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野牛

来源 :天天爱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sces_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万年前,中国东北的黑土地是一片冻土草原,生活着许多今天已经见不到的史前动物。
  随着夏天的临近,一群猛犸象开始向北迁徙,它们要前往夏季的牧场吃个饱。这些大家伙和今天的大象一樣大,不同的是身上披着厚厚的长毛,能够御寒。在平原上,猛犸象是最高大的动物,但并不是数量最多的,它们身边活跃着大群的野牛,这些野牛就是草原野牛。
  与猛犸象一样,草原野牛也会进行季节性的迁徙,夏天向北,冬天向南。对于草原野牛来说,猛犸象就是最好的指示牌,看到猛犸象开始迁徙,草原野牛就知道自己也该动身了。
  在野牛群边缘的草丛中,一只洞狮正伏着身子一点点向猎物靠近,这种巨大的猫科动物比今天的狮子、老虎还要大,杀死成年草原野牛对它来说并不困难。洞狮距离草原野牛的距离已经足够近,它不用抬头就能看到草原野牛隆起的毛茸茸的脊背。洞狮突然发动,向草原野牛猛冲过去,这立即引起了牛群的骚动,牛群开始狂奔!
  洞狮很快就追上了一只未成年的草原野牛,它扑向猎物并将其按倒,然后死死地咬住草原野牛的喉咙。草原野牛虽然奋力挣扎,但是身体已经开始无力,看来它终究是无法逃脱洞狮的魔掌了……

东北野牛并不存在


  在中国东北地区,很早之前就发现了大量的野牛骨骼化石,但是这些化石并没有被准确地分类。
  上个世纪初,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采集到了许多野牛化石,这些化石和早前在东北地区发现的野牛化石高度相似。经过日本学者松本一郎的鉴定,将这种生物命名为东北野牛,因为这种野牛的化石最早是在东北地区发现的。
  从化石发现的地区来看,东北野牛曾经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地区,而且不同地区的东北野牛在形态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于是,古生物学家又将东北野牛细分成三个亚种,分别是东北野牛典型亚种、东北野牛弯角亚种和东北野牛哈尔滨亚种。
  东北野牛一直被当成是更新世末期集中分布在中国北方地区的古老野牛品种,但在前不久的研究中,古生物学家确认东北野牛其实是之前已经被命名的草原野牛。也就是说,东北野牛作为一个独立的物种是不存在的。
  今天,东北野牛已经成为草原野牛的曾用名。草原野牛学名的本意其实是“古老的野牛”,但是由于外文文献中总是使用“草原野牛”这个称呼,所以中国学者也接受了这个名字。如果你在书里看到“古野牛”“原野牛”“西伯利亚野牛”这几个名字,不要困惑,它们指的其实都是草原野牛。

强壮的草原野牛


  草原野牛的外形与我们熟悉的黄牛和水牛相差很大,倒是与如今生活在北美洲的美洲野牛非常相似。
  成年的草原野牛肩高可达2米,体重约900千克,与美洲野牛相似。草原野牛的脑袋和前半身巨大,脖子短粗,肩膀上长有隆起的驼峰,结实壮硕,视觉冲击力很强。
  与美洲野牛相比,草原野牛的角更长、更弯曲,两个角尖之间的距离足有1 米。尖角可是草原野牛的重要武器,它们不仅会用尖角反击肉食动物,雄性成年个体之间还会用尖角互顶,一较高下。
  在草原野牛身上,只有包括脑袋在内的前半身覆盖着厚而蓬松的粗毛,能够有效抵御北方冬季的严寒,为身体保温。当夏天来临之际,草原野牛还会褪掉厚毛,轻装上阵,迎接炎热的季节。
  草原野牛不仅拥有粗壮的身体,而且还长着肌肉发达的四肢,能够高速奔跑。当成百上千头草原野牛奔腾在原野之上时,那场面一定非常壮观。

美洲野牛的祖先


  草原野牛出现于180万年前,之后一直延续至5000年前才最终全部消失。草原野牛的分布范围曾经极为广阔,一度活跃于整个亚欧大陆的北方地区,甚至还经过白令陆桥进入北美洲。草原野牛的分布范围如此广泛,就像一条巨大的带子覆盖在北半球,因此生物学家将它们生活的地方称为“更新世野牛带”。
  中国北方地区其实仅仅是草原野牛分布范围内的一小片地区,尽管如此,活跃在这片土地上的草原野牛的数量依然超乎我们的想象,它们是第四纪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的主要构成物种。别看这个生物群以猛犸象和披毛犀为名,但就出土化石的数量而言,一半以上是属于草原野牛的。在第四纪东北地区的平原上,大群的草原野牛在此迁徙、进食和繁殖,它们身边则是体形更大的猛犸象和披毛犀,以及野马、原始牛等古生物。
  今天,我们在国内许多博物馆中都能看到草原野牛的骨架。当然,展品的说明中基本还沿用着“东北野牛”这一旧称。其中,大庆博物馆的草原野牛展是最壮观的,博物馆中不仅有一面挂满草原野牛头骨的墙,还有草原野牛狂奔时的骨架展示,给人带来的震撼只有身临其境才能够真正体会到。
  即便草原野牛的种群曾经那么繁盛,但最后还是灭绝了。
  关于这种动物的灭绝,人类的猎杀是关键因素;同时,环境的变化也给草原野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尽管草原野牛灭绝了,但是它们的后代依然生活在今天的地球上,这就是美洲野牛。古生物学家研究发现, 美洲野牛正是来自亚欧大陆的草原野牛的后代!
其他文献
不是所有的树皮都是灰褐色  说起树皮的颜色,相信你脑海里立马会浮现出那低调得让人过目就忘的灰褐色。对于经历过一次次四季轮回的大树来说,树皮上更是写满了沧桑,透露着质朴无华。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树皮都是这个样子。  单一色系的代表  生长在北方森林里的白桦,高大挺拔,有着白色且光滑如纸的树皮。剥落下来的白桦树皮甚至可以作为纸来写字。  中国乡土树种梧桐,也就是《庄子》中所说的凤凰“非梧桐不栖”中的梧桐
期刊
一提到冬季運动,人们经常会想到滑雪,今年寒假我就和爸爸去了北京渔阳滑雪场体验了一把夜场滑雪。这次奇妙的体验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至今想来仍让我回味无穷。  那天,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出发了,不一会儿就看见了建在山坡上的如同白色瀑布般的滑雪场。雪道上分布着三三两两的游客,时不时还有人摔倒,铲起的雪雾高高扬起,如同瀑布形成的水雾一般如梦似幻。  这次滑雪最让我难忘的便是中级道的滑雪经历。我已经熟练掌握了
期刊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麦田怪圈”的传说。直到今天,依然有人相信那是外星人的杰作。神奇的是,陆地上有麦田怪圈,海洋里也有类似的海底怪圈。这种神秘图案于1995 年首次被人们发现。  潜水员在日本奄美群岛附近发现了一些复杂的圆形图案,但人们并不知道这是怎么形成的,又有什么用途。难道又是外星人的杰作?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直到十年后,有潜水员无意间目睹了海底怪圈产生的整個过程,谜底才被揭开:创造
期刊
被称为“心灵的窗户”的眼睛是动物身上很重要的器官。常言说,透过眼睛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对动物来说,眼神的交流也是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  不过,你知道吗?眼睛还有防御外敌入侵的神奇功能!举例来说,如果在牛的臀部画一对眼睛,可以有效降低牛被肉食动物攻击的危险。这个结果可是经过科学实验得出的哦!  在非洲南部小国博茨瓦纳,科学家们将农场里的牛分成三组,然后在第一组牛的臀部画一对眼睛;在
期刊
有一种鸟长着大长腿,可以在“水面”上行走自如,好似会轻功一般。这种鸟就是长腿雉鸻(héng),也叫非洲水雉,喜欢生活在莲塘、沼泽等地。  长腿雉鸻不但腿长,脚趾也大得出奇。一双大脚爪十分醒目,走起路来啪啪作响。不过,多亏了这双大脚爪,才能让它们行走在莲叶等漂浮植物上时也能如履平地。长腿雉鸻很少飞行,大部分时光都是在水面上度过的;遇到天敌时,它们还可以藏到水下躲起来。  长腿雉鸻明明只有两条腿,那左
期刊
被稱为“南美洲脊梁”的安第斯山脉贯穿南美洲的西岸,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绵延不断的山峰常年被积雪覆盖,严酷的自然环境令人望而却步。  一直以来,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可以在冰上筑巢的鸟类只有帝企鹅。2003年,马萨诸塞大学教授道格拉斯·哈迪在秘鲁进行了一次旅行,这次旅行改变了世人的这种看法。哈迪发现冰川上隐隐约约有一些鸟巢,他还发现了巢中被遗弃的鸟蛋和羽毛。他将那些羽毛带回美国,经过鉴定,确认它们属于一种
期刊
从2019年7月1日起, 台湾地区施行“限塑”政策,许多餐饮店将彻底改用纸质吸管。  不要小看这小小的塑料吸管,台湾地区的环保部门表示,此举预估一年可减少使用一亿支塑料吸管,这将大大减少从填埋场流入海洋的废弃物数量。  20世纪70年代,台湾地区曾面临着垃圾成堆的难题,河流变成臭水沟,简单填埋的处理方式弊病多多。直到90 年代初,台湾地区的垃圾处理方式改为焚化为主、掩埋为辅。但这毕竟没有经过分类,
期刊
我国有一句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心胸非常宽广。可是,你知道吗?历史上曾有一位王后,她的头发居然能“撑船”。这位王后就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妻子玛丽·安托瓦内特。说起这个发型的由来,不得不谈一谈18世纪末的一场海战。  1778年,法军在大西洋与英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一艘法國军舰表现神勇,重创英军。消息传到法国后,许多妇女便用“军舰”发型来表达她们对法军的支持,玛丽·安托瓦内特也
期刊
澳大利亚向来以物种丰富多样而著称,而且很多物种都是独一无二的,比如一种体形虽小但美丽得不容忽视的小蜘蛛——孔雀蜘蛛。  孔雀蜘蛛身上的鱗片色彩斑澜,而且跟孔雀一样,孔雀蜘蛛也是雄性长得花俏夺目,雌性长得低调朴素。最有趣的是,在繁殖季节,雄性孔雀蜘蛛会像孔雀开屏一样,把自己漂亮的腹部翘起来,挥动后腿,来回摇摆,用夸张的摇摆舞姿来吸引异性的注意。当然了,跳得最卖力、最好看的雄性蜘蛛才能最终“抱得美人归
期刊
性情温和的大象是我们最亲密的伙伴之一。不过,有时候这些大象伙伴也会制造一些小麻烦。比如,对农场来说,野生大象一直是个不小的威脅。有趣的是,肯尼亚的科学家发现,几乎没有任何天敌的大象居然害怕蜜蜂。听到蜜蜂的嗡嗡声,大象会迅速转身离开。  这个发现随后被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当地的农场主将蜂巢挂到农场四周的栅栏上,每隔几米就挂一个蜂巢。用“蜂巢栅栏”防御野生大象,效果出奇地好。这样做不但不会伤害大象,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