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罗布泊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罗布泊去,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长久的梦。有位日本人曾写过一本书,叫《丝绸之路上的99个谜》。罗布泊,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谜。
  2008年11月,罗布泊迎来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科考行动。考察首次实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在为期一个月的考察中,来自地质、考古、农业等20个不同专业的29名专家参与其中,这也是罗布泊考察史上专家队伍最强大的一次,国内罗布泊研究精英汇聚一堂。
  虽然大量的工作还待实验室结论,但野外工作的初步成果仍然告诉我们:罗布泊还有许多未知的谜,等待我们去揭示。
  
  寻找小河死者的家
  
  2008年11月25日,考察在新疆库尔勒市启动,第一支出发的分队即考古分队,目标是小河遗址区,考察重点是小河遗址的周边环境。
  1914年前后,维吾尔族人奥尔得克首次在罗布泊发现一个有“千口棺材”的地方。1934年,在奥尔得克的带领下,瑞典探险家斯文 赫定牵头的考察团在孔雀河下游库姆河的一条无名支流附近,找到了这片墓地,并在此发掘了12座墓穴,采集到大量文物。他断定,这片墓地“早于中国统治楼兰王朝时期”,即在西汉前。考古学家沃尔克·贝格曼将墓地附近的无名支流随意称为“小河”,这片墓地便有了“小河墓地”之名。
  此后不久,小河基地却很快消失在人们的目光中,直至60余年后的2000年末,才由当时的新疆文物考古所所长王炳华研究员重新发现。
  2002~2005年,由新疆文物考古所伊弟利斯研究员为队长的考古队对小河墓地进行了试发掘和全面发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考古队在这里发掘墓葬167座,还有超过190座的墓葬因风沙等原因被完全破坏。奥尔得克所说“有千口棺材的地方”实不为虚言。
  然而,考察队专家们的目光并不在小河墓地,他们此行的最重要目标是解答这样一个疑惑:墓主人生前的家在哪里?
  贝格曼在当年曾用几个月时间走遍了小河两岸,始终没有发现过一处古代人类聚居遗址。小河墓地东距楼兰遗址直线距离102千米,在当时要走10天以上。
  英国探险家斯坦因提出另一种解释,说罗布人曾将小河基地称为“麦得克沙尔”,即麦得克城(小方域)之墓,麦得克城为斯坦因所发现,更在楼兰遗址以东。当时的人是不会选择路途如此遥远的地方作为死者的归宿地的。
  现代卫星遥感技术解决了这一难题。
  出发前,队员之一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吕厚远研究员通过互联网“谷歌地球”系统调取小河遗址、米兰遗址和楼兰遗址等的卫星影像资料,对小河遗址周围20~30千米进行了一次高分辨率扫描。结果发现,在小河遗址西北方向五六千米处,古河道有一段向东弯曲,在河道西岸中心部位,存在一个由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构成的白色直角条带,如一个反写的“L”,图像南北长约180米、宽6~10米。这一图像与周围沙丘的移动方向截然不同,似为人工痕迹。
  到达小河遗址第2天,考察分队即向卫星图像疑点进发,在距疑点1千米左右,地面开始出现陶片、动物骨骼和汉五铢钱。到达疑点后,一座只剩下东、南两段墙体的城池从沙丘中露出。墙体3边各约220米长,顶宽6米,东墙基部宽约8~10米,由人工堆积泥土构成,南墙由红柳枝和泥土间层组成。墙体内侧有断续红烧土,上有大块木炭,周围有陶片、纺轮等。由于城内大部分为流沙湮埋,城池究竟为方形或长方形,尚不能确定。
  根据遗物,伊弟利斯研究员初步认定这是一座汉晋遗址。遗址与小河墓地距离约6.5千米,当天可以来回,基本能认定为小河死者生前的家。另据对小河古城建筑的碳14测定,遗址约建于公元440~500年左右,应为北魏时期(公元386~534年)。由此,小河墓地的年代也要相应推后至北魏时期。
  小河墓地死者生前的家终于找到了。
  
  罗布人的又一处家园
  
  罗布人,不是一个种族,而是曾经生活在罗布荒原的居民的总称。
  人类在罗布荒原活动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由于环境的变迁,人类活动在此出现了中断,以至今天,出现了许多难解的谜。
  如今,人们关注最多的是最后一拔罗布人,即清末民初生活在阿不旦一带的罗布荒原居民。
  阿不旦,相当于罗布人的“首府”,在罗布方言中是“水草丰茂,适宜人居住的地方”之意。英国探险家斯坦因1906年进入罗布泊前到达的阿不旦,已经是一处新阿不旦了。这是因为老阿不旦的盐化迫使罗布人迁往新址。新址也取名阿不旦。
  老阿不旦傍湖而生,新阿不旦则靠人工开挖的水道捕鱼,两地居民虽同样以渔业为生,捕鱼奈件却发生了极大改变。至1921年塔里木河重归罗布泊,失水的罗布人只能放弃阿不旦各奔东西了。
  在罗布荒原还有多少罗布人的聚居点?它们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考察队抵达若羌县后,一条线索引起了队员的关注,当地人在罗布庄东侧发现了一个新的聚居遗址。考察队决定前往这片遗址一探究竟。
  这是一片用残存的芦苇扎成的住宅遗址,房屋建筑与老阿不旦相似,从房屋中残留的渔网可以判定是一个渔村,房屋与房屋间隔30~50米,大小不等,还有生火的痕迹。在一间房屋中还发现一个用胡杨木凿成的木盆,估计是用采盛食物的。经初步判断,遗址与老阿不旦为同一时期,或者更早一点,但固距罗布泊太远,各国探险队都未曾到过这里。
  这里的居民究竟是阿不旦的“臣民”,还是更早的一个“阿不旦”,尚需搞清。
  
  揭示楼兰屯田之谜
  
  2000多年前,西汉政府在抗御匈奴、收归西域的军事行动中,为解决官兵的粮食供应问题,开始在西域屯田。早在公元前1世纪,汉政府即在渠犁(令尉犁)和轮台(今轮台附近)一带开渠引水屯田积谷。
  楼兰作为西城门户,有“西当焉耆、龟兹径路,南强鄯善、于阗心胆,北捍匈奴,东近敦煌”的重要战略地位,尤受汉政府重视。当时楼兰国有“户千五百七十,口万四千一百”,但“地沙卤少田,寄田仰谷旁国”。公元前77年,汉政府派傅介子袭杀楼兰王更国名为鄯善后,迁都伊循(令米兰),并派遣司马1人、官兵40人赴伊循屯田,由此开始了罗布泊地区的屯田。楼兰则担负“常主发导,负水担粮,送迎汉使”的重任。加上过往的商贾、僧侣,来往的人数相当多。他们不仅要吃,还要带上食水,解决路途上的给养问题。为此,在楼兰屯田,变得日益迫切。东汉班勇曾向汉延建议,向楼兰派驻西域长史,田卒扩大到500人。尽管建议当时未被采纳, 但至东汉末,楼兰地区的屯田规模实际已超过了班勇建议的水平。
  东汉末、魏晋初,敦煌人索励截住注滨河,蓄水溉田,动用的兵士除了索励率领的酒泉、敦煌兵士千人外,又召集了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兵士共3000人,结果,取得“大田三年,积粟百万,威服外国”的赫赫战果。
  索励兴师动众,大修水利,大量屯田的具体地点,究竟在哪里?这始终是个谜。
  在学术界,人们一致认为,注滨河即孔雀河下游河段,注滨河畔的注滨城,就是孔雀河下游的营盘遗址。但截住的水流向了哪里?到哪里灌溉了农田?却众说纷纭。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说,横断的注滨河河水由营盘南、楼兰南流过,并溉于楼兰城东。但是,至今在楼兰以东并未发现屯田遗迹,横断的河水按理说应该形成一段人工运河,也未见踪迹。
  这一疑团,在本次科考中初步有了答案,同样依靠了卫星影像加地面调查:在楼兰遗址东10余千米处,有大面积与周围地面在色调上有明显差别的痕迹,一种是略带蓝色的暗色调,边界较明显;另一种为略带黄色的橙红色调,边界平直、明显。这两处与周围颜色较浅、呈北东走向的雅丹地貌有明显差别,带有人工痕迹。从卫星图像看,还有人工灌溉渠系痕迹和突显的人工堤坝痕迹。在楼兰与小方城之间还有类似码头的痕迹。灌区疑似耕地总面积接近尉犁绿洲,人工引水渠道,包括运河分布区甚至大过耕地区。
  经过实地考察,专家发现,此处地面较平整,地上有特别坚硬的盐结壳,即石膏淀积层,周围的雅丹地层中却没有这一淀积层,应是人工灌溉造成的盐类淋溶淀积的结果。在通往疑似耕地的一条引水渠道处的较高平台上,考察人员发现了几块残留的泥质土墩,与周围很不协调,估计是灌溉渠系控制系统风蚀后的残留。
  但是,大家在这片区域没有发现任何耕种的痕迹和农作物的遗迹,缺乏直接的耕地证据。
  不过,地面观察和数百千米高度的影像之间,效应差距很大。作为新疆丸大风区之一的罗布泊风区,近2000年的风蚀,对耕地层具有毁灭性的破坏,也是显而易见的。目前尚寄希望对所采土样的分析,若能找到粮食孢粉,真相就大白了。
  
  “大耳朵”的新传奇
  
  美国从1960年就开始对地球表面进行卫星图像勘测,其中就有罗布泊的卫星影像。在卫星图片上,罗布泊形似一只人耳,不但有耳轮、耳孔,甚至还有耳垂,所此,罗布泊也被各国科学家昵称为“中国的大耳朵”。
  这是一只硕大无比的“耳朵”,大到数千平方千米。它究竟是什么时候形成的?“耳轮”、“耳垂”和“耳孔”又分别代表了什么?
  通过初步研究,考察队认为:“大耳朵”是全新世以来的罗布泊湖盆,乃是不同时期的湖水干涸过程中,因干涸时间长短不同、积盐过程有强有弱而形成的在形态、物质组成和色调上各异的盐壳。“耳轮”是湖水退缩蒸发的痕迹,“耳孔”是伸入湖中的半岛,“耳垂”则是喀拉和顺湖注入罗布泊形成的三角洲,喀拉和顺湖位于塔里木河的尾端。
  罗布泊的变化,与气候、水系关系十分密切。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自然会对罗布泊大小、形状产生影响。尽管干涸过程依然是同心圆收缩,但收缩的速度、幅度,所呈现的耳廓状态会有很大差别。有研究表明,全新世以来,罗布泊地区环境经历了多次重大变迁,可划分为8个阶段,尽管总体处在干旱背景下,但其中也包括相对暖湿的时期,距今3500~3900年的古墓沟文化期、距今2200~1600年的楼兰文化期,都处在相对暖湿的时期。距今2200~3400年,则是罗布泊地区一个极其干旱时期,致使人类活动在此段内出现了断层。
  至于我们如今看到的罗布泊“大耳朵”,不是全新世以来的湖盆,而是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干涸的湖盆,也就是说,它是一只“新耳朵”。
  过去认为,罗布泊“大耳朵”的“耳心”,是湖盆最后干涸的部分,也是罗布泊最低洼的地方。本次考察,利用GPS定位系统,对“耳心”进行了认真测定,结果表明,它不是罗布洼地最低点,因沙与盐壳的胶合形成的灰暗色调,使人们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在实地调查中,专家发现罗布泊东、西部之间非常平坦,没有湖坝存在,罗布泊分为东、西湖的结论也不成立。
  当然,这些新认识还有待实验室的进一步分析,以及埋藏在“大耳朵”中的大量雷达探测点长期监测的结果提供更多信息。
  
  罗布荒原的新危机
  
  本次考察,科学家们发现,罗布泊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在大大加速。
  罗布泊地区南面为我国特有的羽毛状沙丘区,新的沙丘在大量形成,沙丘的移动急剧加速;我国第二大、特色最丰富,包括龙城、白龙堆、三陇沙雅丹的罗布泊雅丹群,风蚀、崩塌进一步加剧;荒原中各类遗址的风蚀、沙埋现象愈来愈严重,当年为彭加木烈士树立的殉难纪念碑周围也满是流沙。
  罗布泊地区是我国一个重要的古代文明集中分布区,楼兰、小河、罗南、米兰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遗址和大量未名遗址,为我们保存了灿烂的西域文明。中国最大的钾盐基地建设、美甲天下的若羌红枣基地建设,哈若、新青、喀若等铁路建设,楼兰文化的复兴,也急需生态环境的保障。
  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威胁着罗布泊地区的大量遗址,也威胁着这一区域的经济开发,急需寻求积极、合理的对策。
  
  责任编辑 赵菲
其他文献
2008年9月,著名搜索引擎谷歌年满“10岁”。短短10年,谷歌已经拥有全球最强大的计算机网络,其搜索引擎存储着超过400亿互联网网页,谷歌一词早已作为搜索引擎的代名词融入到网民的日常生活,甚至有人患上了“谷歌依赖症”。对此,专家提醒,这是网络时代的一个全球化现象,无限的搜索引擎让人类有限的大脑实现任意衔接。而需要正视的是,搜索成瘾所带来的思考惰性,让越来越多的网民思维趋于简单化。  著名科技作家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证明,基因调控和决定着一切。这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的俗语提供了科学解释。但是,此话只是说明了生命遗传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没有体现出来。而在人们尚未认识基因的时候,中国文化早就做了说明:龙生九种,种种各别。    爱因斯坦的后代不聪明    国外曾用诺贝尔奖得主精子进行孕育后代的实验,其根据是对优势基因的认可和利用。美国人搞了一个复制天才的实验。为了保密,这
“红得发紫”的由来    封建时代的等级尊卑十分严格,连服饰穿戴也有特别规定。如黄色是皇帝的专用服色,其他人(除太监外)一概不能使用。各级官员服饰也不相同,不能乱穿。官职品级不同,衣服颜色也各异。这种制度就是“品色衣”制度。“品色衣”制度起始于北周,形成于唐朝。宋、元、明、清沿用时,只是在局部做了一些小的调整。就唐代而言,官分九品,三品以上穿紫衣,四品深红,五品浅红,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
动物的野生和圈养~直是一个争论话题。问题的根本是,野生使得动物更为健康长寿还是圈养更让它们健康长寿。此前对黑猩猩的研究似乎证明圈养更有利于其健康和长寿。黑猩猩在野生环境中一般只能活到40岁~45岁,而在人工饲养环境中一般可以活到50岁~60岁。而且,曾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人猿泰山》系列电影中扮演“奇塔”的黑猩猩于2008年4月9日已满76岁,被吉尼斯世界纪录鉴定为世界上“最长寿”的黑猩猩。  然
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为杉科水松属植物,是仅分布于我国和越南的单种属植物。顾名思义,水松是生长在水边的松树,民间也称为水莲、水帝松、水杉松、水机等。水松属的拉丁学名来源于希腊语,Glyptos是雕刻的意思;strobus指球果,意思是水松球果种鳞有洼点、花纹及苞鳞的尖头,好像雕刻成的一样,Pensilis则意指悬垂的。    生物学特性    水松是半常绿乔木,高达2
“死得其所”是德国哲学家尼采送给人类的一个忠告。尼采认为文明的演进必须以死亡为代价,只有不断地死亡才会有不断地新生。也许他有天才的预见,也许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这种思想被现代生物进化论所接受,并且拿出了相当一部分生物学上的证据。这些生物学者认为,越是高级的动物,再生和不死的能力就越低。例如壁虎可以长出一条新的尾巴,而哺乳动物和鸟类就不能,而更原始的阿米巴虫,只要环境容许,几乎会永远分裂下去,但它们却
近年来,许多城市争相建设光亮工程,但当城市夜景愈发美丽的同时,人们却忽视了其中潜在的危害。城市夜间照明产生的干扰光(含逸散光,反射光和眩光等)会对人、动物和环境造成干扰或负面影响,这种污染被称为人工白昼污染。就在人们盲目追求夜晚亮度的同时,它的危害也在悄悄地蔓延。    错乱的“上岗铃声”    城市植被是指城市覆盖着的生活植物,它们拥有美化环境的景观效应,保护环境、净化环境、调节小环境气候的生态
从表面活性剂讲起    在界面世界里,对于喜欢和水混在一起的分子,我们叫它“亲水分子”,比如普通玻璃表面上的那些分子;相反,对于与水分子不能相容,喜欢和油混在一起的那些,我们称之为“疏水分子”。虽然亲水和疏水是相对的概念,但若强行把亲水分子和疏水分子摁在一起,他们并不能像人们期待的一样进行融合,其原因在于,二者呆在一起需要的能量非常大,双方都想找回本身的性质,这样就导致界面在拼命地减小。  自然界
松潘,古名松州,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在今川主寺镇建立湔氐县,为松潘地区县级建置之始,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松潘地处四川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东部,是游客前往九寨黄龙旅游的重要中继站。距九寨机场所在地川主寺仅17千米,具有便利的交通位置与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同时也是历史悠久、民族风情浓郁的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    天府之国的守护城    松潘地处岷江上游,是四川通往青藏的重要通道
常人看法是,在生物世界的食物链中,植物几乎总是处于最底层,是要被动物吃的。然而有少数植物却能吃动物,有趣而令人惊奇。此类植物也被称作食虫植物。这些植物不仅可以捕食昆虫,甚至可以捕捉一些体型较大的动物,如蛙类、小蜥蜴、小鸟等,所以也被称为食肉植物。  食虫植物现今总共有约500种。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猪笼草。那口袋状叶子,很像从前农村竹编的关猪笼子。  除此之外,自然界还有不少食虫植物,根据其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