是这些知识内容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如杠杆、滑轮等,而且这些知识内容也较为容易还原到课堂上来,以小实验的方式来让学生实际地感受到这些知识内容,进而触发学生对于这些知识内容的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笔者积极开展了科学教学拓展活动,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了许多有关于杠杆和滑轮方面的小实验,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基本地掌握了有关杠杆、滑轮、链条传动等核心知识内容。如杠杆原理中的支点的选择、力臂与力矩的关系,滑轮中滑轮两边的绳索能够平均分担重物的质量以及链条转动中齿轮数对比所产生的效果等等。
  这样虽然没有直接从原理的角度进行理论教学,但是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对于这些知识内容产生了很深的感性认识。在这样的基础上,笔者对学生进行了受力分析方面的初步教学,让学生能够从受力原理的角度来理解这些简单的小机械。
  然后笔者鼓励学生尝试着去调整这些小实验的步骤和材料,设计并制作出自己的小机械。类似于这样的课程知识内容在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教学中还有很多,在這方面教师在进行拓展教学的时候要精心地设计拓展活动,以动手实践操作的方式来更好地整合课程资源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以及与拓展知识内容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的知识更成体系,运用更加自如。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兴趣仍旧是学生科学素养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学生只有有兴趣,才会自觉自发地进行科学的探索,形成科学精神,提高科学实践能力。这方面在小学科学拓展教学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所谓拓展即是指课程教学以外的内容,如果学生缺乏兴趣和欲望的支持,那么学生在面对教师的拓展教学时候往往会适可而止,因为毕竟是课程范围以外的内容。
  因此,教师在进行拓展教学的时候更应该关注学生科学兴趣的激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更多更奇妙的科学知识,让学生能够在科学的世界中更加自由地翱翔。而且在这方面教师同样要严格地遵循走出课堂、走向生活的原则,要让学生在科学世界中的翱翔更具有目的性,否则学生漫无边际的遨游不仅不会对于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提供保障,反而会让学生的知识积累更加松散,影响学生科学学习的自信心。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搭建一座虚拟的实验室,将很多生活中常见,但是却并不容易实现的科学知识内容,以多媒体视频或者是计算机模拟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类科学知识。
  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信息承载量大的特点,积极结合时下的社会热点问题来引起学生的科学探讨,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等等,这些开放性的问题都关乎每一个学生未来的生活,也是学生未来走向社会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能够非常有效地培养学生科学的眼光和思维发展方向,让学生的科学学习更具目的性和指向性。而且开放性的问题还能够让学生更加有兴趣地进行参与,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学生在开放性问题的研究和讨论过程中所能够调动的科学知识内容更加丰富,对于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将会起到更加有利的作用。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致力于更加开放、民主、和谐和宽松课堂教学氛围的打造,积极提高拓展教学的生活化程度,让学生能够从课堂中走出来,并走入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让自己的所学能够为自己所用,以更具实践性的拓展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更具实践性的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赵静.教育传播视野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优化研究[J].数字教育,2015(3).
  编辑 温雪莲
其他文献
摘要:“问题学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是一项耐心细致而又持久的工作,只要我们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方法上不随意,就一定能转化。  关键词:感染;赏识激励;尊重;关爱  “一个教师是不是有智慧,教学效果到底好坏,不是看好学生,而是看‘问题’学生在班级的转化程度,这个恰恰是最能反映老师的智慧的。”“问题学生”虽然千差万别,但他们的需求基本相同,那就是希望得到教师的理解、信任和关爱。结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课堂经历了几轮碰撞。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变革,需要克服对教科书的过分依赖,突破“高度重视分析文字”的瓶颈。学生获得语言能力比教会学生分析语言更重要,语文教学要凸显语用。  关键词: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创新语言;语文素养  人類正步入一个平等对话的时代,对话精神在阅读领域更该有突出表现,这是一种全新理念的教学方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
期刊
摘要:新课改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生活化教学,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  关键词:现实生活;数学学习;数学课堂  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学会运用数学知识来改变现实生活。因此,小学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是随着社会不断发
期刊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其独特的生活趣味性,别开生面的开放式课堂,迅速获得广大学生的喜爱。但如何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激活学生思维,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实施成为当代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教师指导搜集有关资料,学生自主整理资料,小组汇报交流在活动中获得对新知的科学性认识,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学生主体;教师指导;自主提问;汇
期刊
小班化教育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全新的变革,也是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建立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每个孩子的学习方式真正发生改变。  一、探索并建立小班化教育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发生改变。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可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分组的原则,也可根据需要以“组间异质,组内同质”为原则进行分组,或兼有两种形式,或因课堂合作需求而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很重要,它是学生将来所要学习知识的基础,所以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率很重要。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提高课堂的效率呢?快乐教学也就应运而生了,相对比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快乐的课堂更能激发小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收获知识,使学生喜欢上数学课,爱上数学这门学科,那么如何来构建小学数学的快乐课堂呢?根据教学中的一点经验进行探讨,希望能对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游戏教学;快乐课堂;
期刊
班主任不仅是班级各项工作的管理者、协调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学生学习的榜样。班主任的个人素养、文化水平、道德品质、言行等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当班主任的这几年中,我以为严格要求他们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教育。学生犯了错误时我会严厉批评他们。然而现实中我发现这样只会让学生越来越怕我,越来越远离我,越来越不与我沟通。于是,我慌了,我反省自己。我试着用很多方法来与学生沟通、交流,想找出个中原因
期刊
摘要:前几日,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反刍式”教学研讨活动,反思了几位老师的课,课堂气氛相比以前改变最为明显。想起以往听课、评课,许多专家、老师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学生举手发言,主动参与学习的问题。细想之下,顿悟一节课的成败,学生的主动参与率的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还有利于促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更有利于学生的和谐发展。因此,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参
期刊
小学是人生一个新的起点,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成为一年级的学生,面临着很多成长的问题,同时也出现很多心理问题需要解决。  一、一年级新生的心理问题  孩子们进入新的校园,面对陌生的环境,接触陌生的教师与同学,承担学习中的压力,遵循校规班纪的约束……一部分孩子不能约束自己,会出现适应不良现象,引起心理和行为上的一些问题。  1.人际交往方面出现问题。一年级新入学儿童中独生子女占多数,孩子是家里的王子公
期刊
摘 要:电子白板的出现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将电子白板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它与数学课堂的整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电子白板;间隔排列;小学数学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电子白板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技术手段。下面,笔者结合《间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