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株体外血管生成拟态差异及其相关机制研究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aJov2Qc88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三维培养条件下不同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L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差异,并探讨其血管生成相关机制.方法 建立MHCC97-H、MHCC97-L三维培养体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24h血管样结构形成差异.应用血管生成基因芯片筛选三维培养24 h后两种细胞差异表达的基因,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方法验证部分差异基因的表达.结果 三维培养24 h,MHCC97-H和MHCC97-形成的血管样结构长度分别为(474.00±16.37)、(319.67±40.50)mm/cm2,MHCC97-H形成的血管样结构长度明显较MHCC97-L长(P<0.01).在113个血管生成相关基因中,MHCC97-H表达较MHCC97-L上调2倍以上的有4个,包括Angiopoietin-like 4、Jagged 1、Endoglin和VE-cadherin.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验证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一致.结论 高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体外形成血管生成拟态能力明显较低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株MHCC97-L强,其原因可能与MHCC97-H高表达某些血管生成基因有关。

其他文献
矩形微通道式微悬臂梁传感器可用于检测单个微粒子或细胞的质量,在生物和化学等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设计了一种含有矩形微通道的微悬臂梁结构,建立了单个微粒子等效的集中载荷在微悬臂梁中矩形微通道的任意位置时弯曲挠度的理论模型,分析了静态工作模式下的弯曲挠度变化以及研究了单个微粒子的质量及位置对微悬臂梁的弯曲挠度的影响,并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对矩形微通道式微悬臂梁的弯曲变
BCR-ABL和CBFβ-MYH 11两种融合基因同时表达的髓系白血病患者较少见,该种病例由Mecucci等[1]1988年首次报道,迄今文献累计报道40余例[1-2],国内尚无相关文献报道.回顾性分析2004至2012年于我院就诊的髓系白血病患者,发现3例患者同时表达p210BCR-ABL和CBFp-MYH 11融合基因,其中1例已经报道[2],我们对另2例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特征进行报告,并结合相
期刊
模运算作为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的一种基本运算,其前提是除法运算,因此大数除法运算速率及硬件实现是影响公钥密码算法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对大数除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取位拼接将除法转换为减法的设计思想,并给出了该算法在SM2公钥密码算法协处理器中的硬件实现。
【摘 要】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基础,而家庭因素也往往成为诱发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因此,正确把握好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对其成长至关重要。本文旨在针对青少年成长中所隐藏危机,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维护家庭的和睦以及维持社会的和谐。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家庭因素 对策  从古至今,家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既可以说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也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的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陀螺仪输出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产生温度漂移,测量精度降低,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一种萤火虫算法(FA)优化BP神经网络的温度漂移补偿方法,在传统的BP神经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互联网也走进了千家万户。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天都有信息交换,也有无数的数据产生,在当今这个时代,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能忽视——安全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大数据,对大数据的安全问题进行阐述,接着提出了相应对的整改措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功能异常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MSC移植治疗AA已成为研究热点.我们以前的研究证实,AA患者血清可促进正常小鼠骨髓多能造血干/祖细胞系32D细胞凋亡,同时AA患者血清可上调32D细胞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1].但有关MSC对AA患者血清诱导32D细胞过度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尚未明了.因此,我们以小鼠MSC联合AA患者血清处理32D细胞,并检测在此
期刊
期刊
目的 探讨氟尿嘧啶植入剂对H22肝癌移植瘤射频消融(RFA)后残留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H22肝癌小鼠移植瘤模型,建立RFA后残留癌模型.随机分为5组:不作任何处理(A组);单纯RFA处理(B组);RFA后残留癌内分别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2 mg(C组)、4 mg(D组)和6 mg(E组).RFA两周后取残留癌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