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科住院分娩的128例产妇,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以下简称米索)组和缩宫素组各64例,两组年龄孕周高危因素经统计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米索组胎儿娩出后立即口服或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600μg,缩宫素组胎儿娩出后立即肌肉注射缩宫素20u,再静滴缩宫素20u,分别观察两组产后2h和24h出血量的差异。结果:米索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米索能有效促进子宫收缩,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产后出血;观察
【中图分类号】R71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107-1
产后出血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且多发生于产后2小时。产后2小时的出血量占产后24小时内累计出血量的75%[1],因此减少此期内的出血量是防治产后出血的主要环节。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失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因此积极防治宫缩乏力性出血是降低产妇死亡的关键。为预防产后出血我院应用米索前列醇(米索)增强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收到良好效果,本文对我院128例产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128例产妇随机分为米索组64例和缩宫素组64例。米索组平均年龄(25.5±0.5)岁,平均孕周(38.2±1.5)周。剖宫产40例,高危因素:双胎5例,巨大儿4例,羊水过多5例,妊高征6例,产程延长3例,前置胎盘1例;缩宫素组64例,两组产妇年龄、孕周、产次、新生儿体重等高危因素无明显差异。
1.2给药方法与出血量计算米索组在胎儿娩出后即口服或舌下含化米索600μg,缩宫素组胎儿娩出后立即肌肉注射缩宫素20u,静滴20u,产后排净羊水后按压宫底,排出宫腔积血及阴道积血。出血量使用容积法。
1.3观察指标及方法准确测量并记录两组产后2h内出血量。采用容积法或称重法,当胎儿娩出羊水流尽后,立即在产妇臀下铺一特制的灭菌纸浆垫,该垫底层为塑料层,重量100g,同时置一弯盘直接收集会阴流下的血液。弯盘中的血液以玻璃量杯测量,纸浆垫于产后2h称重,所增加的重量,按1.05g相当于1mL血液的标准[2]推算出纸浆上的血液量,两者相加即为产后2h内出血量。同时记录两组用药后的反映。
2结果
两组产后2h及24h出血量比较,米索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米索组应用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测产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观察用药前后变化,米索组无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用药后30分钟血压、脉搏无显著性变化。
3讨论
米索前列醇是前列腺素E1(PGE1)的衍生物,目前广泛应用于孕早期流产和中晚期引产。本品具有软化宫颈,增强子宫张力及宫内压作用,可显著增强或诱发子宫自发收缩的频率和幅度,用于止血。收缩子宫平滑肌的机制可能与前列腺素使子宫平滑肌细胞内游离钙释放增加有关。其最大特点是口服吸收好,见效快,给药15min血浆活性代谢产物,米索前列醇酸已达峰值,其血浆半衰期呈双相,首次活性代谢的血浆半衰期约1.5h[3],前列腺素在分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前列腺素F2α(PGF2α)是发动分娩的关键。母血中的PGF2α在分娩时达高峰[4],产后迅速下降,故子宫收缩明显减弱,此时我们利用外源性米索前列醇迅速提高母血中前列腺素的水平,使子宫处于持续且较强的收缩状态,可有效解决产后2h内出血问题。
米索优点可口服、舌下含化、阴道和直肠给药,具有应用范围广、给药途径多、用药方便的特点。给药后吸收快,吸收后快速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副作用小,不引起血压升高,在高血压患者中可代替麦角新碱,尤其适用于妊高征疾病患者。
米索预防产后出血作用:产后出血仍然是目前产科主要并发症及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子宫收缩乏力又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产后出血的90%[5]。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可使子宫肌纤维过分伸张,产程延长、体力消耗过大、妊高征、前置胎盘均可引起子宫肌水肿或渗出,从而影响子宫缩复功能,以上均可导致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成功控制产后出血,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关键在于早预防及制订适时正确的治疗方案。多年来临床应用缩宫素加强宫缩给药量到40u后,继续使用其效果已不明显。而米索具有给药方便、吸收快、作用快的优点,使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且对缩宫素治疗无效者用药后阴道出血得到控制,说明米索对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优于缩宫素,是一种预防产后出血较为理想的药物,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应用前景:减少产后出血,有利于产妇产后恢复和子宫复旧,从而降低产妇病死率,对提高产妇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米索能快速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其应用前景良好。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4.
[2] 庄依亮,张振钧.产后出血的测定与防治的评分[J].上海医学,1987,10(10):383.
[3] 黄瑾,顾美皎.前列腺素药物的药物动力学与妇产科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有产科杂志,1997,13(5):275.
[4] 俞霭峰.妇产科内分泌学(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2.
[5] 黄洁敏,骆一凡.产后出血治疗[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378-379.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产后出血;观察
【中图分类号】R71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107-1
产后出血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且多发生于产后2小时。产后2小时的出血量占产后24小时内累计出血量的75%[1],因此减少此期内的出血量是防治产后出血的主要环节。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失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因此积极防治宫缩乏力性出血是降低产妇死亡的关键。为预防产后出血我院应用米索前列醇(米索)增强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收到良好效果,本文对我院128例产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128例产妇随机分为米索组64例和缩宫素组64例。米索组平均年龄(25.5±0.5)岁,平均孕周(38.2±1.5)周。剖宫产40例,高危因素:双胎5例,巨大儿4例,羊水过多5例,妊高征6例,产程延长3例,前置胎盘1例;缩宫素组64例,两组产妇年龄、孕周、产次、新生儿体重等高危因素无明显差异。
1.2给药方法与出血量计算米索组在胎儿娩出后即口服或舌下含化米索600μg,缩宫素组胎儿娩出后立即肌肉注射缩宫素20u,静滴20u,产后排净羊水后按压宫底,排出宫腔积血及阴道积血。出血量使用容积法。
1.3观察指标及方法准确测量并记录两组产后2h内出血量。采用容积法或称重法,当胎儿娩出羊水流尽后,立即在产妇臀下铺一特制的灭菌纸浆垫,该垫底层为塑料层,重量100g,同时置一弯盘直接收集会阴流下的血液。弯盘中的血液以玻璃量杯测量,纸浆垫于产后2h称重,所增加的重量,按1.05g相当于1mL血液的标准[2]推算出纸浆上的血液量,两者相加即为产后2h内出血量。同时记录两组用药后的反映。
2结果
两组产后2h及24h出血量比较,米索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米索组应用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测产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观察用药前后变化,米索组无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用药后30分钟血压、脉搏无显著性变化。
3讨论
米索前列醇是前列腺素E1(PGE1)的衍生物,目前广泛应用于孕早期流产和中晚期引产。本品具有软化宫颈,增强子宫张力及宫内压作用,可显著增强或诱发子宫自发收缩的频率和幅度,用于止血。收缩子宫平滑肌的机制可能与前列腺素使子宫平滑肌细胞内游离钙释放增加有关。其最大特点是口服吸收好,见效快,给药15min血浆活性代谢产物,米索前列醇酸已达峰值,其血浆半衰期呈双相,首次活性代谢的血浆半衰期约1.5h[3],前列腺素在分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前列腺素F2α(PGF2α)是发动分娩的关键。母血中的PGF2α在分娩时达高峰[4],产后迅速下降,故子宫收缩明显减弱,此时我们利用外源性米索前列醇迅速提高母血中前列腺素的水平,使子宫处于持续且较强的收缩状态,可有效解决产后2h内出血问题。
米索优点可口服、舌下含化、阴道和直肠给药,具有应用范围广、给药途径多、用药方便的特点。给药后吸收快,吸收后快速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副作用小,不引起血压升高,在高血压患者中可代替麦角新碱,尤其适用于妊高征疾病患者。
米索预防产后出血作用:产后出血仍然是目前产科主要并发症及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子宫收缩乏力又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产后出血的90%[5]。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可使子宫肌纤维过分伸张,产程延长、体力消耗过大、妊高征、前置胎盘均可引起子宫肌水肿或渗出,从而影响子宫缩复功能,以上均可导致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成功控制产后出血,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关键在于早预防及制订适时正确的治疗方案。多年来临床应用缩宫素加强宫缩给药量到40u后,继续使用其效果已不明显。而米索具有给药方便、吸收快、作用快的优点,使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且对缩宫素治疗无效者用药后阴道出血得到控制,说明米索对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优于缩宫素,是一种预防产后出血较为理想的药物,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应用前景:减少产后出血,有利于产妇产后恢复和子宫复旧,从而降低产妇病死率,对提高产妇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米索能快速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其应用前景良好。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4.
[2] 庄依亮,张振钧.产后出血的测定与防治的评分[J].上海医学,1987,10(10):383.
[3] 黄瑾,顾美皎.前列腺素药物的药物动力学与妇产科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有产科杂志,1997,13(5):275.
[4] 俞霭峰.妇产科内分泌学(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2.
[5] 黄洁敏,骆一凡.产后出血治疗[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378-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