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我国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来源 :文史月刊·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j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职业现象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本文以我国社会发展史为脉络,从职业的萌芽、职业的产生和职业的发展三个方面对我国职业的产生及发展状况进行了简要的探析。
  关键词 职业 萌芽 产生 发展
  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社会分工又起源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可见,职业自其产生之日起,就必然打上了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深深烙印。换言之,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不断地改变社会分工体系,社会分工体系的变化又直接促使职业的分化与演变。
  可以说,生产力发展水平是职业应有的主题。如果说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思想发展史的话,那么整个人类的职业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生产力发展史。生产力水平每向前发展一步,职业就必然体现它并日趋丰富。随着社会科技及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与发展,如今的职业,已经涵盖了所有社会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并随着社会发展,旧的职业不断消失,新的职业不断产生,并且新旧职业更替的速度愈益加快。
  基于职业与社会生产力及科技发展水平之间的天然联系,依据不同时代社会生产力及科技发展水平的不同,我们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析职业的产生及职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一、职业的萌芽
  职业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是一个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没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社会。它可以分为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在旧石器时代,一般来说,人们的劳动分工是:成年男子打猎、捕鱼以及制作劳动工具和武器;妇女则主要从事采集果实、缝制衣物和看管小孩等活动;老人指导并制造工具;儿童协助妇女劳动。这种按性别和年龄的分工,是纯粹自然的分工,因此称为自然分工,还不能称这些活动为职业。
  到了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逐渐掌握了某些自然规律。如在长期的采集活动中,通过观察,逐渐掌握了植物性能和生长规律,并掌握了植物的栽培技术,出现了原始农业;而狩猎经济的结果,又使人类掌握了牲畜饲养的奥秘,最早是在中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驯养犬,但是一直到新石器时代,人类才开始驯养捕捉到的动物,从而产生了原始畜牧业。由于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使人类打破了单纯依靠天然物维持生活的局面,开创了经济生活的新领域。到了父系氏族公社阶段,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水平比以往时期有所提高。
  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自学会用火以来又一次最伟大的经济革命,它标志着人类从蒙昧时代转入野蛮时代。恩格斯指出:“蒙昧时代是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主的时期;人类的制造品主要用作这种采集的辅助工具。野蛮时代是学会靠人类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代”。野蛮时代也是人类有社会分工的肇始,也是职业的孕育与产生开端。
  二、职业的产生
  职业的产生要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古代人类开始了三次社会大分工。
  第一次人类社会的大分工产生于畜牧业和农业的分离。由于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等各种因素,生活在各个不同地区的人类,其经济生活的内容也因地而异。大体来说,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古代黄河流域的氏族部落形成了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综合经济,边远草原地区的氏族部落形成了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南方长江下游地区的一些氏族部落虽然也经营农业,但渔猎所占比重也较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这时需要有人专门从事农业,有人专门从事畜牧业,渐渐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
  手工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脱离了农业或畜牧业,这是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我国的考古发现,原始社会末期的社会生产部门已有许多门类,除了农业和畜牧业以外,原始手工业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如制陶、玉石加工、纺织、皮毛加工、冶炼、建筑、酿酒等等。可以推测,这些手工业的出现也是基于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上的,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促成了剩余粮食的出现,于是需要加工和贮存这类粮食,由此而产生了制陶业;而从事畜牧业生产的部落,皮毛加工业也应运而生了。随着生产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所提供的产品逐渐增多,这支新兴的手工业者队伍也逐步得到了充实和独立,劳动人手增多了,技术水平也提高了。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要归因于劳动产品的剩余,商品生产与贸易的出现。劳动产品的剩余促成了商业的产生,在生产力水平及其有限的时候,人们从事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自给自足,满足自身生活的需要。但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剩余产品的出现,于是以交换为直接目的的生产——商品生产就应运而生了。紧随着商品生产而来的是贸易的出现,而随着商品生产和贸易的发展,一些人在贸易的过程中,逐渐脱离的生产队伍,专门以商品的交换为职业。至此,发生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人阶层的出现。由此,社会首次出现了一个不以生产为生存手段,而是以产品交换作为自己谋生手段的特殊集团。
  由于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客观上导致了人类社会三次社会化的大分工。而正是这些分工,导致了不同的人群专门从事不同的社会活动,而且从事不同的社会活动要求专门的知识、经验、技术、能力等。也就是说,此时的分工不同于以往那种出于生存本能的自然分工,这种社会分工是建立在人类的社会需要基础上,带有一定的社会性目的(为了求得生存或更好的发展)和社会规定(必须完成一定的任务和具有专门的知识或能力),而这些都是职业的基本内涵。也就是说,经历了原始社会末期的三次社会大分工,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产生了。
  三、职业的发展
  到了奴隶社会,社会生产力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深化和细化,职业随之日益增多。随着冶炼技术的发明,大型水利工程的实施和医术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不少专门的生产领域,它们涉及运输和生产工具、兵器、乐器、容器、玉器、皮革、染色、建筑等30项生产部门,并随之而形成了以掌握上述领域的生产技术为谋生手段的专职人员队伍。“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四,刮摩之工三,博填之工二”,这些工种就是著名的史志典籍《周礼·考工记》所作的记载。当时,几乎每个生产部门都有具体的分工,如车辆的制作有专门造轮子和“轮人”,专门制车厢的“舆人”和专门制车辕的“辀人”。   此后,经秦汉、隋唐至宋元时期,火药和兵器制造得到加强,航海和造船业别开生面,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相继问世,纺织技术更加完善,医药医术则因医理、解剖、针炙外科等的发展而形成不同的流派。这些生产领域吸引了大批工匠艺人成为职业匠人。而不同的领域则形成了不同的职业类别。历代王朝大都设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对国家百官、百工实施分类管理,具有职业类别的性质。及至明清时代,棉纺织业、矿冶业、陶瓷业、造船、制糖、榨油、制茶、印刷等生产技术在原有基础上稳中创新,并因此而加强了对百工的划分与管理。以官营手工业为例,它分别是由朝廷的工部、户部、地方官府以及内府各监司管理,其中工部和内府各监司是手工业的主要管理机关。诸司下设有各行各业的手工工厂,工匠齐备,分工细密。例如,明初最大的龙江船厂就有船木作、艌作、铜作、铸作、油画作、等数十种分工。在整个古代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领域大为拓宽,社会分工日趋细化,专业工匠队伍不断扩大,不同生产领域设置的各类工种岗位,反映了我国当时职业类别的面貌,形成了以行业或专业生产领域为分界的自然划分。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戊戌变法、洋务运动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此后,在传统农业、手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新型经济部门陆续建立,大量新产品相继问世,这些都是促使我国的职业领域发生巨变,新的社会分工和职业生产者不断出现。例如,随着工厂、矿山、铁路的兴建,职业劳动者的队伍迅速扩大,形成了不同职业类别的职业大军,特别是工种的细化有了新的发展。如在兴旺的盐业,每个盐井都有四井、司牛、司篾、司梆、司漕、司涧、司锅、司火,司饭、司草,又有医工、井工、铁匠、木匠等职。其时,不少行业的工匠人数,已是明代的数倍乃至数十倍,上千及至数千工匠的大厂已不是少数。
  在我国近代史上,随着生产工艺的革新细化,形成了数量庞大的专职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分工,标志着我国职业又有了新的发展与变迁。清光绪年间,直隶工艺总局率先开始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为了培养既能“精通理法”,又能“发明工业”的教师和工师,该局开办了直隶高等工业学堂,一方面以重金聘请外籍专家任教,一方面派专员出国进行工艺考察。学堂教育内容分为化学、机器、化学制造、图绘等专科,每科设7~10门课程。专业技术人员的出现,为国家增添了新的重要职业。当时,国家工匠艺人职业已非古代“百工”一词所能概括。在各专业生产领域,都形成了几种以致数十种工种职业。
  1999年,我国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大典》依据工作的同一性原则,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而且,随着科技发展水平及经济社会水平的不断进步,每年都会新增许多新的职业。劳动部联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统计局等管理部门根据职业设置的标准,及时颁布实行新的职业。我国自2004年第三季度首次颁行新的职业以来,劳动部在每个季度都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颁行一些新的职业,我国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后,于2004年产生的第一批新的职业标准是汽车模型工、形象设计师、呼叫服务员、汽车加气站操作工、首饰设计制作员、水产养殖质量管理员、水生哺乳动物驯养师、牛肉分级员、锁具修理工等九个职业。
  显然,到了现代社会,职业门类已经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和层面,并且从业要求呈现出不断提高,专业化趋势不断强化的发展趋势。职业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表明,它具有随时代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而加快,随生产部门的增多而增多的特点。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兴职业不断涌现,职业不仅越来越多,并且呈现出职业更替的高频率趋势。据1980年出版的《美国百科全书》报道,美国已有2.5万种职业。美国劳工部预测,20岁的青年人今后一生中,职业更换可达6~7次。
  参考文献:
  [1]李智舜.中华经济五千年[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
  [2]冯桂林.我国职业分类发展史[J].职业技能开发与鉴定,1997(2).
  [3]曾令萍.国际和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职业分类概况[J].职业杂志,2001(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版):23.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1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苏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实证研究”之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为:EJA110392,课题负责人:吴济慧。
  (作者单位: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胡更生,1965年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新闻出版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印刷工程系主任,全国高等印刷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高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美国卡罗莱纳州肿瘤纳米技术中心的研究人员利用材料中有机分子和无机分子的性能,开发出新的纳米材料,这些材料具有多功能纳米粒子,能提高荧光显微镜和磁共振成像的图像质量.
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解决群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健全群众工作制度,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合力是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六条路径。
在数学的学习中围绕问题解决问题, 这是常见的数学学习的模式, 也在考验着教师的教学能力, 考验着学生的学习水平.问题解决是一个借助以往的知识和经验, 在分析现有问题的过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项工程的建设比比皆是,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建筑工程行业也成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港口码头的
领导调研成立咨询小组rn上世纪80年代初,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陈丕显到武汉洗衣机厂调研,了解到当时牌子很响的“荷花”牌洗衣机产品积压严重,仓库里都塞得满满的,他感到困惑
我国的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在天津橄榄球队的总体表现为先进的党理论与运动队实际党的行动力之间的差距,四年来橄榄球运动队党支部着力解决着这些问题并取得一定成效.橄榄
甲地行骗,乙地遭害,丙地受累,这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手机发送虚假“中奖”短信息,实施诈骗活动而精心构筑的“三角迷阵”。受害人遍布国内十多个省市,被骗金额少则数千元,多则
控制馆藏文物相对湿度的方法主要有主动调控和被动调控两种。主动调控以供热通风与空调系统(HVAC)为代表,但HVAC系统存在着氟利昂会引起温室效应并破坏臭氧层、耗能巨大、运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财务体系的逐渐完善,财务报表分析已经成为衡量企业财务状况的主要工具.本文选取我国大唐发电公司为研究对象,以该公司在2011—2015年的年度财务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