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台早间新闻资讯类节目的播音主持特点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s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对新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对于大多数上班族来说,电视新闻的局限性凸显,早间电台新闻资讯因其简便的接收方式,成为上班路途中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电台广播特殊性、听众时间紧迫性、新闻信息准确性三个方面分析了电台早间新闻资讯类节目的播音主持特点,希望通过对以上特点的分析,对后期节目播音主持技能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台;早间;新闻资讯;主持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13..040
  在早间这个时间段,广播因其灵活、快捷、及时的特点,深得上班族听众的喜爱,电台早间新闻更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有效方式。现阶段,早间广播新闻资讯类节目已成为上班的“有车一族”必听节目,因此匆忙上班路是重要受众的环境,因此电台广播和电视广播相比,播报环境是大不相同的。电台广播播音主持无法与听众进行面对面交流,电台广播节目主持仅靠声音吸引听众和传递消息,这对节目主持人提出新的要求,如何通过有效简洁的解说和分析,增强受众参与互动感,是评价广播节目主持能力的重要方式。为保证更高的收听率,本文将从多方面对电台早间新闻资讯类节目播音主持的特点进行全面分析,由此方能有的放矢,不断提高播音主持的能力,打造一档有特色的早间新闻资讯类节目。
  1. 电台广播特殊性
  广播是电子媒介之一,作为大众传播媒体之一,具有诸多的特点。与电视节目不同,电台广播利用无线电波向广大地区传送信号,使用有声语言,即听觉语言传送信息,进行宣传,缺少肢体动作及可视画面,广播的感染力略显不足。但是广播独有的传播性、无界性,使其具有无可替代性,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相较于视频类媒体,电台广播因其信息可保存性不强,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电台广播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如下:
  1.1 无画面支撑,信息可保存性差
  广播是通过语言和音响效果,利用受众的听觉,在没有可视化文字和图像的情况下,广播听众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保持集中,通过短暂的听觉,传播的效果稍纵即逝,信息的储存性差,无法回溯和追忆。因此广播对播音主持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更高,需要通过主持人抑扬顿挫的声音和节奏,唤起人们的听觉,使听众能够乐此不疲的坚持听下去。
  1.2 覆盖面广,受众多
  相对于电视和报纸等媒体方式而言,广播没有了地区、路程、气候条件等的限制,基于广播信号覆盖面广的固有特点,电视、网络、报纸无法覆盖的地方,广播均可覆盖,因此具有非常广的传播范围,以最快的速度把新闻资讯传播至各个角落。因此只需在广播发射功率范围内,都能够收听广播内容。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收听终端形式更加多样,不再局限于收音机,常用的车载、手机,均可实现随时随地接收广播信息,受众不会有经济压力。由于语言作为广播的工具,只需有最基本的听觉能力即可,听众不受文化程度等其他外来因素的制约,具有最广泛的基础受众。
  1.3 广播语言的简洁性、口语化
  语言作为广播的工具,广播新闻更具有独特的语言特点。广播是用来听的,完全依赖于声音对信息进行解读,广播语言力求通俗易懂,质朴自然、简洁明快。
  口语化是广播语言的特点,但也不失规范性。口语化并不等同于简单的口语,口语化的同时也需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在广播播音过程中,看起来简单的语言运用,实际上是建立听众与节目间的交流沟通的纽带,因此,在早间新闻资讯中,使用规范化的口语显得尤其重要,否则就会造成语言使用的混乱,进入听众的盲区,降低新闻资讯消息传递的能力,使听众无感。
  1.4 广播播音主持情感表达难
  新闻资讯播报不同类型的事件,需要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不同的情况。广播的感情表达需要播音主持的感情收放自如,准确表达各种场景,仅靠用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感染听众,与听众进行交流,给广播播音情感表达带来一定的难度。例如遇到情绪上相对低沉的事件时,需要用特殊的语言表达,放慢语速和放低语调营造与事件相符感情氛围,为听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
  2. 早间新闻的重要性
  2.1 广泛的信息来源
  早间时段是一个特殊时段,经过整晚的消息获取,对于听众来讲,需要重新建立消息连贯性,既需要对昨天重要事件的持续关注,又渴望有对新发事件的汲取,因此早间新闻需要覆盖更广泛的信息来源,既要梳理昨日重大事件,又将当日早间实时发生的新闻资讯传递给受众,有针对性地选择,让受众得到有效的、重要的新闻,才能满足受众对昨日今晨新旧事件的双重需求。
  2.2 一日之计在于晨
  收听广播的人员经过一晚上休息和信息隔绝,疲劳状态已经缓解,大脑处于空白时刻,此时对消息的认知度会更高,更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和思想,也更容易保持清晰的记忆。因此,早间新闻是大多听众一天规划的开始,关乎听众一天的工作基调,需要以此重新打开思路,获取四面八方的有用信息。在第一时间了解昨夜今晨各地的新闻,成为早间听众的第一诉求。在较短时间内,播音主持的时候需要将汇集的大量新闻资讯,用简短、概括的方式有效传达给收听者,必须充分了解电台早间新闻的特点,在第一时间迅速捕获听众注意力,这样才能将最新资讯,准确及时地传递给听众。
  2.3 快餐式信息传递
  早间新闻资讯不仅数量大、而且路上的受众多。由于受众时间的紧迫感,资讯表达的时候,内容要简明地表达、欢快鲜明的节奏是传递消息的催化剂,如果使用过长复杂的语句,反而增加听众的负担。人们需要用最短的时间获取大量的信息,利用快餐式的方法填充听众的思想,满足对新闻快速掌握的期望。
  3. 新闻制作要求高
  3.1 工作时间非常态化,工作压力大
  早间广播通常在早间9点左右(新疆地区)播放,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凌晨6点已经开始准备工作,这对于节目主持人、策划等工作人员的要求更高,需要适应长期的时间作息非常态化带来的生理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在这种工作状态下,对工作人员的体力、精力、承压能力各方面都比其他新闻工作者的要求更为严格。
  3.2 新聞内容时效性价值要求高
  新闻时效性是新闻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报道新闻后生产的社会效果的时间限度、随着媒体资源越来越丰富,保障新闻内容时效性成为提高节目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对于人们注意力集中的早间时间段,是电台广播的“黄金时段”,此时的收听率是最高、最集中的时段。为了能够在众多的广播新闻媒体中保持久的竞争力,必须保证播报内容的及时性、迅捷性,精准定位播报时机。
  3.3 听众群体的特殊性
  收听早间广播新闻资讯的社会群体,多为离退休的中老年人、自由职业者、上班族、出租车驾驶员等,因为长期的规律性作息,使得收听早间广播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获取的部分。针对听众的独特性,需要播音主持能够用丰富的表达形式,强化可听易懂性,确保听众在稍纵即逝的时间内,轻松捕获到有价值的内容,维持稳定收听群体,提升听众黏度。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兴媒体的出现,对电台广播节目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是由于电台独有的特点和早间新闻资讯的重要性,使电台早间的新闻资讯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电台早间节目要时刻紧抓自身特点,立足于自身优势,服务好听众对象,不断提升播音主持的技巧,逐渐促进电台广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申伟辉.浅析电台新闻播音主持的技巧和特点[J].新闻传播,2017(16):49-50.
  [2]李孝娟.浅谈电台新闻播音主持特点和播音技巧[J].西部广播电视,2016,1(002):159-159.
其他文献
【摘要】时评是新闻报道的一种体裁,写作由头源于新闻采访或新闻报道。在新闻实践中时评稿件体现出论点新颖、说服力强和稿件通俗的特性。  【关键词】时评;采访报道;新颖;说服力;通俗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13..034  在新闻报道体裁中,时评是其中的一种类型,这些年几乎各类新闻
【摘要】新媒體时代,顾名思义,相对于传统媒体意义而言,是新时代下应运而生的新型新闻媒介,包含互联网、数字电视,移动手机等各类新兴的宣传传播手段。新媒体的性质也决定了新媒体传播的特点:传播速度快、传播形式新、传播面广、传播平台多。所以,在新形式下,如何开展好新媒体的运营维护和审核把关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新媒体;运营;维护工作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摘要】 4FSK是数字信号调制解调中一种重要的技术,本文介绍了PDT数字集群中4FSK正交调制信号的产生和解调,重点研究了解调过程,对解调过程中的最佳采样、差分相位、接收滤波器、采样频率等进行了设计和分析,通过计算和仿真,得到最优的设计方法和参数。  【关键词】4FSK;正交调制;采样频率;最佳接收  【论文资助】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编号是19210409D)  中图分类号:TN92
【摘要】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我国人民获取信息的方式出现了较大变化,使得新闻报道行业面临着更多挑战,要求广播电视记者能够掌握优秀的新闻写作技巧,切实提高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目前广播电视记者的新闻写作过程存在较多不足,需要加强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不断提高广播电视记者新闻写作水平,促进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针对广播电视记者新闻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机房作为支撑城市运行的大后台,已成为城市新的基础设施,掌控了城市的命脉。随着通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业务的井喷式发展,机房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相比之下,机房现有的运维能力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庞大的数据中心。为提高机房基础设施运维能力,实现人机协作,高效管理机房,本提案创新性提出构建基于AI和边缘计算的5G机房大脑,将AI处理放在边缘计算,利用5G低时延、大带宽并结合AR、VR、机器人等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背景的不断更新换代,目前,新媒体的背景已经影响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新媒体是新科技发展以及新型变革的必然要求,这样的转变也会对于新闻编辑工作产生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新闻编辑只是将新闻内容进行编辑后传导,而随着新背景的到来,传统的新闻编辑工作者也要及时转变自身的观念与理念,有效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下文简述了,新媒体背景下新闻编辑素养提升途径的分析讨论。  【关
【摘要】在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这一技术,有助于深入研究、处理同人们日常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数据,广播电视也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宣传建设。对社会舆论导向来说,广播电视的有效性、及时性有着重要意义。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除了要关注广播电视的传播、更新方式,还要考虑大数据时代下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广播电视要开辟新的传播途径,创新传播方法,强化传播链中信息的安全性,网络监控技术的使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更多的传统媒体卫视为了继续生存必须要进行挺进互联网的升级转型,于是大多数的传统媒体都开始尝试结合自身的特点进入互联网平台达到媒体的传播转型。而其中湖南卫视就是在转型变革之中成功的翘楚。它结合自身特点并依靠新媒体的转播方式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它的媒体转型不仅仅是从其中一方面进行转型,湖南卫视是制定出了一套在传播内容、传播平台和粉丝粘性等三方面进行的多角度转型变革策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战略推进,社会更加信息化,新媒体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打击。传统媒体必须改革转型,抓住时代机遇,才能获得更好地发展。传统媒体在改革转型的过程中要借助新媒体优势,结合自身资源,发展自己的融媒体矩阵。此外在这个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传统媒体新闻采编人员的业务能力需要有新的突破来打破发展瓶颈,那么新闻采编人员的能力应该如何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5G网络的成熟性逐渐提升,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且应用也越来越稳定,目前已可完承载家庭宽带基础上网业务。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持续发展且高度发达的后4G以及5G时代下,移动宽带的能力基本将5G网络作为有线家庭宽带接入的补充方式,而不是单纯地为家庭宽带业务承载的实现而进行5G站点建设。因此,本文将针对基于5G移动通信网的家庭宽带接入方案进行全面探讨,并在此基础上通过