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兹华斯与梭罗的生态意识比较研究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1069423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华兹华斯和梭罗身处不同时代,是不同国别的生态文学作家。他们的作品中都表达了“回归自然”,人类与自然“一体化”的思想,提倡人们感悟自然,从中得到启示。抨击了人类文明和工业发展对自然对人性的摧残。本文主要从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曲”以及梭罗的《瓦尔登湖》经行梳理分析对比,从生态批评的视域对他们的作品经行比较解读,并在此基础上,经一步研究他们的生态理念。
  关键词:华兹华斯;梭罗;生态意识;自然
  一、引言
  华兹华斯1770年出生于英国,从小在湖区长大的他,对自然有着特殊的情愫,是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其《抒情歌谣集》的“序言”被视为浪漫主义的宣言。《序曲》是他的一部自传体长诗。梭罗1817年出生于美国,是美国的自然主义家,深受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的影响,提倡回归本性,亲近自然,被称为自然随笔的创始人。《瓦尔登湖》是他的代表作。华兹华斯和梭罗身处不同时代,是不同国别的生态文学作家。他们的作品中都表达了“回归自然”,人类与自然“一体化”的思想,提倡人们感悟自然,从中得到启示。抨击了人类文明和工业发展对自然对人性的摧残。本文主要从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曲”以及梭罗的《瓦尔登湖》经行梳理分析对比,从生态批评的视域对他们的作品经行比较解读,并在此基础上,经一步研究他们的生态理念。
  二、华兹华斯与梭罗作品中生态意识的呈现
  (一)华兹华斯作品中生态意识的呈现
  1.提倡人类与自然万物的平等共处
  华兹华斯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在他的《抒情歌谣集》的“序言”中,华兹华斯采用日常通俗的语言来描述身边的事物和情节,用拟人的手法,赋予生灵独立的人格,给予万物灵性与生命。山川草木,花鸟虫鱼都是孕载着“博大的灵魂”和“永恒的生命”,这是华兹华斯早期泛神论思想的一种体现,但在他的整个创作生涯中,提倡万物生灵平等共处的思想一直都存在,比如在序曲中,
  平衡——一种生命
  升华的交换,协调者所见客体
  和主观各自所具有的优越的
  特点、原本的职分、最佳的功能
  人类作为主体,与自然万物的客体形式之间存在相互协调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各尽其职,达到一种平衡平等的稳定状态。这种平等关系,是建立在“自然具有神性,理性和人性”的基础之上,人类没有合理的全力凌驾于自然之上,也不能随意改造自然,自然万物并不比人类低一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然中的神性会比人类更“高贵”。
  2.警示封建资本对自然人性的威胁
  华兹华斯曾说过一句饶有趣味的话:“孩童乃成人之父。”這句话看似荒诞,但换一个角度来解读,就能发现其中奥妙,儿童涉世未深,对于自然本身的认识更单纯更原始,他们能够从自然中得到启示与灵感,而成人丧失了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他们的思想逐渐被社会体制化,失去了与自然原始的联系与沟通,难以维持本真的自然心境。这与哲学家教育家卢梭的观念十分契合,儿童是离自然最近的,易与自然融为一体,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保护这种本真的心境,多与自然接触,回归自然。
  华兹华斯早年时期积极投身革命,参加了法国大革命,但是后来他发现这样封建性质的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自然人性所带来的伤害十分巨大,他对这样的社会很是失望,愈演愈烈地社会资源抢夺之战,使人们的欲望越来越多,总是希望能抢走别人劳动的成果和产物,明争暗夺,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华兹华斯便寄希望于自然,在自然的环境中救赎自身灵魂。
  (二)梭罗作品中生态意识的呈现
  1.倡导保持与自然的联系,保持精神的纯洁
  梭罗对自然的感知,享受,沉思与领悟常常出现在他的作品当中,他与自然的联系非常紧密,不但是客观距离上的联系,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联系,在自然中净化心灵,保持精神的纯洁和内心的圣神。梭罗独自在瓦尔登湖旁的小木屋居住了两年零两个月,一英里之内都没有人烟,每天与他相伴的便是晨升暮落的太阳、虚无飘渺的山雾、胆小灵动的动物,在这样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然环境下,梭罗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不用与他人攀比财富,不用提防他人,少了世俗的勾心斗角与追名逐利,反倒快活清幽,心境悠然,慢慢地从世俗中脱离,精神也回归自然状态下的纯洁。所以当他离开这里,返回文明社会的时候,才会遗憾地感叹自己又成了“自然的过客”。
  2.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主义
  人类并不是自然界的主宰,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罢了,地球的生态变化本应该是极其缓慢的,但是人类在五千年内比大自然在五百万年内做了更多的事来改变地球的生态。荒漠化,资源枯竭,全球变暖,物种灭绝等问题威胁着整个地球生命,虽然在梭罗的年代,环境破坏没有如今这么严重,但是梭罗超前的生态意识就已经对人们发出警告。他反对人们以自我为中心地随意破坏环境,肆意掠夺自然资源,屠杀生灵。在《瓦尔登湖》一书中,梭罗毫不留情地讽刺了“文明缔造者”想“挖一条通到中国去的隧道”的荒诞想法;丛林间火车的轰鸣声像是老鹰刺耳的啼叫。
  三、华兹华斯与梭罗生态理念的相似处
  (一)主张“回归自然”
  华兹华斯和梭罗都主张回归自然,华兹华斯从法国回来之后,就和妹妹定居在了乡村,梭罗远离城市在康科德的瓦尔登湖独居几年。他们践行了自己的理念,并在与自然的接触都受益匪浅,比如华兹华斯在此期间创作的《露西》,以及梭罗的传世巨著《瓦尔登湖》。在他们看来,回归自然最根本的原因是在自然中得到精神上的救赎,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一样,但文明社会下人性的堕落腐化一直都是存在的,数不尽的人迷失了自我,丧失了纯真善良的本性,他们认为能解救人们的只有自然,不是宗教也不是政府,而是没有人干预的,生于天地之间的自然本身。
  (二)人类自然一体化
  梭罗曾说过:“我的天职就是不断在大自然中发现上帝的存在…人看作大自然的居民,甚至大自然的一个部分。”将人类看作自然的一部分也常常出现在华兹华斯的作品中。华兹华斯从小生活在湖区,很早就体会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他曾在一首诗歌中说道“我一见彩虹悬挂天上,心儿便欢跳不止,从小就是这样,如今长大了还是这样,以后我老了也要这样”,自然带给华兹华斯非比寻常的影响,使他的作品都带有他所特有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华兹华斯将自己视为自然的一部分,不可分割,紧紧相连。
  虽然他们所用的表达方式不同,一个是散文,另一个是诗歌,但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与崇敬是一样的,对自然之物的刻画笔触细腻,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从自然中得到启示与感悟
  梭罗认为自然现象都是某种精神现象的象征物,自然界本身就是神对人的启示,人只需凭自己的“直觉”,就可以从自然界获得指导自己行动的真理。同时,华兹华斯也认为“每一件自然物体都拥有一种道德或精神生活,能成为人类的伴侣与人类交往,沟通。”他们觉得人不但应该亲近自然,还应该向自然学习,人类的科技最根本的原理就是从自然中发现的,但却忽略了自然最核心的启示,关于人性的启示,因为人们只是肤浅的关注了物质层面的自然启示。
  华兹华斯在《序曲》中写道:“我会站在岩石下,听着空中的鸣叫,唱出古老大地的精神语言,或在远来的风中隐去。”华兹华斯在自然充满爱的包裹下,暂时远离了世俗的诡诈、贪婪。自然是他的母亲、守护者、慰藉者,更是他的精神导师。梭罗认为自己的使命就是不断在大自然中发现上帝的存在,他也相信自然是有神性的,能够带给人精神上的启示。华兹华斯和梭罗是站得离自然最近的人之一,都是接收过自然精神洗礼的人。
  四、结语
  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呈一种扩张的趋势,对自然的索取势必会越来越多,华兹华斯和梭罗的生态意识也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与自然和谐共处,对自然持有敬畏之情,保持自然状态下纯真的人性。虽然他们的时代,国别与创作方式都不同,但他们都有敏锐的忧患意识、超前的危机意识,他们都抨击了文明下的丑恶人性,坚决反对人类对自然随心所欲的改造,都是生态文学领域杰出的代表。
  参考文献
  [1]刘青汉等.生态文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赵光旭.华兹华斯“化身”诗学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
  [3]马庆霞.华兹华斯诗歌中的生态意识研究[J].英语广场,2016.(5):8-10.
  [4]刘畅.解析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观[J].读与写杂志.2016.(2):13.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乡镇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乡镇文化站的建设落实已成为必然,因为可通过乡镇文化站来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基于此,针对新形势下乡镇文化站创新群众文化工作的方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乡镇文化站;创新;群众文化  群众文化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自发性和教育性,是极为典型的社会文化种类,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实现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应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强化人民群众的
期刊
摘 要:透纳是英国水彩史上最善于表现光与色的画家,他使英国的水彩画摆脱了欧洲大陆的影响,走向了独立的道路。在透纳晚年的作品中光与色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光色在造型上的应用,在画面中,透纳对光线,色彩,光影的选取与应用都十分讲究;二,光色在风格上的应用,透纳晚年的作品意象朦胧,整个画面呈现出抽象的画面效果。而这一切都是通过光与色之间的巧妙运用来实现的。  关键词:透纳;“水彩风景画”;光色;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畜牧兽医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了保证畜牧业的稳定发展,畜牧兽医除了进行常规的动物防疫、检疫和技术推广工作之外,还要进行行政执法工作。畜牧兽医积极进行行政执法是畜牧业得以迅速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但是,在当前的畜牧兽医行政执法中,还存在着诸如法律体系不健全、资金短缺和执法不严等问题。本文就畜牧兽医行政执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以帮助畜牧兽
期刊
《幻想与现实:中国道路——中国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现实的历史发展》一书是从宏观角度对中国社会及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历史的发展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思考和探索。纵观全书,作者紧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现实这一主线,先从哲学——文化入手,走向政治、经济,从现实追溯到历史,从中国追溯到西方,主要从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三个方面,对中国社会历史,特别是百余年来的社会历史,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综合的研究,并做了高层次探索性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畜牧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畜牧业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构建合理的基层畜牧兽医防疫体系也就显得更加重要了。畜牧业相关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等都会受到基层畜牧兽医体系的影响,但是在我国基层畜牧兽医防疫体系的建设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发展并不健全,亟需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改进。  关键词:基层畜牧兽医;防疫体系;建设  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我国养殖业的
期刊
摘 要:王金石是当代中国画坛实力派青年山水画家,湖湘画派的代表性人物,他以扎实的造型能力,稳健的笔墨功夫,缜密的美术理论,诲人不倦的师长风范为人称道。他在中国画领域里驰聘多年,工笔、意笔、人物、山水、花鸟,都有所涉猎。这些年他几上北京遍访名师,像海绵一样吸收各家所长。结合王金石生平经历及其画作,浅析王金石是如何从事山水画创作和其山水画的特点。  关键词:王金石;湘西地域特色;山水画  一、背景  
期刊
摘 要:在政府众多的财政收入形式中,税收是最为主要的,税收构成了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税收的内涵和特征出发,分析了财政和税收的关系,并对如何正确处理财政和税收的关系,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财政;税收;关系  一、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  所谓国家的财政收入,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如发行货币获得的收入,公债取得的收人以及税收取得的收人等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逐渐提高。与此同时,经济水平的上升带动了消费者艺术欣赏需求的发展,设计类行业因而获得了革命性的解放和发展。在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只有积极借鉴和学习传统文化元素才能够设计出更好地工艺美术作品。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创意的结合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现代创意;结合  1、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
期刊
摘 要: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工艺较为成熟,同时其成本较低,因此其在金属矿山的开采当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同时随着我们研究的逐渐深入,对于其结构参数的设定也有了更加科学的理解,因此我们将通过对其进行优化来实现爆破效率的提升,本文对于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爆破参数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创新的思路。  关键词: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矿;爆破;参数  1 引言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技术是较为成熟的
期刊
摘 要:在生成语法框架内,讨论英汉存现句由于动词非宾格性所引发的,动词后面名词短语NP的赋格问题。本文提出了英汉存现句统一的推导机制,认为英汉存现句经由复杂述谓关系推导而成,动词后面的NP实为名词谓语,处于低级谓语的位置,不具备结构格特征,无需通过移位核查格位特征,动词后面NP赋格问题得到解释,从而维护了非宾格假说。本文研究发现,英汉存现句之所以存在差异,本质上是由于词汇性差异造成的,汉语中缺少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