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智慧,为课堂注入生命活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ew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建构式生态课堂"的实践过程中,笔者重点从用智慧激活课堂走进学生心灵、师生平等、巧用方式三方面进行探究,以期语文课堂的高效化。
  【关键词】激活课堂 走进心灵 平等对话 巧用方式
  "建构式生态课堂"是推进"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延续。其核心理念仍然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
  它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这就对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笔者就如何激活课堂,给学生更多思考空间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用智慧激活课堂--走进学生心灵
  有幸听了湖北省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上的《七颗钻石》一文,真是受益匪浅,他是这样激活课堂,激发学生兴趣,走进学生心灵的:
  师:咱们一起来学习《七颗钻石》,这是一节阅读活动课。什么是阅读活动课呢?就是又要阅读又要说话,又要探讨,还要想象的课。我们今天要做很多活动(一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活动一:进入录音棚(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仿佛真成了播音员呢)
  师:进入录音棚,意味着我们每位同学的身份是什么呢?
  生(齐答):我们都是播音员。
  师:对,因此读课文就要读出播音员的水平。
  ......
  你们都在录音棚里生活,刚才摄像师已把你们的精彩表现录下来了。好,咱们再开始第二个活动。(学生情绪高涨)(屏幕显示活动二:畅游智慧泉)
  师:同学们,要开动脑筋啦!在智慧泉里尽情地畅游吧!下面讨论几个问题。(教师用生动幽默的语调发问。屏幕同时展现:
  话题一:不写第一段不行吗?
  话题二:不写小狗与过路人不行吗?
  话题三:不写水罐的"变"不行吗?
  ......
  活动三:来到创作室
  1.想一想,轻轻地描述一个好梦。
  2.试一试,快乐地描述一个场景。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讨论的热火朝天,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余老师就是这样用智慧启迪学生的心灵,一步一步巧设问题,留给学生畅想的天空,最后水到渠成的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情境,品位生活的,达到了以学定教的目的。
  二、激活课堂的核心--师生平等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师生平等是个重大的挑战,笔者常听到语文课堂中的"平等"还局限于形式,并无挑战性,尤其是师生对话,大多是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走进早已设好的"圈套",学生被牵着鼻子走。
  如同样教学《七颗钻石》,常听到的是类似这样的提问:"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故事里出现了哪些人物?学生的问答往往也"中规中矩"。这样很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更谈不上平等,只会觉得不越雷池半步,跟着老师思路走,根本无精彩可言,更很少有智慧的碰撞。真正的课堂该洋溢着生命的色彩,富有活力和魅力。
  笔者认为课堂的核心是要求师生平等,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有更充分的体现。民主平等,课堂里才会飞出欢乐的歌。教师应平等待对学生的想法,多肯定、少批评,努力发现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正确的面对学生的质疑,这样的课堂才会碰出思想的火花,才能真正激发课堂的活力。
  三、激活课堂的关键--巧用方式
  语文教学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尤其是对话教学,俗话说:会说话让人笑,不会说话叫人跳,这就充分说明了说话要注意方式与艺术。我觉得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激活课堂:
  1、"化直为曲"切实有效。如教学《愚公移山》我采用了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求知欲:
  师:那个遗男几岁了?
  生:七、八岁。
  师:从哪一个字知道?
  生:从"龀"字知道。
  师:七、八岁的孩子也去移山,他的爸爸同意他去吗?
  生:他没爸爸。
  师:你怎么知道?
  生:他是寡妇的儿子。孀妻就是寡妇。
  此对话中"龀"、"遗男"、"孀妻"几个词语教学含义时,如直接对话,学生脱口齐声回答,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习惯。采用曲问方式,就诱发思维积极性,学生急于思考,争相回答,并可在情趣盎然、气氛活跃中理解了"龀"、"遗男"、"孀妻"几个词语的含义。
  2、尊重个性注重发展。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愿望与需求、情绪与灵感。学生往往又爱各抒己见,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正是这些个性化的差异,使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才使师生产生对话互动的需要,并在对话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正确认识学生并科学地估计他们的知识和智力水平,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创造性对话来激活课堂,真正做到民主。
  3、随机应变应对课堂问题。课堂教学并不是一成不变,它是个"动态"过程,情况随时有变化,乃至超出估计,发生意外。因此激活课堂的技巧还表现在善于从课堂的实际出发,随机应变,临时应对突发性问题,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如一位老师在阶梯教室给学生讲课,准备朗读课文时,发现课本放在了学生的桌子上,于是走下讲台去拿。他在上阶梯教室的台阶时,不小心摔倒了,学生们顿时愣住了,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他身上。老师站起来稳住身体,指着台阶对学生们说:"你们看,上升一个台阶多么不容易,生活是这样,读书(学习、工作等)也如此啊"。这一随机应变而又富有哲理性的话语,不仅解除了老师的尴尬,而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这就要求我们有足够的智慧来驾驭课堂,让课堂充满活力。
  当然,课堂的激活,需要有互感效应,要有机智让课堂形成激烈的氛围走向,培养学生大胆的质疑,充分的表达,并热烈的交流,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生机,甚至出现"奇迹"。这样的课堂,学生心智才会得
  到锻炼,个性才能有所张扬,情趣才能受到陶冶,如果我们能用智慧激活课堂,一定会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偶读“坐”的象形解析,对“坐”字产生了兴趣.“坐,人累了就想坐,人老了,走不多远就想坐,坐从土,系指古人席地而坐.而坐,又因坐时常不仅一人,故从二人,二人对坐,‘坐’字更为
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要求学生画一幅或几幅画,然后把画上的内容写下来.课例《小熊的帽子》主要根据学生自行创作的四幅画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抓住画面之间的联系,
对于盛开的花朵,真正保证其养分充足的是根,而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就类似于这个根基,为他们的顺利快速的成长和潜能的充分发挥提供持续的动力。所以,我们必须关注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通过各种方法鼓励和帮助孩子多多进行摆弄、触摸、拆装等操作,通过孩子长期不断的亲身动手操作去发现、探究、摸索操作的乐趣和好处,为将来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一、积极创设动手操作的设施和环境,鼓励幼儿乐于动手  在全园的范围内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医患纠纷是广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以来,已成为社会关注度最高、处理难度最大的一类纠纷。医患纠纷,一般是指医患双方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检查、诊疗、护理行为和结
期刊
期刊
作为未来社会整体建构的重要一环,民间组织自其诞生之初就受到广泛的关注,而随着21世纪国内外复杂多变的政治经济背景日益突出,寻求更加频繁的非政府组织合作已然成为时代趋势,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