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语文的教育工作承担着培养我国儿童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荣耀感的任务,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有着巨大影响。“语用”作为一种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先进理念,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用主要针对部分学生语文运用和表达能力不过关的问题,文章就语用的各个特性进行论述,通过研究语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发挥最佳效果提出设想和建议,从而解决我国部分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较弱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语用;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被定义为学习我国语言文字文化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最终目的绝不是让学生仅取得高分,语文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相关课程关键在于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对于课文中包含的学习技巧没有做过多的要求。随着我国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要求已经无法满足教育工作进步的需求,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将从单纯地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分析转向对课文中运用的语言文字技巧进行分析并了解如何运用。学生在八岁左右已经有不少的识字量,同时在家长、教师的引导下,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一定的语言知识积累,同时在这个年纪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会下意识地对教师、家长或者身边其他人的语言文字运用进行模仿和学习。
一、以语用为取向的小学生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就实际情况分析,当前大部分地区的语文教学重点依然是对教材中的课文进行较为感性的学习,注重分析文章内容、理解作者背后的思想感情,学生的语言运用技巧能力缺乏锻炼,低年级的教学中甚至缺乏足够多的语言应用知识内容,导致部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有待提升。
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生对文章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忽略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部分学生可以熟练背诵和默写文章内容,却无法运用文章中的知识内容。
部分地区的语文教学过分强调学生语文应试能力的培养,致使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过度格式化和公式化,大部分学生只知道阅读文章并套用固定的答题格式,无法灵活应用相关知识内容。
二、以语用为取向的小学生阅读教学策略
(一)坚持“语用”理念原则
在“语用”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学目标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基础,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设立符合客观条件的学习目标。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应该对课本教材进行分析,对文章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知识点和语言运用技巧进行标记,并对知识点进行提炼,分析文章的语言知识内容后,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考虑课文从什么角度进行理解,文章的整体风格是什么,最后从作者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来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感情内容,并基于学生的语文水平结合“语用”理念强化教学效果。让学习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标记文章中的重难点字词,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则重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课文中用了许多修辞手法,老师可以以课文为基础来让学生学习使用这些修辞手法的方法,丰富学生的口语表达方式和写作能力。[1]在“语用”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忽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优秀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需要基于已掌握的基础知识,故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实际语文水平,有针对性地培养其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
(二)加强学生运用能力
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因为“语用”理念的加入,教师将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字的使用技巧和语言表达技巧,而为了让学生具备更好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仿写,小学生语文教学关键在于学会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故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深入剖析作者的表达手法,通过对描写手法的模仿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在北师大版教材课文《找春天》中,作者将春天比喻为害羞的小姑娘,描写较为详细,让读者很清楚地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因此,老师在本篇课文的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按照文章中特定的语句格式进行仿写,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使用拟人的写作手法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描写,学生对拟人的写作手法掌握程度将会大大提高。[2]
(三)让学生识字明意
通常,教师会将学生对课文中学到的字词和成语的掌握程度作为判断课程进度的依据,这样的模式让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听写能力,对基本的字词和成语掌握也会更加熟练,可是对于如何使用这些字词和成语却缺乏足够的认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语用”理念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将课文中蕴含的意义和字词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解读,通过引导学生在记忆课文中的重点知识的同时对作者想要通过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行理解,让学生明白文章不仅是文字的排列组合,也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
比如,北师大版教材中的《山中访友》一文,从文章的标题进行理解,大部分人会理解这是一篇讲述作者去拜访一位住在山里的朋友的文章,可是文章的实际内容却和学生的猜想有较大的差别。通常教师在课前会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图片阅读,标记其中的生僻字,在课堂上对这些较为陌生的字词进行讲解分析,接下来的课时通过各种方式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可是这篇课文中出现的生僻字较多,学生通过学习可以记下生僻字正确的拼读方法,却对文字背后蕴含的意义缺乏足够的了解,更谈不上对文字进行运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使用新的知识,在使用的过程中理解字词背后蕴含的意义,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更加准确,同时教师在为学生朗读文章时应该带有一定的感情,让学生通过老师朗读课文时的语言语调变化来判断文章想要传达的情感。[3]
(四)谨慎评价,鼓励学生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推进发展,其主要的教学目的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也要求教育工作者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学生和教师只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这是最为客观的评价方法,而新型的评价方法也可以围绕学习成绩来搭建,应更为科学且尊重学生主观思想。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为参考,学习成绩作为学生学习进度的表现方式,在“语用”的理念下,學生学习的重点在于能否准确地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并以提升学生语文运用能力为最终目的。
依然以北师大版教材课文《山中访友》为例,这篇课文难度较高,学生在无人引导的情况下独自学习的效果非常不好。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态度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发现学生对字词的记忆不深,可以转而让学生谈一谈“对文章内容的感受”这类主观性较强的问题,尽量让学生树立这样的思想:举手回答问题是没有错误答案的,只有不同的表述的情况。《山中访友》这一题目看似为访友,实际上是对作者入山旅行的过程还有心情的记录。这篇文章的作者将自己在山中的见闻比作侠士高歌、雄浑的男高音,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描述自己心中的山景,体会文章的意境,从而通过教师的评价感受语文的魅力。
以上内容是对“语用”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的研究分析总结,改变传统过分注重学生分数的情况,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来表达自身的情感,让学生在阅读时能够体会作者的本意和思想,借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戴绮音.利用语用知识提高交际效能[J].现代教学,2019(17):39-40.
[2]刘俊.游戏精神,让语用训练走出生硬的泥潭[J].小学教学参考,2019(25):48-49.
[3]张连红.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9(30):121.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语用;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被定义为学习我国语言文字文化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最终目的绝不是让学生仅取得高分,语文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相关课程关键在于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对于课文中包含的学习技巧没有做过多的要求。随着我国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要求已经无法满足教育工作进步的需求,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将从单纯地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分析转向对课文中运用的语言文字技巧进行分析并了解如何运用。学生在八岁左右已经有不少的识字量,同时在家长、教师的引导下,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一定的语言知识积累,同时在这个年纪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会下意识地对教师、家长或者身边其他人的语言文字运用进行模仿和学习。
一、以语用为取向的小学生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就实际情况分析,当前大部分地区的语文教学重点依然是对教材中的课文进行较为感性的学习,注重分析文章内容、理解作者背后的思想感情,学生的语言运用技巧能力缺乏锻炼,低年级的教学中甚至缺乏足够多的语言应用知识内容,导致部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有待提升。
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生对文章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忽略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部分学生可以熟练背诵和默写文章内容,却无法运用文章中的知识内容。
部分地区的语文教学过分强调学生语文应试能力的培养,致使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过度格式化和公式化,大部分学生只知道阅读文章并套用固定的答题格式,无法灵活应用相关知识内容。
二、以语用为取向的小学生阅读教学策略
(一)坚持“语用”理念原则
在“语用”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学目标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基础,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设立符合客观条件的学习目标。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应该对课本教材进行分析,对文章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知识点和语言运用技巧进行标记,并对知识点进行提炼,分析文章的语言知识内容后,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考虑课文从什么角度进行理解,文章的整体风格是什么,最后从作者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来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感情内容,并基于学生的语文水平结合“语用”理念强化教学效果。让学习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标记文章中的重难点字词,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则重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课文中用了许多修辞手法,老师可以以课文为基础来让学生学习使用这些修辞手法的方法,丰富学生的口语表达方式和写作能力。[1]在“语用”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忽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优秀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需要基于已掌握的基础知识,故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实际语文水平,有针对性地培养其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
(二)加强学生运用能力
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因为“语用”理念的加入,教师将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字的使用技巧和语言表达技巧,而为了让学生具备更好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仿写,小学生语文教学关键在于学会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故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深入剖析作者的表达手法,通过对描写手法的模仿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在北师大版教材课文《找春天》中,作者将春天比喻为害羞的小姑娘,描写较为详细,让读者很清楚地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因此,老师在本篇课文的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按照文章中特定的语句格式进行仿写,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使用拟人的写作手法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描写,学生对拟人的写作手法掌握程度将会大大提高。[2]
(三)让学生识字明意
通常,教师会将学生对课文中学到的字词和成语的掌握程度作为判断课程进度的依据,这样的模式让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听写能力,对基本的字词和成语掌握也会更加熟练,可是对于如何使用这些字词和成语却缺乏足够的认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语用”理念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将课文中蕴含的意义和字词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解读,通过引导学生在记忆课文中的重点知识的同时对作者想要通过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行理解,让学生明白文章不仅是文字的排列组合,也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
比如,北师大版教材中的《山中访友》一文,从文章的标题进行理解,大部分人会理解这是一篇讲述作者去拜访一位住在山里的朋友的文章,可是文章的实际内容却和学生的猜想有较大的差别。通常教师在课前会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图片阅读,标记其中的生僻字,在课堂上对这些较为陌生的字词进行讲解分析,接下来的课时通过各种方式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可是这篇课文中出现的生僻字较多,学生通过学习可以记下生僻字正确的拼读方法,却对文字背后蕴含的意义缺乏足够的了解,更谈不上对文字进行运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使用新的知识,在使用的过程中理解字词背后蕴含的意义,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更加准确,同时教师在为学生朗读文章时应该带有一定的感情,让学生通过老师朗读课文时的语言语调变化来判断文章想要传达的情感。[3]
(四)谨慎评价,鼓励学生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推进发展,其主要的教学目的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也要求教育工作者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学生和教师只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这是最为客观的评价方法,而新型的评价方法也可以围绕学习成绩来搭建,应更为科学且尊重学生主观思想。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为参考,学习成绩作为学生学习进度的表现方式,在“语用”的理念下,學生学习的重点在于能否准确地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并以提升学生语文运用能力为最终目的。
依然以北师大版教材课文《山中访友》为例,这篇课文难度较高,学生在无人引导的情况下独自学习的效果非常不好。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态度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发现学生对字词的记忆不深,可以转而让学生谈一谈“对文章内容的感受”这类主观性较强的问题,尽量让学生树立这样的思想:举手回答问题是没有错误答案的,只有不同的表述的情况。《山中访友》这一题目看似为访友,实际上是对作者入山旅行的过程还有心情的记录。这篇文章的作者将自己在山中的见闻比作侠士高歌、雄浑的男高音,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描述自己心中的山景,体会文章的意境,从而通过教师的评价感受语文的魅力。
以上内容是对“语用”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的研究分析总结,改变传统过分注重学生分数的情况,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来表达自身的情感,让学生在阅读时能够体会作者的本意和思想,借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戴绮音.利用语用知识提高交际效能[J].现代教学,2019(17):39-40.
[2]刘俊.游戏精神,让语用训练走出生硬的泥潭[J].小学教学参考,2019(25):48-49.
[3]张连红.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9(3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