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分组实验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arel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基础,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取化学经验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学科兴趣,提高学科素养的重要手段。但在学生分组实验过程中,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化学这门学科,还未真正进入化学的世界,其分组实验还存在许多具体问题。教师需要利用丰富的教学经验克服这些问题,使学生分组实验的正面作用得到最大发挥。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04-0168-02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以下简称新大纲)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重视并应用好化学分组实验,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学生是初次接触化学这门学科,还未真正进入化学的世界,其分组实验还存在许多具体问题。教师需要利用丰富的教学经验克服这些问题,使学生分组实验的正面作用得到最大发挥。本文结合作者教学实践,谈谈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1   在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思想兴奋,态度随意
  初中化学分组实验在专业实验室内进行,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比较活跃,初次进入实验室,对实验室内所有物品都感到新奇,非常兴奋,往往大声喧哗、左顾右盼,还未等教师讲解注意事项,就有可能听到玻璃器皿摔碎的声音,一不小心还有可能对学生身体造成伤害。
  很多时候,虽然初中教材对“实验室化学药品取用规则”作了特别标示,“不要用手触摸化学试剂,不得品尝任何化学药品的味道”。教师上课时也多次强调,但学生对此并没有亲身体会,进入实验室往往就将那些注意事项都抛到了九霄云外,看到什么都喜欢的就动手摸一摸,或拿起来看一看、闻一闻,这样极易造成意外。
  1.2  畏首畏尾,不敢尝试
  初中生首次接触化学这门学科,对物质的性质、用途及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危害还不了解。在对待未知的事物时,本能存在畏缩的状态。特别是现在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家庭中的“包干”教育也使得很大一部分学生动手能力较差。这些因素常使得学生在初次接触化学药品时,畏首畏尾、不敢尝试。
  在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中就指出:“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有毒的”,并要求学生严格按“实验室化学药品取用规则”操作。在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在做红磷燃烧实验时,教师会告诉学生五氧化二磷有一定毒性,会刺激皮肤、眼结膜和呼吸道粘膜;在做硫燃烧实验时,教师也会告诉学生二氧化硫对眼睛、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等。这些都让学生感觉到:实验室的化学药品很危险,化学实验操作有危险,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特别是胆小的学生。
  1.3  依赖教师,缺乏自主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材中设计了很多“活动与探究”,但学生普遍存在对教师的依赖心理,期望教师能够尽量详尽的进行操作示范。长此以往,不利于培养学生对化学的主动探究和钻研精神,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逐渐丧失。在此情况下,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而产生的乐趣难以产生,也不可能在“学习中意识和体会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1.4  操作随意,忽视规范
  化学实验操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正确、规范地操作是保证化学实验顺利、有效进行不可或缺的条件。但要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技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训练,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改进才能做到。很多时候,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全凭兴趣,对规范也缺乏敬畏之心,操作过程随意,不规范甚至错误。实验课结束后,实验台上仪器药品一片狼籍。长此以往,怎能培养学生良好、严谨、科学、规范的实验技能和实验习惯呢?
  2   針对以上问题的对策
  2.1  端正态度,举止有度
  实验室在初始设计时就应充分考虑化学实验的特殊性,在建筑结构、内部布置和物品布设等方面将安全因素考虑在内,内部物品布置时也应尽量安全,可在物品与学生之间设置适当阻隔,如部分设施设备、药品等可置于玻璃柜内供学生参观,置于学生“伸手可及”的范围之外。教师在学生分组实验课前,在对实验原理、基本操作等讲解完成后,也尽量强调实验室安全常识和安全注意事项。学生第一次进入实验室前可在门口排好队,然后由教师带队进入,固定学生的行进路线,并逐步讲解。
  2.2  充分讲解,鼓励动手
  对初中生而言,化学是一门新的学科,对未知事物心存顾虑,对实验操作存在畏惧,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初次接触化学课时就要尽心耐心、细致的讲解,尽量让每一个学生对实验原理、操作细节了然于心,并加强对学生思想方面的观察、引导,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并不是不可触及的,只要操作得当,即使有危险也会在可控范围内。同时,教师适时地请一些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当“小先生”,以学生的演示带动其他同学,从而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在学生操作错误时也不要一味的批评,特别对本来就心存畏惧的学生。在他们正确操作实验时,适时的进行鼓励,激发他们实验操作的信心。学生实验操作中最担心的莫过于出现危险时不知如何处理,当某同学实验操作中犯错误时,教师也可适时利用,并对出现的危险及时果断处理,以增强学生的信心。
  2.3  适时提问,启发思考
  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必须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实验与探究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动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同时对化学教学中有些学校缺乏专业实验员和实验室的问题,有关方面应想方设法解决。并且实验员与教师应分开,不应一人担当全部,这样实验才能有效开展,学生才有动手操作探究的可能,化学课才能展现出它的特色。
  2.4  强调规范,养好习惯
  《化学课程标准》对学生实验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这也是化学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之一。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实验教师就应首先具备良好的实验素质,对基本的实验操作做到心中有规范,出手是规范。并在学生第一次实验时,对常用仪器、设备的操作进行充分讲解、亲身示范,发现学生有动作随意,操作不规范的行为应及时制止,并加以纠正。
  本文通过对初中化学分组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如思想兴奋、态度随意,操作随意、忽视规范,重视结果等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对策,但成效的取得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参考文献】
  [1]邵萍.对优化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2(96).
  【作者简介】
  邓惠军(1983~),汉族,湖北孝昌县人,化学实验员,工程师,研究方向:化学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一新同学年龄小,认知能力低,他们的心理还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的状态,所以对他们来说,学习问题较多。为此,教师必须“寻根问祖 对症下药”,下大力气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激发他们的活力,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提高识图能力,运用数学的方程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  【关键词】初一新同学;习惯;数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
期刊
【摘 要】对初中生而言,核心素养的提升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提升,对学生获得更深层次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阶段数学教学时,应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04-0153-02  不同学生对初中阶段
期刊
【摘 要】学前经验是学习的起点和助力,同时也是学习的阻力,针对不同的经验应该有不同的教学策略和理念,帮助学生改造经验,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思维,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使其获得自我科学批判与自我改造经验的意识与能力。  【关键词】学生经验;经验改造;科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04-0160-02  杜威于1897年提
期刊
【摘 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会出现由于学生的能力不足,不能理解物理规律,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为改善教学效果,可以以实验为载体,用问题引导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在引导中生长、发散、创新,从而构建物理知识体系,培养核心素养。  【关键词】实验;问题引导;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04-0157-02  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四个方面
期刊
【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个开发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将其引入中学数学复习课教学,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智力技能和智慧水平。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中学数学教材内容螺旋式的安排特点,将思维导图引入中学数学复习课教学,让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充分开发学生左脑和右脑,帮助学生释放出巨大的大脑潜能。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数学;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6 【
期刊
【摘 要】在课程改革实施的背景下,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在高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学习,能够较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实践能力,这和当前实施的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将探究式学习运用在实验教学中。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高中化学;实验课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
期刊
【摘 要】传统说教式、灌输式教学方式依然是乡村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方式较为呆板,课堂上教师讲述多、引导少,灌输多、互动少,学生被视为知识的接受者,被迫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因此,学习的效果不高。笔者结合多年的乡村数学教学经验,发现互动式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开展互动式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对小学数学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方法作出了一定阐述。  【关键词】小
期刊
【摘 要】传统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高中生的学习需求,这就需要高中化学教师对传统教学方式及模式予以改进与创新,同时还要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将新课改教育教学理念贯彻其中。其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则能够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为高中化学教学带来的问题。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能够增加化学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及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整个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实践 
期刊
【摘 要】数学课堂中探究性学习是学生有效学习的方式之一,本文试着从增强探究欲望、提供探究机会、优化探究过程、激发探究智慧等几个方面阐述,为日常互动教学中渗透真实、有效的自主探索提供了一些经验和做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兴趣;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04-0183-0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
期刊
【摘 要】有效教学是教育改革的主题之一,组织有效的课堂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和知识转化的能力。同时,课堂活动的有序进行,可以减轻教师在课堂管理中的压力,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化教学活动,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数学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实践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