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老Tom,really knows!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c1989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上,刚到办公室,我照例打开工作邮箱,荷兰瓦赫宁根大学Tom Deuck教授的邮件弹了出来。
  我以为是研究项目上的事情,急忙打开,看到内容后,有些伤感——老Tom要退休了!
  资深专家口头禅是:“I really don’t know”
  时光飞逝,我到德国宇航中心11个多月了,很快就要完成国家公派出国任务,启程回国了。在这接近一年的时间里,因为研究项目的缘故,我与老Tom有很多交集,我把他列为我在欧洲一年学习的“合作导师”之一。
  老Tom是加拿大人,已经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工作了三十多年,在温室调控技术、植物生理生态、逆境生物学等领域具有很深的造诣。他曾担任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温室园艺系的系主任、项目主管等职务,同时也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欧洲航天局(ESA)等航天机构极端密闭环境控制、生命保障系统的资深顾问专家,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New Phytologist等杂志发表专业论文300余篇,撰写专著6部,并制定了欧洲多个南极科考站温室植物工厂的环境控制标准与手册。
  自从2015年我来到德国宇航中心(DLR)后,我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德国诺伊迈尔Ⅲ南极科考站建立能够常年供给新鲜蔬菜的单体温室,并筛选适合欧洲人口味的高营养蔬菜作物品种。那时,我是初来乍到,对欧洲栽培的作物品种是一知半解,急需有问题时可咨询的“引路人”。经德国导师、项目总负责人Daniel牵线,我认识了老Tom。此后,原来只存在于美国动画片中的名字开始与我有了联系。
  第一次见到Tom是在2016年元旦后的德国宇航中心核心设计会议上,因为之前已经有过几次邮件往来,彼此见面,我们非常亲切。Tom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他的衬衣口袋总是插着3支不同颜色的圆珠笔,红、蓝、黑,随时都可以掏出来比比画画,不同颜色的线条代表了不同的东西,这样讲解、交流起来非常方便。
  老Tom虽然已是我们领域非常资深的专家,但一点儿架子也没有,他的口头禅甚至是“I really don’t know”。他知道的,会解释得非常清楚,不懂的、不确定的则不会乱说。认真严谨,实事求是,是我对老Tom的第一印象。
  手把手
  第二次见到Tom是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2016年3月,我接受德国宇航中心的安排,派出到老Tom实验室进行实地学习。瓦赫宁根大学是一所研究生命科学的世界著名高等学府,是荷兰14所研究型大学之一,在生命科学领域是欧洲大学的领头羊。瓦赫宁根大学始建于1876年,在农业科学领域尤为突出,农业科研水平常年位列世界前三位。大学所在的瓦赫宁根是一个安静美丽的小镇,位于荷兰中部,距离其他大城市多在一两小时的车程范围之内。车辆行驶在小镇的公路,两侧随处可见成群的牛羊,青草地和低洼的沟渠相间纵横,偶尔可以看到牧者的小木屋,蓝天白云下弥漫着的是无边的绿色,甚至连空气也飘着青草味。
  进入大学区,又是另一番景象,各色建筑丰富多彩,突然让我这个看惯保守北部德国灰黑建筑的人眼前一亮。这里的人们基本三句不离bio-作为前缀的东西,biology,biochemistry,biodiversity……
  临近Tom的实验楼,他已在楼下迎接。登记、打卡后,我们顺利来到了他的办公室。工作人员个个都面带微笑,对老Tom充满了尊敬与崇拜,也看出这个教授治学的高等学府对人才的尊重。
  寒暄几句后,我就被老Tom拉到了他们的密闭培养温室,先是一通介绍,然后就上手干活了。因为老Tom掌握着很多低矮、高产的适合极端环境种植的种质资源,栽培方式与常规方法略有不同,加上还有些技术是我之前没有接触过的。老Tom看我有高涨的学习热情,他就干脆手把手地教,于是,我开始学习怎么修剪枝条、怎么连接管路、怎么快速发苗,哪一步都不能含糊,得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要学的还真不少,例如,Micro-Tina小西红柿成熟高度只有20厘米,如此小的植株,修剪得当就会提高20%的产量,反之,就会减产,甚至出现绝收。这种手把手教的老师,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真的很少见,对我的帮助也是极大的。
  总而言之,在瓦赫宁根大学学习的体验,便像是在繁华都市中的一片静地里读书:进屋可潜心治学,出门便车水马龙。
  玩转幽默,热爱科普
  第三次见到Tom是在意大利的海边小镇斯佩隆加,这个小镇的地位有点像中国的寿光,是意大利温室控制农业的产业基地。5月下旬我们都去开会,这次让我领教了老Tom的幽默与智慧。因为是涉及航天领域的国际会议,特别是有美国、德国、荷兰、意大利、中国、日本等国家共同参与时,有时气氛未免会有些严肃,甚至是尴尬,这时老Tom的外交幽默就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在圆桌会谈上,当地主办方和媒体提出很犀利的问题,比如美国NASA下一步的研究计划是什么?欧空局为什么总是依靠NASA?独立发展的道路还有多远?每到这时,老Tom总会抛出几个西方幽默段子,让尴尬的气氛烟消云散,以致记者最后说“You really kill me”,老Tom在半秒钟内笑着接了句“I kill you!”引得哄堂大笑。
  老Tom作为资深科学家,在与媒体大众交流、与政府官员斡旋等方面也是有独到之处。科普,是老Tom经常提到的“大事儿”。搞好科普,是科学家责无旁贷的事情,更是科学共同体应尽的社会责任。在荷兰,他们有科学传媒中心,会定期举办媒体发布会并促进媒体专业人士和科学家的接触沟通,探讨干细胞、气候变化等热点问题。这是对媒体完全开放的,媒体的记者可以提出各种问题,由科学家来回答和解释。科学家可以大声说出真相,从科学角度进行说明和解释。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作为科技工作者的我们,不仅要瞄准科技前沿,推动科技的发展,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还要积极地推动全社会科学素质的提升,激发民众的创造力。让科技走近大众,让大众走近科学。
  Good job!
  第四次见到Tom,是8月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由美国NASA组织的第46届空间环境控制大会上。因为我有个墙报要在展示环节公开演讲,那天晚上老Tom早早就到了会场。他先让服务生倒了杯啤酒,然后拿着酒杯踱到我这里,因为是熟人又是长辈,我立马上前打招呼。没想到,这回Tom却板着脸,让我对着他把展示演讲说一遍,非常认真的那种。我按他的吩咐从头到尾啰嗦了一遍,他极其认真地给我逐句挑毛病,哪里该详细讲,哪里该用哪个词更准确,都说得很清楚。Tom说我讲英语单词时,偶尔会有德语发音,虽然不影响人们的理解,但大家会感觉很奇怪。他还叮嘱我,自由交流阶段,要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见到官员、媒体多讲意义和价值,见到专业人士多讲创新点和理论技术。Tom甚至对我的微笑提出了建议,让我正式开始前,去洗手间练一练“八颗牙微笑”。
  直到演讲、提问、自由交流等环节都全部结束时,老Tom才再次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说了句:“Good job!”
  10月,老Tom退休了,他说他要落叶归根,要回到加拿大老家安心养老了,可能会花费更多的时间陪伴他的家人,还有他那三个可爱的孙子、孙女。
  责任编辑:张蕾磊
其他文献
姓名:张颖然  本科学校:辽宁大学  专业:英语语言文学  研究生学校:中国人民大学  到上海某重点高校工作的张颖然今年刚从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但当年小张拿到的第一家研究生学校的offer却是通过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际口译夏令营得来的。  那年的5月份,还在辽宁大学英语系读大三的张颖然一直密切关注北京各大高校的保研信息。她看到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官网上贴出来的“2012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精致的项链搭配、大胆的服装剪裁、箱包的色彩碰撞让人目不暇接……炫彩的校园广场区在盛夏掀起了设计的大风暴,一场又一场华丽的视觉盛宴点燃了6000佘观众内心的激情。6月14日,一场专业水准的T台服装走秀拉开了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展的序幕。  布展小天地,作品大格局  6月14日至22日,毕业生们的作品在校园内的多个空间亮相,展示了来自珠宝首饰设计、鞋品箱包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工
传家宝,不只是名画和奇珍异宝,有的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物品,有的是祖辈的英雄事迹,  并不一定多么昂贵,却牵连起家中几代人的亲情,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期望与祝福,传承着岁月积淀成的良好家风。  12月7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2人的一项调查显示,47.0%的受访者家有“传家宝”,  63.7%受访者会因家有“传家宝”感到自豪,近三成受访者表示心中的“传家宝”是优良品行和作风。  习近
上学期,我们学院的近现代史老师朱曼给我们大一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通过跟长辈交流,了解自己家的历史,完成“我家的近现代口述史”报告。 没想到,这个话题后来被《大学生》杂志关注,并进行了专题策划。我还收到了《大学生》编辑关于“家史家风”主题的约稿邀请。  第二天中午,我给老家的爷爷打了一通一个半小时的电话。陪爷爷聊天的同时,听他讲家里面过去的故事。那一刻,我才发现自己对祖辈的记忆原来是多么得稀薄,
编者按: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杨牧在北京大学与北大陈平原教授,著名学者杜维明以及众多学子,共同探讨诗歌之美。北大五四诗社的学生在活动开始前朗诵了杨牧的《瓶中稿》。  杨牧:写诗和做学术  这么多年,我常常会被问到我的选择。我想说的是,知识分子不是只挖知识,不思考别的事情,不观察大自然或者不观察社会问题等等,知识分子当然要把这些东西跟别的创作、别的观察、别的评论夹在一起,我想那样才是一个知识分子,不是
空调受的折腾  有一年暑假,我给来自美国的研究生上课,每天都带了一条披肩进教室,因为室外温度高达三十七八度,而室内开着空调,室内室外至少有10多度的温差。上课时,我一会儿把披肩披上,一会儿把披肩取下来,一节课要来来回回折腾好多趟,尤其是刚上课那会儿。怎么回事呢?原来,很多美国同学一走进教室,都会调一下立式空调,而空调的出风口正对着我,有人把温度调高出风口对着天花板了,我就可以把披肩取下来,反之就得
据粗略统计,  在抗战八年间加入内迁队列的全国高校达100余所,搬迁校次近200次之多。  就各校迁徙旅程的“最后落脚点”而论,  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大致可以概括出三类不同的情况。  一、大部分高校迁入四川、云南、贵州等西部几省  在整个抗战八年间,高校内迁,北平、上海等地高校先后纷纷向四川、云南、贵州等西部几省(即战时“大后方”的各省区)搬迁,这些高校多达60余所,它们少则一迁再迁,多则四迁五迁
杨绪峰同学写过两篇保研的文章,一篇是几年前他刚保研清华法律专硕时写的,  一篇是现在应我们邀请写的后面这篇文章。  他经过了几年的硕士学习和工作经历,又身处清华读法学博士,  再回看当年的保研经历,又是一个新境界。  刚保上研时很激动,常有人会写回忆文章,发在网上与大家一起分享快乐。主要是讲自己的心路历程,保研路上的遍地荆棘,最后的柳暗花明。而保研所需要的“技术”,也贯穿于其中:具备什么条件才能保
羊年岁末,我身在德国宇航中心(DeutschesZentrum fur Luft und Raumfahrt,DLR),有天,一位编辑朋友突然和我聊到正在热映的电影《火星救援》。原来是看到片中宇航员、植物学家Mark.Watney用尽各种方法种植小土豆(每个作物品种都有唯一拉丁名,小土豆是为了区別于普通土豆),建立小温室,靠自己的力量在火星求生存,直到获得救援,编辑想到了我在“月宫一号”的日子。编
博物馆的解说达人  除了研读考古书籍,孙晓彤特别喜欢去博物馆。与其他人雁过无痕式地游览博物馆不同,孙晓彤打的是持久战。一次她和小伙伴计划去湖北旅行,她却“一个不小心”把湖北之行的四天都奉献在了博物馆。她告诉我们:“比起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馆藏的文物带着历史的风尘仆仆和温度,更加鲜活动人。”  孙晓彤爱逛博物馆,就像那些动漫迷逢漫展必去,或者集邮发烧友看见一枚好的邮票就恨不得收藏一样。而看博物馆的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