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生命长青的古代灌溉工程

来源 :中华瑰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qi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灌溉技术就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为了保障农业生产,古人修建了众多类型丰富、形式多样的灌溉工程,其中有二十三项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中国传统农耕社会以农业为经济命脉,农业事关农民的生存与国家的兴盛,而农业丰收则有赖于灌溉技术的实施。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变,北方干旱,南方湿润,各地区降雨量差别极大,农作物的生长期与降水时间并不匹配;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区、丘陵和平原对于灌溉用水的需求各不相同。因此,灌溉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一部古代农业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灌溉技术发展史。
  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的农田灌排技术就已开始萌芽。此后,中国人民在中华大地上修建了众多类型丰富、形式多样的灌溉工程。这些各具特色的灌溉工程,经过历代的改建和维修,有相当一部分保存下来,至今还在发挥功用。
  自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2014年设立了世界遗产项目—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以来,我国已有23项古代水利工程入选,成为全球灌溉遗产工程类型最丰富、分布范围最广泛、效益最突出的国家。这些入选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我国古代灌溉工程的代表,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既有北方的引水灌溉工程和丘陵地区的陂塘堰坝,也有南方的塘浦圩田和沿海地区的拒咸蓄淡工程,更有地域特色鲜明的井灌和梯田灌溉等。
  木兰陂:东南沿海拒咸蓄淡灌溉工程
  木兰陂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的山地性河流木兰溪上,濒临东海兴化湾,兴建于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迄今已有938年的历史,是中国东南滨海地区拒咸蓄淡灌溉工程的独特创造,2014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木兰陂建设之前,兴化湾的海潮可沿木兰溪上溯至陂首上游3公里的樟树村,南岸大片农田仅靠少数水塘蓄水灌溉,易涝易旱,沿岸百姓饱受旱、洪、涝、潮的袭击。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当地传奇女性钱四娘集资兴建木兰陂,陂址选在上游的将军岩,建成后适逢上游山洪暴发而被冲毁,钱四娘投水自尽。4年后,当地人林从世重修木兰陂,将陂址下移,不料刚修好又被下游汹涌而来的海潮冲毁。熙宁八年(1075年),县令李宏和通晓水利的和尚冯智日总结经验,长期考察后将陂址确定在前两次被冲毁的陂址之间—位于木兰溪出峡谷进入平原后1公里(距入海口约25公里)处,以同时减轻上游洪水和下游海潮的冲击。元丰六年(1083年),木兰陂建成。
  木兰陂枢纽属于砌石堰闸型拦河坝,采用筏形基础,上部结构用条石砌筑,拦河坝全长219.13米,北岸段为滚水重力坝(123.43米),南岸段为溢流堰坝(95.7米),有28孔堰闸、1孔冲砂闸,还分别有南、北导流堤和南北进水闸。汛期拦河闸坝全部可以过流,可迅速将洪水排泄入海。拦河闸坝的位置设计精妙,使得丰枯水量变化极大的木兰溪既能有效阻挡海潮上行,又尽可能多地将木兰溪的淡水留在灌區。目前木兰陂可蓄水3000多万立方米,其灌溉渠系遍及莆田平原上百个村落的一年三熟田1.4万公顷,真正做到“未旱先蓄,未涝先排”。
  木兰陂自建成后,官民结合的管理机制一直延续至今。当地政府负责工程的建设与维修,用水分配则由当地人自行管理。明清时期,政府还在经常发生用水纠纷的地方设“水则关”,派专人负责闸门的开启。
  木兰陂的创建是我国古代重力型闸坝工程的重要实践,它在工程规划、建筑、结构方面达到了同时代的顶峰,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灌溉工程的优秀典范。
  郑国渠:多沙河流水资源利用灌溉工程
  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的郑国渠,是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最重要的灌溉工程,也是中国最早的大型无坝引水灌溉工程之一,2016年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郑国渠始建于公元前246年,之后历经多次重修。由于河床地质构造破碎,泾河河床下切近20米,渠首随之数次上移。1932年,在时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的李仪祉先生主持下,在泾河上筑坝,重修引泾灌渠,又称“泾惠渠”并沿用至今。
  郑国渠引泾水东注洛水,干渠东西长300余里,其间横穿几条自然河流,采用了原始“立交”简易渡槽的技术,使相交的各条河流既能彼此隔开,避免干扰,又能各行其道,流通行水。
  郑国渠将泾河高含量的泥沙变害为利,为多沙河流水资源利用树立了良好的范例。泾河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大,俗称“泾水一石,其泥数斗”。郑国渠因地制宜,引泾河高含沙量的水,通过淤灌来改良盐碱地,使贫瘠的渭北平原成为千里沃野。郑国渠建成后,泾水沿着渠道源源不断灌溉着沿线大片农田,使“八百里秦川”成为古代中国的粮仓之一,从而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推动秦国完成统一大业。
  司马迁曾在《史记》中记载郑国渠“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彼时的灌区民众传诵着“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之师,亿万之口”的歌谣。
  古代,郑国渠曾是国家管理的灌溉工程,政府承担渠首等大型工程的修建,并设有负责工程维护和水资源分配的专门机构。灌区农民在政府指导下对直接受益的渠系进行岁修。如今,灌区管理仍大体延续历史模式,从灌区农民中遴选产生各段段干支渠的“段长”,以及斗渠的“斗长”。这些基层管理者在获得任命后,负责工程巡查维护和用水调配。目前灌区范围涉及6个区县、48个乡镇共1180平方公里,涉及灌溉面积145万亩。
  芍陂:现存最早的陂塘型灌溉工程
  芍陂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始建于春秋楚庄王时期(前613—前591年),隋唐以后又称“安丰塘”。芍陂是我国陂塘蓄水灌溉工程的典范,从春秋中期建成后已持续使用2600余年,比都江堰和郑国渠还要早300多年。芍陂工程布局合理,设计巧妙,至今还大体保持着古代的工程结构,灌溉着淮南地区的广大农田,在促进寿县地区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和抵御自然灾害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988年,芍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芍陂地处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区域年均降水量906.7毫米,但分布不均匀,夏秋季节暴雨频发,容易引发洪涝灾害,雨季过后又极易发生旱灾。这里北边临近淮河,南部是大别山北麓余脉,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山溪之水由南向北流入北部洼地。芍陂兴建之前,这里分布着许多季节性的水塘。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带领人民,利用当地的地形条件,把低洼处积水的陂塘汇集在一起,周边修筑大堤,形成蓄水的大陂塘,灌溉时节可以放水浇灌庄稼,洪水期间可以积蓄洪水,防止农田农居被淹没。在陂塘的西、北、东3面大堤上还分别开凿5个水门,用来控制陂塘进水、放水灌溉和排泄洪水。
  芍陂建成后,灌溉了淮南淮北广大地区,改变了当地无雨则旱、多雨则涝的局面,使得当地很快成为主要的产粮区,既满足了楚庄王开疆拓土时对军粮的需求,也促进了楚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此后,芍陂历经2600多年修治,至今仍然是淮南地区重要的灌溉工程,直接灌溉面积67万余亩,灌区共13个乡镇、114个行政村,60多万人受益。
  作为一项陂塘蓄水灌溉工程,芍陂充分利用了地形地势和当地水源条件,顺应自然、因势利导,选址科学、设计巧妙,将淠河和南部大别山的山溪水汇集起来,利用地势落差围埂筑塘,蓄积大量来水,调节径流,解决了季节性雨水分布不均的问题,2600多年来持续为淮南地区的农田灌溉提供水源,达到了变水患为水利的效果,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融入自然的建设理念。
  姜席堰:山区河流引水灌溉的典范
  姜席堰位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地处衢江支流灵山江(古称“灵溪”,又名“灵山港”)从山区向平原过渡的咽喉处。元至顺年间(1330—1333年),时任龙游达鲁花赤(元朝官名)察儿可马(蒙古族)重视农业,兴修水利,主持修建了包括姜席堰在内的诸多堰坝。
  自建成之后680余年来,姜席堰遭受大洪水六七十次,但堰身、坝体一直保持较好,其枢纽布置和工程型式至今仍基本保持着初建时的形制,这充分体现了其设计和建造技术之高妙,堪称古代山区河流引水工程的典范,2018年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姜席堰由渠首引水枢纽、灌排渠系和控制工程组成。渠首引水枢纽包括姜堰、席堰、进水闸和冲砂闸。姜堰、席堰合称姜席堰。姜堰,又称上堰,位于上游,东西走向横筑于灵山江面,以拦截江水流向西面引水渠。席堰呈弧形,位于姜堰下游约420米处,引导水流通过进水闸流向下游的灌溉干渠。姜席二堰以一条600米长的拦水坝联接,通过堰坝高度的合理设置,调节流向下游灌溉渠道的水位和水量,这种设计既能保障灌溉所需水量,也可使多余的洪水通过堰坝顶部溢流回灵山江。席堰与进水闸之间还建有冲砂闸,防止水流进入灌溉渠道时造成泥沙淤积。
  姜席堰工程充分利用河道中的沙洲,以其为纽带,上联姜堰,下接席堰,组成一条类似直角形的拦水坝,大大降低了工程建造难度。这种大胆的构想和高超的筑堰技术,是姜席堰的一大特色。
  姜席堰建成后,充分利用灵山港的水源,通过东、西两条干渠,实现自流灌溉,浇灌了下游3万多亩的土地。据历史记载,清代康熙年间最大灌溉面积达5万余亩,使得龙游地区逐渐成为金衢盆地重要的产粮区。目前,姜席堰共有4条干渠,总长18.8公里,干渠设有15条支渠,总长度30.87公里,主要功能是灌溉龙洲街道、东华街道和詹家镇所辖的21个行政村3.5万亩农田,并通过大大小小24座水闸承担着分水、节制和防洪功能。
  自建成以来,姜席堰一直采取“官督民办”的管理方式。县级官吏将具体事务委派给县乡中有威望的乡绅,再将各项水利事务分派给受益用水户。16世纪末,姜席堰开始设“堰长”,并形成了固定的岁修制度。清代设有堰工局,在府、县政府的监督下,由乡绅具体负责堰渠维修、管理经费、制定章程等事宜。这种官民结合的管理方式一直延续至今,保障了姜席堰的可持续运行。
  纵观我国古代遗留至今的灌溉水利工程,笔者认为,其从规划、设计到建造都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流特征的尊重和合理改造,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点,蕴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治水智慧与技术经验,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可以说为现代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最好的启示。
  周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其他文献
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不像昆曲那样主要流行于古代上层社会,也不像其他很多地方戏那样专属于某个地区、某个阶层,它是中国受众地域和群体都最为广大的一种艺术。这种雅俗共赏的品性,是与其形成、发展过程分不开的。京剧最早是来自民间的花部声腔,在涵纳了众多声腔的徽班中孕育而成,又在京城这样五方杂处之地生根发芽,在都市商业性茶园剧场中发展,还曾供奉于皇宫内苑、王侯府邸,因此草根的底子、都市的气息、皇
期刊
水利与文明几乎同时起源,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也是中華民族的水利史。历代兴修不断的水利工程,留下的不仅有大量兼具科学与文化价值的水利遗产,还有数千年的治水理念、技术、制度与实践。
期刊
崔磊的身上既有一种野性自由的特质,又有一个痴迷传统的灵魂,二者交融成了其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这种交融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各种元素与知识累积造就的一种自然选择。  崔磊,1972年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海派玉雕)代表性传承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上海海派玉雕文化协会副会长,“青藤玉舍”创始人。潜心治玉近三十载,尤擅人物题材,以独有的艺术眼光赋予和田玉全新的生命力。他的作品
期刊
中央美院美术馆在确定建筑方案之时  就以它特殊的建筑风格引起了极大关注  建成后的超出常规的空间结构更是引起了公众持久的好奇与疑问  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先生  用一句话准确的概括了这个外形奇特的建筑物  中央美院美术馆是一个有脾气的美术馆。    在采访王璜生馆长之前,我们先见到了美术馆的媒体负责人董惠萍女士,在美术馆的咖啡厅里,我们随意的聊起来,话题也自然就转到了她的日常工作和馆长身上: 
期刊
位于川甘交界处的四川省青川县青溪古镇,既是川北门户、入蜀咽喉,又是战略要塞、军事重镇。这里激荡着千年历史的回音,至今风采依然。  “靴城”扼控阴平道  我还未走进青溪古镇,便感觉到它的非同寻常:其城墙巍峨、城垣四合,令人想到金戈铁马,想到刀戟如林。  从空中俯瞰,如靴的城垣环护古镇,故青溪又称为“靴城”。东城墙与南城墙的拐角是“靴”尖,我从这里沿着东城墙墙根北行,从约7米高的城墙风化程度,以及墙砖
期刊
二零二一年进入汛期以来,中国多地遭遇强降雨,不少地区发生洪涝灾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遭受巨大威胁。由此可见,在现代,治水防洪依然是一项关系着人类生存与命运的重要事业。中国古人的治水防洪智慧或可给现代人提供借鉴。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善水利者,因势利导,扬长避短,用水之“利”,防水之“害”。治河防洪是中国水利事业中一项最古老的内容,也是古代水利技术成就最重要的标志。  中国是
期刊
1790年秋,由高朗亭带领、来自扬州的徽班三庆班进京庆贺乾隆帝八十寿典,在众戏班中崭露头角,自此扎根北京。此后,四喜、和春、春台等徽班相继入京演出,徽班艺人声名鹊起,奠定了京剧的基础。高雅的昆曲日趋式微,底层社会审美趣味发生转变,一种在演出实践中不断融会徽调、秦腔、京腔、汉调等戏曲形式的崭新剧种—京剧应运而生。  1930年1月,著名京剧演员梅兰芳率演出团队抵达美国,先后在西雅图、华盛顿、纽约、洛
期刊
文彭继承父亲文徵明的优良艺术基因,不仅延续了吴门书风,而且突破传统,师心自运,有『青出于蓝』之誉。他更在篆刻方面成就突出,影响深远,被誉为明清文人篆刻的『开山祖师』。  无利无名一老翁,笔床茶灶任西东。  陆鲁望,米南宫,除却先生便是侬。  —明·文彭《笠泽渔父词》其一  文彭(1498—1573年),字寿承,号三桥,别号渔阳子、三桥居士、国子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书画家文徵明长子。文彭
期刊
中国古代牛耕技术是如何发展的?各朝各代的牛耕场景如何?且看古代画像石中的牛耕图。  据《史记·仲尼弟子传》记载,孔子有一位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还有一位弟子冉耕,字伯牛。《論语·颜渊》有“司马牛问仁”之句。晋国有位力士,名叫牛子耕。春秋战国时期这种将“牛”和“耕”紧密联系的起名现象,折射出牛耕的劳动方式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在中国,牛为“六畜之首”。《国语·晋语》记载了牛从“宗庙之牺”到“畎亩之勤
期刊
中国戏曲的表演,承载的是中华民族的美学原则,凝聚的是千百年来东方的美学思维和对生活的观察与提炼。这些宝贵的观察,经由表演者起自童年、贯穿一生的肢体训练,经由千锤百炼形成的肌肉记忆,通过程式这道独特的桥梁,将生活的『米』最终酿成了艺术的『酒』。  作为艺术而存在的表演,是扮演者装扮后给观看者展示技术,并带来情感冲击的艺术形式。人类所构建和积累的一切文明之中,依托戏剧而存在的表演艺术最为玄妙而精美,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