骰骨移位骨折的手术治疗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haibo880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骰骨移位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 选择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手术治疗的骰骨骨折患者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18~70岁,平均38.5岁.其中压缩性骨折10例,矢状面劈裂骨折2例,均为闭合性损伤.采用的手术方法为切开复位钢板或螺钉固定,配以钢板、螺钉或克氏针固定其他中足合并损伤.结果 10例患者获得平均15个月(12~24个月)随访,伤口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8~15周,平均10周.患者术后平均12周(8~18周)时可完全负重行走,无明显疼痛不适.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中足评分,评分为73~100分,平均88.6分.结论 骰骨骨折的解剖复位和确切内固定是维持足部正常形态、运动和稳定功能的关键。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首诊为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原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8年急诊收治的44例轻、中型颅脑损伤死亡患者.男35例,女9例;年龄19~85岁,平均53岁.轻型颅脑损伤(GCS 13~15分)17例,中型颅脑损伤(GCS 9~12分)27例.致伤原因:交通伤18例,摔伤18例,坠落伤6例,不明原因2例.手术治疗18例,保守治疗26例. 结果25例(57%)死于脑疝,15例(34%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由颅脑损伤导致的大脑半球、胼胝体、脑干(有时为小脑)轴突的弥漫性损伤,其病情危重,昏迷时间长,致残率和病死率高,治疗效果差,恢复困难.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高压氧治疗并常规治疗48例DAI患者,并与同期收治的常规治疗的DAI患者45例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脊柱脊髓开放性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15例脊柱脊髓开放损伤患者,男14例,女1例;年龄15~46岁,平均23岁.损伤部位:颈脊髓2例,胸脊髓11例,腰脊髓2例.刀刺伤12例,火器伤2例,木棍刺伤1例.术前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7例,D级4例,E级1例.4例伤口内有异物存留,合并棘突骨折3例,椎板骨折8例,椎体骨折5例.15例均行急诊手术清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已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医学问题.在美国,每年超过140万人发生TBI[1];我国每年因脑外伤致死者约10万人,伤数百万人,占全身各部位损伤的第2位,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增加;重型颅脑外伤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总病死率一直保持在30%~50%左右[2],居第1位。
期刊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5%~([1]).自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笔者采用肱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张家港创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期刊
创伤性脑室内铸型血肿由于病情复杂、进展迅速,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措施不力,死亡率和致残率均很高.我科2005年1月-2009年5月采用弹头形大口径多孔引流管侧脑室联合装置引流治疗创伤性脑室内铸型血肿68例,效果满意。
期刊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基因(APOE)对轻、中型创伤性脑损伤后急性期脑电活动的影响.方法 收集112例轻、中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检测APOE基因型;在伤后1周内对全部患者进行两次脑电图检测,采用定性及定量的方法判断脑电活动的变化;对APOE分型结果、脑电图及临床资料等应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分别进行x2检验、方差分析和Log
目的 探讨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anatomical dynamic hip lock plate,ADHL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开展ADHLP的设计与临床研究工作,包括临床应用73例,其中男52例,女21例;年龄19~92岁,平均54.7岁.致伤原因:交通伤32例,摔伤21例,高处坠落伤9例,其他11例.骨折按照Evans分型:Evans Ⅰ型42例,Ⅱ型17例,Ⅲ型9例,Ⅳ型
迟发性尺神经炎,又称肘管综合征等,是发病率仅次于腕管综合征的外周神经嵌压性疾病[1].在20世纪早期,尺神经病变首先考虑多由创伤引起,并称为"创伤后尺神经炎"[2].与外伤无关的病例报道尤以囊肿压迫并不多见.2006年7月-2009年9月,笔者治疗因囊肿压迫导致的迟发性尺神经炎2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期刊
随着生物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临床医师在为若干医疗问题得到改进乃至解决而感到欣慰的同时,又不免有所困惑.一些始料未及的负面现象出现了,影响了预期的医疗效果.可能原因:其一,对新技术欠缺冷静客观的的认知和权衡;其二,对医疗服务的市场化和医学技术的迅速商品化思想准备不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