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置信限的武器性能试验方法

来源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y_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国军标中对不同质量水平装备的性能考核通常采用定数样本,用试验数据均值与指标对比判定是否合格,存在未给出试验结论的置信度以及不能体现装备性能优/劣引起的试验成本差异等问题。在分析传统假设检验方法、置信限评估方法和序贯检验方法的基础上,应用置信检验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正态分布的装备性能置信检验序贯试验方法。该方法以“大概率”判定装备性能是否合格,避免了传统假设检验仅能给出“小概率”拒收或不拒收时却没有充分理由接受的尴尬,以及国军标定数样本一试到底的弊端,尤其对性能明显优于或低于指标,能提高试验效费比;并以
其他文献
针对二维依赖于时间的线性薛定谔方程,在空间方向采用混合有限元方法,时间方向利用向后欧拉方法,得到一种全离散混合有限元格式.为了将薛定谔方程耦合的实部和虚部解耦,提出了一种全离散混合有限元的两网格算法,将方程在细网格上的求解问题,简化为在一个相对更粗的网格上求解原问题以及在细网格上求解两个泊松方程,从而减小计算工作量,节省计算时间.数值实验结果验证了两网格混合有限元方法的高效性.
为提高快速部署能力和战场上的机动性能,轻量化是未来武器装备的发展方向之一,但大口径火炮的轻量化设计可能会对其射击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对某型轻量化大口径履带式自行火炮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火炮发射时俯仰角过大,跳高过高,观测点纵向位移超过现役对标装备的实测结果3倍以上,扭杆悬挂的转角过大,影响其使用寿命。为解决该炮的稳定性问题,在底盘的尾部配备驻锄,根据相关设计经验确定驻锄压缩阻力系数的范围,在该范围内进行等间距取值计算,输出车身俯仰角和驻锄支反力与压缩阻力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曲线上存在拐点且该
本文简单介绍了新版粉尘防爆国家标准的主要变化,以及对粉尘防爆电子衡器设计、选型及应用的影响,并简单的对粉尘防爆电子衡器应用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说明.
为解决传统高温练漂中棉针织物加工过程能耗高、纤维损伤大的问题,以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N,N解决双(3-氨丙基)乙二胺、单乙醇胺分别与水杨醛、锰盐一锅法反应制备金属锰配合物ML2、ML3、ML4和ML5用于棉针织物低温漂白加工.借助红外光谱仪分析金属配合物的化学结构,研究配合物/过氧化氢体系的催化分解特性,讨论了锰配合物ML3/过氧化氢低温漂白工艺因素对织物白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漂白工艺的最优条件为:锰配合物1.0 mg/L、氢氧化钠1.0 g/L、30%H2O2
为了解决某自行加榴炮协调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较多的问题,提高供输弹系统的可靠性,对协调器工作过程的故障进行了统计,确定了电机驱动系统及蜗轮蜗杆传动为主要故障.分析
通过三维荧光(EEM)光谱技术,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及荧光区域积分法(FRI),对我国珠三角的五家印染废水处理厂外排废水的溶解性有机质(DOM)进行定性及定量表征。五组水样DOM的EEM光谱中类蛋白荧光峰最为明显,结合荧光指数(FI),自生源指标(BIX)及腐殖化指标(HIX),发现DOM的腐殖质主要来源于微生物的活动。基于PARAFAC的结果发现印染外排废水DOM的构成组分可分为类蛋白荧光组分C1(Em/Ex=320/275 nm)和C2(Em/Ex=350/225,275 nm),及类腐
为研究破片形状及质量对其侵彻性能的影响和靶板分层方式对其抗侵彻性能的影响,采用12.7 mm标准弹道枪发射质量为8.05 g、直径为9.4 mm的钨球以及质量为12 g、尺寸为内切圆Φ9 mm×9.5 mm的六棱钨柱,分别撞击材料为Q235的3种不同结构靶板。通过试验和R-I公式得出了钨球及六棱钨柱破片侵彻3种不同结构Q235靶的弹道极限。在此基础上,验证了选用模型及参数的有效性;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相同质量下两种不同形状破片侵彻Q235靶性能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破片侵彻靶板的性能不仅与破片形状、
针对金山金矿在采用浅孔房柱采矿法和全面采矿法开采厚度6 m以上矿体时,存在的采矿损失率较高、采场生产能力偏小、作业安全性较差等问题,结合湾家坞矿区矿体开采技术条件及
针对在复杂环境下因目标点的提取精度不准而导致位姿测量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阈值的预处理及特征点校正的方法。该方法将包含X形特征点的条状模板作为标靶固定在火炮身管上,经网格化搜索出适应光照的最优变换参数后,利用角点检测算法检测出初始角点坐标,结合特征点之间的几何约束及像素灰度值的分布特点,对所提取初始角点坐标分别进行多点校正与单点校正。实验验证表明:该算法适合大范围、高精度的动态姿态测量,
针对提高埋头弹火药热暗哨性能及弹道特性,尤其是弹丸在冲击挤进过程中的运动特性这一影响埋头弹整体性能的重要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定律测量弹丸冲击挤进过程速度的有效方法,建立了半封闭壳体的速度测试参考模型,分析了弹丸在冲击挤进过程中通过感应线圈时,钕铁硼磁体(Nd-Fe-B)原生磁场与涡流效应产生的附加磁场叠加成复合磁场,以及磁体偏移量对感应线圈电动势的影响;为减小测量随机误差,提出一种多区间测量方法。基于短管炮装置,建立弹丸冲击挤进模拟试验系统,通过电磁法和高速摄像法测量获得冲击挤进过程中弹丸速度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