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调整语序是语文基础知识训练中的常见题型,是考查学生对句群中各分句之间关系的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本人结合近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几点解题技巧,即: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关键词】语序 排列 解题技巧
调整语序是语文基础知识训练中的常见题型,是考查学生对句群中各分句之间关系的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本人结合近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几点解题技巧。
一、时间顺序
即按各句陈述内容的时间先后排列顺序,这种顺序大都用在记叙或说明性的文字中。
二、空间顺序
即按句子所述内容的空间顺序排列句子,这种顺序多用于描写性、说明性的文字中。例如: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入后面语段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紫禁城位于北京的中心,______________,什刹海位于紫禁城的西北面,那里是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①顶上盖有色彩灿烂的瓦;
②背后是景山;
③还可以看到附近的鼓楼;
④周围绕有城壕和金色瓦顶的墙垣;
⑤由景山可以看到北京的中轴;
⑥山上共有五座亭台。
解析:④②⑥①⑤③。景物介绍采用了空间顺序,由“中心”引出④句的“周围”和②句的“背后”, ⑥句的“山上”紧承②句的“景山”,“ 亭台”引出①句的“顶上”,由“可以”“还可以”排出⑤③句。
三、逻辑顺序
这一顺序表现为两个序列,一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顺序,二是客观事物内部固有的逻辑关系。
1.明确中心,找出一个关键句,放在开头或结尾。明确了中心,对其他句子的认识就会由暗到明。
2.采用顶真格的修辞排序。
中间开花(小处着眼)还原代词(或具有指代作用的非代词)。
例如: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句话。
①那里有一道瀑布,几十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
②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许多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就像地铺了一层寒烟;
③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
④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
⑤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解析:④①③②⑤。①句的代词“那里”紧承④句的“山的深处”,“瀑布,水沫扬起来”引起③句的“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首先排出④①③句,②句的“兰花”引出⑤句的“香气”然后排出②⑤句,如果按照空间顺序,可以排出从上到下④①③②⑤或从下到上②⑤④①③两种顺序,但是由⑤句的“气浪一冲”判断出④①③部分放在前。
3.明确文体。根据该类文章的一般写作结构或特征来排序。
4.利用关键词排序。
比如:关联词语,表示总起、过度,总结性的词语等。例如:
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每一种话语体系,都代表了特定的视界;
②我们说了上千年的古语,说了上千年的洋话,被迫形成了一种优势:说洋话,古人说不过我们;说古话,洋人说不过我们;
③用洋人的视界看古事,用古人的视界看洋事,都可能看到当事人看不到的东西;
④这是一个巨大的创新空间;
⑤我们可以有两个视界,两个既有重合之处,又有独到之处;
⑥更何况还有他们未曾见过的中国新事;
⑦创先来源于新发现,或者看到了新东西,或者看到了旧东西的新空间。
A.②①⑤③⑥④⑦ B ①⑤②③④⑦⑥
C.⑦④②①③⑥⑤ D.①⑤③⑥②④⑦
解析:A。首先抓典型句,確立语段结构。②句是导入句在段首,⑦句是总结句在段末。其次是抓有关联作用的关联词确定句间的关系:①③⑤句中“视界”“洋人的视界”“古人的视界”“两个世界”提示三个句子从概括到具体排列。⑥句中“更何况”表递进,看语意承③句后。④句中代词“这”指⑥句中“未曾见过的中国新事”。
注意前后句子的和谐一致,其中包括:语境(意境)对应,时空对应,句子(词语)结构类型的对应,这种技巧适用于填充性的序列题。
以上只是单纯的列举了几种解题技巧,在做题过程中我们仍需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灵活、综合的运用各种技巧。
(甘肃兰州市第十八中学;730084)
【关键词】语序 排列 解题技巧
调整语序是语文基础知识训练中的常见题型,是考查学生对句群中各分句之间关系的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本人结合近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几点解题技巧。
一、时间顺序
即按各句陈述内容的时间先后排列顺序,这种顺序大都用在记叙或说明性的文字中。
二、空间顺序
即按句子所述内容的空间顺序排列句子,这种顺序多用于描写性、说明性的文字中。例如: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入后面语段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紫禁城位于北京的中心,______________,什刹海位于紫禁城的西北面,那里是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①顶上盖有色彩灿烂的瓦;
②背后是景山;
③还可以看到附近的鼓楼;
④周围绕有城壕和金色瓦顶的墙垣;
⑤由景山可以看到北京的中轴;
⑥山上共有五座亭台。
解析:④②⑥①⑤③。景物介绍采用了空间顺序,由“中心”引出④句的“周围”和②句的“背后”, ⑥句的“山上”紧承②句的“景山”,“ 亭台”引出①句的“顶上”,由“可以”“还可以”排出⑤③句。
三、逻辑顺序
这一顺序表现为两个序列,一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顺序,二是客观事物内部固有的逻辑关系。
1.明确中心,找出一个关键句,放在开头或结尾。明确了中心,对其他句子的认识就会由暗到明。
2.采用顶真格的修辞排序。
中间开花(小处着眼)还原代词(或具有指代作用的非代词)。
例如: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句话。
①那里有一道瀑布,几十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
②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许多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就像地铺了一层寒烟;
③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
④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
⑤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解析:④①③②⑤。①句的代词“那里”紧承④句的“山的深处”,“瀑布,水沫扬起来”引起③句的“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首先排出④①③句,②句的“兰花”引出⑤句的“香气”然后排出②⑤句,如果按照空间顺序,可以排出从上到下④①③②⑤或从下到上②⑤④①③两种顺序,但是由⑤句的“气浪一冲”判断出④①③部分放在前。
3.明确文体。根据该类文章的一般写作结构或特征来排序。
4.利用关键词排序。
比如:关联词语,表示总起、过度,总结性的词语等。例如:
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每一种话语体系,都代表了特定的视界;
②我们说了上千年的古语,说了上千年的洋话,被迫形成了一种优势:说洋话,古人说不过我们;说古话,洋人说不过我们;
③用洋人的视界看古事,用古人的视界看洋事,都可能看到当事人看不到的东西;
④这是一个巨大的创新空间;
⑤我们可以有两个视界,两个既有重合之处,又有独到之处;
⑥更何况还有他们未曾见过的中国新事;
⑦创先来源于新发现,或者看到了新东西,或者看到了旧东西的新空间。
A.②①⑤③⑥④⑦ B ①⑤②③④⑦⑥
C.⑦④②①③⑥⑤ D.①⑤③⑥②④⑦
解析:A。首先抓典型句,確立语段结构。②句是导入句在段首,⑦句是总结句在段末。其次是抓有关联作用的关联词确定句间的关系:①③⑤句中“视界”“洋人的视界”“古人的视界”“两个世界”提示三个句子从概括到具体排列。⑥句中“更何况”表递进,看语意承③句后。④句中代词“这”指⑥句中“未曾见过的中国新事”。
注意前后句子的和谐一致,其中包括:语境(意境)对应,时空对应,句子(词语)结构类型的对应,这种技巧适用于填充性的序列题。
以上只是单纯的列举了几种解题技巧,在做题过程中我们仍需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灵活、综合的运用各种技巧。
(甘肃兰州市第十八中学;73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