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的医疗水平相对较高,对这种疾病的诊疗工作也达到了一定的标准。但是,从现如今人们的发病率来看,主要是以肾脏疾病为主,这个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相关的研究人员对肾脏疾病的实验诊断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肾脏疾病;实验诊断;程序;原则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356-01
进行肾脏实验诊断工作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按照实验检测的原则和程序来进行,并且对一些典型和和常见的肾脏疾病类型进行检验,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不仅如此,还要将相关的实验内容进行明确,尽量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本文中主要对常见肾脏疾病的实验诊断工作进行深入介绍和分析,仅供参考。
一、常见肾脏疾病的实验检查原则和程序
1、通常情况下,对肾脏疾病进行检查的方式主要是进行尿常规检查。
2、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糖尿病患者或者是高血压患者来说,很容易引起肾脏的损害现象。一旦出现这种现象,需要选择相对比较敏感的实验来进行检查,其中包括MA、1-MG、2-MG、RBP等。
3、在进行肾脏实验诊疗的过程中,可以选择肾小球功能实验,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肾小管实验的形式。或者将这两种实验进行综合使用,对肾脏疾病的现象以及其他的功能状况等进行总结,同时对肾功能的状况进行分析。
二、常见肾脏疾病的实验诊断
1、急性肾小球肾炎:这种肾脏疾病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通常情况下,主要的症状是血尿、蛋白尿或者是水肿等。对其进行检查所应用的主要方式就尿常规和血细胞检查等等。如果是急性肾小球肾炎,在镜下就会出现血尿或者是肉眼血尿的形式,其中红细胞也呈现出畸形的形式。另外,在沉渣中还会出现白细胞或者是其他形式的非常规细胞等等。而且,白细胞计数以及颗粒管型都呈现出上升额趋势。急性期肾功能会出现一过性减退特点,具体的表现就是一过性氮质血症,血清中的cysc增高,但是肾小管的功能却不会受到严重的限制。另外,血浆白蛋白的浓度也会表现出下降的趋势。
2、肾病综合症:患者患有肾病综合征主要是以蛋白尿、血脂、水肿程度高以及白蛋白血症低的现象为主。进行尿常规的检查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形式,从检查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大量的蛋白尿中含有白蛋白的形式。在沉渣中也没有细胞成分和管型结构。虽然偶尔可见椭圆的脂肪小体结构,但是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贫血。肾功能患者主要以肾衰竭为主,通过具体的检测可以看出,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cysc、NAG以及CR等形式来进行协助诊断。其中红细胞的聚集性能比较强,血沉速度加快。血浆中的胆固醇和其他的胆固醇脂会明显表现为上升的趋势。另外,甘油三脂的特征不是十分明显,血液中的粘滞性不断增高。
三、肾脏疾病的具体实验诊断分析
1、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1.1原理
肌酐是一种代谢物质,从人体血液中的肌酐种类上看,主要可以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要想保证肌酐的生成量和排出量恒定,需要对人们日常的饮食情况和肌肉的活动情况进行稳定。从肌酐的形式上看,主要经过肾小球,不被肾小管吸收,排泄量就相对比较少,因此,在单位的时间内,大量的内生肌酐被全部清除,医学上被称为内生肌酐清除率。
1.2方法
(1)在进行检查之前,患者要在检查之后的三天之内禁止一切肉食,不能饮食咖啡和茶等饮料,而且尽量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项目,要保证饮水量的充足。在这一过程中,每分钟的平均尿量不能低于1ml。
(2)要在24小时之内进行尿量的准确收集,对肌酐含量进行准确地测量。
(3)在进行尿样收集的过沉重,要抽出静脉血液3ml,对血清肌酐含量进行明确地测定。
1.3临床意义
(1)及早发现肾脏损害:急性、慢性肾小球损害、肾血流减少等均可使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且较其他检查如尿素氮、肌酐等为早。
(2)指导治疗:慢性肾衰竭Ccr<30-40ml/min,应开始限制蛋白质摄入;<30ml/min,氢氯噻嗪等利尿治疗常无效;不宜应用;<10ml/min应结合临床进行肾替代治疗,对利尿剂的反应也已极差。此外,肾衰竭时凡由肾代谢或以肾排出的药物也可根据Ccr降低的程度来调节用药剂量和决定用药的时间间隔。
2、血清肌酐测定
2.1方法和原理速率法
肌酐的化学速率法测定是根据肌酐与苦味酸反应、生成桔红色的苦昧酸肌酐复合物的拟一级反应动力学。在碱性反应环境中,样品中的肌酐或干扰物质和苦味酸的反应速度不同,选择适宜的速率监测时间,可以提高肌酐测定的特异性。
2.2参考值
全血肌酐为88.4-176.8μmol/L;血清或血浆肌酐,男性53-106μmol/L,女性44-97μmol/L。
2.3临床意义
肌酐經肾小球滤过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通过肾小管排泄。在肾脏疾病初期,血清肌酐值通常不升高,直至肾脏实质性损害时、血清肌酐值才增高。在正常肾血流条件下,肌酐值加升高至176—353μmol/L,提示为中度至严重的肾损害。所以,血肌酐测定对晚期肾脏病临床意义较大。
3、血清尿素氮测定
血中尿素氮主要经肾小球滤过,从小便中排出体外,当肾小球受损时滤过率降低,血中BUN升高。所以BUN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
3.1方法和原理
酶耦联速率法:尿素在尿素酶催化下,水解生成氨和二氧化碳,氨在a酮戊二酸和还原型辅酶I存在下,经谷氨酸脱氢酶(GLDH)催化生成谷氨酸。同时,还原型辅酶I被氧化成氧化型辅酶I。还原型辅酶I在340nm波长处有吸收峰,其吸光度下降的速率与待测样品中尿素的含量成正比。
3.2参考值
成人3.2-7.1μmol/L,婴儿、儿童1.8-6.5μmol/L。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肾脏疾病是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类型,因此,在临床诊疗的过程中,需要对这一疾病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各种可行的方式来保证诊疗的准确性和可行性。通过实验诊断的方式不仅提升了检测的准确性,同时也符合我国现如今的医疗特点,所以,在实际的医疗诊断中应该进行广泛地推广。
参考文献:
[1] 蔡广研,陈香美. 慢性肾脏病并发症治疗现状及思考[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0(02)
[2] 宋雅珊,廖蕴华,黄莉. 慢性肾脏病筛查方法研究进展[J]. 医学研究杂志. 2007(11)
[3] 方炜,钱家麒. 慢性肾脏疾病贫血的合理诊治[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5(01)
[4] 候凡凡. 中国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目前的现状和对策[J]. 中国血液净化. 2005(12)
【关键词】肾脏疾病;实验诊断;程序;原则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356-01
进行肾脏实验诊断工作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按照实验检测的原则和程序来进行,并且对一些典型和和常见的肾脏疾病类型进行检验,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不仅如此,还要将相关的实验内容进行明确,尽量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本文中主要对常见肾脏疾病的实验诊断工作进行深入介绍和分析,仅供参考。
一、常见肾脏疾病的实验检查原则和程序
1、通常情况下,对肾脏疾病进行检查的方式主要是进行尿常规检查。
2、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糖尿病患者或者是高血压患者来说,很容易引起肾脏的损害现象。一旦出现这种现象,需要选择相对比较敏感的实验来进行检查,其中包括MA、1-MG、2-MG、RBP等。
3、在进行肾脏实验诊疗的过程中,可以选择肾小球功能实验,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肾小管实验的形式。或者将这两种实验进行综合使用,对肾脏疾病的现象以及其他的功能状况等进行总结,同时对肾功能的状况进行分析。
二、常见肾脏疾病的实验诊断
1、急性肾小球肾炎:这种肾脏疾病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通常情况下,主要的症状是血尿、蛋白尿或者是水肿等。对其进行检查所应用的主要方式就尿常规和血细胞检查等等。如果是急性肾小球肾炎,在镜下就会出现血尿或者是肉眼血尿的形式,其中红细胞也呈现出畸形的形式。另外,在沉渣中还会出现白细胞或者是其他形式的非常规细胞等等。而且,白细胞计数以及颗粒管型都呈现出上升额趋势。急性期肾功能会出现一过性减退特点,具体的表现就是一过性氮质血症,血清中的cysc增高,但是肾小管的功能却不会受到严重的限制。另外,血浆白蛋白的浓度也会表现出下降的趋势。
2、肾病综合症:患者患有肾病综合征主要是以蛋白尿、血脂、水肿程度高以及白蛋白血症低的现象为主。进行尿常规的检查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形式,从检查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大量的蛋白尿中含有白蛋白的形式。在沉渣中也没有细胞成分和管型结构。虽然偶尔可见椭圆的脂肪小体结构,但是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贫血。肾功能患者主要以肾衰竭为主,通过具体的检测可以看出,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cysc、NAG以及CR等形式来进行协助诊断。其中红细胞的聚集性能比较强,血沉速度加快。血浆中的胆固醇和其他的胆固醇脂会明显表现为上升的趋势。另外,甘油三脂的特征不是十分明显,血液中的粘滞性不断增高。
三、肾脏疾病的具体实验诊断分析
1、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1.1原理
肌酐是一种代谢物质,从人体血液中的肌酐种类上看,主要可以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要想保证肌酐的生成量和排出量恒定,需要对人们日常的饮食情况和肌肉的活动情况进行稳定。从肌酐的形式上看,主要经过肾小球,不被肾小管吸收,排泄量就相对比较少,因此,在单位的时间内,大量的内生肌酐被全部清除,医学上被称为内生肌酐清除率。
1.2方法
(1)在进行检查之前,患者要在检查之后的三天之内禁止一切肉食,不能饮食咖啡和茶等饮料,而且尽量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项目,要保证饮水量的充足。在这一过程中,每分钟的平均尿量不能低于1ml。
(2)要在24小时之内进行尿量的准确收集,对肌酐含量进行准确地测量。
(3)在进行尿样收集的过沉重,要抽出静脉血液3ml,对血清肌酐含量进行明确地测定。
1.3临床意义
(1)及早发现肾脏损害:急性、慢性肾小球损害、肾血流减少等均可使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且较其他检查如尿素氮、肌酐等为早。
(2)指导治疗:慢性肾衰竭Ccr<30-40ml/min,应开始限制蛋白质摄入;<30ml/min,氢氯噻嗪等利尿治疗常无效;不宜应用;<10ml/min应结合临床进行肾替代治疗,对利尿剂的反应也已极差。此外,肾衰竭时凡由肾代谢或以肾排出的药物也可根据Ccr降低的程度来调节用药剂量和决定用药的时间间隔。
2、血清肌酐测定
2.1方法和原理速率法
肌酐的化学速率法测定是根据肌酐与苦味酸反应、生成桔红色的苦昧酸肌酐复合物的拟一级反应动力学。在碱性反应环境中,样品中的肌酐或干扰物质和苦味酸的反应速度不同,选择适宜的速率监测时间,可以提高肌酐测定的特异性。
2.2参考值
全血肌酐为88.4-176.8μmol/L;血清或血浆肌酐,男性53-106μmol/L,女性44-97μmol/L。
2.3临床意义
肌酐經肾小球滤过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通过肾小管排泄。在肾脏疾病初期,血清肌酐值通常不升高,直至肾脏实质性损害时、血清肌酐值才增高。在正常肾血流条件下,肌酐值加升高至176—353μmol/L,提示为中度至严重的肾损害。所以,血肌酐测定对晚期肾脏病临床意义较大。
3、血清尿素氮测定
血中尿素氮主要经肾小球滤过,从小便中排出体外,当肾小球受损时滤过率降低,血中BUN升高。所以BUN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
3.1方法和原理
酶耦联速率法:尿素在尿素酶催化下,水解生成氨和二氧化碳,氨在a酮戊二酸和还原型辅酶I存在下,经谷氨酸脱氢酶(GLDH)催化生成谷氨酸。同时,还原型辅酶I被氧化成氧化型辅酶I。还原型辅酶I在340nm波长处有吸收峰,其吸光度下降的速率与待测样品中尿素的含量成正比。
3.2参考值
成人3.2-7.1μmol/L,婴儿、儿童1.8-6.5μmol/L。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肾脏疾病是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类型,因此,在临床诊疗的过程中,需要对这一疾病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各种可行的方式来保证诊疗的准确性和可行性。通过实验诊断的方式不仅提升了检测的准确性,同时也符合我国现如今的医疗特点,所以,在实际的医疗诊断中应该进行广泛地推广。
参考文献:
[1] 蔡广研,陈香美. 慢性肾脏病并发症治疗现状及思考[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0(02)
[2] 宋雅珊,廖蕴华,黄莉. 慢性肾脏病筛查方法研究进展[J]. 医学研究杂志. 2007(11)
[3] 方炜,钱家麒. 慢性肾脏疾病贫血的合理诊治[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5(01)
[4] 候凡凡. 中国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目前的现状和对策[J]. 中国血液净化. 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