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禹庙考——兼论“龙门胜景”

来源 :中国园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yq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门禹庙位于山西河津西北12km处的黄河龙门两岸,是晋陕黄河沿岸胜景建设的杰出代表,也是“龙门胜景”群的核心建设。在文献考证的基础上,根据薛瑄《游龙门记》《龙门山全图》、民国历史影像等为代表的多重实证,对禹庙历史空间进行考证。通过前三章节,即“所建何地”“所建何人”“禹庙几何”,进一步恢复龙门禹庙空间布局与历史面貌,并在“胜景何为”中借助视景模拟分析及文献研究,探讨龙门胜景蕴含的理景智慧及其背后的典型理景手段。最后从三方面对龙门禹庙胜景研究进行总结,即禹庙表征的晋陕黄河沿岸"山-水-
其他文献
为提高植物绝缘油变压器的低温运行可靠性,采用结晶分提和添加降凝剂相结合的方法对植物绝缘油低温性能进行改进研究.结果 表明,结晶分提工艺可以有效改善植物绝缘油的低温特
为了建立科学合理的园林应用评价体系,为有髯鸢尾品种在北京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K-means聚类分析法对120个有髯鸢尾品种进行了园林应用综合评价。评价模型由单花观赏特性、整体观赏特性和适应性3个评价准则及相关的14个评价因子构成。评价结果分为4个等级,I级30个品种,适宜在北京地区大规模推广应用;II级24个品种,可在北京地区适度推广应用;Ⅲ级35个品种,可在特定环境或者特定要求下小范围应用;Ⅳ级31个品种,不宜在北京园林中推广应用。
为研究不同保鲜方法对青皮核桃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以漾濞泡核桃为试材,分别采用二氧化氯(ClOg)、1-甲基环丙烯(1-MCP)、乙烯吸收剂进行处理,贮藏于(2±1)℃条件下,每隔10 d
评估城市树木的安全风险级别及其区域特点是提高树木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城市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利用GIS技术,结合信息采集和数据处理分析,以上海市为例开展行道树的安全风险评估研究。采用风险矩阵表法,将潜在风险可能性及风险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量化,实现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将相关数据导入GIS软件和Canoco 5软件分别进行空间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上海大部分行道树处于中等风险水平,风险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的黄浦等区域;2)中心城区、外环区域及沿海区域的行道树风险点分别集
基于分形理论,采用计盒维数法量化苏州古典园林环秀山庄的假山观赏面各要素分形特征。依据观赏面元素划分的组合类型,计算轮廓线分形维数。结果表明,分形维数与假山观赏面景观复杂性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作为假山观赏面各要素及组合轮廓线的量化手段之一,以及评估假山与其他要素组合观赏面复杂性指标之一。相较于传统基于形式美学和经验评价的假山形态研究,为古典园林假山游赏价值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量化评估方法。
游客情感倾向是反映城市公园受欢迎程度与优劣势的重要指标,可缓解公园游客与公园设计师、管理者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等带来的矛盾,为研究城市公园问题提供了新视角。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文本情感倾向分析技术为公园评论数据分析提供了准确高效的新手段。以天津水上公园为例,从新浪微博等5个互联网平台采集2016—2019年的评论数据,基于EASYDL深度学习平台实现评论数据分类与情感极性判断,从整体情感倾向、时空分布特征和分类情感倾向三方面对评论数据进行分类解析。研究发现:水上公园游客整体情感倾向偏积极,评论数量与情感均值在时
通过分析公共健康风险特征,结合风景园林“三元论”界定公共健康视角下城乡绿地的概念、尺度和规划职责,借鉴国际城乡绿地促进公共健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从“园林”“风景”和“地景”3个尺度提炼理论方法与规划技术,为充分发挥城乡绿地系统干预效用提供支撑。为应对公共健康风险,构建包含“辨识模块-响应模块-规划模块”的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响应框架,并从健康规划应对和健康规划保障两方面提出其规划响应途径,推进城乡健康人居环境建设,完善城乡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从而推动以健康为导向的风景园林发展。
紫苏籽精深加工潜力大.紫苏籽主要加工得到紫苏籽油和紫苏籽饼粕.以紫苏籽油为原料,可进一步加工成微胶囊、微乳液和α-亚麻酸产品;以紫苏籽饼粕为原料,可进一步加工成蛋白、
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热岛效应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城市地区的夏季高温影响着居民健康和舒适性[1]。已有研究表明,城市公园绿地能有效缓解夏季城市热岛效应。以苏州工业园区9个不同公园为研究对象,实地观测每个公园下垫面因子和其特征因子,即下垫面组成比例、周长、面积、周长面积比、形状指数、分维数、郁闭度、绿地率和与水域距离,分析它们对微气候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域覆盖率对公园的降温增湿作用正相关性最显著,其对公园降温增湿作用贡献最大。公园的周长面积比与其降温增湿作用负相关性最显著,公园的面积与其降温增湿作用
针对当前传统风貌区遗产碎片化及历史文脉中断的普遍现象,从强调遗产载体“物质-价值”关联的文化景观视角出发,以重庆市大田湾-文化宫-大礼堂传统风貌区为例,借助历史档案调查和实地考证,回溯再现传统风貌区近百年的时空变迁过程,厘清文化价值层积演化的内在规律,发掘物质空间与地域人文信息,剖析其文化景观构成要素,最终从价值体系构建、文化空间织补、建筑风貌提升和场所功能重构4个方面探讨了传统风貌区保护更新策略,搭建了传统风貌区保护与更新的总体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