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的学生,为作文所苦的大有人在,一写起作文,笔杆转了一圈又一圈,就是转不出思路;当下的教师,范文讲了一篇又一篇,手法讲了一种又一种,却收效甚微。叶圣陶先生认为,“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作文之形式为文字,其内容其实不出思想情感两端”。看来,学生最需要的不是范文与技巧,而是生活与思想情感。本文想立足于叶圣陶课程思想,谈谈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如何用阅读的方式润泽学生的思想情感,从而扣启写作的大门。
一、广角阅读,有利于开拓思维内涵
叶圣陶说:“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著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1]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储备”,储备越丰富,写作起来也就越得心应手。现在很多学生也在阅读,读什么?《作文选》《优秀作文集锦》《作文技法谈》之类的,并不是说此类书不好,如果把眼光局限在这样的阅读世界里,那么,作文之路会越走越狭窄。因此,阅读的第一个阶段应该是“广角阅读”。
首先,由阅读兴趣指引,慢慢养成阅读习惯。古今中外,文学艺术,只要有兴趣,都可以涉猎一些,浸染一些。学生一旦走进阅读的世界,他们就会有渴求有思考,就会产生共鸣,品尝到阅读的快乐,这种快乐又会推动他们更加自觉地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与吃饭睡觉一样重要的生命的一部分。其次,养成阅读习惯后,阅读语感也就慢慢形成。天长日久,也就读出了语体感,读出了文体感,读出了文化感。叶圣陶说:“经常留心自己的语言,经常观摩人家口头说的笔下写的语言,哪是不好的不对的,都仔细辨别,这样可以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力。”[2]然后,好的语感当然也促使阅读质量提升,让读者拥有更独特的阅读体验,这种独特的阅读体验,是心灵与文本撞击的过程,也是心灵与心灵撞击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心灵得以润泽,思维内涵得以丰富;思维内涵丰富了,写作的源头也就具备了。
二、比较阅读,有利于挖掘写作深度
叶圣陶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紧要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要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3]在“广角阅读”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开展比较阅读,比较阅读是一种阅读迁移。读出相同,更要读出不同。因此,将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拿来进行比较阅读,可以看清文章的主题、题材、人物、体裁、结构、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能更清楚地认识读物的共性,区别其个性,从而使阅读由浅走向一定的深度,为写作挖掘一口深井。
异中求同,品味异曲同工之精妙。文相远而道相近,郑成功、肖邦、詹天佑、钱学森都可谓爱国人士,同样的精神却在不同的时空中演绎,他们对祖国都表现出强烈的热爱之情。在品读的过程中架起比较的桥梁,穿越时空互为补充,让读者在不同的时空中,在惊人的相似中越发领悟到“爱国人士的魅力”。
同中存异,品味争妍斗俏之风姿。同为爱国志士,郑成功更骁勇,肖邦更才华横溢,詹天佑更智慧,钱学森更坚毅,四个人同中有异,各领“风骚”。《小草和大树》与《轮椅上的霍金》都是对人物顽强不屈的刻画,而前者侧重于人物与世俗偏见的对峙,后者侧重于人物与自身病魔的抗争。只有坚持在阅读中比较,在比较中阅读,读者才会慢慢悟出,哪怕是同根同枝并蒂之花,也有不同的风姿啊!
多向比较,品味横岭侧峰之关联。如《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的谨慎小心、足智多谋与猪八戒的盲目自信、嘴馋贪吃相比,把唐僧的慈悲为怀与妖精的诡计多端相比。在多侧面多角度的比较中,各人各面,千人千面,一系列人物形象互相映衬又各自熠熠生辉,孙悟空的形象也就在群像中更典型了。
这样,读者会逐步领悟各类作品各种文字的妙处,由对某几篇作品的具体印象上升为某一方面的理性认知,如,在内容上晓之以理与动之以情的不同,在题材上纵古涉今与以小见大的不同,在语言上朴素淡雅与浓墨重彩的不同,在风格上庄重雅正与轻松诙谐的不同,在布局上水到渠成与铺垫抑扬的不同等等,在阅读才能读出深度,写作才能挖掘出思想的深度。
三、內化阅读,有利于提升写作素质
现代西方的接受美学思想认为,阅读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作作品的过程。强调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对话,在内心深切体会和再造作品。如果说,“广角阅读”给了学生一片海洋,让其充分舒展,享受自由;“比较阅读”则给了学生一柄多棱镜,让其领略阅读中异彩纷呈之妙;那么,“内化阅读”则要求学生敞开心灵,熟读精思,让一个活生生的“我”走近作者,走进文本,走向生活,把丰富的阅读积累转化为自己的写作素质,自主自觉地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阅读的内化过程,也就是写作素质得以提升的过程。从学生的写作素质来讲,包括思想素质、思维素质、语言表达、谋篇布局、审题立意等方方面面,涉及到丰富的知识和不同的能力层次,笔者在此想从学生个体的角度提出“写作个性”、“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三个要素。
(一)通过“评读”使阅读内化,养成自己的写作个性。
带着自我的情感色彩去评读文章,可能把一闪即逝的直觉感受固化为长期的阅读成果。学生不仅是在阅读文章,也是评读自己的思想,评读自己的感受,评读自己的个性。可以在阅读接近尾声时“猜读”,自己想象结尾,然后与作者相比;可以在阅读存有疑惑时“改读”,或改变人称,或改变环境,或修改文章部分,比较改后与改前的不同;可以在阅读意犹未尽时续读,再续情节与内容,比较在主题表现等方面的差异。当读者用“我”的眼光,从“我”的角度去理解、感悟甚至再创文本的时候,就为养成写作个性打下了基础。
(二)通过“悟读”使阅读内化,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
莫泊桑师从福楼拜时曾被要求以眼前经过的一辆牛车为题,写出七篇不同的散文来。这当然需要一定的观察能力,更需要创新能力,需要于“无”处发现“有”,于“同”中探求“异”。生活规律有可能一成不变,但生活永远是多元的;天下的母爱永远是相通的,但每一个母亲都是独特的,即使是同一位母亲,在儿女们眼中也是不尽相同的。胡适笔下仁慈温和的母亲,朱德笔下勤劳朴实的母亲,老舍笔下困苦坚强的母亲,冰心笔下温柔善良的母亲,每位作者都发现并表达了母亲的独特之处。而学生习作中的母亲却大都是或雨中送伞的,或看我日记的,或送我上医院的母亲,事件相似,情节也惊人地相似,这样千篇一律的母亲让我们啼笑皆非。可见,感悟、发现、创造是写作必备的素质。
(三)通过“美读”使阅读内化,养成高雅的审美能力。
阅读文章,如果局限于作者写了怎样的感情以及怎样表达这种感情,就很难激起情感的共鸣。文章既是作者情感的流露,又深含作者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不仅描写了聂将军精心照料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本指挥部的动人故事,更让读者感受到了中国人民至仁至义的国际主义精神,《山谷中的谜底》不仅展现了加拿大魁北克东西两坡奇异的景观,更揭示出了人生哲理: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抗争,又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取得最后的胜利。在阅读中感受,在生活中体验,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从而更好地去描绘美的生活与美的世界。叶圣陶认为“有了真切的经验、思想,必将引起真切的情感;成功则喜悦,失败则痛惜,不特限于一己,对于他人也会兴起深厚的同情”,叶老不但指出了情感在作文中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而且强调了这种情感“不特限于己”,还应涉及“他人”,实际上已经点出了作文应该受到高尚精神情感的导引和制约。若无一定的审美能力,也就写不出美的文字,好的文章。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和教师谈写作》,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4
[2]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年8 月
一、广角阅读,有利于开拓思维内涵
叶圣陶说:“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著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1]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储备”,储备越丰富,写作起来也就越得心应手。现在很多学生也在阅读,读什么?《作文选》《优秀作文集锦》《作文技法谈》之类的,并不是说此类书不好,如果把眼光局限在这样的阅读世界里,那么,作文之路会越走越狭窄。因此,阅读的第一个阶段应该是“广角阅读”。
首先,由阅读兴趣指引,慢慢养成阅读习惯。古今中外,文学艺术,只要有兴趣,都可以涉猎一些,浸染一些。学生一旦走进阅读的世界,他们就会有渴求有思考,就会产生共鸣,品尝到阅读的快乐,这种快乐又会推动他们更加自觉地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与吃饭睡觉一样重要的生命的一部分。其次,养成阅读习惯后,阅读语感也就慢慢形成。天长日久,也就读出了语体感,读出了文体感,读出了文化感。叶圣陶说:“经常留心自己的语言,经常观摩人家口头说的笔下写的语言,哪是不好的不对的,都仔细辨别,这样可以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力。”[2]然后,好的语感当然也促使阅读质量提升,让读者拥有更独特的阅读体验,这种独特的阅读体验,是心灵与文本撞击的过程,也是心灵与心灵撞击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心灵得以润泽,思维内涵得以丰富;思维内涵丰富了,写作的源头也就具备了。
二、比较阅读,有利于挖掘写作深度
叶圣陶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紧要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要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3]在“广角阅读”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开展比较阅读,比较阅读是一种阅读迁移。读出相同,更要读出不同。因此,将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拿来进行比较阅读,可以看清文章的主题、题材、人物、体裁、结构、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能更清楚地认识读物的共性,区别其个性,从而使阅读由浅走向一定的深度,为写作挖掘一口深井。
异中求同,品味异曲同工之精妙。文相远而道相近,郑成功、肖邦、詹天佑、钱学森都可谓爱国人士,同样的精神却在不同的时空中演绎,他们对祖国都表现出强烈的热爱之情。在品读的过程中架起比较的桥梁,穿越时空互为补充,让读者在不同的时空中,在惊人的相似中越发领悟到“爱国人士的魅力”。
同中存异,品味争妍斗俏之风姿。同为爱国志士,郑成功更骁勇,肖邦更才华横溢,詹天佑更智慧,钱学森更坚毅,四个人同中有异,各领“风骚”。《小草和大树》与《轮椅上的霍金》都是对人物顽强不屈的刻画,而前者侧重于人物与世俗偏见的对峙,后者侧重于人物与自身病魔的抗争。只有坚持在阅读中比较,在比较中阅读,读者才会慢慢悟出,哪怕是同根同枝并蒂之花,也有不同的风姿啊!
多向比较,品味横岭侧峰之关联。如《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的谨慎小心、足智多谋与猪八戒的盲目自信、嘴馋贪吃相比,把唐僧的慈悲为怀与妖精的诡计多端相比。在多侧面多角度的比较中,各人各面,千人千面,一系列人物形象互相映衬又各自熠熠生辉,孙悟空的形象也就在群像中更典型了。
这样,读者会逐步领悟各类作品各种文字的妙处,由对某几篇作品的具体印象上升为某一方面的理性认知,如,在内容上晓之以理与动之以情的不同,在题材上纵古涉今与以小见大的不同,在语言上朴素淡雅与浓墨重彩的不同,在风格上庄重雅正与轻松诙谐的不同,在布局上水到渠成与铺垫抑扬的不同等等,在阅读才能读出深度,写作才能挖掘出思想的深度。
三、內化阅读,有利于提升写作素质
现代西方的接受美学思想认为,阅读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作作品的过程。强调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对话,在内心深切体会和再造作品。如果说,“广角阅读”给了学生一片海洋,让其充分舒展,享受自由;“比较阅读”则给了学生一柄多棱镜,让其领略阅读中异彩纷呈之妙;那么,“内化阅读”则要求学生敞开心灵,熟读精思,让一个活生生的“我”走近作者,走进文本,走向生活,把丰富的阅读积累转化为自己的写作素质,自主自觉地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阅读的内化过程,也就是写作素质得以提升的过程。从学生的写作素质来讲,包括思想素质、思维素质、语言表达、谋篇布局、审题立意等方方面面,涉及到丰富的知识和不同的能力层次,笔者在此想从学生个体的角度提出“写作个性”、“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三个要素。
(一)通过“评读”使阅读内化,养成自己的写作个性。
带着自我的情感色彩去评读文章,可能把一闪即逝的直觉感受固化为长期的阅读成果。学生不仅是在阅读文章,也是评读自己的思想,评读自己的感受,评读自己的个性。可以在阅读接近尾声时“猜读”,自己想象结尾,然后与作者相比;可以在阅读存有疑惑时“改读”,或改变人称,或改变环境,或修改文章部分,比较改后与改前的不同;可以在阅读意犹未尽时续读,再续情节与内容,比较在主题表现等方面的差异。当读者用“我”的眼光,从“我”的角度去理解、感悟甚至再创文本的时候,就为养成写作个性打下了基础。
(二)通过“悟读”使阅读内化,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
莫泊桑师从福楼拜时曾被要求以眼前经过的一辆牛车为题,写出七篇不同的散文来。这当然需要一定的观察能力,更需要创新能力,需要于“无”处发现“有”,于“同”中探求“异”。生活规律有可能一成不变,但生活永远是多元的;天下的母爱永远是相通的,但每一个母亲都是独特的,即使是同一位母亲,在儿女们眼中也是不尽相同的。胡适笔下仁慈温和的母亲,朱德笔下勤劳朴实的母亲,老舍笔下困苦坚强的母亲,冰心笔下温柔善良的母亲,每位作者都发现并表达了母亲的独特之处。而学生习作中的母亲却大都是或雨中送伞的,或看我日记的,或送我上医院的母亲,事件相似,情节也惊人地相似,这样千篇一律的母亲让我们啼笑皆非。可见,感悟、发现、创造是写作必备的素质。
(三)通过“美读”使阅读内化,养成高雅的审美能力。
阅读文章,如果局限于作者写了怎样的感情以及怎样表达这种感情,就很难激起情感的共鸣。文章既是作者情感的流露,又深含作者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不仅描写了聂将军精心照料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本指挥部的动人故事,更让读者感受到了中国人民至仁至义的国际主义精神,《山谷中的谜底》不仅展现了加拿大魁北克东西两坡奇异的景观,更揭示出了人生哲理: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抗争,又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取得最后的胜利。在阅读中感受,在生活中体验,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从而更好地去描绘美的生活与美的世界。叶圣陶认为“有了真切的经验、思想,必将引起真切的情感;成功则喜悦,失败则痛惜,不特限于一己,对于他人也会兴起深厚的同情”,叶老不但指出了情感在作文中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而且强调了这种情感“不特限于己”,还应涉及“他人”,实际上已经点出了作文应该受到高尚精神情感的导引和制约。若无一定的审美能力,也就写不出美的文字,好的文章。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和教师谈写作》,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4
[2]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年8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