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心学生的个性,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心过程;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评价可以是多角度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兴趣、基础知识的接受应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自信心、创新意识、审美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信息技术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6;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3-0011-01
课程教学评价方法的改变,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富有生命力,教学内容更具有延展性。那么教师如何建立一种新的适应新课程需要的、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当代课堂教学改革起导向与激励功能的小学信息技术和谐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并把教学评价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与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从而点燃学生求知的热情,激活学生的深层思维这已经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了。
一、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小组评价
首先学生自评是评价活动的重点环节,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使过去评价活动学生的被动变为主动,使评价活动变为学生再学习的动力。自我评价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评价、学会公正的评价、学会多角度多方法公正的评价自己,就像学会学习一样学会评价自己。在学生自评前,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要求,操作方法和操作要领的进行指导,使学生掌握学习评价的标准。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能力。
其次是同伴评价。同伴评价是指在评价时利用同伴的力量,在与同伴互动的过程中,发挥互助合作与知识共享的精神,通过观察、模仿、评价同学的作品,实现学习目的的一种评价方式。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在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意见和看法,将个人的收获转变成大家的共同精神财富。
小组评价体现的是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他们能在自己的團队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小组评价体现的是大家众人的智慧结晶,这样的意见更具有代表性,更有参考价值。
二、教师评价、注重差异、以人为本
(1)最重要的是重视教学的过程,注重不同学生自身的差异。
在整个教学评价过程中学生是被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和自主评价的主体。只有正确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才能真正了解这个学生。我们追踪了学生的发展状况,注意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为下一步的教学作出详细的计划,也使受评价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在评价中要以人为中心,反对就事论事。
(2)在我们的教学中不能使用统一和标准化的方式来进行的评价,评价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由于每个学生的遗传因素、努力程度和所处的家庭、社会环境不同,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就是同一个个体在其不同的发展和成长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正视和尊重这些差异,注重学生在不同起点上的提高,而不是看重他们是否都达到了某一共同的标准。如果都使用“一刀切”的评价方式会大大降低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往往会适得其反。我们在教学的评价中要有的放矢。
(3)信息技术评价中运用激励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前进的路上遇到的成功或失败,既可能成为沉重的负担,也可能成为新的动力,评价在这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变“贬损性评价”为“激励性评价”,以克服因评价而带来的“消极效应”。并以不断的“激励性评价”唤醒学生“我要评价”的意识。尽可能多地运用表扬武器,做到“好话多说,坏话好说”,突出激励性。
三、家长评价、家校结合
教育趋势的改革,鼓励家长参与到评价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来,他们和教师、学生共同成为评价的决策者。因为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最了解,能够发现孩子的智力强项。家长通过与孩子共同学习档案袋中的作品,通过与教师的交流,最终会成为教师的教学伙伴,与教师、学生一起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我想试行一个“档案袋”的活动,把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中的作品保存在档案袋中,在档案袋中,学生家长可以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评论个人的作品,思考孩子成长的证据,以及讨论需要引起重视和继续努力的地方,促使孩子不断地取得进步。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科学的评价将教师、家长、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发展到极大功能化,使学校教育成为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的幸福驿站。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多元教学评价的发展与趋势》,多元智能网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信息技术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6;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3-0011-01
课程教学评价方法的改变,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富有生命力,教学内容更具有延展性。那么教师如何建立一种新的适应新课程需要的、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当代课堂教学改革起导向与激励功能的小学信息技术和谐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并把教学评价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与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从而点燃学生求知的热情,激活学生的深层思维这已经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了。
一、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小组评价
首先学生自评是评价活动的重点环节,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使过去评价活动学生的被动变为主动,使评价活动变为学生再学习的动力。自我评价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评价、学会公正的评价、学会多角度多方法公正的评价自己,就像学会学习一样学会评价自己。在学生自评前,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要求,操作方法和操作要领的进行指导,使学生掌握学习评价的标准。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能力。
其次是同伴评价。同伴评价是指在评价时利用同伴的力量,在与同伴互动的过程中,发挥互助合作与知识共享的精神,通过观察、模仿、评价同学的作品,实现学习目的的一种评价方式。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在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意见和看法,将个人的收获转变成大家的共同精神财富。
小组评价体现的是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他们能在自己的團队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小组评价体现的是大家众人的智慧结晶,这样的意见更具有代表性,更有参考价值。
二、教师评价、注重差异、以人为本
(1)最重要的是重视教学的过程,注重不同学生自身的差异。
在整个教学评价过程中学生是被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和自主评价的主体。只有正确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才能真正了解这个学生。我们追踪了学生的发展状况,注意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为下一步的教学作出详细的计划,也使受评价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在评价中要以人为中心,反对就事论事。
(2)在我们的教学中不能使用统一和标准化的方式来进行的评价,评价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由于每个学生的遗传因素、努力程度和所处的家庭、社会环境不同,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就是同一个个体在其不同的发展和成长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正视和尊重这些差异,注重学生在不同起点上的提高,而不是看重他们是否都达到了某一共同的标准。如果都使用“一刀切”的评价方式会大大降低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往往会适得其反。我们在教学的评价中要有的放矢。
(3)信息技术评价中运用激励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前进的路上遇到的成功或失败,既可能成为沉重的负担,也可能成为新的动力,评价在这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变“贬损性评价”为“激励性评价”,以克服因评价而带来的“消极效应”。并以不断的“激励性评价”唤醒学生“我要评价”的意识。尽可能多地运用表扬武器,做到“好话多说,坏话好说”,突出激励性。
三、家长评价、家校结合
教育趋势的改革,鼓励家长参与到评价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来,他们和教师、学生共同成为评价的决策者。因为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最了解,能够发现孩子的智力强项。家长通过与孩子共同学习档案袋中的作品,通过与教师的交流,最终会成为教师的教学伙伴,与教师、学生一起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我想试行一个“档案袋”的活动,把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中的作品保存在档案袋中,在档案袋中,学生家长可以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评论个人的作品,思考孩子成长的证据,以及讨论需要引起重视和继续努力的地方,促使孩子不断地取得进步。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科学的评价将教师、家长、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发展到极大功能化,使学校教育成为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的幸福驿站。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多元教学评价的发展与趋势》,多元智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