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初级种子园复壮技术

来源 :广西林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hy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种子园树龄已经超过30年,逐渐老化,产量偏低且不稳定的现状,通过配方施肥、辅助授粉、改变抚育方式、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对种子园进行了综合管理。研究结果显示初级种子园母树尚未达到衰老期,通过科学的管理能够保证种子产量。
其他文献
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克隆了我国6个大豆花叶病毒(SMV)分离物的HC-Pro基因全长cDNA,并测定了其全序列,探索其与病毒致病性和交叉保护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HC-Pro基
利用化学诱变剂叠氮化钠(NaN3)处理大豆品种南农864,获得雄性不育突变体NJS-1H。细胞学观察发现,该突变体不育株NJS-1H(s)的小孢子在减数分裂前期I染色体联会异常,出现单价体;减数分
对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NJCMS1A与其保持系NJCMS1B的atp6基因的RNA编辑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不育系NJCMS1A与保持系NJCMS1B的atp6-3基因保守区中均发现2个编辑位点,但互不相
大豆花叶病毒病(soybean mosaic virus,SNV)是世界性大豆病害,严重危害大豆的产量和质量。SC-11为我国黄淮夏大豆区以及北方春大豆区SMV主要流行株系。研究大豆品种对SC-11的抗性
大豆过氧化物酶(Soybean peroxidase,SBP)是一类主要催化过氧化氢的氧化还原酶,具有耐热性高和pH适用范围宽等优点。利用已构建好的重组表达载体pPICZα—A—sbp,通过氯化锂化学转
为探索LED(Light Emitting Diode)不同光质在多穗柯(Lithocarpus polystachyus)人工栽培中作用,以正白光为对比,研究蓝光、红光、红外光对多穗柯幼苗生理特征响应。结果表明:蓝、
选取广西兴安县2005~2015年春季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a)发生情况进行研究,研究温度与春季马尾松毛虫轻、中、重度发生面积发生关系。以2004—2015年的每月的温度因子
回顾了我国著名大豆育种家王连铮先生从事大豆研究56年来在大豆育种、性状遗传、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胞囊线虫病抗性机制等研究领域取得的主要成就。培育了30个大豆新品种,
为研究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人工林土壤肥力指标的变化规律,对广西南宁老虎岭红锥幼林进行了定位跟踪,并对土壤的p 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红锥幼林同一林龄,除全磷随着土层的加深基本保持不变以及全钾随着土层的增加而升高外,其它土壤肥力主要指标基本表现出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随着林龄的增加,0~20 cm层土壤水解氮表现了不断降低趋势,
为明确不同营养元素对桉树枝枯病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菌丝生长指标的影响,采用不同N、P、K、Ca、Mg、B、Cu、Zn、Fe、Mn元素及不同浓度对桉树枝枯病菌菌丝进行培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