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健康十条标准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ghuidiann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益于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老年人怎样的心理状态才算是健康呢?有关学者制定了10条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充分的安全感
   安全感需要多层次的环境条件,如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等等,其中家庭环境对安全感的影响最为重要。家是躲避风浪的港湾,有了家才会有安全感。
  二、充分地了解自己
   就是指能够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能否对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对自身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如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勉强去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常常会得不到想象中的预期结果,而使自己的精神遭受失败的打击;过低的估计自己的能力,自我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心,常常会产生抑郁情绪。
  三、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家庭条件及相应的社会环境来制定生活目标。生活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实际,还要留有余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经济能力的范围。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曰:“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
  四、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包括三个方面,即与自然、社会和人的接触。老年人退休在家,有着过多的空闲时间,常常产生抑郁或焦虑情绪。如今的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文化活动站以及老年大学为老年人与外界环境接触提供了条件。
  五、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
   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个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生活中才能体验出幸福感和满足感。例如一个人的能力很强,但对其所从事的工作无兴趣,也不适合他的性格,所以他未必能够体验成功感和满足感。相反,如果他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但能力很差,力不从心,也会感到很烦恼。
  六、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为了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就必须不断学习。比如:不学习电脑就体会不到上网的乐趣;不学健康新观念就会使生活仍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水平上。学习可以锻炼老年人的记忆和思维能力,对于预防脑功能减退和老年痴呆有益。
  七、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形成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的心理因素。情感方面的联系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在人际关系中,有正性积极的关系,也有负性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八、能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
   对不愉快的情绪必须给予释放或称为宣泄,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另外,客观事物不是决定情绪的主要因素,情绪是通过人们对事物的评价而产生的,不同的评价结果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有一位老太太,大儿子是晒盐的,小儿子是卖伞的。老太太总是发愁,阴天她为大儿子担心,晴天为小儿子担心。一位心理医生对老太太说:“您真有福气,晴天您的大儿子赚钱,雨天您的小儿子赚钱。”老太太一想很有道理,便高兴起来。
  九、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
   一个人的才能与兴趣爱好应该对自己有利,对家庭有利,对社会有利。否则只顾得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兴趣,而损害了他人或团体的利益,就会引起人际纠纷,而增添不必要的烦恼。
  十、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当个人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愉快感和幸福感。但人的需求往往是无止境的,在法律与道德的规范下,满足个人适当的需求为最佳的选择。
其他文献
对我来说,在5岁那年失去母亲后,父亲就身兼两职。当他75岁因肝癌病逝时,我完全崩溃了。我是希望他能一直活着,但现在我得被迫面对他的衣柜和五斗柜抽屉,丢掉或分送掉他的东西,因为一个人永远不会知道自己会传些什么东西给需要的那些人。   我年轻需要钱用时,父亲常会隐身至他的房间,然后带着钱出现。我从不知道那些钱是哪里来的,只是怪异地认为这个房间可能会为我长出一些金钱果来。然后有一天,我突然听到父亲告诉姐
期刊
男孩儿小时候特别调皮,家里几乎天天有登门告状的。人家骂骂咧咧找上门来,家人只好忙不迭地赔不是。  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镇上的摄影师每个月都会背着照相机到村上转一圈儿。那个暮春上午,家人也都穿戴一新,摄影师的架子也已经架好,只消全家人在镜头前咧嘴一笑,就齐了。这时院外却有一个声音猛地飞进来:“华子,上山捉蝎子去。”  一身海军蓝小西装的男孩儿“哧溜”一下就钻了出去,快得让全家人都没时间反应。  
期刊
忘记自己的年龄   宋美龄是个不在乎年龄的人,一次访美期间被人提到年龄,她却说:“我是64还是67,有什么关系?判断一个人的年龄不是以日历来算,而是他活得有没有意义。”宋美龄很爱时髦,七八十岁的时候,还经常讨论衣着和发型。她最自豪的是自己的身材,她曾对私人医生说:“你瞧,我还能穿30年前的衣服呢!”   戒掉吸了60多年的烟  在台湾时期的宋美龄嗜好吸烟,可在蒋介石去世以后,她下定决心把吸了60多
期刊
养生保健的根本目的就是强身壮体,延年益寿,要注重取得三维式的保健效果。三维式保健是从整体治疗、情绪治疗、行为预防三个方面同时做起,取得最佳的健身效果。   (一)整体治疗   现代医学模式已不再是传统的对症治疗,而是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人体健康进行全方位的医学保护。要求避免单一的药物对症治疗,利用一些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来缓解患者病痛,增强人体各器官的功能,从维护机体健
期刊
前些年,昆仑山里的狼特别多,多到伤人吃家畜乃至“十五敢”也不敢进山的程度。  “十五敢”——好多人不知道他的真名实姓,他从小就胆子忒大,颇像闯过关东的爷爷。十岁生日的晚上,他和伙伴们藏猫猫,居然钻进一个老坟洞里睡着了。第二天早上,一手戴着从枯骨上捡来的银手镯,一手提着条手臂粗的活蛇,嘴里啃着从石供桌上拿来的供果,那神气劲儿仿佛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长大后,他嗜好狩猎,而且胆随人长。据说十二属相里的
期刊
三 个 月  四十多年前的一个春天,父亲抱着襁褓中的我,从焦作坐火车到豫北新建小城鹤壁。由于上车人多,父亲一时大意,竟把襁褓抱反了,襁褓成了口朝下,而父亲并不知晓。上火车时,父亲只觉襁褓一滑,眼看我就要头朝下坠落在一米多高的站台上,突然一个人像闪电一般扑了过来,我好像落在了一个温暖、柔软的“床”上——那是妈妈摔倒的身体。  长大后父亲总是对我说,那天若不是你妈妈,谁也不可能那么快接住你!可是,多年
期刊
李时珍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对养生之道亦有独特的养生学观点,而药膳养生正是其精华所在。他认为粥是最佳滋补品,可以延年益寿,防病祛病。  粥乃最佳养生滋补品  在李时珍诸多的养生方法中他特别推崇药粥养生,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收载的药粥就细分补气、补血、健胃、清热、解表等将近17类。李时珍认为,大家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糯米粥、红薯粥、大米粥、粟米粥等,在养生保健方面都有着特殊的功效。  李时珍
期刊
一见钟情   1946年秋,20岁的李政道进入芝加哥大学,李政道入学后,由于他有双份奖学金,便买了一辆二手小轿车。1948年圣诞节前夕,朋友黄宛请他帮忙到火车站接他的朋友凌宁的妹妹,名叫南希·凌,是从堪萨斯州哈维埃尔来芝加哥度假的。李政道欣然从命。   除了凌宁的妹妹外,一同到达的还有一位中国女学生。她身材苗条,端庄秀丽,十分妩媚漂亮。李政道见了,不觉“一见钟情”。   那位女生名叫秦惠箬,是南希
期刊
继父在我8岁那年来到了我的身边。从那以后,他就像一棵大树一样扎根在我生命的土壤里,为我遮挡人生的风风雨雨。   上小学时,是他背着妹妹,领着我穿行在去学校的小路上。我写作业时,给我削铅笔的是他;我睡觉时,给我盖被子的是他;我吃饭时,给我夹菜的是他;我逃学的时候,扬起巴掌吓唬我的也是他。   1998年,父母双双下岗,为了养育我和妹妹,有心脏病的继父推着一辆三轮车,每天穿行在大街小巷,拉煤、扛面、当
期刊
知名集邮家屠松鉴先生今年96岁了,但他身板硬朗,精神矍铄,耳聪目明,步履如常,说话思路清晰,中气十足,完全看不出已是年近百岁的老人。   为探究这位知名集邮家的养生观,在一个春日融融的下午,我拜访了屠老先生。屠老在他的书房“万封楼”中接待了我。听了我的来意,屠老爽朗地笑了起来。他说:“我是医生,治病救人,信奉科学,因此我对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影响人体健康的四大基本因素非常重视。如果说有什么养生之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