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黄金时代:浅析新媒体时代下深度报道的发展

来源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fx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技的发展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加快,媒体形态日新月异,新的传播内容及形式极大满足了受众对新闻关注的需求,清晨听广播读报纸的日子渐渐远去,纸媒的黄金时代不在,深度报道是否也会随之衰落?本文旨在说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深度报道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将从深度报道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出发,分析其现状,简述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特点,提出深度报道的发展优势,在信息驳杂的今天,深度报道与新媒体融合会焕发新生机,用多样的传播形式丰富受众的视野。
  关键词:深度报道;新媒体时代;纸媒;受众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媒体行业带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多样的媒体形态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新渠道和新形式,使新闻传播呈现与传统媒体时代不同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对传统媒体产生巨大冲击,以纸媒承载为主的深度报道也受其影响。我国深度报道历史悠久,已发展百余年。但有业界人士称,这已经不是纸媒的黄金时代,当然也不是深度报道的黄金时代。笔者认为虽然以纸媒为传播媒介的深度报道数量有所减少,但深度报道借助其他传播媒介积蓄着力量。作为不可或缺的一种报道形式,深度报道会打破传统媒体的局限,与时俱进,把握当下新闻传播的特点,借助新媒体优势,重返黄金时代。
  一、深度报道的不同定义
  何谓深度报道,学界对此有不同定义。上个世纪40年代美国《哈钦斯报告》中关于深度报道的定义为:“所谓深度报道就是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中深度报道的界定是:“对新闻事件作深入分析并预示其发展趋势的报道形式……”“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这是《新闻学大词典》关于深度报道的解释。陈力丹曾在文章中引用著名记者张建伟所谈关于深度报道的概念:“使日常获得的信息,通过深度开掘---不要试图找什么新闻,要努力使新闻变得重要起来---变成‘解惑性’的深度报道。”[1]
  不同学者对此看法各不相同,探讨也从未停止,由此可见深度报道不同于其他新闻报道形式,并非事件的簡单陈述,笔者认为深度报道是从多角度深入分析新闻事件,全面呈现事件始末,在尽可能还原真相的基础上揭示问题,启发受众。
  二、我国深度报道发展历程
  我国新闻界关于深度报道兴起时间的早已界定,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但学界有与此不同的观点,自《申报》创刊初期起,中国就已经存在深度报道的形式,而“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则是一次较为成熟和成功的报道。[2]《申报》对于此案件报道时间长达三年之久,还原事情始末,再现当时场景,运用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为受众更为立体的呈现案件真相,揭露社会事实,批判封建刑讯制度,启发受众。这种观点存在合理,由此可见,我国深度报形式道兴起较早,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
  在深度报道发展早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无疑是范长江的《中国西北角》。1935年,范长江以天津《大公报》旅行记者的身份开始了其在中国西北地区的考察之行,在此期间,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机做了深刻描述,揭露西北地区弊政,展现民生疾苦,并首次客观公正的报道红军长征一些真实的情况,为此后的深度报道奠定基础。
  直至1986年,全国好新闻奖评选首次设立了“深度报道奖”,深度报道大量出现,并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报道内容。随着广播电视在我国普及,深度报道迎来黄金时代,《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此类电视节目以深度报道为主,用事实说话,赢得观众的信任,活跃荧屏。纸媒在此时期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以深度报道见长的报刊《南方周末》吸引了大批读者。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纸媒走向衰落,图片和视频变成了受众喜爱的传播内容,多样化的传播形式涌现,受众对于报纸和电视节目的关注度已不似从前那样高。深度报道也受其影响,大量媒体的深度报道部门被裁撤,调查记者大量流失。回顾其悠久的发展历程,有高潮,有低谷,有初创期的草莽,黄金期的辉煌,会就此在新媒体时代的浪潮中被埋没么?不同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特点对其是挑战还是机遇?
  三、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特点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互联网遍及生活的每个角落,人们也对其也愈发依赖,新媒体借助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已从边缘走向主流,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基础上,为新闻传播注入新血液,使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一)实时性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呈现即时性的特点,报纸的发行需要刊印,电视节目的播出需要制作,受技术水平的局限,新闻的时效性远远无法与现在相比。互联网技术极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使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呈现实时性的特点。尤其是在5G技术的助力下,最大可能的低时延无限贴近了同步,低于1毫秒的响应时间使实时传递信息成为可能。
  (二)大众化
  与主流媒体掌握麦克风的时代不同,新媒体给了每个人都可以发声的平台。受众不仅仅只是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自媒体成为了近年来的热门职业。新媒体时代是一个人人皆媒的时代,赋予了人们极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田径运动员张培萌家暴事件不是由任何专业媒体第一时间传播的,而是张培萌的妻子借助微博平台对其行为进行控诉,成为新闻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
  (三)互动性
  新媒体为新闻传播提供多样新平台,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平台,转发、留言、评论调动了受众的积极性,也拉进了内容生产者和受众的距离,受众可以对新闻的内容进行反馈,帮助内容生产者提升新闻品质和工作效率。在微博平台,评论具有公开性,不同受众可以在评论区进行互动,交换彼此的想法,增添反馈的多样性。
  四、新媒体时代下深度报道优势
  虽然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的传播方式、受众的角色和阅读习惯都已发生深刻转变,但深度报道凭借自身优势依旧在新闻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还原真实
  互联网的发展为新闻传播提速,普通受众也可以成为新闻传播者,媒体平台的独家优势越来越小,导致“抢头条”现象愈发严重,更有甚者为了博得关注,不惜制造假新闻。深度报道恰好与“快新闻”截然相反,以全面调查新闻真相为出发点,尽可能为受众展现事件原貌。在江苏大学学生杨凯坠楼后,其父母在微博发声,质疑杨凯死因,控诉江苏大学事后处理失当,并非法拘禁杨凯母亲。此微博引发不少网友对江苏大学的批判,新京报深度部“剥洋葱”对此时进行深度报道,客观叙述事情发生经过及杨凯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引发受众思考,为江苏大学正名,消除争议和疑团。深度报道在难辨真假的信息时代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二)深度不减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多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迎合受众习惯的媒体形态不断涌现,短视频长期活跃于受众眼前。深度报道并未因为受众阅读习惯的改变而将新闻内容精简化和单一化,依旧以多维视角为手中呈现深度观点,从另一方面看,深度报道逆其道而行之,保持新闻高品质,于新媒体的“碎片化”内容相补充,使媒体报道形式更加多元。随着受众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其媒介素养也增强,“碎片化”的新闻内容是远远不会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的。在鲍毓明性侵案曝出后,微博平台的受众一直追问事件的最终调查结果,希望得知案件的来龙去脉。深度调查并未因为纸媒时代的远去而走向衰落,依旧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三)引导舆论
  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受众在不同媒介平台发表个人观点如囊中取物,言论的自由在调动受众的积极性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2020年9月,微博用户“加油吧vicky”在互联網上发布被罗冠军性侵的消息,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情绪激动的网友为给受害人讨回公道,对罗冠军进行网络暴力,事件不断发酵,最终得知此事都是受害人一手策划,性侵事件并非事实。受众偏激情绪往往带来不当言论,广泛传播后误导舆论走向,群体压力使理智网民难以发声。深度报道往往会力挽狂澜,对新闻事件的全面报道和剖析传递事实真相安抚受众情绪并启发受众,从而达到引导舆论的作用,避免沉默的螺旋现象和受众误导舆论走向事件的发生。
  五、依托新媒体,彰显生命力
  纸媒时代辉煌不再,视频时代已向我们走来,即使没有纸媒的承载和传播,深度报道也不会从受众的生活中消失,而是在新媒体时代以不同的方式存在。
  (一)借助多元平台,扩大传播范围
  在传统媒体时代,深度报道多见于报纸,电视的发展使《新闻调查》《焦点访谈》等为受众带来深度报道新闻的节目获得一致好评。在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以受众喜爱的媒介平台为依托,也可再创辉煌。新京报深度部“剥洋葱”对江苏坠楼大学生的深度报道“21岁人生的AB面”,在微博平台有将近六万的点赞人数和超过一万的转发量。36氪旗下深度报道栏目《深氪》[3]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也有广泛的受众。深度报道依旧深得受众的喜爱,只是,不再以传统的方式存在,与时俱进方可迎来光明。
  (二)结合视频图片,报道内容丰富
  深度报道在新时代已不仅仅局限于文字,可视化新闻形式使其再现生机。新京报《局面》栏目,紧跟时事热点,用新闻短视频的方式使深度报道更加全面立体。[4]局面专访一直保持高热度,在“周立波案”中,王志安对周立波本人、其妻子、唐爽以及神秘人进行专访,从不同角度还原事情的经过,展现人性的复杂,引发热议,传播广泛。
  (三)保证新闻质量,不惧时代改变
  不论时代如何改变,新闻真实的本质是永恒的。受众有对信息的需要,对真实的渴求,也有对思想启迪的满足。新闻绝非事实的传播那样简单,深度报道更是如此。通过客观事实的呈现展现出人性的温度,运用多维的视角丰富受众的思想,用冷静代替冷漠,保持较高的新闻质量,不论时代如何变换,深度新闻都会有一席之地。
  六、结语
  在这个读图看视频的时代,纸媒虽然不似曾经那样辉煌,但文字依旧使我们兴奋,深度报道的在传统媒体的黄金时代结束了,但在新媒体时代依旧散发光彩。追随时代前进的脚步,借助新媒体的优势,立足于本身的品质,深度报道会重返黄金时代,赢得更多受众。
  参考文献:
  [1]陈力丹.深度报道“深”在哪儿?[J].新闻与写作,2004(04):10-11+17.
  [2]董媛媛. 深度报道的当代审视[D].复旦大学,2009.
  [3]张祺琦,伊文臣.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多元发展路径[J].科技传播,2019,11(23):69-70.
  [4]张祺琦,伊文臣.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多元发展路径[J].科技传播,2019,11(23):69-7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逐渐重视,学前教育专业成为近几年迅速发展的专业之一。提高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对未来幼儿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而在众多的音乐教学科目中,乐理无疑起着基础但又举足轻重的地位。学好乐理对之后的其他音乐课程,如:钢琴弹奏、弹唱、声乐演唱将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的教学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提高乐理教学的有效性, 通过教学让学生良好的掌握乐理这一学科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从城市形象塑造的角度来探析城市导视系统设计,首先阐述了城市形象塑造与导视系统设计的关系,然后具体解析了导视系统设计的城市功能,最后从人性化的设计原则、与城市环境城市形象的协调、对地域文化特色的传承和发展、统一规范性等方面对益阳市导视系统设计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益阳;城市形象;导视系统设计  一、城市形象塑造与导视系统设计的关系  (1)城市形象设计概述。城市形象(City Ide
期刊
摘要:实践中我国在夫妻共同债务问题上存在很多争议,对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与类型划分以及对用于清偿夫妻共同债务的责任财产的认定,应当充分平衡债权人与配偶中非举债方的利益,以期达到对个体利益及整个社会的婚姻家庭稳定和睦与交易安全的保护。  关键词:夫妻;共同债务;责任财产  一、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与类型  关于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一直以来有“用途论”与“时间论”两种观点。“用途论”是指债务人
期刊
摘要:在生育观念的历史和现实观照中,新时期小说对重男轻女的传统生育观予以审视与批判,对优生优育新型生育观予以肯定与赞扬,对拒绝生育等观念予以关注与剖析,进而探究其内在联系和嬗变规律。  关键词:新时期小说;生育观;嬗变  生育观是对生育问题的看法,包含了生育动机和目的、性别偏好、理想子女数和对子女质量的期望等。1976年以来的新时期小说通过生育场景及故事叙写,表现了作家对历史和现实多元生育观念的审
期刊
摘要: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近郊乡村以土地置换的形式实现集中居住,在为城乡建设提供新的发展空间、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品质的同时,也对乡村住区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结合河北省香河县人居环境提升的建设实践,在深入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城市近郊乡村住区存在的问题,依据地方依恋理论,提出了突出乡村特色、重塑场所空间、注重社区营造的乡村住区更新设计策略,并以河北省香河县新民居住区为实证研究对
期刊
摘要:英语阅读是英语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我们日常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加之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英语阅读成了学生的重难点问题。而认真探究其中的原因,我们会发现这种现象与部分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存在一定的关系。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时,侧重于语篇的分析与理解及语法知识点的讲解,而对于阅读方法的培养,训练学生
期刊
摘要:本文聚焦于伍斯特小组对品特同名戏剧《房间》的改编制作。通过追踪该小组2014年中国之行的活动轨迹,研究《房间》的舞台制作录像,结合文献梳理,发现这部独具风韵制作的灵感发源于中国,并深挖其中蕴含的中国曲艺元素,最后讨论这一中西合璧的《房间》如何以陌生化手法来呈现“品特式”风格。  关键词:哈罗德品特;《房间》;伍斯特小组;中国元素;陌生化  伍斯特小组(the Wooster Group),脱
期刊
摘要:社会学专业出身的华语导演曾国祥,近几年执导的电影作品获得口碑票房双丰收的佳绩,一跃成为当下大热的新锐导演。他执导的两部电影中都影射出了复杂的社会现象。因此,本文将从权力话语以及性别问题这两方面的社会学专业知识进行切入,结合导演曾国祥的电影作品《七月与安生》、《少年的你》。试图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待、研究曾国祥影片中反映出的复杂的社会意义。希望可以为青春电影的社会学研究以及社会学在电影中的应用提
期刊
摘要:平台迁移及技术升级背景下的网络播音主持相较于传统的播音主持,在形象、语言、态度及综合素养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新时期网络播音主持应具备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实践素养四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基于当前网络播音主持工作的剖析,对新时期网络播音主持在自身专业素养提升中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能力培养的对策。网络播音主持应对标政治素养、道德素養、能力素养、实践素养来有效地发现自身
期刊
摘要:自高校图书馆存在以来,传统的“先来先得,座位有书不能占”的情况便一直存在。虽然随着图书馆管理体系与制度的不断完善,义务馆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图书馆占座不合理的情况,但由于人工管理具有极强主观性和弹性,馆内所规定的一些合理制度未能完全高效的落实。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平台的普及,使得依靠技术、依靠移动终端平台解决高校图书馆占座问题成为了可能。本文将采用个案分析法,以安徽财经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