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来源 :语文世界(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jiu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触汪老作品六载有余后,斗胆作些自己的评价。
  第一次读汪曾祺,是在四年级。母亲手中一本小巧精致的书,看上去平易近人。可是,《岁朝清供》这样的名字,于当时而言实在难懂。硬着头皮翻开,是本散文集。不同于标题的晦涩,正文的字里行间都充满着朴实,不知不觉便入了迷。
  此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汪老的散文都是我最喜爱的读物之一。一开始年纪小,只是看着先生笔下的各地吃食出神。后来读得多了,我渐渐地开始琢磨语言风格:句子短小精练,全篇极少出现华丽的辞藻。而在平常词汇的排列组合中,总会不经意似的令人惊叹。列举我一直稔熟于心的一段:
  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著实惊艳我许久。
  因此一直试图模仿其风格,却总差了那么一回事。或许平淡很容易,“月亮做的”这比喻也不难,可是我终究不比老先生,写不进人心。他对平常生活观察得细致入微,我甚至还分不清苹果花和梨花。
  读得多了,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去年新冠疫情期间看纪录片,讲鸡头米,解说词引了一句话:“鸡头米老了,夏天也快结束了。”我并没在汪老的书里读到过这句话,但当时感觉像极了他,就随口说一句:“这很像汪曾祺写的。”字幕一出,一看作者,果然。
  我曾一直认为,能够将生活写得这样细致而有味道的人,生活一定是悠闲安定的。直到有一天,突然读出了他笔下的小说世界背后的含义。
  汪老的小说同散文一样,朴实无华,永远是故事中的第三视角,似乎是不带感情地诉说别人的故事。可是一旦抓住了细节,就会明白背后压抑的强烈情感。萧胜面对黄油烙饼发出的一连串疑问,郭庆春卖柿子却偶遇乘着三轮、盖着毛毯的昔日玩伴许招弟,手法细腻、拼尽全力保住团长妻子和儿子的男性产科医生,却被团长不由分说一枪打下马,这是对封建社会、阶级差异的强烈讽刺和控诉;千钧一发之际救了陶虎臣的侉子,为好友不惜割舍宝物的靳彝甫,为女儿熬夜赶做球鞋的母亲,这是对人性温暖的无声赞美。
  汪老虽一直体味着社会的黑暗和生活的艰难,却仍葆有发现细微美好之心。就连跑警报这样的危难关头,也能看到有人在煮莲子,有老师躲在土堆后讲课。
  这样的生活如何养出汪老这样的人呢?或许越是艰苦,越要寻找美好。也正因其所处时代的特殊性,汪老笔下如今看来极平常的事,读来竟也令人新鲜有趣。
  我想,汪曾祺,在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会是我最欣赏、最喜欢的作家。
  (指导教师 石 丰)
其他文献
  
期刊
《摇篮》是法国女画家摩里索(1841~1895)的一件优秀作品。母亲轻晃着摇篮伴孩子入眠,她充满温情地注视着恬静地熟睡着的孩子。我们仿佛听到了孩子均匀的呼吸。画家从母亲的守护与孩子的酣睡中,极具诗意地表现了温馨而博大的母爱。
期刊
自从爸爸答应寒假带汀汀去北京旅游之后,从未出过远门的汀汀就操上心了,老问:“咱们坐什么车去呀?”爸爸给问得不耐烦了,干脆给他找来《郑州铁路局旅客列车时刻表》:“你先查查,看哪些车次是从郑州如发或经过郑州开往北京的!”
期刊
重点目击: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段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它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向往奥运》  薛峰林  重点目击:   “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一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期刊
每年春节,爷爷都会买两幅画贴在门上。   这时,我就会在一旁帮着递胶水,好奇地望着两个威风凛凛的画像。爷爷贴好后,还不住地嘀咕着:“门神啊门神,保佑我们家四季平安。”看着爷爷的样子,我忍不住就笑出声来。爷爷见我嬉皮笑脸,严肃地说:“傻孩子,笑什么?当心门神爷爷生气了,要惩罚你!”我不服气的说:“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两张画儿吗?难道还真是神仙啊?”爷爷一本正经的说:“这个你就不懂了。这两位是
期刊
《语文世界》(小学版)创刊以来,编辑部不断收到读者来信,有对我们的肯定和支持,也有希望和建议。撷取其中几朵美丽的小花,与读者朋友共赏。     hspace="15" vspace="5" align="">
期刊
hspace="15" vspace="5" align="">     hspace="15" vspace="5" align="">     hspace="15" vspace="5" align="">     hspace="15" vspace="5" align="">     hspace="15"
期刊
hspace="15" vspace="5" align="">     hspace="15" vspace="5" align="">
期刊
《穷人》一课中“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就有两个“得”字,这两个“得”究竟怎么读呢?  点燃求异思维的火花   美国一学校有一道想象作文题,其提供的材料大意是:一群小朋友到郊外游玩,捡到了一个奇怪的蛋。这是一个什么蛋呢?小朋友七嘴八舌,争论不休。最后,一个小朋友想出了一个主意:
期刊
对于即将成为毕业生的高三学生而言,这或许是我写的最后一篇赞美老师的文章。从小学起,我们将“园丁”“蜡烛”这些辞藻由生疏运用到熟稔,那些岁月里的提笔,像是被华丽章句充斥的河流。可现如今,猛一回头,我们即将被这条十二年的河流甩出,驶向更远、全新而未知的世界。终于,我开始觉得那些辞藻再也盛不下我的思考,关于老师的思考,关于老师世界的思考。  作为一名转校生,迄今为止,我的经历可以大致划分为:在江苏度过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