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评论》小说建设及其成就

来源 :学术问题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fall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沈毅,男,仰恩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新闻史,中国近现代史。学 术 问 题 研 究 (综 合 版)
  2014年第1期 Academic Research (Integrated edition)沈毅:《现代评论》小说建设及其成就2014年第1期摘要:《现代评论》传承新文化运动宗旨,注重小说创作及相关翻译理论的探索,为小说的繁荣和翻译理论层次的提升做出了可喜的贡献,在思想启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现代评论》;小说建设;翻译理论;“神译”;“魂译”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00-0129/K(2014)01-0001-05
  一、小说创作受青睐,作者群体多元化
  
   《现代评论》是北京大学部分教授的同人综合性期刊,1924年创办,1928年终刊,所刊载的内容除政治、经济、教育、法律类时政评论、学术论文及杂文外,便是文学作品和文艺评论。据笔者统计,《现代评论》全部9卷209期总共刊登小说240篇左右,除少数属连载形式的中篇小说外,基本上都是短篇小说。署名懋琳(沈从文)的《旧梦》连载达28篇之多,够得上一部中篇小说了。其他如王实味、胡也频等少数几人的连载小说,不过连载三五期,还属于短篇小说。据笔者统计,《新青年》前9卷总计54期所刊登的小说(创作、译作)不少于60篇,这说明《现代评论》和《新青年》对小说建设都很重视。实际上早在《现代评论》酝酿创刊阶段就确立了政治和文学各“半壁江山”的双重关注的用稿宗旨,如同1924年《现代评论启事》所说的,“国内的空气,近来更觉沉寂了。无论在哪一方面,我们觉得非有一番强大的变革不可;本评论就是为成就这种使命而产生的。拟每周出十六开三十页的小志一册,内分政治文学两部”①。所说的“政治”其实是广义的,包括现实的国家形势,具体体现在政治、法律和经济等方面。据笔者统计,《现代评论》全部9卷209期的诗作品及诗论为120篇,加上小说、剧本、剧评及少量的美术评论等,总计文学艺术类稿件接近五百篇,而小说恰占一半的比例,重要性可见一斑。胡适早在《新青年》时代就提倡短篇小说,强调短篇小说的最大生命力在于“用最经济的文学手段,描写事实中最精采的一段,或一方面,而能使人充分满意”②。他认为伴随着世界经济节奏的加快,文学体裁的生命力越发体现在“写情短诗”、“独幕剧”和“短篇小说”三个方面,所以小说创作上“不可不提倡那最经济的体裁,——不可不提倡真正的‘短篇小说’”③。胡适是“现代评论派”的核心人物,自然他的主张得以体现在办刊宗旨中。
  在《现代评论》发表小说的作者大概有70余位,可分为几种类型。第一种是学者型的业余作者,他们有比较体面的职业,衣食无忧,社会地位较高,搞创作的动机更多的是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社会责任及启蒙理想,如胡适、陈源、丁西林、徐志摩、彭泽沛、杨振声等。除了创作,因多有留学经历,外语基础好,所以翻译作品也多出自其手。第二种是热爱文学却生活艰难的群体,多为青年人,最典型的当属沈从文、胡也频等。他们写作的目的最初为养家糊口,改变社会地位,如同沈从文倾诉的,“做几篇白话诗,短篇小说”,“总想在国立大学弄到毕业,毕业以后至少生计问题总可以解决”④。卖文生涯之艰难如沈从文所记:“我们的意思只是能有机会让我们把日子过得下去,把竭尽自己能力写成的作品,编辑看来以为用得着的,把它登载出来就得了。”⑤沈以多种笔名在《现代评论》发表了23篇(部)文学作品,其中最多的为小说。在沈从文的帮助下,胡也频也得以在《现代评论》和《晨报副刊》发表作品⑥,《现代评论》前后共有17期刊登他的小说(包括连载)。第三种作者多为大学毕业不久的青年人,有的则刚跨入大学门槛,如凌叔华、冯文炳、蹇先艾、王实味等。他们矢志于创作,如凌叔华共在《现代评论》发表14篇小说。第四种作者以创造社成员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为代表。原本《现代评论》是太平洋社和创造社商议共创的,但由于郭沫若所提每期“清一色”,政治、文艺内容轮换未被采纳⑦等原因,郭沫若及成仿吾转而疏离《现代评论》,郭只给《现代评论》写过两篇稿子,成发表有一二篇。郁达夫相对积极,发表有5篇小说,并和杂志一班人始终保持着朋友关系。
  《现代评论》的小说题材呈现出多样而统一的特点。知识女性题材以凌叔华的作品为代表,其短篇小说《酒后》曾被丁西林改编成同名独幕剧,搬上舞台上演。《酒后》描写一位少妇在爱着自己丈夫的同时对夫妻两人共同的一位男性朋友微妙的情感。凌叔华的《花之寺》以巧妙的构思表现年轻夫妇间的关爱。写乡间题材的作家主要有冯文炳、蹇先艾、沈从文等,他们离开自己最熟悉的乡间,在不满意城市生活、又不可能重返乡间的情况下,笔墨徜徉、流淌于山峦、篱笆和田畴之间,展现了乡间的人事和风俗、礼俗。冯文炳发表有《鹧鸪》和《初恋》。冯作基调冲淡,语言平实,没有纷纭的人物设计,没有繁复的情节安排,在对凡常人事的叙述中透出丝丝惆怅和凄楚。蹇先艾的《水葬》表现的是乡民纯朴与愚昧,善良与残忍的多重性格侧面。沈从文的《猎野猪的人》既不同于冯文炳赋予的低沉、压抑和忧郁,也不同于蹇先艾带给人的震撼和惋惜,读来轻松畅快,情节跌宕。汪敬熙的小说《瘸子王二的驴》是农村题材的,却嵌进了军阀混战扰民害民这样一个政治元素。汪的《怎样办呢》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军阀拖欠教育经费和教员工资的厌恶、愤怼之情。汪具有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双重知识背景,作为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他对业余创作情有独钟,这和物理学教授丁西林有些相似,但丁的作品往往和社会现实保有一定距离。繁多的题材最终统一于一点,即弘扬人性的善,鞭挞人性的恶,呼唤主体意识的觉醒,倡导人本主义精神,而这和新文化运动所标榜的“文学就是人学”又是高度一致的。
  
  
  二、域外文学的引进,翻译理论的升华
  
  此前的《新青年》很重视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据笔者统计,全部9卷共刊载翻译小说40余篇,而创作小说仅10余篇。《现代评论》则相反,创作小说200余篇,翻译小说34篇(有的为连载,实际完整刊登18篇、部)。同期文学研究会的《小说月报》翻译小说的数量更多些⑧,文学译著的出版事业发展也很快⑨。《现代评论》翻译小说相对较少并不说明它忽视域外小说的引进,更可能的应该在于编辑人手、刊物定位及版面有限等因素上。加之胡适等人正在高调宣传提高翻译质量,创刊号《现代评论》即刊登有胡适的《翻译之难》一文,胡适、徐志摩、朱家骅等讨论译诗质量的文章也在《现代评论》上刊登好几期。对翻译质量的高度重视,或许等于拦起一道过滤严密的“大网”,淘汰掉不少不够标准的译稿。
  梁实秋1926年时曾批评过国内翻译界不择良莠、随意取材的现象:“翻译者对于所翻译的外国作品并不取理性的研究的态度,其选择亦不是有纪律的,有目的的,而是任性纵情,凡投其所好者则尽量翻译,结果是往往把外国第三四流的作品运到中国,视为至宝,争相模拟。”《现代评论》的翻译工作则表现出计划性和选择性。译本多属前人关注不够,或暂无人翻译的。陈源(西滢)所译、连载10期的《少年哥德的创造》(前2期译名为《少年哥德的烦恼》,从第3期起改名),原著为法文。据陈源译后记,他选择的译本是法国作家安德·莫洛怀1926年出版的关于歌德的传记式小说,此法文新著出版不到一年已经重印43版。陈源为了准确把握译文,翻译时还参阅了英文译本,发现法、英文本之间“有时很不相同”。为了照顾中国读者此前阅读郭沫若《少年维特的烦恼》所熟悉的人名、地名,陈源“都依照郭译”,只因在取得郭译《少年维特的烦恼》时第一章已经付印,陈氏的“哥德”已亮相于读者,所以就不必统一于郭氏的“歌德”了。陈译适应了中国晚清以来对歌德及其创作的需求,所以具有很高的价值,译文很快就结集《少年哥德的创造》于1927年出版,并在三年间再版三次。 《现代评论》译者少而精,集中于陈源、胡适、凌叔华、徐志摩、袁昌英等几个实力派人物,而他们大多都有海外留学的经历,并长期关注外国文学,其中陈源最为勤奋,共发表译作23篇(次)。
  《现代评论》在翻译理论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比翻译小说要大。丁西林的书评《国粹里面整理不出的东西》针对语言学家赵元任的译著《阿丽思漫游奇境记》,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第一,关于译本选择的原则。他强调应该透彻而深刻地了解和熟悉翻译对象,认为只有切身感受到译本精妙所在,“他的翻译的工作就由辛苦的变为愉快的,因此他成功的希望也就增加了”。也就是说,匆忙之间寻出一个译本,连自己都没弄懂,说不出喜欢或不喜欢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译好的。第二,“神译”比“直译”、“意译”更重要。他肯定翻译界长期以来所秉持的“直译”和“意译”两个翻译原则是不错的,但又认为仅靠旧有的原则来对付像《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这类理解起来难度相当高的书,“也一定是不够用的”,因为中国传统文化里没有“Humor”,而此书又是一部“笑话书”。他认为赵元任译书采用的是一种“神译”法,所以取得了不菲的成就。第三,翻译的最高境界是比“神译”还要精妙的“魂译”:“这魂译法就是把一本书的味儿都吞下去,把全书从头至尾完全忘了,然后把这味儿吐在你的墨盒子里面,用里面的墨汁写出一本书来。”丁西林是在强调全面、深刻、彻底理解原著,不仅是原著的情节,更应该包括原著的风格和韵味,是吃透、消化原著及作者的全部核心与灵魂后的自然流淌。
  
  三、不菲的成就,深远的影响
  
  如前所述,胡适对翻译质量高度重视,丁西林站在理论高度对赵元任翻译工作所进行的总结,以及丁所阐释的“魂译”主张,是《现代评论》对翻译理论的不俗建树。有了理论指导,文学翻译就会少走弯路,多出成绩,有助于新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梁实秋在1926年的《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一文强调,“外国文学影响侵入中国之最显著的象征,无过于外国文学的翻译。翻译一事在新文学运动里可以算得一个主要的柱石”,“全部影响之最紧要处乃在外国文学观念之输入中国”。郁达夫1925年的《小说论》所持看法与之相近,“新文学运动起来以后,五六年来,翻译西洋的小说及关于小说的论著者日多……所以现代我们所说的小说,与其说是‘中国文学最近的一种新的格式’,还不如说是‘中国小说的世界化’比较得妥当。”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前提之一是学习、借鉴近代以来外国文学的成就,而翻译特别是高质量的翻译则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有理由说,在推进国人不断提高翻译水平的理论建设中,《现代评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代评论》的小说创造成就也不容低估。一些作者的影响在当时及稍后已经表现出来,历史越向前发展,越在持续地焕发出特有的魅力。鲁迅很关注凌叔华的创作,如他1935年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所说:“《现代评论》比起日报的副刊来,比较的着重于文艺……凌叔华的小说,却发祥于这一种期刊的,她恰和冯沅君的大胆,敢言不同,大抵很谨慎的,适可而止的描写了旧家庭中婉顺的女性。即使间有出轨之作,那是为了偶受文酒之风的吹拂,终于也回复了她的故道了。这是好的,——即使我们看见和冯沅君,黎锦明,川岛,汪静之所描写的绝不相同的人物,也就是世态的一角,高门巨族的灵魂。”鲁迅所说的“出轨”、“文酒”、“故道”,指的是凌叔华《酒后》的几个情节。在鲁迅看来,同样是家庭爱情题材的作品中,凌叔华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发掘了一个新的领域——“高门巨族的灵魂”,也即年轻的知识精英们的内心世界。周作人作为燕京大学的教员,对凌叔华这个学生十分欣赏,也曾给予很多具体指导和帮助。凌叔华的《酒后》刚发表出来,他即撰文称“在《现代评论》里读得一篇叔华先生的小说《酒后》,觉得非常地好”。沈从文1926年撰文对《酒后》别具一格的风格和视角很推崇,称“从最近几篇作品中,看出她有与曼殊菲尔相似的地方来,富于女性的笔致,细腻而干净,但又无普通女人那类以青年的爱为中心那种习气。这是可信的。……但这是另外一个阶级中的爱了。这类爱不是一个二十岁少年男女所希望的,也不是他们所想得到的。”
  鲁迅还关注过蹇先艾,并特别提到了蹇的《水葬》:蹇先艾的作品“虽然简朴,或者如作者所自谦的‘幼稚’,但很少文饰,也足够写出他心曲的哀愁。他所描写的范围是狭小的,几个平常人,一些琐碎事,但如《水葬》,却对我们展示了‘老远的贵州’的乡间习俗的冷酷,和出于这冷酷中的母性之爱的伟大,——贵州很远,但大家的情境是一样的。”
  冯文炳写小说起家,得以立足于文坛,是与胡适的《努力周报》、《现代评论》及周作人主持的《语丝》的提携分不开的。周作人称“冯文炳的小说是我所喜欢的一种”,喜欢的理由在于“隐逸”的心理,“有时候很想找一点温和的读,正如一个人喜欢在树阴下闲坐,虽然晒太阳也是一件快事。我读冯君的小说便是坐在树阴下的时候。”
  大概可以把沈从文创作之旅起点确定于《晨报副刊》和《现代评论》。虽然他的处女作发表在《晨报副刊》上,但他名气渐盛却是与他同时或交替地在《晨报副刊》、《现代评论》上发表作品分不开的。沈从文小说无论从风格还是内容上看,都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表现出了应有的永恒价值。乡土文学这个文学“物种”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得到价值彰显,而沈从文正是这个“物种”的播种者和培育人中的重量级人物,自然的,《现代评论》就成为了这个“物种”的“温床”。在沈从文看来,五四以来开创“清淡朴讷的文字”、“原始的单纯”、“素描的美”的人是周作人;冯文炳的小说显示出周作人的“趣味”;沈自认为在现代中国作家中他本人和冯文炳的风格“最相称”。可贵的是,沈从文小说所闪烁的人文关怀的光焰,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和称道,如朱光潜80年代初所高度肯定的,沈“不是一个平凡的作家,在世界文学史中终究会有他的一席之地”。
  新文化运动的宗旨和目标按照胡适的说法就是“中国文艺复兴”,具体着眼点包括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新文学运动到20年代中后期已经走过了十余年的历程,成就不小,却仍为一个新生事物。《现代评论》传承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坚持白话文,倡导多题材、多风格的小说创作,积极开展外国文学的翻译及翻译理论的探索,对于新形势下的思想启蒙可谓功不可没。
  注释:
  ① 郁达夫.郁达夫全集(8)[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8.
  ② 胡适.胡适文集(2)[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04.
  ③ 胡适.胡适文集(2)[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14.
  ④ 邵华强.沈从文研究资料(上)[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2.
  ⑤ 沈从文.沈从文全集(13)[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73.
  ⑥ 吴世勇编.沈从文年谱[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33.
  ⑦ 郭沫若.郭沫若自传(上)[M].北京:求真出版社,2010:295.
  ⑧ 贾植芳等编.文学研究会资料(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934-942.
  ⑨ 贾植芳等编.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翻译文学卷[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24-82.
  ⑩ 梁实秋.梁实秋文集(1)[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39.
   王世杰编.现代评论(第5卷)[C].第109期:10.
   贾植芳等编.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翻译文学卷[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47.
   王世杰编.现代评论(第1卷)[C].第16期:13-14.
   王世杰编.现代评论(第1卷)[C].第16期:15.
   梁实秋.梁实秋文集(1)[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39.
   梁实秋.梁实秋文集(1)[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40.
   郁达夫.郁达夫全集(10)[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29.
   鲁迅.鲁迅全集(6)[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58.
   周作人.周作人散文全集(4)[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8.
   沈从文.沈从文全集(17)[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22.
   鲁迅.鲁迅全集(6)[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54.
   周作人.周作人散文全集(4)[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07.
   沈从文.沈从文全集(16)[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145.
   沈从文.沈从文全集(16)[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145-146.
   沈从文.沈从文全集(16)[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149.
   邵华强.沈从文研究资料(上)[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286.
  
  
  
  Fiction Construction and its Achievements of Modern Review
  SHEN Yi
  (Yang-En University, 362014 Quanzhou, Fujian, China)
  Abstract:Modern Review inherits the gist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and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exploration of fiction creation and related translation theory, 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prosperity of fiction and enhances the level of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lightenment history.
  Key words:Modern Review; fiction construction;translation theory;“shen yi”;“hun yi”
  
  【责任编辑罗雪】
  
其他文献
《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把建设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作为赋予海西经济区四大战略定位之一。建设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
以数据库设计的6个阶段为指导,用SQLServer2000管理数据库,VB开发一个简易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并讲解了VB开发中的一些技巧。
当按下键盘上的每一个键时,Windows会捕获按键的键值,黑客程序就利用了这一点,把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截获并通过网络发出去。如果输入方式改用鼠标点击,程序会巧妙解释,生成不同输
从探讨金融工具会计研究对象入手,对衍生金融工具及其特征进行分析和论述,再根据金融工具创新对传统财务会计理论冲击的现象,针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与报告的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谋求自身发展的对策。我国要加强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国际高等教育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提
通过提出一个新方案来解决高校信息系统集成问题。对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信息系统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服务组建架构和Web服务技术结合的企业应用集成架构。
为了满足医院信息系统发展的备份容灾体系发展,通过对医院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备份相关重点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医院信息系统现状作了较详尽的备份与容灾规划。
我们国家每年有大量的科技成果问世,石油企业也然。但究竟有多少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了规模化应用或产品化、产业化,产生了经济效益?这个问题一直是上上下下十分关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盆地,勘探面积37万km~2。主力油层为三迭系延长组和侏罗系延安组油层。地下情况复杂,属低孔、低渗、低压的边际油田。地面条件艰苦,沟壑纵横、梁峁
泥水盾构以其良好的适应性在过江过河隧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合理的泥浆配比及泥浆参数直接关系到盾构掘进的效率、安全及施工成本.本文以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为背景,选取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