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做有心人,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留下的空白,并巧妙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和合作的过程中获得最基本的知识,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学生探索、发现和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动手操作;主体;交流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要自主学习,生本主义的教育理论也指出:“以儿童发展为中心,促进其自主学习与自主发挥,以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和实践创新能力。”要达到这种境界,教师就要放开手脚,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善于创设各种机会,帮助学生有所创见,启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只要有一丝创新,哪怕并不很完善,也应给予鼓励。
自主学习不同于放任自流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引、帮助下完成学习目标,通过动态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教师要善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善于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舞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培养情感,启迪思维,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
創设富有吸引力的生活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自主发挥的前提。学生的数学在现实中就是与他们直接相关的、曾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可直接接触到的事与物,可能是玩具、卡通人物、水果、动植物,也可能是美丽的童话故事、小谜语、游戏或竞赛。总之,利用这些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入迷,没有心理负担,做到畅所欲言,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和见解。
在教学“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们带入“几何城堡”。在几何城堡里遇到了正方形和长方形这两个老朋友,于是我与学生一起在城堡里和正方形、长方形做起了游戏。这样师生之间就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当正方形发出挑战:“你能把我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师生之间立即形成了一个智慧的整体,一起接受挑战,当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折成功后,骄傲地举起了“战利品”。
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摆正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和师生双向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另外,还要给学生尽可能大的“权利”。一是参与权,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尽可能参与一切学习活动的权利。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积极参与讨论。二是选择权,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例如做同一道判断题,要求有困难的学生能判断对错,一般学生能讲出为什么错的道理,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讲出用多种方法改变条件使题目结论变得正确。三是评价权,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的权利。自我评价是一个自我反省、总结经验和自我提高的过程。给他人评价,要求学生在科学、细致分析的基础上作出合理、公正的推理和判断,在这一过程中能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同学间相互帮助的合作精神。
三、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一位教育家曾说:“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指尖上。”学生的思维更是如此,动手操作是他们思维的源泉和起点,通过动手操作,把活动中现实的经验转变成丰富的想象,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挥思维的手段。
在“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动脑想一想,在探究中获得发展。学生的活动从折纸、拼图开始,折有很多折法,拼也能拼成不同的图形。如,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课本上出示了一种拼法,并提问“还有不同的拼法吗?”让学生动手试一试,学生可能会不断尝试错误,也可能会受到启发观察两个三角形的特征,想象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形状,最终获得成功。再如,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一折,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我在组织活动时,就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并给予恰当的指导,学生的折法有很多,有的沿着对角线折,有的是把长方形的纸从中间对折,然后折出两个一样大的小三角形,还有的是先把长方形折成正方形再对折成两个三角形。
四、留有讨论交流的空间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思维方式和不同的发展状况,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要提供给他们合作交流的机会,借助同学间的互补学习实现发展,拓展和丰富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如,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但平行四边形的物体却不常见,于是在学生充分感知什么样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后,让学生自由交流合作,学生想出了很多。有一位学生说教室里的门是平行四边形,立刻就有好多学生说门是长方形的,当学生争吵不休时,我解释说这是一种“透视”现象。
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做有心人,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留下的空白,并巧妙设计提供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和合作的过程中获得最基本的知识,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探索、发现和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田杭君.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J].成功:教育,2008(07).
(作者单位 江苏省靖江市城中小学)
编辑 张 俐
关键词:自主学习;动手操作;主体;交流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要自主学习,生本主义的教育理论也指出:“以儿童发展为中心,促进其自主学习与自主发挥,以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和实践创新能力。”要达到这种境界,教师就要放开手脚,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善于创设各种机会,帮助学生有所创见,启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只要有一丝创新,哪怕并不很完善,也应给予鼓励。
自主学习不同于放任自流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引、帮助下完成学习目标,通过动态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教师要善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善于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舞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培养情感,启迪思维,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
創设富有吸引力的生活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自主发挥的前提。学生的数学在现实中就是与他们直接相关的、曾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可直接接触到的事与物,可能是玩具、卡通人物、水果、动植物,也可能是美丽的童话故事、小谜语、游戏或竞赛。总之,利用这些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入迷,没有心理负担,做到畅所欲言,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和见解。
在教学“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们带入“几何城堡”。在几何城堡里遇到了正方形和长方形这两个老朋友,于是我与学生一起在城堡里和正方形、长方形做起了游戏。这样师生之间就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当正方形发出挑战:“你能把我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师生之间立即形成了一个智慧的整体,一起接受挑战,当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折成功后,骄傲地举起了“战利品”。
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摆正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和师生双向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另外,还要给学生尽可能大的“权利”。一是参与权,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尽可能参与一切学习活动的权利。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积极参与讨论。二是选择权,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例如做同一道判断题,要求有困难的学生能判断对错,一般学生能讲出为什么错的道理,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讲出用多种方法改变条件使题目结论变得正确。三是评价权,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的权利。自我评价是一个自我反省、总结经验和自我提高的过程。给他人评价,要求学生在科学、细致分析的基础上作出合理、公正的推理和判断,在这一过程中能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同学间相互帮助的合作精神。
三、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一位教育家曾说:“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指尖上。”学生的思维更是如此,动手操作是他们思维的源泉和起点,通过动手操作,把活动中现实的经验转变成丰富的想象,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挥思维的手段。
在“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动脑想一想,在探究中获得发展。学生的活动从折纸、拼图开始,折有很多折法,拼也能拼成不同的图形。如,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课本上出示了一种拼法,并提问“还有不同的拼法吗?”让学生动手试一试,学生可能会不断尝试错误,也可能会受到启发观察两个三角形的特征,想象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形状,最终获得成功。再如,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一折,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我在组织活动时,就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并给予恰当的指导,学生的折法有很多,有的沿着对角线折,有的是把长方形的纸从中间对折,然后折出两个一样大的小三角形,还有的是先把长方形折成正方形再对折成两个三角形。
四、留有讨论交流的空间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思维方式和不同的发展状况,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要提供给他们合作交流的机会,借助同学间的互补学习实现发展,拓展和丰富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如,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但平行四边形的物体却不常见,于是在学生充分感知什么样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后,让学生自由交流合作,学生想出了很多。有一位学生说教室里的门是平行四边形,立刻就有好多学生说门是长方形的,当学生争吵不休时,我解释说这是一种“透视”现象。
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做有心人,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留下的空白,并巧妙设计提供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和合作的过程中获得最基本的知识,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探索、发现和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田杭君.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J].成功:教育,2008(07).
(作者单位 江苏省靖江市城中小学)
编辑 张 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