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散文语言的可“视”化与“糅”性美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ong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一个作家而言,语言是其全部生活感受、生命体验、个性气质、文化涵养乃至审美理想的最直接的综合性体现,从语言上最容易鉴别出一个作家的艺术风格。汪曾祺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化积累,善于学习民间语言,善于锤炼语言,擅于将民族文化、西洋文化蕴含于字里行间,既是古典主义的延伸,也不乏现代意识,无论是其小说还是散文,都能充分地展示出这一种文化修养和美学追求。
  【关键词】汪曾祺 散文 文化修养
  【中图分类号】I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2-0007-01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汪曾祺是一个诗意的作家,他经历过战火纷飞,经历过乱世求学,经历过建国盛世,也经历过十年浩劫,他的经历如此纷繁复杂,但他笔下的文字却疏朗自然,云淡风清。他的散文,字里行间弥漫着一股人间烟火味。他写家乡,写故乡的食物,写多年父子成兄弟,写随处可见的时令青蔬,让你觉得人人都能写,真要提笔来写时,又没有了他的风格与气质。他的散文就像缓缓流过的水一样,湿了土地,太阳将它晒干,留下了淡淡的水印,拂去表面的忧伤,他的文字仍然有滋有味,情趣盎然。
  少年时期,他对《史记》、桐城派散文、归有光散文等十分喜爱,其中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和沈从文的《沈从文小说选》对他影响极大。后考入西南联大,在这个充满自由和民主的环境里很快地成长并成熟起来,成为“较早地意识到要把现代创作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的作家”。正是有了西南联大的影响,他才完成了一系列不同于多年来流行的政治意识形态话语的作品。他的散文的语言朴实,越读越有味。在《北京的秋花》里,他这样描述爬山虎。“近年北京种了很多爬山虎,入秋,爬山虎叶转红。沿街的爬山虎红了。北京的秋意浓了。”没有过多的语言描写,没有抒情,只是写爬山虎的颜色变化,却勾勒出一幅浓浓的秋意图。在汪曾祺的散文中随处可见风和日丽、小桥流水的江南秀色,却极少见到那种雷霆怒吼的壮观场面。在其名作《翠湖心影》中把他的审美理想表达得特别清晰:“翠湖这个名字起得好!湖不大,也不小,正合适。小了,不够游;大了,游起来怪累。湖的周围和湖中都有堤。堤边密密地载着树。树都很高大。主要是垂柳。‘秋尽江南草未凋’,昆明的树好像到了冬天也还是绿的”。如果说汪曾祺在他的山水游记中是把儒家思想寓于澄澈、宁静的大自然的话,那么他的另一些写人记事的散文则是直接挥洒这种人文精神。
  汪曾祺散文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语言的诗化。他的语言,句与句之间的跨度很大,逻辑性并不强,却能充分的展示作者的主体意识,如下面一段文字“栏杆外面,竹树萧然,极为幽静。桃花源虽无真正的方竹,但別的竹子都可以看。竹子都长得很高,节子也长,树叶细碎,珊珊可爱,真是所谓修竹。树都不粗壮,而都甚看。……竹叶间有小鸟穿来穿去,绿如竹叶,才一寸多长”。(《湘行三记》)整段文字显得十分雅洁、清幽,营造出一种淡远的意境;多用四六句式、琅琅上口,表现了汪曾祺十分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同时还注重吸收民间大众的语言,为我所用,常常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这种典型的北京市民语言,活脱脱地展现了胡同文化的堕落。还有许多记载家乡风俗人情的散文,常糅进民歌民谣、笔记记载等,活泼、自然,从众而又脱俗,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汪曾祺对语言的要求为:“语言本身是艺术,不只是工具。”他认为:文学是视觉的艺术,不是听觉的艺术。“有的作家的语言比较接近口语,比如老舍。即使是老舍,我们可以说他的语言接近口语,甚至是口语化,但不能说他用口语进行写作,他用的是经过加工的口语。”陈建功、林斤澜等人的小说有北京人说话的神气、劲头、味儿,他们在北京人说话的基础上创造了各自的艺术语言。汪曾祺则强调语言的可视化,认为有的诗是专门写来朗读的。但是有的朗读诗阅读的效果比耳听更好一些。“有文学素养”的人虽能听懂某些诗,他们听时“还是把听觉转化成视觉的,实际还是在想象中看到了那几个字。”或许可以说,听诗歌是属于听觉的,看诗歌则属于听觉和视觉的,中国的语言文字既表音、表形,还表义,既有形与义的关联,还有音与义的对应,韵律、语调构成节律,节律也是文学的美。早期新月派诗人提出了衡量诗律的“三美”。语言是需要磨练的,是需要学习的。汪曾祺主张首先是向群众学习,其次是读书---读古文,背诗词,读戏曲、曲艺、民歌,应随时锻炼自己的语言,即使是写一份检查,也要力求语言准确合度,还要“研究研究老作家的手稿,琢磨他为什么改两个字,为什么要把两个字颠倒一下。”他肯定的地说:“语言是艺术!”。
  具体如何操作语言呢?汪曾祺有自己的定义,他主张“揉面”和“自铸”两个方面。他说“使用语言,譬如揉面。面揉倒了,才软熟,劲道,有劲道味,水和面粉本来是两不相干的,多揉揉,水和面粉的分子就发生了变化。”汪曾祺写文章是下笔前先打好腹稿的,他说:“我写京剧剧本,一段唱词,二十来句,我是想得每一句都能背下来,才落笔的。写小说、散文也要把全篇大体想好,怎样开头,怎样结尾,都想好。在每一段之间,我是想得几乎能背下来,才写的”。“自铸新词”是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他说“一个作家要养成一种习惯,实时观察生活,并把自己的印象用清晰的、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好的语言都是平平常常的,人人能懂,并且也可能说得出来的语言。”汪曾祺先生是这样说的,他的文字也是这样写的。你说不出他的散文的具体好处,却在他的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一种韵致和味道浑然天成。
  总之,对于一个作家而言,语言是其全部生活感受、生命体验、个性气质、文化涵养乃至审美理想的最直接的综合性体现,从语言上最容易鉴别出一个作家的艺术风格。汪曾祺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化积累,善于学习民间语言,善于锤炼语言,擅于将民族文化、西洋文化蕴含于字里行间,既是古典主义的延伸,也不乏现代意识,无论是其小说还是散文,都能充分地展示出这一种文化修养和美学追求。
其他文献
通过社会兼职工作,高职大学生可以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增强社会岗位适应性,尽快融入到区域社会经济环境中,为社会发展服务。大学生社会兼职研究可以让我们了解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开始日渐显露出来.语文是我国小学教育过程中最基础的学科,只有学好语文的知识才能够为其他学科的理解和学习打下坚实的
内容摘要:面对新媒体的冲击,益阳民间情歌文化继承与发展受到挑战。本文通过描述益阳情歌文化发展的现状,分析益阳情歌的自由观和平等观,试图寻找益阳情歌继承与发展的新思路,从而使益阳情歌重获生机,以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益阳情歌 自由观 平等观  一.益阳情歌的发展现状  益阳情歌对老一辈来说是精神的寄托,也是表情达意的一种工具。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却日渐衰微,许多优秀的益阳情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更加的重新确立,现代课堂教学应该是开放式的,教学氛围应是和谐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掌握学习方法.挖掘他们的思维能力.在初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初中语文新授课堂发展性学习方式以其重体验、重参与的特点,能给师生在达成语文培养目标的过程中较其它方式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应坚定不移的渗透.它能促进
关于 Babolatrn百保力于1875年在法国里昂创建,是最早专门从事网球事业的国际体育用品公司.今天,Babolat在美国、日本和法国的网球销量排名第一.经过五代人的家族经营,Babola
期刊
本文主要以小学语文故事教学的特点与教学方式分析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故事教学法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为主要依据,从故事教学法在课前导入中的应用、故事教学法在课堂教
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探讨民办高校管理的质量问题,对于促进民办高校健康持续发展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生的核心教育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小学基础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利用个性化教学方法,趣味性教学手段,充分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