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中的“链”:与天地精神往来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fo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核心素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语言的构建和运用。语文课程就是要踏踏实实地教会学生读书写作。语文课程无论如何改革,教会学生读书写作总是不变的根本。读书写作是学习、模仿、内化、建构和运用语言的过程。语言的构建和运用强化读写能力,而语文学科阅读课程体系,包括三种阅读:单篇(课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所谓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和语言建构,并在鉴赏中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群文阅读进入语文课堂,是对传统的、单篇的教学的冲击,是对单纯的、分析内容的阅读教学的挑战。它必将促进语文教学形态、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模式的变革。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阅读量要大幅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学习任务群概念的推广,笔者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力求通过群文阅读教学现场,打开学生的可能世界。为了探索高中语文“群文阅读”主题教学路径,应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邀请,笔者根据群文阅读文本要求,选择了李汉荣先生的七篇散文,分别是《一株野百合开了》《今夜的泪水》《外婆的手纹》《井绳》《停靠点》《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星空》。这七篇散文分别从景、人、事、理等几个方面展开叙写感悟,如果组合成一篇大散文,就有了一个主题链蕴含其中,于是就确定了一个任务,即通过抓住形象来理解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和对生活及生命的感悟,引领学生读出散文的意蕴,从语言、意脉和情怀的视角层层潜入,勾连起那散落的文本中深邃的主旨。
  一、读懂语言,读出意脉
  上课伊始,笔者简单介绍一下群文阅读,指出群文阅读要求“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现在挑选了七篇文章来挑战同学们的阅读力。这组文章从文体体式上看属于散文,具有相同的风格,如果组合成一篇大散文,就有一个主题贯通其中,即为“神”。这節课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抓取形象(人、事、物、景等)和勾连关键语句(抒情句、议论句等)来感受作者情怀和探讨群文主题“链”。
  设计的第一个问题:阅读这七篇文章后,你感受到了什么(可以从内容、中心、主题、语言、情感各个方面来回答)?并说说你最喜欢的一篇文章,体会文中主要形象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这个问题设计的意图是在群文阅读资料交流中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炼每篇文章的主题,初步感受一组文章的共同主题。同时,介绍抓主要形象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梳理文本。
  学生在交流初读感受时,顺势让学生找出主要形象,例如学生找出的主要形象有:
  1.《一株野百合开了》:南山、池塘、星星、天空……
  2.《今夜的泪水》:南山竹海、星空、池塘……
  3.《外婆的手纹》:手艺、天空、鞋垫……
  4.《井绳》:月亮、石头……
  5.《停靠点》:古树、积雪……
  6.《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人群、池塘、南山……
  7.《星空》:宇宙……
  比较中,学生自然会发现七篇文章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几个意象:南山、星空、池塘等。为推进后面的环节打下基础。
  二、读到情怀,以文解人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散文描写的人、事、物、景往往是真实的,通过这组文章你认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找出文中关键词句,前后勾连,群文互证,体会文本意蕴,感受作者(中间可以开展猜作者的活动:是一个人还是七个人)情怀。
  从每篇文章中找出一些关键句,引导学生共同探讨作者情怀,例如:
  1.只要能与土地和天空发生联系,植物都会把绿色、把鲜美的花、把芬芳的果实拿出来,以这种美好的方式证明自己有一颗美好的灵魂。
  2.壮阔的宇宙毕竟对人、对生命体现了无微不至的仁慈。
  3.我看见天空上,永不会失传的云朵和月光。我看见水里的鱼游过来,水仙欲开未开。
  4.审美是需要保持距离的。……我发现,美国是一个会折腾的技术员,父亲是一个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美学家。
  5.在越来越热的世界上,我的心越来越躁,越来越慌,也越来越荒。
  6.我需要登高,需要望远,我需要面对整个天空作一次灵魂的深呼吸,我需要从精神的高处带回一些白云,擦拭我琐碎而陈旧的生活,擦拭缺少光泽的内心。
  7.也许,一边劳动,一边在星空下歌唱,就是一种诗意栖居,就是人的生活,也是充满神性的生活。
  在分析过程中,引出作者的主张:回归到生命的本质当中去,与山河自然、生灵万物共呼吸。他说:“每次写作,我总是打开窗子,眺望一会儿朦胧的远山,如果恰逢一声鸟叫,我的诗文便有了清脆生动的开头;如果在夜晚写作,我就先在空旷宁静的地方,仰望头顶的星空,聆听银河无声的波涛,宇宙无穷的黑暗和光芒滔滔地向我的内心倾泻,我静静地呼吸着那从无限里弥漫而来的浩大气息,然后,我开始诉说,向心灵诉说,向人群诉说,向时间和万物诉说。语言被心中的激情和宇宙的浩气激活,语言行走和飞翔起来。语言有了只有在这个时刻才有的动人表情和语调,就这样,我的。”见字如心,读这些散文,就宛如看到了他那颗热爱自然返璞归真的心。总的说来,解答李汉荣思想感情最重要的一把钥匙是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感悟以及浓郁的人文精神。心,在语言的原野上走向远处和深处。每当这个时候,读者就会感到万物和宇宙都参与了语言的运动。
  作者认为与科学的前瞻思维很不一样,文学常常是向后看的,文学就是回忆的一种方式。阅读这组文章,思考现代文明下的隐痛,体味那值得珍存的美好,然后用温情文字打捞出生命中不可忘却的记忆,让一帧帧暗黄的底片就此渐渐明晰……随年龄增长的是越来越多越来越稠密的回忆。也不难理解,一个人的童年,就如人类的早年一样,离自然最近,离摇篮最近,离母亲最近,离神秘最近,离神性最近,离梦最近……而这些美好的东西,都会随着时光的流逝和文明的推进而逐渐淡漠甚至丧失,挽留住它们,就是挽留住我们的灵魂的根,挽留住生命中最本真的部分。神话、童话、传说、诗,乃至一切真正的文学艺术,都是这种挽留。   揭晓作者其人其文:李汉荣,1958年生,陕西汉中人,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曾做过教师、略阳县司法局副局长、文化馆馆员,后调至《汉中日报》社当编辑至今。纵观他的散文,多的是描述自然、抒写真情、感悟世事、思索人生的小散文,善于从大自然中发现美,并用灵动的生花妙笔表达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悟,对人与自然的对峙现实的揭示以及对和谐未来的憧憬,表达出保护环境、呼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有人把他的散文称作“生态散文”。
  为了区分散文风格和作者情怀,可以引导学生对周国平、刘亮程、王开岭等散文作家作品加以鉴别。
  三、感悟心灵,主题拓展
  这七篇散文,如果组成一篇散文,请你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来表达作者的情怀。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提炼主题,展示思维活动过程。可以小组交流,可以让学生板演,集体交流,充分讨论和点评。
  最后,根据学生拟写情况,呈现出教师阅讀所拟定的主题链:与天地精神往来。
  这组文章不管是写野百合、南山散步,还是写父亲、外婆,抑或感悟自然,思考宇宙人生,作者都会把我们引入浩淼的星空和旷远的大自然,“与天地精神往来”,给人以无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高旷辽远和澄澈宁静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人要与天地融为一体,在开放的时空视野和宇宙意识的笼罩下,充分感受爱和自由的真谛,达到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我们常常说,过去的人们总是那样古朴,安详,沉静,内敛,重礼仪,重情感,重操守。天人合一四时如画的美丽山水田园,陶冶了人们的性情;那种缓慢的、温馨的、充满了人伦细节的日常生活,构成了人们细密柔软的内心世界和朴素美感。在工商社会和网络信息社会,具有这些美德和美感的人将会越来越少。在这坚硬的世界里,并不是没有美好,而是缺乏去寻找美的眼睛,而这眼睛,就是云淡风轻,悠然自得的心境了。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慢一点,让它更加有意义,在回首之时不让它成为你的遗憾,这就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也正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散文群文教学应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打通作者的心灵。在主题拓展环节,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散文中所写的自然、人物、事件、景物等,都是从自身感悟出发,是作者对事物特殊意义和美的发现。这种发现,是知觉、思维、感觉的综合思维结果,体现着作者的深思妙悟,是散文的情、理、意、味。
  最后阅读推荐李汉荣的《家园与乡愁》《李汉荣散文选集》《与天地精神往来》等,在课余时间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
  群文阅读是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的语文阅读教学形态。如何让群文阅读回归阅读教学的本质,解开在群文阅读实践中的种种困感以及在理论和实践上推动群文阅读更好的发展,都是语文人应该共同探讨的新的起点和常识。本课例的尝试也只是一种阅读形态的探索,以飨读者。
  [本文既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普通高中教学设计的评价研究”(课题编号B-a/2015/02/008)的研究成果,也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提升写作关键能力的作文图式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B-b/2016/02/187)的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江苏常州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多年的文本教学,让笔者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纯粹地让学生自己去根据文本结构理清文本线索,让学生在分析人物的过程中进一步品味文本的语言的教学思路,理论上可以让学生对文本的学习有一个完整的理解,但在实际解读的过程中,因其思维并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很多时候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要想真正让学生走入文本,最关键的还是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寻找到一条最为适合学生的思维主线。下面以《最后一课》为例,谈谈怎样为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文学教育一旦成为问题,对它的讨论也就不绝于耳。即以20世纪末那次语文教育大讨论来看,不管参与面还是争论的激烈程度,都颇引人注目。此后,类似的讨论还在延续,只不过规模小了,声音轻了。就明辨问题的角度看,这种讨论不能说毫无意义
目前,作文在各类语文考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上海市多年前就实行高考语文试卷150分制,作文的比重达70分,接近一半。与作文分值不断加大的这种命题趋势形成落差的是人们在如何改进作文评分技术,提高作文评分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方面的探索几乎鲜有进展。  每次评阅作文,阅卷老师都拿到了统一的作文评分标准,但面对具体作文的判分却常常无所适从。对同一篇作文,阅卷者判分经常出现不在一个重量级上的现象,最后产生大量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标准》中这一语文性质的表述,不仅突出了语文课程的目标“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而且突出了语文课程的两大特点“综合性、实践性”。这就提醒我们语文教师,应该让一篇篇文质兼美、不同特色的课文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范例,在用好这些例子的同时,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语文方法。当教学的重心从课文的思想内容转移到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上时,我们就自
一、过分注重审题立意的写作教学现状  在如今的作文指导课与作文讲评课上,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占据着大量的时间,耗费着师生大量的精力。关于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从高一讲到高三的现象并不鲜见,可见教学效率较低。所费时间精力自不待言,所取得的效果却难言满意——不少学生经过多年训练依旧“偏题”。当然,“偏题”与人本身的发散性思维和学生能力有关。但过分注重审题立意的作文教学已然挤占了正常的写作课程时间的现状不容忽
1978年3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吕叔湘先生的《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一文。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学语文教学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同年9月5日至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中国语文》编辑部,召开了北京地区中学语文教学问题座谈会,会议由吕叔湘先生主持。座谈会上,语文界泰斗级人物朱德熙、张志公等相继发言,他们回顾了建国以来中学语文教学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直陈语文教学问题
记叙文易写难工,写得不好,可能就成了流水账、温吞水,琐碎凌乱而又寡淡无味,缺少动人的力量。仔细品读《背影》《祭十二郎文》《项脊轩志》三篇文学经典,探究其中叙述技艺——“背景”“叠加”“映照”,可以增强我们对经典丰富内涵的理解,进而领悟感人至深的叙述力量。如此,它们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更有诸多启示,为我们解读叙述文本打开了一扇窗。   一、背景——打下叙述的底色   “长向文坛瞻背影”,《背影
【缘起】  《〈论语〉选读》是浙江省高中语文走进新课程的第一门选修课程。《〈论语〉选读》教学,至少面临着五大困惑:第一,《论语》是经典,如何“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作品?第二,《〈论语〉选读》教学是学术研究,还是生活还原?第三,《论语》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语录体典籍,如何将其连贯起来?第四,《〈论语〉选读》教材是编者重新分类编排的,教学时如何突出主题?第五,教材是如何顾及文字、文章、文化三个层面?
学生作文能否虚构,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话题。赞同者认为虚构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反对者认为虚构不利于表达真情实感。似乎都有道理。在笔者看来,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要得出正确的结论,首先必须厘清什么是虚构。  虚构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材料和生活固有的逻辑,通过丰富的想象,以构成艺术形象。它是把生活真实转化为艺术真实的重要途径。谈到虚构,就会有人把它与真实
阅读可以带给人知识和思想,也可以对人进行情感浸润,还可以给人提供一种方法,这是阅读的价值所在。可以说,阅读能力是现代人获取信息的重要力量,也是高中语文的核心能力,更是一种指引人的精神力量。如果说小学和初中阶段的阅读依据兴趣,高中则依据价值和意义。借助深度学习理论,秉持着“学以致用”的原则,我们还可以通过“解析—组合” 思维方法,建构阅读与写作的桥梁,把阅读行为引向深入,把阅读质量提升。同时,也把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