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肉种鸡啄癖的诱因与防治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ek114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两年肉种鸡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大部分种鸡场已不进行断喙。但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啄癖现象普遍存在,鸡群一旦发生啄癖,即使采用一系列方法加以控制也收效甚微,肯定会给鸡场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笔者汇总了诱发啄癖的原因与相应的处理措施,供大家参考。
  
  一、体重控制不良
  
  1. 育雏育成期体重偏轻。有些种鸡场因缺乏饲养经验,认为限饲阶段体重控制的越轻越好,在育雏期过早开始限饲或育成期选用营养水平低、质量差的饲料,致使鸡群体重偏低。虽然开产前通过增加加料幅度使种鸡体重达标,但因母鸡采食累积的能量和蛋白不足,性器官未完全成熟,不能控制正常的排卵,容易产双蛋,腹膜炎和脱肛的发病率也大大增加,引起啄癖的发生。
  2. 开产前加料幅度过快。18周龄后母鸡的性器官迅速发育,这时有些种鸡场为了提前开产,往往超量饲喂,在21或22周就将料量加到140克左右,这样不仅导致鸡群体重超标,甚至脂肪沉积,还会过度刺激性器官的发育,使双黄蛋、脱肛的比例较高,也易诱发啄癖。
  预防措施:①育雏期的体重控制应按所饲养的肉种鸡品种要求严格执行,没有控制体重经验的饲养者,在整个限饲过程中可使体重略高于标准体重,这样的鸡群体质好、产蛋性能高。同时所用的饲料质量应符合本品种的要求,不用质量较差的育雏料。②开产前根据鸡群状况制定科学的加料、加光计划。首先不论育成期体重高低,确保育成期的周增重达标,使鸡只均衡发育。在体重达标后结合均匀度状况、主翼羽脱换情况和耻骨间距适时进行光刺激,AA 肉种鸡一般在22周末体重达2.4千克、均匀度80%以上、主翼羽还剩1.5~2.5支未脱换、耻骨开张到2.5指宽时才开始加光。如果市场形势好,想提前开产收集种蛋,可在18周开始逐渐增加加料幅度,使鸡群在21周时体重达到2.4千克。切忌在20周后每周加料十几克或18周就开始进行光刺激,这是不可取和不科学的。
  
  二、光照因素
  
  目前,一些规模较小的种鸡场还一直采用开放式鸡舍,如果鸡舍设计不合理,窗户过大又未设置遮阳板,就会因光照强度过强引起鸡群发生啄癖。若育雏、育成在密闭式鸡舍进行,开产前转入自然光照的产蛋舍,这样光照突然变强也易引起啄癖。此外,育成期密闭舍单个灯超过60瓦或关灯后仍有漏光等光照紊乱现象均可诱发啄癖。
  预防措施:新建鸡舍时,窗户的设计一定要合理,由过去窗户在墙壁的中间改为上部或设计房檐留有遮阳板。夏季光照较强,最好将窗户玻璃涂成红色或绿色,以使鸡群保持安静。为了便于通风,用黑色网罩住通风口,也能起到降低光照强度的作用。育成期密闭舍光照强度降下来后,严禁舍内留有60瓦以上的灯,8小时光照后将所有漏光处封闭严实。鸡群若因光照过强引起啄癖,可及时用黑色塑料薄膜遮挡门窗,待啄癖控制后再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光照强度,使育成舍光照强度控制在10勒克斯,产蛋舍光照强度控制在30勒克斯。
  
  三、饲养密度过大
  
  近两年饲养肉种鸡效益可观,许多养殖场均扩大养殖规模,在建鸡舍时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存栏量,这无形中加大了饲养密度,为啄癖的发生埋下隐患。如河南一种鸡场在建鸡舍时,随意加宽鸡舍来增加饲养量,且育雏期忽视了种公雏的饲养密度应比种母雏低,2周后又未做到及时分群,5周时公雏密度明显过大,不仅均匀度较差(50%),而且因抢食引起严重的啄冠现象。饲养管理指南上所制定的密度一般是最大值,如果密度超标1/3~2/3,再加上舍内湿度较大,不仅影响鸡群的生长发育,还易引起啄癖。
  预防措施:应科学设计鸡舍。饲养密度与鸡舍结构、控制环境能力、饲养方式、舍内设施、技术水平、体重大小、季节等有密切的关系。在生产实践中,应按照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密度,及时扩栏疏群。如果是平养,群体不应过大,以每栏饲养500只左右为宜,并要尽量保持鸡群稳定,不同日龄和强弱的鸡只要分群饲养,这样可有效防止啄癖的发生。
  
  四、饲料营养不平衡
  
  饲料中蛋白质不足或蛋白质含量虽高但氨基酸不平衡,微量元素(锌、铁、铜、锰等)缺乏或比例失调,均会造成鸡群发生啄癖。盐的主要成分钠能降低神经的兴奋性,当饲料中钠量不足时,鸡处于兴奋状态致使鸡群发生啄羽、啄肛或啄蛋的现象。如饲料中纤维素含量低或能量过高,使鸡肠道空虚产生饥饿感也会引起啄羽、啄肛等恶癖。
  防治措施:在配制饲料时,应按照饲料标准保证营养的均衡。要求有足够的优质粗蛋白,尤其要含有适量的动物蛋白,注意粗纤维、蛋氨酸、食盐、钙、磷及无机硫的供应。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除按标准添加外,在不同的周龄有选择地补充,如开产前每周补充3~4天的电解多维,这样有利于预防啄癖的发生。如果是饲料原因引起的啄癖,应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五、各种应激因素
  
  环境高温高湿或湿度过小、空气干燥均会导致鸡乱啄产生啄癖。如果舍内通风不良,有害气体和粉尘不能及时排除也易诱发啄癖。饲喂时间不合适、限饲强度大或饮水供应不充足,长时间缺水、缺料,产蛋箱放置不合理或不够都可引起鸡相互啄斗。脱毛换羽时相互啄食羽毛、转群时环境突变、外界惊扰以及病后恢复期都易发生啄癖。此外,当鸡群患球虫、白痢或体表寄生虫病时,常由于病原性脱肛、肛门粘有异物或鸡体表发痒而引起互相啄斗和自啄。
  防治措施:在鸡群的日常管理中,应随时调节舍内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给鸡群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当夏季温度较高、湿度较大时,应立即采取加强通风、开启纵向风机、及时更换垫料、清除鸡粪等降温除湿措施。当冬天舍内空气污浊时,应在保证温度适宜的前提下,尽量加大通风量,可提前升高舍温2~3℃再进行通风或选择在中午温度较高时进行开窗换气。种鸡场为了提高均匀度常常采用隔日或4-3限饲,这样有少数鸡场也会出现因鸡只限饲时间长、胃肠道空虚产生饥饿感而引起啄癖,这时立即恢复成每日限饲可以使啄羽现象得到改善。同时规范操作程序,按时喂料、给水、捡蛋。转群、免疫等应激较大的工作应安排在晚上进行,尽量消除各种应激因素使鸡群始终处于一个较安静的环境中。另外,通过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鸡肠道疾病及鸡体表寄生虫病可预防啄癖,必要时可给予药物治疗。
  总之,啄癖发生鸡群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如啄癖发生的较严重应尽快进行断喙,如啄癖发现的早且较轻微,应及时抓出啄斗倾向较强的原凶鸡,同时组织相关人员认真仔细地查找原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常用措施有在饲料中加入5%~10%的动物性蛋白饲料,如血粉、鱼粉等,或加入合成蛋氨酸、赖氨酸各1%,也可在饲料中添加1%的食盐,连用2~3天(注意充足饮水)或饮用口服补液盐;将窗户涂成红色或绿色,同时降低光照强度;在垫料上撒消过毒的碎石或在舍内挂碎布条供鸡只啄食;有条件的及时疏散鸡群,降低密度,提供更适宜的环境条件;还可选用啄毛灵、啄羽灵等药物来治疗啄癖。
  (作者联系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红旗大街216号开元科技八层河北飞龙家禽育种有限公司 邮编:050091)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见的应用于集中抄表的电表的结构和工组原理以及国内近几年流行的几种关于集中抄表的方案,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
湖南省隆回县石门乡井塘村共有132户598人,耕地440亩。在县农村能源办和乡政府的指导下,该村走出了一条“发展生态农业,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功之路。
2008年,国家继续实施良种推广补贴政策,安排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面积1亿亩,其中河南省承担3000万亩。怎样才能夺取优质专用小麦高产稳产呢?搞好田间管理是关键措施之一。现将河
奶牛胚胎移植技术是目前奶牛繁育领域中先进的生物技术,是生产优质高产奶牛和提高母犊出生比例的有效途径。2008年12月,个旧市畜牧技术推广站与云南中科胚胎工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在乍甸乳业奶牛场和市畜牧技术推广站肉牛养殖场进行了荷斯坦奶牛性别控制胚胎移植试验,移植妊娠率为32.6%,产犊率为73.3%,性别控制准确率达90.9%,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试验地点  云南省个旧市乍甸乳业奶牛场、市
套袋技术主要应用于苹果、梨、葡萄等水果的生产,因套袋后的果实病虫害少、果面光洁、质量显著提高,近年来已逐渐应用到茄果类和瓜类蔬菜上(特别是反季节的)。目前采用套袋技术的
近年来,我国柑橘产量快速增长,2008年达2200万吨,是60年前的103.8倍,因85%的柑橘是11月、12月成熟的中熟品种,果品应市集中,不仅劳力、运输紧张,而且果农丰产不丰收。如能将中熟和晚熟的柑橘品种进行留树储藏保鲜,则可以缓解当前中熟品种过于集中出现的滞销、跌价、效益下滑等矛盾。现综合研究成果和生产经验介绍该技术。    一、园址选择    鉴于柑橘留树储藏保鲜果实要挂树越冬,因此冬季气
本院采用胶圈套扎注射疗法治疗直肠黏膜脱垂5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2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35~60岁,病程6个月至20年。临床症状为排便困难及肛门口下坠
给出了微分学中达布定理与罗尔定理等价性的证明,并且获得了不用费马定理而用实数的连续性定理和导数定义证明这两个定理的一个方法。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化工产品(植物激素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自身的代谢产物),是调节、控制细胞组织和离体器官生长发育次序与进程速度的微量活性物质。已
灰霉病和霜霉病是黄瓜生产中的两种重要病害,不仅发生普遍、发病迅速,而且为害严重。虽然这两种病害的发病特点和防治方法以往的文章中已介绍过多次,但由于菜农们在实际生产中并未真正掌握防治的时机和要点,加上冬季大棚环境特殊,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的生产实践,特意将其防治方法再次作以介绍。  1. 棚内清洁 深耕暴晒土壤,并进行高温闷棚,拉秧后及时清除植株残体,并烧毁或深埋,可减少棚内的病原菌。  2. 选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