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O2/Ti纳米管光电极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水处理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aib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阳极氧化法,以氟化铵和硫酸铵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在不同的条件下制备TiO2/Ti纳米管(TNA)光电极;以罗丹明B为目标污染物,在光照条件下研究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浓度为1 mol/L硫酸铵和0.119 mol/L氟化铵的电解液中,电压20 V,阳极氧化时间60 min,退火温度550℃,制备的TNA光电极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钨掺杂可明显提高TNA光电极的光催化效率;在电压为3 V,掺杂时间为10 min的条件下,获得的W-TNA光电极光催化性能最好;W-TNA光电极光降解质量浓度5 mg/L的罗丹明B 80 min后,去除率可达到97.9%。 TiO2 / Ti nanotubes (TNA) photoelectrodes were prepare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by using anodic oxidation method with ammonium fluoride and ammonium sulfate mixed solution as electrolyte solution. With Rhodamine B as the target pollutant, Its catalytic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oltage of 20 V, the anodization time of 60 min and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of 550 ℃ were achieved in 1 mol / L ammonium sulfate and 0.119 mol / L ammonium fluoride electrolyte. The prepared TNA photoelectrode had goo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The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TNA photoelectrode was improved obviously.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W-TNA photoelectrode was the best when the voltage was 3 V and the doping time was 10 min. After 80 mg rhodamine B with mass concentration of 5 mg / L, the removal rate could reach 97.9%.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李希霍芬先生两次来华进行地理-地质考察的七条路线,简述了《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简称《中国》)的编成出版情况,分析了宏著《中国》最主要的内容及
<正> 一九二五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那时,我已四十岁,正好过了前半生。我一生六次访问中国。访问的时间都选择在发生某些重大而明显的革命变化的时期……我是在一九四七年初乘最后几架美国飞机中的一架离开延安的。"你必须马上离开这里,否则你会走不了。"毛泽东当时对
本文回顾了北京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文章围绕起始阶段(1862-1949年)、地质调查工作迅速发展阶段(上世纪5O-60年代)以及百家争鸣、成果丰收阶段(70年代后期至20世纪末)等内容展
以硅藻土作为添加剂共混到聚偏氟乙烯(PVDF)中,用相转化法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复合膜,以期得到水通量大且耐污染性能的复合膜.利用XRD和FTIR对膜进行物相与化学基团的分析,利用F
新蕾出版社新出的《故事大王》画库,一共五本,合成一套。这书有一大特点,就是,摆在书店橱窗里,能让人一看,手就不自觉地伸到口袋里掏钱。先别忙掏钱,打开书套,翻开书本看看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4月,此后二十几年里,本着以史为鉴,继往开来的研究宗旨,坚持一年一会,一会一书的计划,及时总结汇报研究成果,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分离性能及膜污染问题是正渗透膜分离技术应用的关键.为了考察正渗透分离过程中曝气在膜分离过程中的作用,采用实验室规模的正向渗透实验装置研究了曝气量及曝气方式对膜分离
本文阐述了中瑞西北考察团袁复礼教授的贡献。在1927-1932年的5年内袁复礼教授共发现了10种有伟大科学意义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在1983年当袁复礼教授回忆这段往事时他自豪地说
本文介绍了中国地质学史研究会20年来地史人物研究简况。文章从地质学史研究会会讯第1号(全国第一届地质学史研究会年会)、地质学史研究会会讯第2号(地质学史研究会第二届学
本文根据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大致勾勒出世界和中国闪石玉矿的分布情况,将闪石玉分为镁质碳酸盐岩型和蛇纹石化超基性岩型两大成因类型,对目前从资科中可查到的闪石玉矿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