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监察权独立运行需处理的几对关系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343212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2018年我国完成了第五次修宪,这次修宪最为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把“监察委员会”作为一节规定在“国家机构”中。根据第127条第1款规定监察委员会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需要注意的是监察权的独立行使不仅需要受到合法性的要求,而且还会受到一定的政治与法律监督。监察委开展工作必须遵循党的指导思想,而且要向人大汇报工作成果,对人大负责受其监督,还要与其他国家机关相配合。要保障监察委员会的权力能够独立运行就必须处理好几对关系。
  关键词:监察委员会;监察权;监察权独立性
  一、监察权独立运行的基本含义
  第五次休宪增设了“监察委员会”,是我国现行宪法实施以来针对国家组织机构进行的最重大的调整,将全国人大领导下的 “一府两院”转变为“一府一委两院制”。本文旨在就第127条第1款规定的监察委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通过对比发现,该条第1款与第131条、第136条的表述方式几乎一样,第131条和第136条分别将“监察委员会”改成“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将“监察权”改成“审判权”和“检察权”。由此可见,宪法把监察委作为与法、检地位相平行的一种权力机关。这三个机关,分别对应了监察权、审判权与检察权三种性质不同的职权,而且强调它们均是“依法独立”行使权力,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权力的独立运行是监察委员会的核心,这种“独立性”具有三层含义:
  第一,监察委员会作为我国的专门监察机关,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监察委员会的独立地位,不是行政机关的附属机关;并规定其独立行使职权。
  第二,此处的“独立”特指整体独立,并非监察人员或监察官个人的独立。这与我国审判权和检察权的独立运行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三,此处所指的“干涉”专指“非法”的影响、介入或干预,若是依法进行的,则不包括在内。例如,公民可以依据法定权利对监察委的工作进行监督。
  二、监察权独立运行与合署办公的关系
  所谓合署办公,就是指党的纪委与作为国家机关的监察委采取“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办公模式,实现反腐力量的集中。但有人质疑,这样会对监察权的独立运行造成干扰。因此,要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防止党对監察权的独立行使构成非法干预。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规范:
  第一,合理分工,各司其职。监察委员会与纪律检查委员会虽然共用一套人马,但这并不代表其职权与人员的混同,但在机构性质、职权、权力指向的对象、可以采取的措施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二者共用一套人马,监察委开展反腐工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监督下进行。
  第二,执纪检查与监察权运行的衔接。纪律检查委员会与监察委员会的监督对象存在很高的融合度。比如,对一个作为党员的公职人员的监督由两部分构成,纪委针对党员公职人员的违纪问题进行处理,监察委则对公职人员的违法和犯罪问题进行处理。对于在处理违纪过程中出现的违法犯罪问题则需要两机关进行妥善的衔接。
  三、监察权独立运行与人大监督的关系
  首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必须坚持的,任何行为都不得与之相抵触。站在政权架构的角度来讲,监察委是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处于平行地位的国家机关,既然两院都要对人大负责并受其监督,那么监察委也不能例外。
  其次,宪法第127条明确规定监察委独立行使监察权要依法进行,也就是说人大通过立法对监察权进行的规制,并不构成所谓的干涉。实际上,人大主要通过制定法律、进行人事任免、对相关问题开展调查等手段来实现对监察委的监督。除了涉及国家监察体制的法律制度的设定权之外,全国人大不得干预监察委独立行使监察权。
  最后,人大监督与监察权行使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人大监督是在“谁产生谁”逻辑链条上的“监督——负责”关系,强调对“国家机关”的整体性工作进行监督,但这种监督并未涉及到具体履职的人员。有人说人大有罢免权,但罢免权的对象是特定的公职人员,例如由人大选举的产生的公职人员,而非一般公职人员。而监察委则把全体公职人员作为监察权所指向的对象,将监督落实到个人头上,以达到对公职人员个人腐败的预防和惩治。可以说人大的监督是整体监督,而监察委的监督则是个体监督,二者要共同发力。
  四、监察委与检察院的办案衔接
  《宪法》第127条,还规定了监察委要与其他机关配合与制约。例如,对于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职务犯罪,监察委员会在案件调查结束后,要移送给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刑诉法》第170条规定检察院对监察委移送的案件,在必要时可自行侦查,这是否意味着对监察权独立行使的破坏。笔者认为不会。原因如下:
  第一,在此情形下,检察院对案件进行自行侦查,可以视作审查起诉程序的延伸,不涉及到监察程序,所以不会对监察权独立运行造成干涉。
  第二,《刑诉法》第175条第二款的规定,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如果认为案件需补充侦查可自行侦查。监察委在反贪、反渎案件和职务犯罪案件中所承担的职责与公安机关在处理一般刑事案件时的职责类似,既然对于公安移送的案件在规定情形下检察院享有自行侦查权,那么出于法律系统整体的协调与统一性,当案件的移送主体为监察委时也应赋予检察院相应的自行侦查权。
  结语
  我国宪法赋予监察委独立的宪法地位,至此我国形成了一府一委两院的国家机构体系。监察权确实要独立运行,但这并不等于其独立性没有边际,无所限制,其仍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要向人大做工作报告,接受监督,还要与其他归家机关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监察委打击腐败的功能,而不至于使监察权泛滥。
  参考文献
  [1]林彦.从“一府两院”制的四元机构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合宪性路径[J].法学评论.2017(3),第163-166页。
  [2]陈光中.比较法视野下的中国特色司法独立原则[J].比较法研究.2013(2),第1-12页。
  [3]秦前红,石泽华.论监察权的独立行使及其外部衔接[J].法治现代化研究.2017(6),第55-64页。
  [4]刘小妹.人大制度下的国家监督体制与监察机制[J].政法论坛.2018(3),第14-27页。
  [5]姜明安.监察工作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8,第89-98页。
  作者简介:
  程超(1995),女,山西省晋中市人,广西大学法学院 法律(法学)。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法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股东优先购买权是指股东享有的同等条件下有限购买其他股东拟转让股权的权利。该优先购买权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特有的一种法定权利。公司法所规定股东享有优先购买权,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有限责任公司的老股东可以通过行使优先购买实现对公司的控制权。该规定体现了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的维护和对老股东对公司贡献的承认。  关键词:有限责任公司;优先购买权;股东;人合性  一、有限责任公司的定义和特征  (一)有限
期刊
摘 要:互联网与经济相结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据已经成为一种关键生产要素,数据的开发效率将直接决定着数字经济的效益。但由于平台经营者对于信息的过度收集以及对相关数据缺乏合理有效管理,造成了大量个人数据的泄露,在这样的趋势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的应运而生为用户个人信息规范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电子商务;个人信息;大数据  2018年8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
期刊
摘 要:未成年人是我国一个特殊的犯罪群体。因为未成年人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成长阶段,有独特的身心特点。所以未成年犯的刑罚执行制度应该主要体现刑罚的功利价值而非公正价值。在行刑社会化的国际趋势下,我们国家的刑罚理念也应该更人性化,加之监禁刑的种种弊端,社区矫正制度作为一种非监禁刑制度近些年在我国兴起。而社区矫正制度与未成年犯行刑一些理念相吻合。本文试图以社区矫正制度为切入点,会探讨我国现阶段未成年犯社区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诸如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应运而生,并逐渐普及到各个行业和领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习惯。共青团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共青团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服务青年学生等发挥了作用,新时代下,高校需要将共青团建设与新媒体融合,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拓展团建的内容,提高团建的质量。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新媒体给予高校团建的机遇、挑战以及如何利用新媒体提高高校团建的效果。  关键词:新
期刊
摘 要:自古以来,德治、人治、法治的关系就一直与国家的兴衰,朝代的更迭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人治的独裁到法治的严苛再到德治与法治的兼顾,治国理念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影响着整个国家的民主进程和文明程度。本文试着从德治、人治、法治的关系入手,通过分析秦朝灭亡的历史来讨论德治、人治、法治对当今国家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人治;法治;治国理念  一、德治、法治、人治的概念以及关系  从历史的纵向发展来看,一
期刊
摘 要:保卫部门政工工作,为企业的主要工作之一,提高政工工作水平,有助于提升部门的工作效率及质量。基于此,本文首先强调了企業保卫部门政工工作发展及创新的重要性,其次,从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宣传渠道三方面出发,分析了政工工作面临的问题。最后,重点从问题入手,提出了具体的发展与创新策略。  关键词:企业保卫部门;政工工作;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宣传渠道  前言  企业的保卫部门,承担着保证企业以及工作人
期刊
摘 要:本文的第一部分分别进行了高职思政教育的含义、社会互动及其理论分析,第二部分通过班集体建设、党建工作分别进行竞争性社会互动策略、实地考察社会互动策略具体分析,展开STS社会互动策略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探讨。  关键词:STS社会互动策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引言  当下,我们必须要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予以更多的关注,进而更好的倡应“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思政教育活力。在我国
期刊
摘 要:在当前背景下,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大。因此,做好企业的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企业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当前的企业中,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企业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共同促进企业的长效发展。  关键词:企业党建;精神文明
期刊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要论述,为我国思想文化战线工作者提出了全新的命题。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工作者需要更新观念、认清形势,充分理解新时代社会主义多元文化的内涵实质与外延,最大限度地通过自身努力发挥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的软实力、软权力作用,为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新时代;文化层次;开放;多元;软权力  2017年初冬,中国迎来了一个历史的机遇,习近平总
期刊
摘 要: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对内能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和约束力,锻造企业发展的精神力量和道德规范;对外塑造品牌,展示企業良好形象,提升企业软实力。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对于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