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化程度逐渐加深,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技术与企业的业务能力不断地被融入其中,在此融入过程中,使得企业自身核心实力得到了提升,管理模式开始变革。基于此,本文先阐述了信息化與工业化融合所需遵守的规则,然后再阐述在二者融合下的模式创新与精细管理。
关键词:创新;管理;信息化;工业化
前言: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主要是指在多种行业领域、层次范围、智能应用等方面进行相互交融。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战略任务,其技术不但要在传统工业中发挥一定的效用,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升级,同时还要将其广泛的用于各个经济社会领域之中,进而提升信息化整体效果。
一、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本原则
首先,要在发展中创新,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增添新动力。创新发展不仅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过程中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改造升级的主要目标,同时也是加强二者融合深度的重要战略基点,利用信息化创新研发设计、商业模式以及优化业务流程,能够为企业在同行业竞争中获得新优势。
其次,重视绿色发展,创建两型产业体制。将节能减排设置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主要切入点,加强信息技术和环境友好技术的融合发展,提升能源节约技术水平,形成低排放消耗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及生产方式[1]。
然后,要智能化发展,构建现代化生产体系。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过程中进行智能发展,能够加强云计算及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使工业产品、关键设备及基础设施等智能化发展可以与资源制造共享,完善工业产业链。
最后,要注重协调发展,加强二者融合深度。企业要发挥其主体作用,将信息化作为其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充分调动并发挥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大推动力度,使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及应用需求间形成良性互动,使服务业和制造业进行协调发展,加快向服务制造转型。
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下的精细管理
所谓的精细化管理就是以粗放的经营方式,以传统管理理论为基础,从宏观管理至微观管理进行多方面细化,从而使企业成本降至最低,提升经营利润,进而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此管理模式最先被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所提出,他通过对工人的操作动作进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合理的工作方式及操作方法,其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是世界上第一本精细化管理著作。
随着市场竞争力度的加强,企业需要对经营机制及运行模式进行改变,以创新管理的方式实现精细化管理。目前,精细化管理已成为大部分企业转型升级的标志。企业精细化管理需要企业向专业化、数据化等方向发展,当下是信息化时代,因而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要加强信息化发展,信息化水平决定着企业进行精细管理的效果,所以要求企业必须在管理过程中提升信息化水平,这也能够加强企业的反应速度及沟通能力。
在进行过精细管理时,企业要将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作为基础,将每项工作做到细致,以此促进其自身稳健发展。利用信息技术的自动化处理,可以提升管理效率,加强工业化发展速度;利用信息化中的监控功能,可以对生产发展进行动态管理,及时纠错并改正;利用信息系统可以确保数据具有较高真实性,进而提升企业决策的科学性;除此之外,在精细化管理中突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作用,可以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三、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下的模式创新
(一)信息化管理及决策
信息化加强了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将其运用在工业化生产环节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从而使企业领导快速做出决策,对工业企业进行区分与比较。另外还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市场的信息,特别是制定并推广企业大体资源计划与业务流程等,像是许多企业都建立了信息资源部或是信息规划部,这表明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快速融合发展。
(二)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
为了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力度,要大力培养信息化管理人才,若是缺少信息化的管理人才,就会使信息化与工业化在融合过程中受阻,因而二者融合要以人才为基准[2]。我国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并制定人才培养规范,构建一个完整的信息化和工业化交流体系,像是有关此方面出台的法律有电子认证服务的《管理办法》及相关单位资质、建立工程师的《管理办法》,这两个办法的出台,将技术人员及管理人才等进行了整合与培育,并总结了实际人才培养中的一些问题,同时进行宣传,让教育部门意识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优势,使行业中的管理人员及在职人员对工业化及信息化有一定认识,提升培训效果,对于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培训,要进行针对性培养。由此可见,人才的培养可以推动信息化与功夫工业化的融合速度。
(三)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增加信息技术含量可以提升工业化的现代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包含信息化水平及智能化水平的提升,进而使信息化工业生产力度,生产信息化含量较高的产品。从产品附加值的角度上看,此举动可以增加信息自动化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像是数控机床、信息家电等,利用现代产品的信息技术等进行衡量。
(四)信息化产品设计
进行产品创新,也能够推动信息化及工业化的融合速度,在工业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在人工产品中增加电子技术,可以使产品进行更新环节,并且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或是个性化定制的方式创新产品,从而降低产品的设计成本,提升效率,现阶段,我国在航天、轨道交通装备及电气设备等工业领域上的信息化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因而加强信息化研发工作的普及与推广力度。
结束语:综上所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需要对技术进行改进,并将企业的业务能力融入其中,从而提高企业核心能力,加快管理模式的改变。并且在二者融合过程中,要注重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智能发展及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柳杨,李君,付宇涵.深圳市电子信息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信息化,2018(12):87-90.
[2]刘桂林.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能否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7(10):48-50.
作者简介:
王耀(1988.4.15),男,汉族,籍贯:江苏省徐州市。
关键词:创新;管理;信息化;工业化
前言: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主要是指在多种行业领域、层次范围、智能应用等方面进行相互交融。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战略任务,其技术不但要在传统工业中发挥一定的效用,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升级,同时还要将其广泛的用于各个经济社会领域之中,进而提升信息化整体效果。
一、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本原则
首先,要在发展中创新,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增添新动力。创新发展不仅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过程中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改造升级的主要目标,同时也是加强二者融合深度的重要战略基点,利用信息化创新研发设计、商业模式以及优化业务流程,能够为企业在同行业竞争中获得新优势。
其次,重视绿色发展,创建两型产业体制。将节能减排设置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主要切入点,加强信息技术和环境友好技术的融合发展,提升能源节约技术水平,形成低排放消耗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及生产方式[1]。
然后,要智能化发展,构建现代化生产体系。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过程中进行智能发展,能够加强云计算及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使工业产品、关键设备及基础设施等智能化发展可以与资源制造共享,完善工业产业链。
最后,要注重协调发展,加强二者融合深度。企业要发挥其主体作用,将信息化作为其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充分调动并发挥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大推动力度,使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及应用需求间形成良性互动,使服务业和制造业进行协调发展,加快向服务制造转型。
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下的精细管理
所谓的精细化管理就是以粗放的经营方式,以传统管理理论为基础,从宏观管理至微观管理进行多方面细化,从而使企业成本降至最低,提升经营利润,进而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此管理模式最先被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所提出,他通过对工人的操作动作进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合理的工作方式及操作方法,其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是世界上第一本精细化管理著作。
随着市场竞争力度的加强,企业需要对经营机制及运行模式进行改变,以创新管理的方式实现精细化管理。目前,精细化管理已成为大部分企业转型升级的标志。企业精细化管理需要企业向专业化、数据化等方向发展,当下是信息化时代,因而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要加强信息化发展,信息化水平决定着企业进行精细管理的效果,所以要求企业必须在管理过程中提升信息化水平,这也能够加强企业的反应速度及沟通能力。
在进行过精细管理时,企业要将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作为基础,将每项工作做到细致,以此促进其自身稳健发展。利用信息技术的自动化处理,可以提升管理效率,加强工业化发展速度;利用信息化中的监控功能,可以对生产发展进行动态管理,及时纠错并改正;利用信息系统可以确保数据具有较高真实性,进而提升企业决策的科学性;除此之外,在精细化管理中突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作用,可以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三、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下的模式创新
(一)信息化管理及决策
信息化加强了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将其运用在工业化生产环节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从而使企业领导快速做出决策,对工业企业进行区分与比较。另外还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市场的信息,特别是制定并推广企业大体资源计划与业务流程等,像是许多企业都建立了信息资源部或是信息规划部,这表明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快速融合发展。
(二)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
为了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力度,要大力培养信息化管理人才,若是缺少信息化的管理人才,就会使信息化与工业化在融合过程中受阻,因而二者融合要以人才为基准[2]。我国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并制定人才培养规范,构建一个完整的信息化和工业化交流体系,像是有关此方面出台的法律有电子认证服务的《管理办法》及相关单位资质、建立工程师的《管理办法》,这两个办法的出台,将技术人员及管理人才等进行了整合与培育,并总结了实际人才培养中的一些问题,同时进行宣传,让教育部门意识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优势,使行业中的管理人员及在职人员对工业化及信息化有一定认识,提升培训效果,对于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培训,要进行针对性培养。由此可见,人才的培养可以推动信息化与功夫工业化的融合速度。
(三)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增加信息技术含量可以提升工业化的现代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包含信息化水平及智能化水平的提升,进而使信息化工业生产力度,生产信息化含量较高的产品。从产品附加值的角度上看,此举动可以增加信息自动化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像是数控机床、信息家电等,利用现代产品的信息技术等进行衡量。
(四)信息化产品设计
进行产品创新,也能够推动信息化及工业化的融合速度,在工业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在人工产品中增加电子技术,可以使产品进行更新环节,并且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或是个性化定制的方式创新产品,从而降低产品的设计成本,提升效率,现阶段,我国在航天、轨道交通装备及电气设备等工业领域上的信息化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因而加强信息化研发工作的普及与推广力度。
结束语:综上所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需要对技术进行改进,并将企业的业务能力融入其中,从而提高企业核心能力,加快管理模式的改变。并且在二者融合过程中,要注重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智能发展及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柳杨,李君,付宇涵.深圳市电子信息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信息化,2018(12):87-90.
[2]刘桂林.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能否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7(10):48-50.
作者简介:
王耀(1988.4.15),男,汉族,籍贯:江苏省徐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