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捐献”第一人黄爱敏

来源 :福建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_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爱敏,福州闽侯人,37岁,福州“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之家”成员。
  经历了第一次捐血、捐造血干细胞并配型成功,还签遗体捐献协议,成为福建“三捐献”第一人,她为自己找到了“最契合”的奉献方式。
  2004年11月的一天,刚好是黄爱敏开始工作以后的第一个生日。她在福州街上闲逛,走到市区越洋图书城时,看到了停在那里的流动采血车。她突然有了一个奇异的想法:加入献血队伍,把这份公益爱心作为送给自己生日的特殊礼物。
  当天回家以后,黄爱敏手机上收到了一条短信:“尊敬的献血者,感谢您献血挽救生命!您此次所献血液经检测结果合格,将被用于临床。祝您健康、快乐!”黄爱敏看了短信,心暖暖的。她第一次发现生命就应该这样绽放。
  3月的福州,暖和的阳光,记者在闽侯县甘蔗镇见到这个叫黄爱敏的女子。今年3月,她如现在的阳光一样,带着爱心和温暖,加入了福州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之家”。
  2005年的下半年,又一次的偶然,黄爱敏在东百采血车旁边发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中华骨髓库)正在展开召集社会人士留血样的活动,她当场就做了相关的登记和记录,并留下了血液样本。最初,黄爱敏是计划着去捐献血小板,后被告知刚够自己本人用。
  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还缘于黄爱敏的另一段切身经历。曾经黄爱敏的两位同学因患有白血病,20岁出头就离开了人世,这件事对黄爱敏的触动很大,即便同学们捐款帮忙凑医药费,但本就困难的家庭,使得她的同学不得不辍学,因无法找到配型的造血干细胞,虽然家人花了不少钱,但依然未能将他们救活。
  “捐是捐了,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大约在万分之一,自己不一定那么幸运!”采访中,坐在凳子上的黄爱敏,双手托腮,转头望向远方。
  2010年下半年的一天,经过整整五年的等待。黄爱敏接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中华骨髓库)通知,与江苏一名血液病患者的白细胞抗原相匹配。这对她来说无疑是个爆炸性的消息,当时她激动地跳了起来,“真的配上了吗?”如此小概率事件竟然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黄爱敏说她当时简直就不敢相信。中华骨髓库相关负责人征询她是否愿意捐献,“愿意,当然愿意!”黄爱敏激动地说道。
  得知这个消息后,黄爱敏打电话给自己最好的朋友与公司主管,“我‘中彩票’了,造血干细胞竟然被我配成了。”“真好真好,这样能救一个人了。”负责人告诉黄爱敏在造血干细胞采集前的一年半里要多注意休息,这段时间不要献血。半年多的时间里,黄爱敏一直忍着没有去献血。
  2011年7月,黄爱敏接到O型血血库告急的信息,当天赶紧顶着台风,坐上出租车到福州宝龙万象城采血车现场献血。回家一个星期左右,黄爱敏接到通知,患者身体可以了,并安排她到医院体检。起初她还有点担心会因此次献血,而错失了挽救那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
  两个月后,黄爱敏入住福州市肿瘤医院,开始进行捐献前期的药剂注射。三天时间里,每天要注射两次,每天下午打完针后就赶回家处理工作,第二天早上又要赶回医院继续打针。三天后,黄爱敏开始造血干细胞采集,4个多小时的造血干细胞分离,虽然身体有些疼痛,但拯救一个人的生命让她逐渐忘却了这些。因为血量不足,第二天进行了3个多小时的采集。这期间黄爱敏都是一个人呆在医院配合医生,没有家人在身旁陪同。采集完后她没有休息,当天就回家了。黄爱敏卷起袖子时,记者发现她的两只手臂上的针孔依然清晰可见。
  此次受捐患者,是江苏昆山一名叫陶业成的男孩。他在八九岁时患上了白血病,本来读书成绩一直很好,得知自己患有白血病时并没有放弃学业,仍然顽强地在学习。家里条件困难,但一直以来家人都没有放弃寻找能与自己孩子匹配的造血干细胞。接受黄爱敏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后的一个月多,受捐患者父亲执笔写了一封信寄到红十字会。信中对黄爱敏表示了感激:“你是我们的亲人,你是我家的一分子,等他健康之后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自感谢信后没有再多的消息,黄爱敏很想了解陶业成现在的情况,但由于国家规定在患者病情还未稳定的3年之内双方不允许互通信息。黄爱敏说等3年后成功了,双方真的要常联系、串串门,“他的体内是我的造血系统,流的血跟我一样,脾气、性格也将跟我一样,他就是我的儿子了。”
  捐献血液和造血干细胞的行为,是黄爱敏一直以来想做好的事情。然而,遗体的捐赠却不是偶然。很早之前黄爱敏就有在自己死后将器官捐献给有需要的人的想法,只是不知道怎样办手续。在自己因造血干细胞采集而入住医院时,黄爱敏偶然看到了相应信息,她在肿瘤医院签下了遗体捐赠的协议。
  生活中,家人一直都很支持和尊重黄爱敏,他们认为黄爱敏所做的一切自有她的道理。
  “他们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只有我妈听到我把遗体捐了的时候说我很傻,还有朋友也开玩笑说我以后就得一直浸泡在福尔马林里了。”对于遗体的捐赠,黄爱敏自己认为,能帮助他人就尽量帮助他人,不要计较太多。“死后还不是要火化,最后也就只是骨灰,陵园等只是为了给后人一点念想。如果是这样,那么留一撮头发也是有价值的,况且我们国家医学研究上还有很多空白,同时这样也能让自己的器官以另一种方式存在。”
  黄爱敏的父亲是一个明白人,从小就教育她要做一个好人。而对黄爱敏影响更深的则是她的叔公黄至辉,一位乡村骨科医生。小时候,黄爱敏一直跟在叔公的身边,耳濡目染。“我叔公非常善良,以前很多人找他看病,经济比较困难的人付不起医药费,叔公不但不计较,还常常给他们送吃的并给了路费。”
  在她的感召下,黄爱敏的家人、公司里的许多同事也纷纷去献血,有些人还成为福州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之家”的成员。现在黄爱敏走在街上时会动员别人也去捐献血、捐造血干细胞,看到旁边有很多人献血的时候,“造血干细胞之家”的志愿者们也会去动员他们加入。她一直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都能去献血,包括捐献造血干细胞。
  “其实,适龄、健康的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会促使骨髓把储备的血细胞释放,并刺激造血功能,促使血细胞的生成,因而不会影响身体健康。既不会影响健康,又能挽救病人的生命,何乐而不为?我自献血以来都没有生过病。”目前,在她的影响下,身边两位最后的朋友都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如果有人需要,我愿意继续奉献。” 黄爱敏说。
  黄爱敏有着一个幸福的家庭,每当提及自己的家人她总是满脸的喜悦。“现在孩子们都还小,等他们长大了,也要让他们去献血,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家人都很理解和支持我的做法。”
其他文献
不敢舍弃的老店旧址  福州南后街。洁净的石板路纵深铺排出整条街雅致的古韵,街上人流如织,林立两旁的店铺门户大开,喧腾中毫不掩饰地卖弄着热情的风姿。在混杂着店员叫卖声和行人谈话声的交响乐中,3个初次来榕的漳州女孩放慢了脚步,挤在人群中,彼此商讨着要不要来上一碗肉燕,为这次的行程留住一份发自味蕾的记忆。  “来3份!”其中一个女孩向店员招呼。店员麻利地从滚烫的水中捞出煮熟的肉燕,一碗接着一碗,送到女孩
期刊
“许老晚年为老区建设做了很大的贡献。”福建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副秘书长吴志中赞叹,“他今年已90高龄了,虽然在家休养,可是心还在老区建设上。”  随即,吴志中从桌子的抽屉里拿出了一本书——《不改其乐》。“这是许老晚年整理的回忆录,他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各阶段经历的事,这里面都讲到了。”  “回忆我这一生,我感到有几点很幸运。一是我有幸投身到党领导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革命洪流中,为民族独
期刊
黄景星,71岁,德化县洋山村人,这个从清朝就一直存在到今天的村子,现在只有他一个人独自坚守着。  山村,一个坐落在德化县葛坑镇群山深处的小山村,始建于清朝,最鼎盛时期有130多人。但如今,因为城镇化的冲击,71岁的黄景星老人成了村里唯一的村民,独自守护着这个村庄。  傍晚6点睡觉  清晨6点,山里的天刚蒙蒙亮。黄景星打开家门走出来,门口的树上已是鸟叫声一片,洋山村迎来了新的一天。这是葛坑镇下玲村下
期刊
“2013中国海洋宝岛榜”向全球发布,福建省14个岛屿入选,分别为莆田湄洲岛、厦门鼓浪屿、平潭县海坛岛、福州市马尾区琅岐镇琅岐岛、莆田南日岛、漳州林进屿暨南碇岛、福鼎大嵛山岛、漳州市东山县东山岛、厦门翔安区英雄三岛、霞浦县西洋岛、东山县东门屿、宁德市蕉城区三都镇三都岛、龙海市紫泥岛、龙海市乌礁洲岛,其中莆田湄洲岛进入前十名。  困难群众免除基本殡葬服务费  2013年起,凡具有福建省户籍、死亡后按
期刊
孔时公大厝也叫厚丰郑氏大厝,是清乾隆贡生郑孔时(1764—1856)于清乾隆末至嘉庆中期建成。 占地面积有44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也有近3000平方米。
期刊
三角梅 水仙花 八宝印泥  榕树盆景 木棉庵与贾似道  漳州多三角梅。我们所住的漳州宾馆内到处都是。栽在路边大石盆里,种在花圃里。三角梅别处也有。云南谓之叶子花,因为花与叶形状无殊,只是颜色不同。昆明全种之墙头。楚雄叶子花有一层楼那样高,鲜而夺目,但只有紫色的一种。漳州三角梅则有很多种颜色,除了紫的,有大红的、桃红的、浅红的,还有紫铜色的。紫铜色的花我还没有见过。有白色的,微带浅绿。三角梅花形不大
期刊
他是一个普通人,由于长年海边劳作皮肤被晒得黝黑,扛起渔具,就会被迅速埋没在众多的渔民中。但他又不普通。他是福建海参养殖业的名人,率先将海参由北方引入福建养殖,养殖经验被大范围推广。由于他的大胆尝试,原本是北方专属的海参养殖,目前已在福建的莆田和霞浦两地生根发芽,成为许多海边人家发家致富的宝贝。  一身是胆:  没人敢做才是好项目  我国海域出产的可以食用的海参有20多种,因海参喜冷不喜热,13℃~
期刊
013年3月20日,明年二月份即将执掌NBA联盟的萧华来到了中国,在和姚明谈论中国篮球的时候,他提起了一个叫王哲林的小伙子。  在这之前,美国著名选秀网站《DraftExpress》接连两次模拟了2014年的NBA选秀大会,王哲林分别以第44位和第43位模拟入选NBA。乍一看,这不是一个很高的选秀顺位,但他却是继易建联后第一个被《DraftExpress》模拟的中国球员。更引人关注的是,如果王哲林
期刊
池步洲,闽清人,中国著名密码破译专家,早年留学日本,抗战爆发后回国从事情报工作,曾破译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密电,促使“海军之花”山本五十六被截杀。新中国成立后留居大陆,晚年陪妻子移居日本,96岁病逝于日本神户。  1941年12月3日,一封由中国发出的机密信件被加急派往美国,然而,这份机密信件并没有引起美国当局的理睬与重视。4天之后,震惊世界的珍珠港事件爆发了。原来,这是一封被破译的特级密电,这封密电
期刊
福建与篮球有缘。现代篮球历史不过100多年,而篮球规则制订流行至今也刚过百年。鸦片战争后,福建有了两个通商口岸,对外交往频繁,篮球运动随着外贸、兴办新学和传教等途径在上世纪传入福建。这时期,相比大部分内陆省份是早许多。  钟情篮球的省份,如果没有一支出彩的篮球队,那是一种心痛。而球队最需要的是核心,王哲林能否成为旗手?  自“战神”刘玉栋和“福建球王”龚松林之后,福建篮球一直处于“后继无人”的状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