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欧洲著名的艺术家阿诺德·豪泽尔曾提到,人可以生来成为艺术家,但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对于促进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缺失的原因出发,重点探讨了创建高效美术课堂,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以期为同行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美术 高效课堂 审美情趣
当前,我国中学的美术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师课堂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师付出很多,学生得到很少。出现这种窘境的原因,除了有教育体制方面的弊端外,还跟美术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等有关。因此,通过营造愉悦学习氛围、设置主题引起讨论、采用启发式教学、巧妙借助现代技术来创建高效的美术课堂,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尤显迫切。
一、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缺失的原因
1.社会对教育的功利性期望的影响
受传统应试教育和分数至上的影响,中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着明显的功利性质。美术课作为一门“副科”,在初中教学中往往得不到重视,甚至出现为其他主课“让路”的情况。同时,面对升学的巨大压力,学生也不得不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与升学直接挂钩的“考试科目”上,用在美术课上的时间少之又少。
2.美术教师的配备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一是,美术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大部分学校受应试教育影响,认为在美术这门“副科”上不值得花太多的财力和人力。加之,专职的具有本科学历的美术教育类学生,大多数都想自己创业或者继续深造,愿意选择到中学去任教占极少数。即使学校有本科毕业的专业美术类教师,也被安排到去教美术特长生,普通学生接触到专业美术教师的机会很少。二是,部分美术教师专业素质有所欠缺。部分教师虽然毕业于师范学校,但缺乏对美学、美术理论、中外美术史、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材教法等基础理论的系统学习,教学能力相对有所欠缺。加之,一些美术教师职业责任意识不强,自己帶学生做家教来赚钱,而对本职工作所花精力过少。
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美术教学策略
1.营造愉悦学习氛围,设置主题引起讨论
美术课程作为艺术类的范畴,在一个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里,更能激发学生捕捉艺术内在美的敏感度,增加学生美感的熏陶。因此,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无拘无束、欢快地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对艺术的感知中。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要避免使用呆板、空洞的语言,而是要多使用口语化和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听得懂,听得有味,能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
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教师还可以采取设置主题的方式,引发学生对话题的讨论,为学生提供一个发散思维、交流思想的绝佳契机。例如,在《多彩的学习生活——优美的校园》写生课中,以创设故事情境导入,在极短时间内,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吴道子的故事:“有一次皇帝安排吴道子和李思训去四川嘉陵江绘画写生,李思训废寝忘食认真绘画,吴道子却被嘉陵江优美的风景陶醉了,物我两忘,没有完成任务。回来后唐玄宗召见他们要欣赏作品,吴道子两手空空匆忙赶去,大家猜猜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学生们猜测到“吴道子被免职;吴道子被驱逐出去;吴道子拓印了李思训的绘画交作业;吴道子当场作画”等众多猜测产生。这种以问代讲的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同时也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过程。
2.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印度尼西亚诗人阿米尔曾说:“懂得如何启发,是教人的一大艺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启发教学,改变从理论上空洞地介绍艺术的做法,巧妙地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回来。例如,在欣赏《克里斯蒂娜的世界》一画时,教师并不要急着告诉学生画的相关信息,而是可以逐步向学生询问他们对艺术作品的第一直觉是什么。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作品画的是什么?为什么她在那里?它传达了什么情绪?”通过这样一步步启发,学生纷纷答道:“画中一个身体虚弱的女子,像是在草地上爬着;远处有房子,也许她在回家。作品给人的情绪是悲伤的,因为画的是秋景,很凄凉,有很强的寻找家园的动机。”听到学生的这些回答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该画的主题。这样一步步地导入启发,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了作品的主题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他们的参与分析,实际上已经使欣赏课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和目标,即全面掌握艺术品的思想性和艺术风格。
3.丰富学生知识构造,巧妙借助现代技术
多媒体教学可以极大地满足美术教学的特点和需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学效果。很多作品的欣赏、鉴赏都离不开对历史背景的了解,需要学生有着丰富的知识构造,这时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把作品相关的各类信息整理出来,通过现代教学技术帮助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例如,在“中国民间美术”作品欣赏课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来演示,在课件中可以采用古筝乐曲《高山流水》《平湖秋月》作为背景音乐,创设一种情感情景,让学生自然启动审美思维,并一边讲解,学生一边欣赏,让学生对身边的、本省的乃至全国的民间美术作品进行综合的欣赏。多媒体技术能全方面展示各种细节内容,帮助学生丰富历史知识,又能清晰地讲解课堂要点。但是,多媒体应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作为教学媒体之一的计算机和其他教具一样,只是一种工具,不应成为唯一的教学手段,教师要始终记住美术教育是主,信息技术是次。
三、结语
提升学生整体的审美情趣,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美术教师用自己的热情来感染学生,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打造一个高效的美术课堂,用艺术来丰富人的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张培娟.让审美之花在美术课堂绽放[J].新教育,2013,(09).
[2]黄新野.论中学生美术审美情趣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1,(50).
[3]徐爱明.浅谈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1,(12).
关键词:美术 高效课堂 审美情趣
当前,我国中学的美术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师课堂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师付出很多,学生得到很少。出现这种窘境的原因,除了有教育体制方面的弊端外,还跟美术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等有关。因此,通过营造愉悦学习氛围、设置主题引起讨论、采用启发式教学、巧妙借助现代技术来创建高效的美术课堂,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尤显迫切。
一、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缺失的原因
1.社会对教育的功利性期望的影响
受传统应试教育和分数至上的影响,中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着明显的功利性质。美术课作为一门“副科”,在初中教学中往往得不到重视,甚至出现为其他主课“让路”的情况。同时,面对升学的巨大压力,学生也不得不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与升学直接挂钩的“考试科目”上,用在美术课上的时间少之又少。
2.美术教师的配备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一是,美术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大部分学校受应试教育影响,认为在美术这门“副科”上不值得花太多的财力和人力。加之,专职的具有本科学历的美术教育类学生,大多数都想自己创业或者继续深造,愿意选择到中学去任教占极少数。即使学校有本科毕业的专业美术类教师,也被安排到去教美术特长生,普通学生接触到专业美术教师的机会很少。二是,部分美术教师专业素质有所欠缺。部分教师虽然毕业于师范学校,但缺乏对美学、美术理论、中外美术史、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材教法等基础理论的系统学习,教学能力相对有所欠缺。加之,一些美术教师职业责任意识不强,自己帶学生做家教来赚钱,而对本职工作所花精力过少。
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美术教学策略
1.营造愉悦学习氛围,设置主题引起讨论
美术课程作为艺术类的范畴,在一个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里,更能激发学生捕捉艺术内在美的敏感度,增加学生美感的熏陶。因此,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无拘无束、欢快地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对艺术的感知中。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要避免使用呆板、空洞的语言,而是要多使用口语化和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听得懂,听得有味,能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
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教师还可以采取设置主题的方式,引发学生对话题的讨论,为学生提供一个发散思维、交流思想的绝佳契机。例如,在《多彩的学习生活——优美的校园》写生课中,以创设故事情境导入,在极短时间内,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吴道子的故事:“有一次皇帝安排吴道子和李思训去四川嘉陵江绘画写生,李思训废寝忘食认真绘画,吴道子却被嘉陵江优美的风景陶醉了,物我两忘,没有完成任务。回来后唐玄宗召见他们要欣赏作品,吴道子两手空空匆忙赶去,大家猜猜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学生们猜测到“吴道子被免职;吴道子被驱逐出去;吴道子拓印了李思训的绘画交作业;吴道子当场作画”等众多猜测产生。这种以问代讲的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同时也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过程。
2.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印度尼西亚诗人阿米尔曾说:“懂得如何启发,是教人的一大艺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启发教学,改变从理论上空洞地介绍艺术的做法,巧妙地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回来。例如,在欣赏《克里斯蒂娜的世界》一画时,教师并不要急着告诉学生画的相关信息,而是可以逐步向学生询问他们对艺术作品的第一直觉是什么。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作品画的是什么?为什么她在那里?它传达了什么情绪?”通过这样一步步启发,学生纷纷答道:“画中一个身体虚弱的女子,像是在草地上爬着;远处有房子,也许她在回家。作品给人的情绪是悲伤的,因为画的是秋景,很凄凉,有很强的寻找家园的动机。”听到学生的这些回答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该画的主题。这样一步步地导入启发,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了作品的主题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他们的参与分析,实际上已经使欣赏课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和目标,即全面掌握艺术品的思想性和艺术风格。
3.丰富学生知识构造,巧妙借助现代技术
多媒体教学可以极大地满足美术教学的特点和需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学效果。很多作品的欣赏、鉴赏都离不开对历史背景的了解,需要学生有着丰富的知识构造,这时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把作品相关的各类信息整理出来,通过现代教学技术帮助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例如,在“中国民间美术”作品欣赏课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来演示,在课件中可以采用古筝乐曲《高山流水》《平湖秋月》作为背景音乐,创设一种情感情景,让学生自然启动审美思维,并一边讲解,学生一边欣赏,让学生对身边的、本省的乃至全国的民间美术作品进行综合的欣赏。多媒体技术能全方面展示各种细节内容,帮助学生丰富历史知识,又能清晰地讲解课堂要点。但是,多媒体应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作为教学媒体之一的计算机和其他教具一样,只是一种工具,不应成为唯一的教学手段,教师要始终记住美术教育是主,信息技术是次。
三、结语
提升学生整体的审美情趣,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美术教师用自己的热情来感染学生,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打造一个高效的美术课堂,用艺术来丰富人的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张培娟.让审美之花在美术课堂绽放[J].新教育,2013,(09).
[2]黄新野.论中学生美术审美情趣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1,(50).
[3]徐爱明.浅谈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