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评价对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事关国家未来、民族命运。当前,教育评价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现象如“五唯”的顽瘴痼疾等。本文基于孟子为政思想的研究,探寻古老的智慧,揭示教育评价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为政思想所能给予的启示。教育评价应去除功利性的思维,真正实现教育所期望的培养人的目的;应采用动态化的评价方式,肯定人的发展性;评价主体应合理选人用人确保科学性;教育评价要尊重个体个性化,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改革;孟子;为政
教育评价作为教育治理的关键环节,事关教育发展的前途和未来。教育评价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革,评价在不断吸收国外学说和理论的同时,也要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汲取智慧与营养。教育评价与孟子为政思想中治国理政的主张不谋而合。孟子的为政思想所蕴藏的巨大价值超越时空而恒久长存,我们或许可以从孟子的为政观念中对当今教育评价改革寻得启发。
1孟子为政思想的主要内容
1.1义利之思
针对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孟子提出“重义轻利”“义以为上”等观点,通过张扬道义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义利观作为伦理规范与道德准则,属于价值观范畴,对孟子为政思想的产生具有价值指引作用。“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在孟子看来,利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利,人的精神生命也是利。孟子并不反对“利”的追求,但应该追求“大仁大义”,实现对“大利”的追求。“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孟子在吸收孔子义利观的基础上,深化了对“义”的追求,将“义”放在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位置。“重义轻利,义以为上”的思想观念,指引着孟子为政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2修己内省
梁惠王疑惑自己为百姓尽心尽力,为什么自己国内百姓并没因此增多呢?孟子用作战来做比喻,让梁惠王知道自己的做法与五十步笑百步无异,希望梁惠王能够反省自身,做到“无罪岁”。君主不断修己内省,才能实现王道仁政,百姓亦要修己内省,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和平。“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孟子·滕文公下》)自己的心理已经发生了扭曲,如何能够让别人正直?“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孟子·尽心下》)不按照道去行动,道在妻子儿女的身上也实行不了;不按照道去使唤人,那就连妻子儿女也使唤不了。因此,做人应该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修己内省,也是孟子为政的中心思想之一。
1.3任用贤才
治国理政,需要怀仁心,行仁政的圣明君主,宽厚待民,体恤百姓。治国理政不单是君主一人之责,亦需要逻辑严密、科学系统的官僚组织机构。为了压制他国,各国竞相招揽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卓越优秀的人才,不问出身与阶级。孟子肯定官僚治人的分工模式,认为“劳心者治人”。但孟子所肯定的是有才能,能为国家有所贡献之人,不是贪污腐朽之人。君主与官僚机构应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考虑百姓感受,与百姓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念与情感认同。怎样的贤能之士才能为国所用?孟子提出“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孟子·梁惠王下》)只有天下百姓都认为他有贤能,再去任用他。任用贤才,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
1.4个体为本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在孟子看来,个体是国家存在的基础,国家能否实现统一,取决于每一个个体的作用,个体为本是王道仁政的基础。每个人能够亲爱自己的亲人,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便能够太平。所以孟子推崇仁义的道德观念,因为仁义之人会亲近身边之人,也会爱及他人,自然也会尊重君主,效忠国家。个体为本的价值观念,决定了孟子十分重视人的本性,孟子希望通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使人人都拥有善性,如此,想要实现天下大治是轻而易举的事。孟子不仅仅看到统治者的重要力量,更看到了社会个体即民众的“合力”。因此,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贵君轻的思想就是个体为本观念的体现和深化。
2为政思想对教育评价改革的启示
2.1去除功利性思维
“忘却了精神领域的洗礼与坚守,将‘追名逐利’变成了人生信条,儒家那种‘义即大利’的高远境界与终极情怀,已渐渐离人们远去。”人皆有欲望与追求,但所谓的富贵名利,物质的享受只是一种低层次的需要,对“义”的坚守才能真正慰藉人的心灵。“‘仁’与‘义’为什么值得人用最宝贵的生命去追求?因为这里体现了儒家的终极关怀:儒家不以小我的有限生命为局限,而是以实现整个人类大我的无限生命为依归。”追求名利却忽视了教育最本质的目的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必然冲击传统的道德准则,正确理解孟子的义利思想,对于塑造“义以为上”的义利观念十分必要。义利观念的形成需要学校不断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需要良好社会环境的熏陶,引领“义以为上”“重义轻利”的社会风尚,促进教育事业健康、正向发展。
2.2评价方式动态化
孟子之所以强调修己内省,正是因为看到人是处在发展中的个体,通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人可以得到改变与进步。反思自省,君主可以看到治国中存在的问题,民众可以拒绝环境中影响人性向恶的因素,保留善端。“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评价结果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教育作为社会实践过程的復杂性,况且教育的很多作用是不可能量化的。”“一切为了人的发展是评价改革的根本遵循,立德树人成效是评价改革效果和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排名次、化等级不是评价的最终目的,通过评价的手段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建议,帮助学生看到其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审思与提高才是评价的初衷。因此,评价的方式与手段不应是静态化、片面性的,而应是动态化、发展性、全面性的。 2.3选人用人合理化
《总体方案》如何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落地生根呢?关键在于“人”,在于“评价主体”,“是运用这一方案,去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人,他们是最重要的‘落实主体’。”以往出台过很多能体现《总体方案》精神的文件,但是它们究竟在真正地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了何种作用,扮演着何种角色,对于教育评价的改革是否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不免让人心生疑惑。只有将评价方案里的理念、原则、措施转化为政府的治理能力、学校的管理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中的一部分,运用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当中去,才是真正落实了教育评价。
2.4尊重个体个性化
人的发展是极具个性的,个体不会是整齐划一的发展。孟子看到了个体对国家长期发展的作用,在教育中,孟子继承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不同学生采用适合其本身的具体教学方法。为了取得“好标签”,特别是学生评价使学生将学习的动力变成仅仅是对高分数的追求,背离了教育的本质与初衷。在提高学生的分数,提高学校的升学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理想信念、道德修养、思想境界、社会责任、审美素养、情感意志、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等,这是立德树人的根本。”
教育评价思想在几千年的发展与变革中,立足了中国传统文化,也不断糅合了英美文化等国外的理论学说。评价制度的创新与完善,需要现今教育目标的引领,也需要从传统文化中凝练古人的智慧,古为今用。孟子义利之思、修己内省、任用贤才、个体为本等为政主张,都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教育评价应去除功利性的思维,真正实现教育所期望的培养人的目的;教育评价应采用动态发展的手段,教育育人,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是不断发展与进步的;教育评价应选择品德與能力兼备的人才作为评价的主体,使评价的过程与结果更加科学和准确;教育评价要尊重个体的个性化,为社会、国家培养所需要的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日]贝冢茂树著,李斌译.孟子读本[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
[2]杨文迪,潘国涛.试论孔孟义利观及其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4).
[3]尹业初.论儒家“义利”思想与人生道德境界的提升[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0(04).
[4]靳玉乐,朴雪涛,赵婷婷,等.笔谈: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与制度创新[J/OL].大学教育科学:1-13[2021-01-2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3.1398.G4.20201229.1554.002.html.
[5]郭为禄,丁笑梅,万圆.以“变”破“唯”构建高校科学教育评价体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11).
[6]李政涛.把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深化到“评价能力”的提升那里去[J].中国教育学刊,2020(12).
[7]刘振天.教育评价破“五唯”重在立“四新”[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11).
◆关键词: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改革;孟子;为政
教育评价作为教育治理的关键环节,事关教育发展的前途和未来。教育评价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革,评价在不断吸收国外学说和理论的同时,也要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汲取智慧与营养。教育评价与孟子为政思想中治国理政的主张不谋而合。孟子的为政思想所蕴藏的巨大价值超越时空而恒久长存,我们或许可以从孟子的为政观念中对当今教育评价改革寻得启发。
1孟子为政思想的主要内容
1.1义利之思
针对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孟子提出“重义轻利”“义以为上”等观点,通过张扬道义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义利观作为伦理规范与道德准则,属于价值观范畴,对孟子为政思想的产生具有价值指引作用。“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在孟子看来,利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利,人的精神生命也是利。孟子并不反对“利”的追求,但应该追求“大仁大义”,实现对“大利”的追求。“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孟子在吸收孔子义利观的基础上,深化了对“义”的追求,将“义”放在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位置。“重义轻利,义以为上”的思想观念,指引着孟子为政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2修己内省
梁惠王疑惑自己为百姓尽心尽力,为什么自己国内百姓并没因此增多呢?孟子用作战来做比喻,让梁惠王知道自己的做法与五十步笑百步无异,希望梁惠王能够反省自身,做到“无罪岁”。君主不断修己内省,才能实现王道仁政,百姓亦要修己内省,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和平。“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孟子·滕文公下》)自己的心理已经发生了扭曲,如何能够让别人正直?“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孟子·尽心下》)不按照道去行动,道在妻子儿女的身上也实行不了;不按照道去使唤人,那就连妻子儿女也使唤不了。因此,做人应该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修己内省,也是孟子为政的中心思想之一。
1.3任用贤才
治国理政,需要怀仁心,行仁政的圣明君主,宽厚待民,体恤百姓。治国理政不单是君主一人之责,亦需要逻辑严密、科学系统的官僚组织机构。为了压制他国,各国竞相招揽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卓越优秀的人才,不问出身与阶级。孟子肯定官僚治人的分工模式,认为“劳心者治人”。但孟子所肯定的是有才能,能为国家有所贡献之人,不是贪污腐朽之人。君主与官僚机构应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考虑百姓感受,与百姓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念与情感认同。怎样的贤能之士才能为国所用?孟子提出“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孟子·梁惠王下》)只有天下百姓都认为他有贤能,再去任用他。任用贤才,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
1.4个体为本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在孟子看来,个体是国家存在的基础,国家能否实现统一,取决于每一个个体的作用,个体为本是王道仁政的基础。每个人能够亲爱自己的亲人,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便能够太平。所以孟子推崇仁义的道德观念,因为仁义之人会亲近身边之人,也会爱及他人,自然也会尊重君主,效忠国家。个体为本的价值观念,决定了孟子十分重视人的本性,孟子希望通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使人人都拥有善性,如此,想要实现天下大治是轻而易举的事。孟子不仅仅看到统治者的重要力量,更看到了社会个体即民众的“合力”。因此,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贵君轻的思想就是个体为本观念的体现和深化。
2为政思想对教育评价改革的启示
2.1去除功利性思维
“忘却了精神领域的洗礼与坚守,将‘追名逐利’变成了人生信条,儒家那种‘义即大利’的高远境界与终极情怀,已渐渐离人们远去。”人皆有欲望与追求,但所谓的富贵名利,物质的享受只是一种低层次的需要,对“义”的坚守才能真正慰藉人的心灵。“‘仁’与‘义’为什么值得人用最宝贵的生命去追求?因为这里体现了儒家的终极关怀:儒家不以小我的有限生命为局限,而是以实现整个人类大我的无限生命为依归。”追求名利却忽视了教育最本质的目的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必然冲击传统的道德准则,正确理解孟子的义利思想,对于塑造“义以为上”的义利观念十分必要。义利观念的形成需要学校不断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需要良好社会环境的熏陶,引领“义以为上”“重义轻利”的社会风尚,促进教育事业健康、正向发展。
2.2评价方式动态化
孟子之所以强调修己内省,正是因为看到人是处在发展中的个体,通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人可以得到改变与进步。反思自省,君主可以看到治国中存在的问题,民众可以拒绝环境中影响人性向恶的因素,保留善端。“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评价结果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教育作为社会实践过程的復杂性,况且教育的很多作用是不可能量化的。”“一切为了人的发展是评价改革的根本遵循,立德树人成效是评价改革效果和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排名次、化等级不是评价的最终目的,通过评价的手段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建议,帮助学生看到其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审思与提高才是评价的初衷。因此,评价的方式与手段不应是静态化、片面性的,而应是动态化、发展性、全面性的。 2.3选人用人合理化
《总体方案》如何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落地生根呢?关键在于“人”,在于“评价主体”,“是运用这一方案,去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人,他们是最重要的‘落实主体’。”以往出台过很多能体现《总体方案》精神的文件,但是它们究竟在真正地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了何种作用,扮演着何种角色,对于教育评价的改革是否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不免让人心生疑惑。只有将评价方案里的理念、原则、措施转化为政府的治理能力、学校的管理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中的一部分,运用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当中去,才是真正落实了教育评价。
2.4尊重个体个性化
人的发展是极具个性的,个体不会是整齐划一的发展。孟子看到了个体对国家长期发展的作用,在教育中,孟子继承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不同学生采用适合其本身的具体教学方法。为了取得“好标签”,特别是学生评价使学生将学习的动力变成仅仅是对高分数的追求,背离了教育的本质与初衷。在提高学生的分数,提高学校的升学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理想信念、道德修养、思想境界、社会责任、审美素养、情感意志、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等,这是立德树人的根本。”
教育评价思想在几千年的发展与变革中,立足了中国传统文化,也不断糅合了英美文化等国外的理论学说。评价制度的创新与完善,需要现今教育目标的引领,也需要从传统文化中凝练古人的智慧,古为今用。孟子义利之思、修己内省、任用贤才、个体为本等为政主张,都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教育评价应去除功利性的思维,真正实现教育所期望的培养人的目的;教育评价应采用动态发展的手段,教育育人,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是不断发展与进步的;教育评价应选择品德與能力兼备的人才作为评价的主体,使评价的过程与结果更加科学和准确;教育评价要尊重个体的个性化,为社会、国家培养所需要的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日]贝冢茂树著,李斌译.孟子读本[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
[2]杨文迪,潘国涛.试论孔孟义利观及其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4).
[3]尹业初.论儒家“义利”思想与人生道德境界的提升[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0(04).
[4]靳玉乐,朴雪涛,赵婷婷,等.笔谈: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与制度创新[J/OL].大学教育科学:1-13[2021-01-2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3.1398.G4.20201229.1554.002.html.
[5]郭为禄,丁笑梅,万圆.以“变”破“唯”构建高校科学教育评价体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11).
[6]李政涛.把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深化到“评价能力”的提升那里去[J].中国教育学刊,2020(12).
[7]刘振天.教育评价破“五唯”重在立“四新”[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