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式护理配合婴儿抚触在新生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 :中医药管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lsy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联合抚触用于新生儿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医院的2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袋鼠式护理联合婴儿抚触,比较两组护理后新生儿睡眠状况和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睡眠时间平均为(19.44±1.57)h,长于对照组的(15.88±1.87)h;观察组新生儿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90%(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联合抚触用于新生儿护理管理,不仅能改善新生儿睡眠质量,还可延长睡眠时间,获得家属满意.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并分析医院内镜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损伤情况.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8月~2019年10月的62名内镜室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职业损伤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统计职业损伤情况.结果:大部分护理人员面临职业损伤的危险,其中每天站立时间>4 h的57人,占91.94%;消化内镜视频终端连续注视时间>2h的55人,占88.71%;受强光电源辐射、不良气味较大及人为工作环境安全性不够影响的44人,占70.97%;受噪声污染影响的45人,占72.58%;出现视觉疲劳职业损伤的48人,占77.42%;腰背疼痛
目的:探讨宁波地区中医医院员工医院文化感知现状及对策.方法:采用自编中医医院文化问卷于2020年6~7月随机抽取宁波地区中医医院正式员工409人实施调查,并采用主成分因素分析、相关分析、描述性统计及单因素方差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文化问卷12个维度对医院文化的总体方差累计贡献率达65.26%.医院员工感知医院文化总得分为(4.33±0.40)分,各维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廉洁(4.54±0.43)分、传承(4.50±0.40)分、价值观(4.42±0.43)分、关注患者(4.36±0.46)分、安全(4.3
在全球化背景下,外语教育是培养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独特平台.将全球胜任力的核心素养,即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和行动的培养融入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是发挥外语课程的文化引领功能,培养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尤其是中医药故事能力的有效路径,有助于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
目的:探讨中医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与管理对策.方法:2020年1月在麻醉科12名医务工作者,结合住院药房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实施基于JCI标准的规范化管理.观察管理前(2019年7~12月)和管理后(2020年1~6月)的“五专”评分、职业倦怠(MBI-GS)评分、敬业度(Q12)评分及麻醉药物不合理使用率.结果:管理后的专册登记、专用账册、专用处方、专人加锁、专人负责、Q12等评分均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的MBI-GS评分、麻醉药物不合理使用率均低于管理前(P<0.05).结论:基于JCI
目的:探究医疗数据信息集成系统在输血科用血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医院输血科于2017年9月启用医疗数据信息集成系统,选择2017年1~8月传统模式下的输血患者151例为实施前,选择2017年9月~2018年4月医疗数据信息集成系统模式下的输血患者152例为实施后,比较两组用血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用血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的用血有效率为96.03%,高于实施前的86.84% (P<0.05);实施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6%,低于实施前的4.61%(P<0.05);实施后患者的用血满意度为94.0
目的:探究二维码技术联合移动APP在EICU被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从2019年7月开始采用二维码技术联合移动APP的管理方法进行医院被服管理,将2019年1~6月设为实施前,2019年7~12月设为实施后,随机抽取实施前后被服各137纳入研究,比较实施前后EICU被服管理质量护理人员对被服管理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医院EICU被服管理质量评分显著升高(P<0.05),护理人员对被服管理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采用二维码技术联合移动APP的管理方法进行医院被服管理,可显著提高病区被
目的:探讨医院诊断设备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构建,及用于诊断检查工作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2~10月在医院超声科检查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经德尔菲法构建医用超声诊断设备服务质量的评价体系,评估医用超声的管理质量及存在的问题.改进管理方案后,用于观察组的管理.比较两组工作流程相关项目评分、诊断设备管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秩序管理、询问病史、危重症管理、报告规范、诊断准确性、规章制度执行、患者反馈处理等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诊
目的:探讨优化麻醉复苏护士设置及麻醉恢复室管理对麻醉复苏室的使用效率和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医院麻醉恢复室于2019年10月对麻醉复苏护士设置和麻醉恢复室的管理进行优化,将2019年1~9月设为实施前,2019年10月~2020年6月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麻醉恢复室使用情况、麻醉复苏护士超时工作和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麻醉复苏室接收的患者为(393.75士23.45)例/月,明显高于实施前的(282.18±25.79)例/月(P<0.05);麻醉恢复期患者的停留时间为(8
目的:探讨信息化、监督管理、质量标准理念下的医院管理要点.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更新后的管理方案:构建信息化管理方法,加强监督管理,构建管理质量评价标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管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应急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数据收集、临床数据统计、临床数据分析、管理流程科学性、管理流程可行性、管理质量评价、管理质量控制评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移动医疗提供了基础条件,移动医疗相关的问题也成为医疗管理的热点问题.文章对移动医疗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发展及应用进行分析,多方面剖析了移动医疗在质量和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盈利来源、线上线下关联性不高、缺乏规范的行业标准、使用方与服务方信息不对等、缺乏监管、隐私保护内容不完善等.针对问题提出了管理建议,以及对血透室的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