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孩子违规了怎么办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kl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妈妈说:我家孩子4岁了,特别有秩序感,她不能容忍别的孩子违反规则,和别的小朋友玩耍,一旦别的小朋友不守规则,她就会指责人家,说话声音还比较大,有时急了还会出手打人,请问我该怎么教育引导她呢?
  首先,文中的孩子有秩序感是件好事,说明妈妈在培养孩子形成秩序感上教育得很好,孩子已经知道拿了哪里的东西就应该放回哪里,学会了按照规则去做事情。通常来说,学前阶段是孩子形成秩序感的高峰期,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不断获得经验,用自己的智慧内化周围的事物,总结规律,形成规则。
  其次,学前阶段是孩子的“完美敏感期”。有的孩子认为东西没有残缺就是完美的,当然有的孩子也会认为秩序不被破坏就是完美的。如果有人破坏了规则,或是不符合他对规则的要求,他就会很生气,发脾气或哭闹,努力让事情按照他所认为的方向发展下去。
  许多家长在这时候就会很担心焦躁,觉得孩子蛮不讲理,可是要知道,这个时期的孩子情绪控制能力远不如大人,只要感到不满,就会直截了当地表现出来,不加掩饰。对于这种状况,我们需要耐心引导孩子学会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
  适当引导,促进道德发展
  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骂人,打人等),许多家长认为惩罚是一剂良药,可以修正不良行为,促进孩子服从规则。其实不然,因为惩罚本身会使儿童更关注于自己的不幸,家长需要做的事情是引导孩子将关注点集中到他人的视角上,对孩子解释某行为被认为不良的原因。比如,“你这样打他,他会感到痛的,你伤了他的心”,“如果别人这样打你,你是不是会痛,是不是会难过”等等。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给他人造成的伤害时,便会产生强烈的道德心,会更倾向于考虑别人的感受。
  树立榜样,制定适宜规则
  学前儿童处于科尔伯格道德推理的回避惩罚和服从阶段,通常不会考虑他人的需求或情感。他们基于什么对自己最有利来做出决定;只有当规则是由更具权威的个体所建立的时候才会服从。孩子一开始形成的规则往往是从权威人士(父母、教师)那里得来的,他们的吸收和模仿力可不容小觑。孩子在与成人的接触中,获得规则的同时也获得了对待违反规则者的反应。如果孩子违反规则时家长对孩子打骂,那么当孩子发现其他小朋友违反规则时,更可能会打骂其他小朋友。如果家长是对孩子讲解不能违反规则的原因,那么在出现同样情境时,孩子可能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去帮助其他小朋友认识到违反规则的坏处。所以,家长自己就要成为规则的化身,树立好榜样,让孩子内化适宜的规则,表现出适当的行为。
  同伴交往,形成适应性规则
  同伴关系在孩子的发展中具有成人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可以学会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别人,学会如何去爱,并影响着他们的社会行为。当孩子粗鲁地对待其他小朋友时,比如,打人,骂人等,其他小朋友下次就会拒绝和他一起玩耍;当他发现没有一个小朋友愿意和他玩时,他就会主动地改变自己的行为,表现得亲密友好,这样其他小朋友才会又愿意和他玩。孩子在同伴交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学会人际交往的规则,同伴对孩子的影响通过强化、模仿和同化的机制得以实现,同伴关系有利于促进幼儿学习亲社会行为。在孩子同伴关系受阻时,父母可以把握时机,让孩子体验爱的行为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快乐,这样孩子更易形成待人亲切、愿意合作、宽容别人、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
  理解孩子,与孩子多交流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孩子的很多问题,比如,粗鲁地扔玩具、多动、不爱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等等,这时父母大多会变得焦躁不安。其实当遇到这些情况时,父母需要静下心来分析一下孩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不能动不动就批评孩子。比方说,文中的孩子指责别人不遵守规则,可能只是追求自我表现,想得到父母的肯定评价。家长要肯定孩子积极的方面,以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遵守规则),但同时也要指出孩子做得不对的地方(打骂小朋友),并引导其改正。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要有的放矢,不能无中生有。学会与孩子沟通,当然比语言更重要的是父母的态度,只有父母从心底里与孩子产生共情,愿意倾听孩子,才能真正打动孩子的内心,有助于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任何一个孩子的成长,如果没有家长的关注、引导和培养,他们很可能在某些方面会产生问题,比如攻击、冲动、自卑、退缩等。如果希望孩子拥有美好的品质,能够健康地成长,那么每个家长需要赋予更多的爱心给孩子,不要忽视孩子的心理。
  (徐鑫锫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研究生)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趋深入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招商引资是实现经济体系保持进步、有效、全面优质发展的当头之选.但是,随着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受到大多现实条件的束缚以及
怎样让孩子安然入睡?摇的摇,晃的晃,拍的拍,唱的唱,还有说故事,读绘本的。  到底什么样的书适合睡前共读呢?  好的睡前故事可以是那种文和图反反复复,可预测、可参与的类型。而且要暗合孩子心理,给孩子心理上的安全感,才会让孩子安心去睡。  反复的、可预测的故事和无意义故事,很是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小小的池塘里》以一只青蛙的活动线路为线索,看到了这样那样的动物生活;《在高高的草丛里》同样以一只
人力资源管理中人事档案管理是其中的基础程序,严重的影响着中国人事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然而人事档案管理和社会人事管理需求因为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与越来越完善的市场经济
9月9日, 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延安儿女的故事》《延安娃》音像制品在北京举行首发式.rn首发式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北京延安儿女
当今世界的能源供应是以化石燃料为主,然而,这并不是长久之计.我们急需可持续的清洁能源,急需能源结构转型 .核能是一种能量密度极高的有效清洁能源.但是,核安全问题一直是核
众所周知,“无规矩不成方圆”。所谓规则,一般指由群众公认和共同制定或由代表人统一制定并通过的,由群体里的所有成员一起遵守的条例和章程。规则具有普遍性。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规矩、规范都与此相关。  幼儿是否应该懂规则?这是我们家长一直关心和疑惑的,我们一直用成人的是非标准和成人的角度去看孩子的行为,其实是不合理的。因为心理学研究认为,同样的事件,对于儿童和成人意义完全不同。幼儿是否懂规则,要看幼儿在成长
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随着近些年的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对自然资源的使用与开发也在不断地加大,使得自然资源的数量在急剧的下降,并且,在自然资源之中
信用档案在我国是一种新事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信用档案的建立和完善必然要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目前,信用档案的形成和利用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们往往围绕高考成绩而展开教学工作,这就使得我国高中生在其他方面的知识较为贫乏,其中,金融理财知识的贫乏尤为显著.本文将对生活中青少年接触金融
社保档案是对被保险人信息的详细记录,也是被保险人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重要凭证,因此必须重视社保档案管理工作.由于缺乏完善的社保档案管理系统,目前社保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