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2.0,传统老编的纸上遐想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一位编辑朋友与我探讨“一个想在‘云端世纪’生存并图发展的编辑──姑且称他们为‘编辑2.0世代’,必须具备什么样的DNA?”
  我承认,一听到他的问题,立刻愣住了,不知如何答复。对我来说,最根本的困惑来自编辑能用1.0或2.0区别吗?从1.0到2.0是连续的、切不断的演化还是一种跳跃(突变)?所谓“编辑2.0”那个世代,他们是不是像詹宏志一样,面对挑战时,看得出“新科技导引出新形势,新形势带来新需求”?
  那么,新科技导引出什么“新形势”?新形势带来什么“新需求”?
  能发现“新形势”与“新需求”的编辑,需要具备什么能力?
  具备这种能力的编辑,就是2.0编辑?就有机会活跃于U-出版时代?
  
  在思考这位朋友提出的概念之后,我又与他相约进行了一次详谈。内容如下:
  某(暂隐姓名):我和几个朋友一致认为,既然来到Web2.0时代,编辑不可能沿袭过去的经验一以贯之。
  您在《以Google为师!》那封信内,特别引用了《Google会怎么做?》的作者杰夫·贾维斯(Jeff Jarvis)的一段文字:他认为未来的新社会应奠基于“关连、连结、透明、开放、公开、聆听、信任、智慧、慷慨、效率、市场、小众利益、平台、速度和丰富之上”。我们讨论很久,认为很可能就是打开“编辑2.0”之门的密语,像“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中,打开藏宝窟大门的口诀“芝麻开门”一样灵验。我们的结论是,活在“编辑2.0世代”的朋友们,不妨将它们移用在出版新产业链里重新检验这些字眼,这些带有魔力的字眼,正静待召唤,编辑的未来或许正好隐藏其中。
  周:虽然你用了“或许”、“很可能”等不确定的词句来描述,我还是认同你切入问题的角度。我认为不管迎面而来的是维基经济也好,云端运算也罢,传统编辑们千万别被这些字眼的表面意义给唬弄了。一旦理解它们的真貌,一点也不复杂。侧身其中,我们仍有难以取代的价值。重点是必须振翅而起,毫不畏惧地融入网络(u)时代,学习詹宏志的谦卑、聆听、并迅即提供满足饥渴层面“新需求”的解决方案与执行胆识,我们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某:嗯,有理。我贡献一个例子左证一下。举例来说,当部落格(Blog,博客)兴起时,你在想什么?你做了什么?反应快速的人,见机不可失,立刻聚集资金,投资平台,以免费与服务吸引会员在平台架设部落格,希望有朝一日形成规模,再图盈利;只有极少数聪明人理解到这潮流意味着人的创造力的全面释放,我们迎接到的是个全民创作时代,这股创作能量,不是书写个人感想的部落格能够完全吸纳的。所以,像“起点中文网”这样的平台,应“需要”而生。
  “起点中文网”直接由产业链的内容创生源入手,所有创作毋需筛选,人人都可以在平台自由张贴呕心沥血的得意之作,由会员点阅数决定作品价值。数年之间,新作家、新作品如风起云涌,席卷市场。组织这类趋势的创作平台,身价随时间水涨船高──它放长线,钓大鱼──创造独特的价值,“盛大文学”终于将“起点中文网”纳入其家族成员。
  周:你刚才说到“出版新产业链”,我想多了解你的看法。
  某:我们一直想绘制“出版新产业链”,我深信能绘制的人,才是未来的赢家。目前,大家的理解都不够完整,但光是不完整的新产业链,就展现一堆商机。
  周:的确,我们的思维朝着同一方向。我曾经举五个年轻人以20万台币成立一家在线印刷网站“Hypo(百集斯公司)”,从2006年创业到2009年时,营业额已近千万。他们掌握到云端时代“出版新产业链”的后端──“制作”那个环节,成就了创业之梦。最近又有一个号称“云端出版”的实例:点点印公司(http://www.tintint.com)。经营者“让网友直接在網络上,编排自己的照片,还能加上文字批注再印成实体的书,2009年创业至今,每个月业绩都成长2成,预估今年营业额突破千万元!”你看!一旦有人解开谜语,商机就出现了。
  某:我同意,假如这也算出版产业的一环。但不能否认的,他们的出版方式和一般人心目中的出版不在同一范畴,一般人对出版的认知仍是在书市流通的读物。编辑的主要任务是“如何从中找到好东西”,能够在最短时间被读者购阅。不管编辑活在1.0或2.0,主要任务是不变的。麻烦的是在Web2.0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内容来源增多,使得选择性更为丰富。编辑对内容的筛选功能不再享有独占优势,而有了更具说服力的替代方式,也因此,作为2.0世代的编辑,必须重新找出难以替代的新功能。
  周:是啊。关于编辑角色的转变轨迹,我也在试图寻找答案。不过“印书小铺”的例子很值得玩味。他把“自费出版”经营的有声有色,我刚收到他们的电子报,出版的书已突破五百本,而且频频攻上传统书店排行榜(谁说自费出版的书都是被传统出版淘汰的书?),成绩超出预期。“印书小铺”越来越强,它把出版(制造)业百分之一百转为服务业,张辉潭这位前行者的经营眼光,有他过人之处。
  某:坦白说,他们都是“例外中的范例”,是特例,但若少了领导者的坚持和执行力,也会一事无成。倒是您刚才提到“如何从中找到好东西”,很值得追索下去,因为“找到好东西”的方式,刚好区划1.0和2.0两个世代编辑的不同。
  周:传统的“找到好东西”的方式,行之有年,我们都已耳熟能详;进入Web2.0的“U-出版时代”,编辑所担任的筛选角色,慢慢地被网络替代。在从前,像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这类几百万字、未完稿的小说,很难被传统出版接受,但在网络时代,作者凭借兴趣每天发表续作,可连载多年不辍,并由数百万网民疯狂的点阅,让作品脱颖而出,等转为纸本书贩卖时,动辄以百万本计。这样的出版模式,完全推翻了传统编辑的经验──网络作品越来越多,有人用“海量”形容内容如排山倒海而来,传统的筛选功能已无用武之地,我们的编辑将何去何从?
  某:您的话让我想起“盛大”。三月初,我读到“盛大文学”在北京推出“一人一书计划(One Person,One Book)”,发布他们“电子书战略”。在新闻发布会的记录上,“盛大文学”首席版权官周洪立先生透露,光是数据库里就存储了五百亿字的创作,每天在他们所属的网站,还继续有6,000万字新内容贴出,而专属作家高达93万人。天啊!这只是一家公司,若加上其它创作平台,那是什么“盛况”?
  周:这份记录流传很广,我也看了,我只能说,热闹啊!真要编辑去筛选,岂不累死!
  某:所以编辑的角色功能非改变不可!一旦重新定义编辑的贡献是什么,“编辑2.0”的迫切性就浮现了。
  周:“编辑2.0”意味着再也不能自外于网络,学习驾御网络而不是受制于网络。网络是无性的,会运用的人,会给它意义、价值和生命。
  某:说得好!讨论到这里,再回想“关连、连结、透明、开放、公开、聆听、信任、智慧、慷慨、效率、市场、小众利益、平台、速度、丰富”这些字眼,您不觉得通体舒泰,浑身是劲?盛大里的大小人物(包括编辑),玩的不就是它们?我对“盛大”好奇得很,他们一连串的大动作,连远在台湾的我们都感受到震动,我认为他们是狠角色,你对盛大有什么看法?
  周:我想用“了不起”、“不凡”来形容盛大。人人知道“云端运算”来势汹汹,只有盛大真正剑及履及在云上展开细腻布局。当大家还在讨论“如何”、“何时”,他们已默默地打造出独有的商业模式,他们铸造独一无二的产业链,也等着打通任督二脉。盛大最了不起的是它的“规模”以及由规模支撑起来的“微支付”等支付系统。如今它有一亿会员,每天有一千一百多万人,用千字二毛、三毛钱支付在线阅读费用,加上周边广告收入,就这模式够吓人了,何况他们的野心岂是这么一点点?“云中图书馆”是另一波大小均收的策略布局,他们造云,打造云基地,他们的冲锋号响彻云天,只等着看传统出版界如何接招了。
  某:美国有句谚语:打不过它,就加入它。面对盛大,出版界的选择其实不多。
  周:现在的出版业──不!出版业已不足形容,应该泛称文化产业──盛大在替“战国时代”寻找句点,然后再重振汉唐盛世。盛大的霸气隐匿在谦恭、礼让之下。但不管他们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得再小心翼翼,总是使我想起西泽大帝。西泽的帝业,建立在远征高卢时,率军“跨过卢比孔河(Cross the Rubicone)”的壮举(转折点)──意思是说:不能再等了,现在就是最佳时刻。这也是陈天桥的心境写照吧!
  某:目前盛大干的是“合纵连横”,想兵不血刃,一统江山。据我所知,他们向各地出版社派遣人员,拉拢入盟,台湾的出版社也是对象之一。我们看盛大,是以“Google、亚马逊的合体”的高度视之,当然,在世界版图上,盛大不如它们,但在华文出版领域,就不是等闲之辈了。总结的说,它正在打造独特的中國模式。它想涵盖华文的文创领域,做法周延而全面,渗透力道惊人,长此下去,出版社是没有招架能力的。
  周:不至于这么悲观吧!我不知道你注意到“百道网”没?
  某:当然。“百道网”是由知名的媒体人程三国、孔燕红夫妇连手策划经营,宗旨是“为书业打造价值过滤、筛选系统”,简单说就是把生产链上“筛选功能的极大化”,紧紧掐住生产→销售的咽喉,太聪明了。大家不是说书太多吗?“百道网”替你过滤,让书店、媒体、图书馆和出版社连在“百道网”内,由它提供最完善的服务。
  周:不知道是不是我太过关心,我觉得“百道网”是传统出版企图在网络时代努力转型的重要布局,占了战略枢纽点。而且时间上有点“巧”,对盛大的“一人一书计划”和“云中图书馆”有针对性吗?
  某:您想太多了。不过,这是有趣的想法,应该放在“竞合”的脉络里去理解吧!若是顺着您的思路推想下去,可不得了──“百道网”能促成传统出版的大团结,形成对盛大的制衡?这想法太有趣了,那谁是那位组织者?谁是佩六国相印的苏秦?哈哈,呼之即出──太好玩了!
  周:(笑)是我想多了。今天已经占用你太多时间,我最后想请教一个问题:你身为台湾出版的一员,你如何在盛大虹吸效应下,保有你的竞争力?
  某:我真的不知道。像“盛大”这样的对手,光凭它一亿会员的规模,我们就被边缘化了;您想想看,会员一亿,一千一百万的付费用户,那是多大利基?除非大陆开放这块版图,让大家都有公平的机会逐鹿中原。
  周:到时候还来得及吗?
  某:(大笑)我们唯一不怕的,就是竞争。
  
  亲爱的朋友,管什么1.0或2.0,万变中仍有不变的元素,我们要学的是怎么跨入虚空间,学到驯化网络的技巧──如高信疆在当时引爆的“副刊革命”,把传统副刊换上新的引擎,一新世人耳目。想想高公的事迹,他留给我们的就是:不妥协、不从俗,走不同的路。(本文有删改)
其他文献
我们这一代因为所受的教育而造成的某类惊诧,这些年大有减退。但是二十几年前可是不一样,忽然看到正面的人物有人说他“坏话”,那种感觉就是惊诧。琉璃厂海王邨旧书店上世纪初原是海王邨公园,有一张海王邨古董摊的老照片反反复复被用在各种画册里,这张照片的远景是公园的北楼,后来成了中国书店的办公楼。一层出售古旧书,淘书客习惯管它叫“三门”,旧书业闻人雷梦水就在这上班。我没见过雷梦水,只是冒冒失失给老人家写过信。
期刊
6月21日,台湾“国家文艺奖”把文学类大奖颁给了小说家七等生。71岁的七等生罹患喉癌正在治疗中,不方便说话,即使能说,他表示自己也不会特意发表得奖感言。  七等生的写作是几近苦行的,生活上则纵情声色,不断出现在他小说中孤僻、叛逆的边缘人,正是他自身。2003年远景出版社为七等生出版60年代奠立其文坛地位的《我爱黑眼珠》、《沙河悲歌》等十册全集。为此,七等生特别感谢两人,一位是“梦幻出版家”沈登恩先
期刊
最近台湾出版业界大家都在热“EP 同步”,什么是 EP 同步呢?基本上就是指电书(E)和纸书(P)可以“同时做完”的意思。  这件事为什么热呢?原因是电子书热了,大家不免要想,何不在做纸张书的同时,顺便也把电子书给它做一做呢?既然我们作者交来的原稿也是电子文件,编辑部制作完成的排版文件也是电子文件,从电子文件转成电子书应该很简单吧,EP 同步岂有困难哉?  结果还真的很难。  排版文件虽是电子文件
期刊
海峡作家文库工程启动  海峡作家文库工程近日在福建长乐冰心文学馆启动,将搜集与收藏来自两岸作家的手稿、手迹、著作版本、实物等资料,并联合展出,供海内外读者参观、研究。  海峡作家文库的建立,首先将从文物资料征集开始,范围包括两岸作家的手稿、手迹、签名,作家用过的物品,尤其是书桌、书橱等。其次是作家出版的各类著作版本和作家收藏的书刊,以及其它有一定保存和研究价值的文件、报纸、书刊、书信、日记、图表、
期刊
近二十年来,两岸出版交流总的趋势是越来越好,特别是近十年来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具体表现在两岸出版交流由非法走向合法,由地下转入地上,由民间扩大到官方,由单项发展到多项。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交流领域越来越广泛;交流内容越来越深入;交流瓶颈一次一次被突破;交流效果越来越明显。这些都取决于两岸形势朝好的方面发展,取决于两岸业界政界的共同努力。  两岸出版交流不仅使大家看到了商机,而且通过交流使两岸相互了
期刊
在齐老师口中自称“最后的书房”中,客厅上有一整面的墙是书架,架上摆满中外图书,小书桌与左后方的小书柜则是栉比地放着要处理的文件,其中有许多是来自四面八方的读者和文坛中的朋友来信。从书桌上的几本书,从书籍侧边上密密麻麻的标签,可见老师对于阅读的认真。1924年出生到今年,齐老师已经86岁,虽然体力上已不如前,但阅读,很认真阅读的习惯没有改变。老师说:“我要做一件事情,就要认真做好。”  为何要以“很
期刊
七年级的孩子,出生在一个网络“沟通”开始成为主流的时代,透过快速的网络往返、精简的文字、表情符号来书写一个故事、一个事件,或者以网络的语言,书写一连串网络交集而成的世界。  我们通常以为,那样的文字没有深度,那样书写出来的生命没有厚度,但在《花甲男孩》里,不太艰深的字句里,浅白易读的文字,却可以将文字的深度和生命的厚度精彩地表现。  出生在1987年的杨富闵,在《花甲男孩》中,不可避免地加入许多网
期刊
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2009年在台湾出版,好评一片,被认为是“1949迁台一甲子最重要最温暖的时代纪实”,图书上榜、作品获奖。学者王德威是齐先生好友,也是三联书店的作者,他将齐先生的大作推荐给三联出版,随之而来的还有王德威为《巨流河》简体版而特别撰写的后记——“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惆怅”,齐邦媛先生认为此文可为《巨流河》之导读。  台湾文学界尊称齐邦媛教授为“先生”、文坛永远的“齐老师”,她
期刊
台湾出版最近几年可谓是风起云涌,在一个完全处于自由竞争的状态下,一万多家出版公司拥挤在一个约2300万人口、3.6万平方公里四面环水的岛屿上,其为生存发展而展开的角逐,壮观又惨烈:有些出一本书就关门;有些苦撑多年不支不得不宣布倒闭;有些两三年换一个经营法人;也有一些在市场经济汪洋中的弄潮儿,他们取得成功。而每一个成功的出版者,都是凭借先进的经营理念、强烈的市场意识、出色的职业判断力和创新能力,才足
期刊
他曾从厦门南漂到广州,是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医疗机械销售人员;他曾狂热于互联网,但对数字出版却一窍不通。时过数年,面对笔者的访问,他竟能对数字出版做出如此透彻的分析:“数字出版比传统出版具备优势:首先数字出版低碳高效,是绿色阅读,与传统出版和阅读方式相比,能够存储海量信息的数字出版方式不像传统纸张那样需要砍伐大量的木材做原料,十分环保;其次,利用新媒体技术,纸质出版通过新载体的表现形式,能将信息展示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